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池文物靓潇湘.doc
19页1招瑶文物靓潇湘天下游客慕名来——桂阳县招瑶山区域旅游发展之研究傅立德[摘 要] “中国地理第一山”——招瑶山——位于桂阳县北部,该区域有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是发展旅游的理想区域招瑶山旅游度假区分为招瑶湖、四州山、白阜岭、扶苍山、天堂山五景区,主题定位是“历史文化熏陶、自然生态休闲”,主题口号是 “高山流水访名人,美景美味健心身”景区将郴州、衡阳、永州三市作为核心市场,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期建设当前工作重点是保护资源、编制规划、宣传引导、交通建设、绿化和封山育林[关键词] 招瑶山 主题定位 功能分区 市场定位1、 “中国地理第一山”——招瑶山地域范围1.1 中国最早的地理文献中国最早的地理文献《山海经》是先秦古籍,主要记述的 是古代地理、神话、物产、巫术、宗教、 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 是我国最早的地理文献 《山海经》分《山 经》和《海经》两部分,各自又细分为若 干经 《山海经》记载的是哪些地方?几千 年来人们对此探索不断,争论不休 《山经》 中有二十六经,每经在首山后的第二山开 始就记载了方向和里距,如能最大限度地 复原出其中一部分,其地域范围就可以大 致明白,因此弄清《山经》中每经首山, 特别是南山经(卷首)中首山(招瑶山)具体所指是破解历史谜团的关键。
只要确 定招瑶山的具体位置,其余各山即可顺藤 摸瓜、迎刃而解;如果不能确定招摇山所 指,整列山的位置就无法落实1.2 招瑶山在桂阳县北部招瑶山在桂阳县北部《山海经》卷首即描述招瑶山——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其首曰招瑶之山, 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 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 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 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 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 走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 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招瑶山到底在 哪儿?历史上高诱、郭璞、毕沅、全祖望、 郝懿行等人曾长期对此进行考证,虽因当 时的科技水平局限,没有公认的合理解释, 但学者普遍认为招瑶山在桂阳县北部当 代历史地理学界的泰斗——谭其骧先生通 过多年潜心研究,运用现代地理、考古成 果,证明了“招瑶山在桂阳县北部”的合 理性——“招摇山即今广西龙胜县大融江 发源处之山今大融江长仅数十里,南流 至灵川县入漓江,但在秦始皇前、即史禄 未凿渠沟通湘漓分湘入漓时,大融江被视 为漓江源头是很正常的,所以自灵川以下 的漓江也会被称为融水长沙马王堆出土 的汉初长沙国西南隅地图也证实了,高诱 以招摇山‘在桂阳’ ,是指桂阳县。
以桂阳 县以北之山为招摇山,以出山之水为西流 入海,完全符合于汉以前人对这一带的地 理知识 ”1.3 招瑶山的地域范围招瑶山的地域范围桂阳县北多高山,有海拔 1428.3 米的 全县最高峰四州山,还有白阜岭、扶苍山、 天堂山等 50 多座山峰,海拔都在 1000 米 以上这些高山属同一山系,自西向东横 跨白水、杨柳、华山、华泉、泗洲、光明、 莲塘、欧阳海、桥市、和平等十个乡镇, 连绵四十余公里,是桂阳与耒阳、常宁、 祁阳、新田的分界桂阳县自古多桂花, 又号“八宝之地” ,所谓八宝是指金、银、2铜、铁、铅、锡、水晶、石炭,而古人可 能将水晶当成玉桂阳是神农氏发现五谷 的地方,水稻等禾本科农作物幼苗时形状、 色彩与韭相似,又可充饥桂阳至今仍有 用艾叶、香薷、菖蒲等做成香囊,给小孩 佩戴以驱病邪的习俗上述情况,与《山 海经》所叙几乎完全一致招瑶之“瑶” 与瑶族之“瑶”同字,华山、杨柳和扶苍 山、四州山区仍然生活着较多的瑶族同胞 这一切的吻合说明上述乡镇就是招瑶山的 地域范围,这里就是“中国地理第一山” 图 1:招瑶山地域范围(底图来自逛网)图 2:招瑶山区(来自中国桂阳网)2、丰富的旅游资源目前,招瑶山区域是桂阳县社会经济 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正如当前全国各地 的普遍现象,越是“老少边穷”地区(即 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 济欠发达地区) ,越能效好地保护自然和文 化遗产,从而成为旅游的热点。
