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1 我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课件.ppt
19页我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的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专题整合提升篇专题一自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梦就成为许多进步人士的奋斗目标,无数仁人志士展开了艰难探索本专题通过总结中国不同政治派别和人物的近现代化探索历程,探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及因素,懂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之梦一、近代中国的沉沦(沉沦之路)1.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战败,1842年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腐败的清政府再次战败,于1860年被迫签订《北京条约》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3.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海战,打败貌似强大的中国,1895年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4.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打败清政府,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二、近代各种政治力量的国家富强梦(探索之路)1.洋务运动的“自强求富”梦:19世纪60~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的统治,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图存”梦: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启了中国近代政治的民主化道路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梦: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4.激进民主主义者的“民主科学”梦: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主张用西方的思想文化改造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5.张謇的“实业救国”梦: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兴办实业,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帝国主义列强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大生纱厂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由于身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曲折艰难,未能实现其救国梦二、近代各种政治力量的国家富强梦(探索之路)1.洋务运动的“自强求富”梦:19世纪60~90年代,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维护清朝的统治,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2.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图存”梦: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开启了中国近代政治的民主化道路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梦: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4.激进民主主义者的“民主科学”梦:以陈独秀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主张用西方的思想文化改造中国,成为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5.张謇的“实业救国”梦: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兴办实业,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帝国主义列强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压迫,大生纱厂等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由于身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曲折艰难,未能实现其救国梦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复兴梦(复兴之路)1.复兴之路上,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1)第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①开辟者:毛泽东。
②开始标志: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③特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第二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①开创者:邓小平②开始标志: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③特点:改革开放3)两条道路的共同点(启示):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2.复兴之路上,中共的两位伟人及其理论成就(1)毛泽东——毛泽东思想①他带领中国人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建了新中国;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就②1945年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2)邓小平——邓小平理论①他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3.复兴之路上,中共取得的伟大成就(1)政治上: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建立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2)经济上:建国初期实施“一五计划”,使中国开始建立起工业体系,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奇迹3)外交上: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实现了与世界各国的全方位外交,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科技文化上:成功发射“两弹一星”,实施“863计划”追踪世界高科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文化强国4.未来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内容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例1】(2016年福州)《重寻近代中国》一书中写道:“这个条约对中国的最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考点1 近代中国的沉沦之路【解析】由材料中“割让香港(岛)”“五口通商”可知,“这个条约”是《南京条约》答案】A【例2】(2016年南充)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 A.公车上书 B.创办《万国公报》 C.成立强学会 D.开办新式学堂考点2 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解析】1895年,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答案】A【例3】(2016年达州)列强的侵略,使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之路下列事件中,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考点2 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解析】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是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不属于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事件排除ACD,只有B符合题意答案】B【例4】(2016年重庆)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考点2 近代中国的探索之路【解析】材料强调的是自由民主与君主专制不能并存,C符合题意。
AD虽然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但与材料无关;B与文艺复兴有关答案】C【例5】(2016年德州)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用“五个创造性地”总结毛泽东在党的历史上所作的重要贡献,强调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问题这里的“革命道路”是指( ) A.城市领导农村的革命道路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考点3 中国领导的复兴之路【解析】 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攻打长沙的计划失败后,毛泽东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于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答案】C【例6】 (2016年沈阳)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A.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谈话C.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考点3 中国领导的复兴之路【解析】历史观点是指人们基于一定的史实做出的分析和判断,是主观的;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或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据此可判断出ABC都是客观的陈述,属于历史事实,只有D属于历史观点答案】D【例7】(2016年龙岩)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此举是为纪念60年前年前中国( ) A.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B.试射第一枚导弹 C.实验第一颗核导弹 D.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 考点3 中国领导的复兴之路【解析】2016-46=1970年1970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答案】D谢谢观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