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考研政治选择题命题分析与解题策略分析.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xmg****18
  • 文档编号:119891571
  • 上传时间:2020-01-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7.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格式,考研政治选择题命题分析及解题策略选择题是历年考研政治的必考题型,它在选拔性考试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考点覆盖面广、命题灵活性大、评分客观性强、级别区分度高、难度可控性强等优点从2006年至今,选择题形成了固定的命题形式,即单项选择题16个,每题1分, 4个选项只选择1个最优项;多项选择题17个,每题2分,4个选项正确选项不少于2个现在从不同角度探讨考研政治选择题的考查目标、命题思路和难度构成,并由此深入分析选择题中选项陷阱的特点和对策,以探索选择题的备考原则和解题技巧选择题命题特点分类解析为了探寻解题策略和高分技巧,我们需要全面分析历年真题中选择题命题的特点,我们可以从命题思路和难度系数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一、根据命题思路进行划分,可以把选择题分为三种:知识再现型、理论应用型、综合辨析型对命题思路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强化“考点意识”,预知和掌握每一考点的考查方式选择题的命题思路和考查方向与政治理论的考查目标息息相关,政治理论考试的考查目标包括五个方面:(1准确地再现学科的有关知识;(2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范畴、规律、论断;(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4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5结合特定的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

      一般而言,选择题的考查目标一般集中在前三个,而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对各考查目标的侧重也有不同,单项选择题主要侧重于前两个目标,多项选择题则往往侧重于第二和第三个目标,甚至在个别情况下会涉及第四个目标大多数选择题主要考查知识的识记和基本理解,只有少数题目会涉及论证和分析等高级别考查目标1.知识再现型知识再现型选择题一般直接考查大纲规定的考点内容,是知识内容的再认和再现,考查考生的记忆和简单理解能力此类试题难度一般不大,只要考生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该考点内容,一般都能正确解答例如2011年单选第2题: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DA.社会形态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D.生产方式2.理论应用型理论应用型选择题一般考查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运用,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中较为集中,同时,在、近现代史纲要甚至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学科中也有所考查此类试题要求考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原理理解比较扎实,同时,要求考生能够运用这些理论对相关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基本的推理和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考生首先要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整个政治理论的理论体系框架及其内在关系,理解各个具体理论的内涵和应用范围,并且要熟悉违反该理论会导致的错误结论。

      例如2011年多选第17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原理: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定的小路,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洁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AB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B.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C.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映3.综合辨析型综合辨析型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的理论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辨析能力,题干或选项往往涉及不同考点的对比或类比、辨正及排谬等,要求考生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辨析比较能力,此类考题大多难度较大因此,在备考时,考生宜从不同角度深入全面理解理论和相关知识体系,培养纵横正反等多角度的比较辨析能力例如2011年单选第3题,综合考查商品经济理论几乎所有知识点: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

      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D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总之,对选择题的命题思路和考查目标进行分类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考点意识”,在备考中更加有的放矢地分层次学习各类考点和理论二、根据难度系数进行划分,可以将题目分成难题、中等题和简单题不同难度的题目具有不同的特征,对考题进行难度分析,有利于强化考生的“陷阱意识”,提高解题过程的警惕性、技巧性和辩证思维能力难度系数(P是反映试题(卷难易程度的指标一般客观性试题用答对率表示,主观性试题用得分率表示难度系数在0~1之间,数值越大,试题越容易;数值越小,试题越难每年考试结束后,教育部都会抽样统计试卷整体和各题的难度系数,选择题的难度系数一般表明该题的答对率,例如某题难度系数为0.586,则表明有58.6%的考生答对了此题通常,我们将难度系数小于0.5的题目称为难题,0.5~0.7的题目称为中等题,0.7以上的题目称为简单题分析难度系数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我们分析题目的区分度、陷阱设置以及难度来源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参考题目的难度系数,结合自己的解答分析题目的难度来源,检测自己备考的程度,进而找出命题思路和应对方法。

      从历年考试各题型的难度来看,单项选择题是最简单的,而多项选择题无疑是最难的政治得高分,一个最重要的突破口就是降低多项选择题错误率,故有所谓“得多选者得政治”之说据2006~2010年真题中单选和多选的难度区间统计,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单项选择题难度明显偏小,总体难度大于0.6,难题基本控制在三个或三个以下考试中对单项选择题的策略应该是争取得满分2.多项选择题的难度较大,总体难度在0.5左右,即考生平均只能得一半的分数难度系数小于0.5的难题数量约占一半左右,难度系数小于0.3的特难题数量平均也占20%左右,并且有增加的趋势可见,多项选择题是难度最大的题型,也是对考生区分度最大的题型3.同时,从多选题的难度排名与总体试卷的难度排名对比中可以发现,多选题的难度直接决定着试卷的总体难度,多选题是试卷难度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由此可知,只有提高多项选择题的答对率,才能最终取得整个试卷的高分上述分析说明,我们必须研究分析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的难度构成和难度来源,即找出多选题为什么这么难,进而有的放矢地优化备考策略和强化解题技巧选择题的难度构成因素是复杂的,单选和多选都有难度较大的题目,但多项难题居多既然多项选择题最难,我们需分析它的难度构成是什么,即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多项选择题的高难度。