招瑶山区 域也因此保存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是发展旅游的理想区域2.1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2.1.1 全县最开阔的水面全县最开阔的水面潭流水发源于扶苍山和白阜岭之间, 汇集近 50 平方公里的山间清泉而聚成一块 镶嵌在崇山峻岭中的蓝宝石——招瑶湖 招瑶湖(莲塘水库)始建于 1966 年,20 世 纪 70 年代多次续建、扩建、加固,建成了 40 米高的大坝和 23 米高的副坝,库容达 2560 万立方湖面长达 3.5 千米,成三级 葫芦形,最宽处达 1.5 千米,是全县最开阔 的水面,是开展水上活动的理想场所湖 中鱼鳖虾蟹等水生物种丰富,引来了大量 鸟类(白鹭、野鸭等)在此栖息繁衍图 3:招瑶湖(莲塘水库)图 4:白鹭(来自中国桂阳网、刘小苗摄)2.1.2 地质教科书地质教科书 招瑶山是桂阳县的一条地质分界线, 山脚是沉积岩(石灰岩)地区,山区则是 岩浆岩(花岗岩)地区,招瑶湖则横跨两 种地质地带湖之北为花岗岩山地,许多 山头梯田层层,巨石耸立;湖之南为石灰 岩丘陵,有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如莲塘 石林、天窗岩、婆婆岩等) 招瑶湖周边地3区,冲沟、褶皱、断裂等地质构造丰富, 是一部经典的地质教科书。
图 5:梯田(来自中国桂阳网、刘小苗摄)图 6:潭流岭(褶皱)(1)莲塘石林:莲塘镇天苍村的一片 石山受雨水浸蚀,石头耸立,千姿百态, 面积近一平方公里,仿佛一个缩小的云南 石林图 7:莲塘石林(来自中国桂阳网)(2)天窗岩:位于莲塘镇天苍村,岩 洞高 10 米,广约 10 亩,内有三洞叠层相 连洞中有水,源出洞东 10 公里处水如江河涌流,由西入洞口,为巨石所阻,击 石声如雷鸣,浪花喷溅,曲折向南洞呈 圆形,宋代建庙于洞内,有石神龛和石床, 景观奇异 (3)婆婆岩:位于欧阳海乡江口村一 个约 200 米深的山谷中,岩洞形如喇叭, 深约 50 米,宽约 100 米,可容纳千余人 内有平台,清道光十九年(1839) ,曾建观 音圣母坛于此 2.1.3 天然空调房和湘南观景台天然空调房和湘南观景台 招瑶山呈东西分布,阻隔了北方吹来 的寒风,因此冬无严寒;山区海拔较高, 夏季平均气温比城镇地区低 3—4 摄氏度, 夜晚还需盖棉被,可谓“天然空调房” ,非 常适合疗养、避署扶苍山位于光明和华 泉之间,远眺山峰,天地一色,晨登山巅, 可见旭日如丹珠自云海中冉冉升起,霞光 映彻天边,令人心旷神怡俯视四周,独 此山昂首戾天,而诸山如儿孙环拥老母, 因名扶苍。
亦说扶苍之名源于山势高耸, 如巨臂扶持苍天四州山是桂阳第一高峰, 山名就因为山高无遮挡,晴天时肉眼即可 看到衡、永、郴、桂四直隶州(清代)的 州城,自古就被誉为“湘南观景台” 图 8:日出2.1.4 人间仙境人间仙境 天堂山在白水乡的北边,位于桂阳、 常宁、祁阳、新田等县市交界处,故号 “三州(指郴州、衡阳、永州)四县”之 地天堂山是宜水(桂阳境内又称白水) 的源头,海拔 1264 米,气势雄伟山体植 被垂直分布,山脚是茂密的乔木林,山腰 是稀疏的灌木林,山顶则是茂盛的草场 天堂山山青水秀,常年云雾缭绕,是一处 风光秀丽的人间仙境目前,常宁市已将4天堂山划入本市的西江风景区,旅游开发 如火灵荼,桂阳县在开发和利用天堂山旅 游资源方面已相对落后图 9:天堂山2.1.5 生物基因宝库生物基因宝库 招瑶山区林木茂密,白水、华山、杨 柳三乡是桂阳最主要的林区光明(廷山、 宜福) 、泗洲(桃源) 、华泉(雅里)的林 场则位于扶苍山南麓,连成一大片,面积 达数十平方公里根据有关专家考察,招 瑶山区现有野生植物种类 168 科 589 种, 其中国家珍稀的树种有白玉兰、三尖杉、 水杉、银杉、花榈林、银杏、野含笑、半 荷枫、楠木、南方红豆杉等名贵树种。
