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四讲文献的版本与校勘.ppt

53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92560845
  • 上传时间:2024-09-2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4MB
  • / 5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四讲:文献的版本与校勘第四讲:文献的版本与校勘 一、文献版本一、文献版本 (一)、(一)、““版本版本””的源流及其定的源流及其定义 1.“1.“版版””或或““板板””,本指木板(片),又称,本指木板(片),又称““方方””,同单简相比,方版容纳的字数更多如,同单简相比,方版容纳的字数更多如《《礼记礼记··聘礼聘礼》》说:说:““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名书于方 雕版印书法通行以后,雕版印书法通行以后,““版、板版、板””的含义逐的含义逐渐演变为经雕刻后供印书用的版片渐演变为经雕刻后供印书用的版片 2.“ 2.“本本””(( 、、 ),原义指树根原义指树根《《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因卷轴装的书籍轴头在外,书轴又称因卷轴装的书籍轴头在外,书轴又称““书根书根”” 随后,印刷术的发达,随后,印刷术的发达,““本本””的含义逐的含义逐渐等同于渐等同于““版版”” 3.“3.“版(板)本版(板)本””,北宋以来便被专指,北宋以来便被专指雕版所印之书。

      广义的版本指同一部书在编雕版所印之书广义的版本指同一部书在编辑、传抄、刻板、排版、装订以及流通过程辑、传抄、刻板、排版、装订以及流通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本子中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本子 (二)版本类型简介(二)版本类型简介 按流通情况区分按流通情况区分 通行本通行本————俗本,流布较广,容易得到的本子俗本,流布较广,容易得到的本子残残本本————不不完完整整的的书书火火灾灾后后幸幸存存的的残残本本称称焦焦尾本善本善本————学术参考价值较高的本子学术参考价值较高的本子珍珍本本————具具有有历历史史文文物物性性、、学学术术资资料料性性、、艺艺术术代表性而又流传甚少的书代表性而又流传甚少的书孤本孤本————世间仅存的书世间仅存的书 张张之之洞洞认认为为::““善善本本非非纸纸白白版版新新之之谓谓,,谓谓其其为为前前辈辈通通人人用用古古刻刻数数本本,,精精校校细细勘勘付付刊刊,,不不讹讹不不阙阙之之本本也也他他提提出出具具体体““善善本本””的的三三个个条条件件::一一、、足足本本((((无无无无阙阙阙阙卷卷卷卷,,,,未未未未删删删删削削削削))));;二二、、精精本本((((精精精精校校校校、、、、精精精精注注注注))));;三三、、旧本旧本(旧刻、旧抄)(旧刻、旧抄)(旧刻、旧抄)(旧刻、旧抄)。

      2.“2.“善本善本” ” 的含义的含义 程程千千帆帆::从从读读书书治治学学的的角角度度看看,,善善本本就就是是接接近原稿的书近原稿的书 善本述要善本述要1.善本的产生及其原因 张之洞在张之洞在《《书目答问书目答问·略例略例》》中说:中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半功倍得精校精注本,事半功倍 盖书籍由竹木而帛,而纸;由简篇而卷,而盖书籍由竹木而帛,而纸;由简篇而卷,而册,而手抄,而刻版,而活字,其经过不知其若册,而手抄,而刻版,而活字,其经过不知其若干岁,缮干岁,缮( (shànshàn抄写抄写) )校不知其几何人有出于通校不知其几何人有出于通儒者,有出于俗士者于是有断烂而部不完,有儒者,有出于俗士者于是有断烂而部不完,有删削而篇不完,有节抄而文不完,有脱误而字不删削而篇不完,有节抄而文不完,有脱误而字不同,有增补而书不同,有校勘而本不同同,有增补而书不同,有校勘而本不同《《目目录学发微录学发微··版本序跋版本序跋》》)) 余嘉锡余嘉锡xī先生对版本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得极为透彻:先生对版本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得极为透彻: 这些差别决定读者从书中获得知识是否正确,所以这些差别决定读者从书中获得知识是否正确,所以古人就提出古籍善本的概念。

