
猪繁殖及呼吸障碍综合征免疫失败原因研究及对策措施探析.doc
4页猪繁殖及呼吸障碍综合征免疫失败原因研究及对策措施探析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于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 (PRRSV)所引起的一种会继而导致仔猪出现严重呼吸道感染 和母猪出现死胎、早产、晚期流产及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的 传染病,其死亡率较高,而免疫接种的效果多不理想,需要 给予高度重视本文通过观察探讨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 免疫失败的原因,总结其相应对策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片区畜牧兽医站辖区内自2009年5月至2011年5 月调查的48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患猪,1月龄或以内的仔 猪有27头,1月龄以上的有21头,公猪28头,母猪20头,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厌食、昏睡、咳嗽、皮肤青紫发纟甘等, 均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免疫失败,对其免疫失败的原 因进行回顾性分析2. 接种方法对未进行免疫接种的母猪所产仔猪,在日龄12d时,采 取首次免疫接种活疫苗,在日龄30d时给予接种第二次免疫 活疫苗;对已进行过免疫接种的母猪所产仔猪,在日龄25~35d时,进行灭活苗接种;对种猪应选择使用灭活苗接种; 对后备母猪应选择在配种前的15飞Od内进行灭活苗接种; 对已怀孕或者经产的母猪在分娩前的「2月内给予接种灭活 苗,每隔20~30d常规接种2次,期间做好观察记录[1]。
3. 研究方法对48头患猪接种前后临床表现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并采取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猪繁殖与呼吸 障碍综合征免疫失败的原因的各相关因素进行筛选,并进行 统计学分析4. 统计学方法本组免疫失败因素的比例数据经卡方软件VI. 61版本检 验,以P<0. 05为有统计学意义二、 结果48头患猪中,首次免疫失败率为79. 2%(38/48),二次 接种的免疫失败率为58. 3% (28/48),观察其免疫失败的原 因,其中由于猪群自身健康状况低下有18头(37. 5%),饲 养环境恶劣及饲养水平低下有8头(16. 7%),防疫程度不合 理导致有5头(10.4%),母源抗体干扰有6头(12. 5%),饲 料因素使其抵抗力下降有11头(22. 9%),其中以猪群自身 健康状况为主要因素,其次为饲料因素,其比例明显髙于其 它因素(X2=10.95, 20. 16, 16. 67, 5.06, P<0. 05),具有 统计学意义三、 讨论本文统计发现,观察其免疫失败的原因,其中由于猪群 自身健康状况低下占37. 5%,饲养环境恶劣及饲养水平低下 占16. 7%,防疫程度不合理导致的占10. 4%,母源抗体干扰 占12. 5%,饲料因素使其抵抗力下降占22. 9%,中以猪群自 身健康状况为主要因素,其次为饲料因素,其比例明显高于 其它因素。
显示出猪群自身健康状况、饲养环境、防疫管理、 母源抗体、饲料等因素皆为能够引起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 征免疫失败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猪群自身健康状况: 近年来,养猪业高度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猪群的健康状况越 来越下降,继而带毒猪与亚健康猪的数量增多,而表面健康 的猪容易为免疫接种带来不可估计的后果,此类由于自身防 疫应激所引起的疾病较为常见;(2)饲养环境:在养殖猪方 面,存在不少散养户及中小猪场,对于如何科学管理及饲养 的方法并不了解,尤其在防病意识方面相对淡薄,对于猪场 消毒并不规范,甚至不消毒,在疫情流行期亦不懂采取有效 地防治措施,也不具备规范的消毒隔离环境,皆为病原体的 入侵、生长及传染提供了条件;(3)防疫程序:虽然蓝耳病 在我国并不鲜见,但仍无统一系统的防疫程序,加之部分猪 场的免疫程序管理不规范和不科学,也导致了免疫效果欠 佳;(4)母源抗体:母源抗体会产生对初生仔猪保护的作用, 但也同时会对仔猪的免疫效果造成影响,也就是母源抗体的 双重性特点;(5)饲料因素:部分散养户选择饲料时,常以 价格作为主要标准,但营养配比不合理的饲料往往会导致猪 的抵抗力下降,甚至有部分饲料安全系数较低,会含有霉菌、 毒素等,皆对猪自身的健康状况造成影响,继而影响接种的 效果⑵。
四、结论 针对以上的原因进行分析,我们制定出下列预防措施,以提高免疫接种的成功率,具体如下:(1)全面加强对饲养 饲养的管理:主动做好灭源消毒的工作,落实搞好饲养管理 程序,坚持"全进全出”作为主要的饲养原则;(2)严格管 理并控制疫苗的质量:对疫苗本身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对 疫苗的贮存及运输进行严格管理,建立并完善疫苗接种的程 序,供给全价的饲料提高猪自身免疫体抗力,实行免疫抗体 效价监测,合理给及药物保健综上所述,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免疫失败的原因与 猪群自身健康状况、饲养环境、防疫管理、母源抗体、饲料 等因素有关,应针对性地加强饲料管理,严格控制疫苗的质 量,以提高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免疫成功率参考文献:[1]黄风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应对策略[J],畜禽业,2010, 11: 10-11.[2]杨芳华,翁明彩,猪蓝耳病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 5: 4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