野 生动物常见的大约有 18 科 500 多种,有国 家一、二类保护动物云豹、野猪、豪猪、 麂、穿山甲、雉、猫头鹰、娃娃鱼、五步 蛇、两头蛇等林中生长着何首乌、杜仲、 沙参、山药、金银花等多种野生中草药 这里也是挖竹笋、拾磨菇、采野菜、摘野 果(栗子、橡子、猕猴桃等)的好地方图 10:竹林(来自中国桂阳网)图 11:野猪图 12:麂 图 13:穿山甲图 14:雉 图 15:豪猪图 16:野蘑菇 图 17:猕猴桃2.2 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2.2.1 文化之乡文化之乡 招瑶山地区虽是桂阳边陲,但古代是 桂阳水陆交通的要塞,位于桂阳的主要经 济流向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带动了本 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泗洲自古扎 寨驻军,设巡检司、州同署等官方机构, 众多的外来人口,更促进了当地信息流通 和文化进步 (1)重教之乡:招瑶山地区自古就重 视文化教育,为了子孙读书,甚至不惜卖 屋卖田,陈士杰之父陈维之曾感慨“衣锦 还乡,今日方知人子贵;卖田课读,当年 曾笑老夫愚” 明代以前本地多建私塾,后 在本乡文化人的倡导、带动和赞助下,建 设了一大批规模较大的书院,如泗洲的湘 南书院、塔峰书院、凤山书院、竹溪书院、5莲塘的述古庄、养敬斋、文明书院、兼山 书院、崔东书院、普光学堂、桥市的忠琰 书院、天堂书院、架珊书院等,有力地促 进了本地教育繁荣和人才培养。
图 18:泗洲凤山书院(来自中国桂阳网)(2)诗文之乡:招瑶山地区重视文化 教育,人才辈出,多有吟咏,普通百姓也 有口吟笔撰的习惯,加上乡民热情好客, 吸引不少外地文人墨客,因此成为桂阳的 “诗文之乡” 李思聪、陈尚伊、陈士杰等 人诗文已载入史志和文库,不用多评,单 是民间楹联就足已让游人惊叹本地文风之 盛招瑶山地区民居、宗祠、书院、戏台、 店铺、凉亭等建筑均有楹联,只要有喜庆 之事必须题联庆贺,许多对联文艺之高、 哲理之深,令人叹为观止 “荏苒半生,几 度星霜催我老;纵横此地,长年风雨庇人 多” (莲塘界背亭)隐含了人生苦短的感叹 和造福人民的善心 “石面有清流,静听水 声长弹,胸襟开阔;山前张翠幕,饱看景 色入画,雅兴遄飞” (欧阳海石山村牌坊) 足见赏山乐水之雅兴 “两头是道谈一面, 意气风发,推敲事理;四边皆空坐片刻, 精神抖擞,赶上前人” (泗洲亭)用隐喻、 双关手法形象、生动地讲述人生哲理 “月 到天心,须乐此间真味;风来水面,且看 这等至文” (光明学堂)对读书的描写可谓 怡然自得 《桂阳古联选辑》中有近一半内 容来自招瑶山地区传说陈士杰十分推崇 家乡文风,竟说家乡人人能吟诗作对,浙 江一位文士不服,特意到泗洲考验,见一 位农民挑粪出村,便出了上联“远看宝塔, 七层八角” ,要求该农民对下联,该农民是 个哑巴,不能出声,忙摇双手示意。
文士 回到浙江,对士杰说“实况并非如此” ,士杰问其原因,文士就将上述情形叙述一遍, 士杰微笑说:“此人已对上,不过您未领 悟罢了 ”文士仍未明白,士杰说:“那下 联是哑联,意思是‘近观手指,两短三长’ ”文士惊叹不已 (3)湘昆和花灯戏:招瑶山地区是湘 昆发源地湘昆是湖南的地方大戏剧种之 一,与苏昆、北昆同源,属曲牌联套体, 保留了 400 多支曲牌,既保持了昆曲优美 细腻的传统风格,又体现了豪放粗犷的地 方特色清末年间,桂阳一批在外地做官 的人(陈士杰等) ,喜欢昆曲,从苏州请来 昆曲艺人教授昆曲,使桂阳的昆曲得到快 速发展2005 年 5 月,中国的昆曲艺术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在“人类口头和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单之首加以保护 2006 年 6 月,国务院将湘昆列入“国家非 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一批共 501 项) 除湘昆外,招瑶山地区还盛行花灯戏花 灯戏俗称“耍调” ,是桂阳地方小戏,有近 百个剧目,百余个曲牌,其内容以劳动人 民生活和民间传说为题材,曲牌多由桂阳 民歌发展而来,通俗易懂,服装、道具简 单,演艺擅长于。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