      古人就提出古籍善本的概念 宋刻宋刻《《金石金石录》》善本善本 二、校勘二、校勘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一、校勘的定义、范围、萌芽与形成一、校勘的定义、范围、萌芽与形成 (一)(一)“校勘校勘”定定义(二)校勘的范(二)校勘的范围 (三)校勘学的萌芽与形成(三)校勘学的萌芽与形成((时间))二、文献讹误的类型二、文献讹误的类型 (一)(一)讹,文字,文字错误(二)脱,脱文((二)脱,脱文(夺文),漏掉文字(三)衍,多余的字文),漏掉文字(三)衍,多余的字(四)倒:文字(四)倒:文字颠倒(五)倒(五)错乱:文字乱了次序乱:文字乱了次序三、校勘的方法三、校勘的方法(( 陈垣陈垣““校勘四法校勘四法””))对校法:以同校法:以同书之祖本或之祖本或别本相校本相校 本校法:以同本校法:以同书前后相校前后相校 他校法:以他他校法:以他书校本校本书 理校法理校法 :定其是非:定其是非四、校勘四、校勘记的写法的写法 (一)(一)“校勘校勘”释义释义《《说文说文》》::“校(校( ),木囚也指古代拘束指古代拘束犯人的刑具木枷犯人的刑具木枷一、校勘的释义、范围、萌芽与形成一、校勘的释义、范围、萌芽与形成 木枷的两片需比在一起才便于上木枷的两片需比在一起才便于上锁,因,因此此 “校校” 有有“比勘、核比勘、核对”的意思。

      的意思《《国国语·鲁语下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以十二篇,以《《那那》》为首这里的里的“校校”,就是,就是指校正文献的文字异同指校正文献的文字异同 “ “勘勘””亦作亦作“刊刊”《《玉篇玉篇》》::“刊,削也、定也、刊,削也、定也、除也古人先写在竹古人先写在竹简上,上,发现错误时及及时削除改正,削除改正,因此,因此,“勘勘”有改正文字之有改正文字之义 汉 应劭劭《《风俗通俗通义·古制古制》》::“刘向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孝成皇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籍二十余年,皆先皆先书竹,竹,为易刊定可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写者,以上素也 “校校”与与“勘勘”合用,作合用,作“勘校勘校”或或“校勘校勘” 《《魏书魏书·崔光传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刘燮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刘燮xiè等勘等勘校校(拾遗补缺)(拾遗补缺)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 1、、文字文字正正误、衍脱、倒置、、衍脱、倒置、错简,以示版本之真;,以示版本之真;2、与内容有关的史实是否真实,史实之真。

      与内容有关的史实是否真实,史实之真 《《汉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百官公卿表上》》元狩元狩shòu三年三年““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栏:栏:““三月壬三月壬rén辰,廷辰,廷尉张汤为御史大夫六年,有罪自杀尉张汤为御史大夫六年,有罪自杀 《《史记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作作““元狩二年元狩二年”” 《《汉纪汉纪》》载:载:““二年二年三月壬辰,御史大夫李蔡为丞相,张汤为御史大夫三月壬辰,御史大夫李蔡为丞相,张汤为御史大夫可见,可见,《《汉书汉书》》将将“元狩二年元狩二年”史事错乱为史事错乱为“三年三年”二)校勘的范围(二)校勘的范围 校勘学校勘学在在周秦已周秦已萌芽萌芽,,《《吕氏春秋氏春秋·慎行慎行论·察察传》》::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非也,是己亥也,夫‘己己’与与‘三三’相近,相近,‘豕豕’与与‘亥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晋师己亥涉河也涉河也’ (三)校勘学的(三)校勘学的萌芽与形成萌芽与形成 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认形成一般认为是在清代为是在清代。

      清儒之有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古书传习愈希者,其传抄踵清儒之有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古书传习愈希者,其传抄踵刻讹谬愈甚,驯致不可读,而其书以废清儒则博征善本以校勘之,校勘遂成一刻讹谬愈甚,驯致不可读,而其书以废清儒则博征善本以校勘之,校勘遂成一专门学 —— ——梁启超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清代学术概论》》 文献材料文献材料经过传抄、刻印、排印等,出抄、刻印、排印等,出现错误是极是极其普遍的其普遍的现象 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字,人知之,犹尚写之多误,故谚曰:““书三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写,鱼成鲁,虚成虎此之谓也葛洪此之谓也葛洪《《抱朴子抱朴子··内篇内篇》》卷十九卷十九《《遐览遐览》》)) 因此,古人将文字因此,古人将文字错讹的的现象成象成为“鲁鱼亥豕亥豕”二、二、文献讹误的类型文献讹误的类型 (一)讹,,文字文字错误《《战国策国策·赵策四策四》》::“左左师触触詟zhé愿愿见太后太后”《《史史记·赵世家世家》》作作“触触龙言言”。

