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doc

116页
  • 卖家[上传人]:ap****ve
  • 文档编号:108506311
  • 上传时间:2019-10-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4KB
  • / 1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目次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33.1 基本要求 33.2 评价与等级划分 34 住宅建筑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6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8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04.5 室内环境质量 114.6 运营管理 135 公共建筑 15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155.2 节能与能源利用 165.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85.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205.5 室内环境质量 225.6 运营管理 24本规范用词说明 27条文说明 281201总则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结合广东省具体情况,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场馆类建筑、医疗建筑、文教类建筑和旅馆建筑1.0.3评价绿色建筑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1.0.4评价绿色建筑时,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评价。

      1.0.5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2术语2.0.1绿色建筑greenbuilding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2.0.2热岛强度heatislandindex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为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2.0.3可再生能源renewableenergy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2.0.4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water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2.0.5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material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2.0.6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material对无法进行再利用的材料通过改变物质形态,生成另一种材料,实现多次循环利用的材料2.0.7风速放大系数windspeedamplification建筑物周围离地面高1.5m处风速与开阔地面同高度风速之比。

      3基本规定3.1基本要求3.1.1绿色建筑的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评价单栋建筑时,凡涉及室外环境的指标,以该栋建筑所处环境的评价结果为准3.1.2对新建、扩建与改建的住宅建筑或公共建筑的评价,分为“设计阶段评价”和“运行阶段评价”设计阶段评价”应在施工图完成后进行;“运行阶段评价”应在其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3.1.3申请评价方应进行建筑全寿命周期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建筑规模,选用适当的建筑技术、设备和材料,并提交相应分析报告3.1.4申请评价方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规划、设计与施工阶段进行过程控制,并提交相关文档3.2评价与等级划分3.2.1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选项3.2.2绿色建筑应满足本标准第4章住宅建筑或第5章公共建筑中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等级划分按表3.2.2-1、表3.2.2-2确定其中Ⅱ级相当于国标★,Ⅳ级相当于国标★★,Ⅴ级相当于国标★★★)当标准中某条文不适应建筑所在地区、气候与建筑类型等条件时,该条文可不参与评价,参评的总项数相应减少,等级划分时对项数的要求按原比例调整确定。

      表3.2.2-1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等级一般项数(共44项)优选项数(共9项)节地与室外环境(共9项)节能与能源利用(共8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共6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7项)室内环境质量(共7项)运营管理(共7项)Ⅰ211112-Ⅱ3222231Ⅲ4333342Ⅳ5444453Ⅴ6555565表3.2.2-2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等级一般项数(共47项)优选项数(共13项)节地与室外环境(共7项)节能与能源利用(共11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共6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8项)室内环境质量(共7项)运营管理(共8项)Ⅰ231222-Ⅱ3423331Ⅲ4534443Ⅳ5646556Ⅴ685766103.2.3本标准中定性条款的评价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对有多项要求的条款,各项要求均满足时方能评为通过4住宅建筑4.1节地与室外环境控制项4.1.1场地建设不破坏本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场地内有较高的生态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是传承区域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应根据国家和广东省及本地相关规定予以保护确实需要改造的,工程结束后,须生态复原。

      对场地内文物应按照国家和广东省的相关规定予以保护4.1.2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建筑场地会造成毁灭性破坏,氡、电磁波等对人的健康也会产生危害;油库、煤气站、有害物质车间等均有发生火灾、爆炸和毒气泄漏的可能;绿色建筑选址必须符合国家和广东省相关的安全规定4.1.3人均居住用地指标:低层不高于43m2、多层不高于28m2、中高层不高于24m2、高层不高于15m24.1.4住区建筑布局保证室内外的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日照间距等相关指标满足所在城市(地级以上)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4.1.5种植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种植乡土植物应确保植物的存活,减少病虫害,能有效减低维护费用,合理控制绿化与景观的造价不得移植野生树木和树龄超过15年的树木4.1.6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m24.1.7住区内部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4.1.8施工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影响、水污染、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4.1.9住区内无障碍设施满足《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要求超高层住宅建筑应设置火灾避难层。

      一般项4.1.10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按规划配建,合理采用综合建筑并与周边地区共享,配置满足规范要求,与周边相关城市设施协调互补,相关项目合理集中设置条文说明】下表任意一项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序号指标1住区建立了会所及幼儿园,其他设施均在周边服务半径内可共享2住区建立了会所及幼儿园,住区及周边服务半径内可共享的设施不少于五类4.1.11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条文说明】旧建筑系指建筑质量能保证使用安全的旧建筑,或通过少量改造加固后能保证使用安全的既有建筑4.1.12住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规定4.1.13采用夏季典型日的室外热岛强度(居住区室外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值)作为评价指标,并应用计算机模拟手段优化室外设计,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室外热环境规划设计阶段,以夏季典型时刻的郊区气候条件(风向、风速、气温、湿度等)为例,模拟住区室外1.5m高处的典型时刻的温度分布情况,要求住区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4.1.14住区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在规划设计时,进行风环境模拟预测分析和优化,并在模拟分析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室外风环境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1.5m高处,风速ν<5m/s,风速放大系数<2。

      4.1.15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习荫植物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每100m2绿地上不少于3株乔木4.1.16场地规划依据人车分行原则,合理组织交通系统倡导以步行、公交为主的出行模式,应重视住区主要出入口的设置位置,住区出入口的设置应接近公交站点,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住区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的出入口不少于一个4.1.17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透水地面透水地面(自然裸露地、公共绿地、绿化地面、镂空铺地)的面积占室外地面总面积的比大于等于45%4.1.18充分利用园林绿化提供夏季遮阳,设置遮阳、避雨的走廊、雨棚等优选项4.1.19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住区建设中车库、设备用房等宜利用地下空间4.1.20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4.2节能与能源利用控制项4.2.1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0的规定4.2.2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中的有关规定值。

      4.2.3采用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设施一般项4.2.4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地)面积比,使住宅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并根据需要设遮阳设施条文说明】下表任意三项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序号指标1建筑朝向接近南北向,居室夏季避免东、西向日晒2东西向的窗户设置外遮阳设施3提供相关设计文档证明已做过通风的优化设计4提供相关设计文档证明日照、采光方面的优化设计4.2.5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集中空调系统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输送能效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的规定4.2.6当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时,所选用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比《〈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15-51中的有关规定值高一个等级4.2.7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并采取其它节能控制措施,在有自然采光的区域设定时或光电控制条文说明】下表任意一项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序号指标1公共场所照明设计不高于《照明设计标准》5.4.1规定的照明功率密度(LPD)的现行值。

      2住宅建筑的公共场所和部位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低损耗镇流器等附件,设置照明声控、光控、定时、感应等自控装置4.2.8采用集中采暖和(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能量回收系统(装置)条文说明】下表任意一项内容达标即满足该条文序号指标1技术经济合理时,设置新风与排风的能量回收系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