      总的来讲,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多项选择题正确选项数量的不确定性这是最明显也是最致命的因素,多项选择题的答案为2个到4个选项,其考查广度较大,能够容纳更多的考点及考查角度这是多选题天然的特点,我们只能通过对相关考点的内容做全面细致地把握方能应对和解决第二,多项选择题更适合对理论知识深度挖掘,所能容纳的理论深度要大得多在考查目标上,多项选择题更能适应理论应用型和综合辨析型试题的命题需求这就意味着考生在备考中,对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系要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方能应对多选题对理论深度的考察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考生最好把重要理论和重难点知识进行整理总结,同时要对疑难考点多加训练,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保证提高多项选择题的正确率第三,多项选择题更容易设置选项陷阱由于多选题选项间的非对抗性,选项陷阱设置较为容易,且更难以识别和规避所谓选项陷阱一般是指命题人利用考生对知识和理论掌握的欠缺和模糊,通过各种命题方式降低错误选项的可识别性,所设置的容易使考生忽略、混淆或者误解的选项,正是这些陷阱使得许多考生失分严重选项陷阱的存在,其基本原因仍在于考生对考点的把握不到位,因此,最根本的应对方法仍然是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然而在解题过程中,解题技巧也是提高得分率的重要一环,我们可以通过对陷阱进行分析,总结出其基本特征和设置的思路,提高对陷阱的警惕性和识别能力,进而提高对陷阱的规避能力选择题选项陷阱分类解析及应对思路前面提到,所谓陷阱就是命题人利用考生理论和知识的欠缺,通过一定的方式降低错误选项的可识别性而设置的易忽略和易混淆的选项选项陷阱多存在于多项选择题之中,根据统计,存陷阱的题目占多选题总数的40%~50%存在陷阱的题目中,大多数题目的难度系数一般较低可见,选项陷阱是造成考生失分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有必要对选项陷阱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以提高警惕性和解题技巧,有效地提高选择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的答对率和政治的分数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选项陷阱都有哪些表现形式,有没有可识别的特征,对此我们可以进行如下概括和总结:一、反客为主型“反客为主”这里是指对于具有根本意义或本质层次的一些概念的滥用和冒用策略,把一些不具根本意义的概念和范畴进行夸大,从而造成选项的错误例如2010年第18题: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

      由此证明(CD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本题中,AB两项都涉及关键词——“根本”,科技是否与“根本”的地位相称是解题的关键当然我们知道虽然题干强调科技的作用,但科技并不具有根本的地位类似题目还有2009年第21题、2010年第18题、2011年第24题、2011年第19题、2011年第31题等等应对此类陷阱,首先要学会识别其基本特征,通过总结真题中出现过的代表根本性意义的词汇,比如“根本”“根源”“基本”“实质”“本质”“深层”等等第二,在备考过程中要牢记哪些概念和知识点能够匹配这种根本性地位这种概念其实并不多,只有类似“实践”“社会基本矛盾”“人民”“共产党”等等概念才能具备二、鱼目混珠型“鱼目混珠”是指在题干所要求的多项内容中,将无关选项甚至错误选项混入正确选项中,致使考生忽略错误或产生混淆,此类陷阱形式比较常见,例如2009年第32题:2008年6月20日,胡锦涛同志到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并与网民直接交流,表达了党和政府对网络民意的高度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上网收集民意。

      这意味着网络表达已成为(ABDA. 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途径B. 反腐倡廉的新通道C. 民主政治体制的新形式D. 密切干群关系的新方式本题中C选项的表达方向和形式都是类似于其他选项的,如果不认真分析其内涵,很容易被作为正确选项入选,结果造成80%的考生错选本题类似题目还有2010年第24题、2010年第29题、2011年第18题、2011年第22题、2010年第26题、2010年第30题等此类陷阱在题目中一般并没有特殊的标志性词汇可以识别,但是一般在考查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内容时,往往有可能在选项中加入错误或无关选项,考生应对相关真题多加理解应对此类陷阱并不困难,一方面考生在解题过程中要时刻保持警惕性,二是要对相关知识有着比较坚实的知识和理论基础三、偷梁换柱型“偷梁换柱”是在选项中,通过把与题干相关的关键词进行增加、删减、替换等方式,将选项变为错误选项,从而考查考生的分析和辨析能力例如2011年第26题: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BCDA.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重要原则B.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C.制定了比较完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