      清王念清王念孙认为《《战国策国策》》乃将乃将“龙言言”误合合为一字 二十世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七十年代长沙沙马王堆出土王堆出土《《战国国纵横家横家书》》正正作作“左左师触触龙言愿言愿见太后太后”,足,足证《《史史记》》不不误及王及王说的正确 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将乐县李诞,家有六女,无男其小女名寄,应募(指卖出去送给大蛇吃)欲行,父母不听寄曰:欲行,父母不听寄曰:““父母父母无相无相!惟生六女,既!惟生六女,既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处,不如早死买寄之身,可得不能供养,徒费衣食,生无所益处,不如早死买寄之身,可得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少钱,以供父母,岂不善耶?””晋干宝晋干宝《《搜神记搜神记··李寄李寄》》(二)脱,(二)脱,脱文(夺文),漏掉文字古代简书因编绳脱文(夺文),漏掉文字古代简书因编绳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后世因也称脱文为断烂,在重编时失去一简或数简,后世因也称脱文为“脱脱简简” ““无相无相””注释者多释为注释者多释为““没福气、没有生男没福气、没有生男相相”” 检检《《太平广记太平广记》》(中华书局(中华书局21232123页),引页),引作作““父母无相留父母无相留””。

      (三)衍,(三)衍,多余的字多余的字 亦称衍文,指古籍因亦称衍文,指古籍因传抄、刻印等抄、刻印等误加的加的文字 《《墨子墨子··备城门备城门》》::““令吏民皆令吏民皆智知智知之之””,当,当作作““令吏民皆令吏民皆智智之《《墨子墨子》》书中,书中,““知知””字多字多写作写作““智智””有人便在有人便在““智智””字旁,记一字旁,记一““知知””字,字,而传抄翻刻者误将而传抄翻刻者误将““知知””字移入正文,造成衍文字移入正文,造成衍文 古古时钩改改文文字字称称“乙乙”,,所所以以倒倒文文又又称称“乙乙文文”或或“倒倒乙乙”倒文被纠正称正称为乙正或乙乙正或乙转现代出版编辑符号仍有相关符号叫现代出版编辑符号仍有相关符号叫“对调对调”(四)倒:(四)倒:文字颠倒文字颠倒 字倒:字倒: 《《淮南子淮南子··人间训人间训》》::““家富良马家富良马”” 王念孙指出:王念孙指出:““良马良马” ” 为为““马良马良””,与,与““家富家富””成对文 句倒:句倒: 《《老子老子》》第十四章:第十四章:““迎之不见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周祖谟周祖谟《《古籍校勘述例古籍校勘述例》》536536页指出:页指出:““汉代帛书汉代帛书《《老子老子》》乙本作:乙本作:‘‘随之而不见随之而不见其后,迎之而不见其首其后,迎之而不见其首’”’” (五)错乱:(五)错乱:文字乱了次序文字乱了次序古古书以竹简按次串联编成书以竹简按次串联编成﹐﹐竹简前后次序竹简前后次序错乱谓错乱谓" "错简错简" "后用以指古书中文字次后用以指古书中文字次序错乱序错乱. . 据据据据““““四八四八四八四八””””文下王冰次注文下王冰次注文下王冰次注文下王冰次注““““丈夫天癸,八八而终丈夫天癸,八八而终丈夫天癸,八八而终丈夫天癸,八八而终””””,则,则,则,则““““天癸竭天癸竭天癸竭天癸竭””””当属当属当属当属““““八八八八八八八八””””之文内,此其一之文内,此其一之文内,此其一之文内,此其一 前言女子前言女子前言女子前言女子““““七七天癸竭七七天癸竭七七天癸竭七七天癸竭””””,则男子当对应为,则男子当对应为,则男子当对应为,则男子当对应为““““八八天癸竭八八天癸竭八八天癸竭八八天癸竭””””,此其二。

      七八既已,此其二七八既已,此其二七八既已,此其二七八既已““““形体皆极形体皆极形体皆极形体皆极””””,而八,而八,而八,而八八唯八唯八唯八唯““““齿发去齿发去齿发去齿发去””””,似重轻倒置,扦格,似重轻倒置,扦格,似重轻倒置,扦格,似重轻倒置,扦格难通,此其三难通,此其三难通,此其三难通,此其三 故丹波元坚在故丹波元坚在故丹波元坚在故丹波元坚在《《《《素问绍识素问绍识素问绍识素问绍识》》》》““““七八七八七八七八””””条下说道:条下说道:条下说道:条下说道:““““推上下文推上下文推上下文推上下文‘‘‘‘天癸竭天癸竭天癸竭天癸竭’’’’云云四句,似宜移于云云四句,似宜移于云云四句,似宜移于云云四句,似宜移于‘‘‘‘八八八八八八八八’’’’下,下,下,下,恐是错处然前注无敢言及者,不能无疑恐是错处然前注无敢言及者,不能无疑恐是错处然前注无敢言及者,不能无疑恐是错处然前注无敢言及者,不能无疑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guǐ竭,精少,肾脏衰,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素问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天真论》》 •天癸天癸guǐ : :促进与维持男女性机能的物质促进与维持男女性机能的物质•扦格:扦格扦格:扦格( (qiān)qiān),,有矛盾,或抵触之意有矛盾,或抵触之意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guǐ竭,精少,肾脏衰,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 ——《《素问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天真论》》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天癸guǐ竭,精少,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则齿发去 ——《《素问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天真论》》 三、校勘的方法三、校勘的方法 清末叶德辉清末叶德辉《《藏书十约藏书十约》》第七第七《《校勘校勘》》,曾,曾提出校勘之法有二:曰死校,曰活校提出校勘之法有二:曰死校,曰活校 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死校者,据此本以校彼本,一行几字,钩乙如乙如其其书;一点一画,照;一点一画,照录而不改;而不改;虽有有误字,必存原字,必存原文顾千里广圻千里广圻qí ,黄,黄尧yáo圃丕烈所刻之圃丕烈所刻之书是也。

      是也 顾千里广圻:顾千里(顾千里广圻:顾千里(顾千里广圻:顾千里(顾千里广圻:顾千里(1766—18351766—18351766—18351766—1835)名广圻,以字)名广圻,以字)名广圻,以字)名广圻,以字行,人称行,人称行,人称行,人称““““万卷书生万卷书生万卷书生万卷书生””””,江苏元和人清代著名藏书家江苏元和人清代著名藏书家江苏元和人清代著名藏书家江苏元和人清代著名藏书家 黄丕黄丕黄丕黄丕pīpīpīpī烈(烈(烈(烈(1763—18251763—18251763—18251763—1825),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校勘家字绍武,一字承之,号荛圃,绍圃家、校勘家字绍武,一字承之,号荛圃,绍圃家、校勘家字绍武,一字承之,号荛圃,绍圃家、校勘家字绍武,一字承之,号荛圃,绍圃 活校者,以群活校者,以群书所引,改其所引,改其误字,字,补其其阙文;又或文;又或错举他刻,他刻,择善而从,善而从,别为丛书,,板板归一式卢抱抱经文弨,文弨,孙渊如星衍所刻之渊如星衍所刻之书是也。

      是也 孙星衍,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孙星衍,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孙星衍,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孙星衍,清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书法家、经学家 校勘大师:卢文弨(chāo) 清代校勘学达于鼎盛,名家辈出卢文弨即为清清代校勘学达于鼎盛,名家辈出卢文弨即为清清代校勘学达于鼎盛,名家辈出卢文弨即为清清代校勘学达于鼎盛,名家辈出卢文弨即为清著名校勘学家又号抱经,浙江杭州人乾隆十七年著名校勘学家又号抱经,浙江杭州人乾隆十七年著名校勘学家又号抱经,浙江杭州人乾隆十七年著名校勘学家又号抱经,浙江杭州人乾隆十七年((((1752175217521752)进士,一生多从事文献整理校勘工作,最精于)进士,一生多从事文献整理校勘工作,最精于)进士,一生多从事文献整理校勘工作,最精于)进士,一生多从事文献整理校勘工作,最精于校勘学,所校书自经传子史,下逮说部诗文,无不校勘学,所校书自经传子史,下逮说部诗文,无不校勘学,所校书自经传子史,下逮说部诗文,无不校勘学,所校书自经传子史,下逮说部诗文,无不丹黄丹黄丹黄丹黄1 1 1 1所校勘、注释诸子经书,汇刻为。

      所校勘、注释诸子经书,汇刻为所校勘、注释诸子经书,汇刻为所校勘、注释诸子经书,汇刻为《《《《抱经堂汇刻书抱经堂汇刻书抱经堂汇刻书抱经堂汇刻书》》》》、、、、《《《《群书拾补群书拾补群书拾补群书拾补》》》》,皆称善本皆称善本皆称善本皆称善本 1 1 1 1丹黄:旧时点校书籍用朱笔书写,遇误字,涂以丹黄:旧时点校书籍用朱笔书写,遇误字,涂以丹黄:旧时点校书籍用朱笔书写,遇误字,涂以丹黄:旧时点校书籍用朱笔书写,遇误字,涂以雌黄,故称点校文字的丹砂和雌黄为丹黄雌黄,故称点校文字的丹砂和雌黄为丹黄雌黄,故称点校文字的丹砂和雌黄为丹黄雌黄,故称点校文字的丹砂和雌黄为丹黄 校勘大师:陈垣 近人对校勘享有建树的应首推陈垣他出于讲近人对校勘享有建树的应首推陈垣他出于讲授校勘学的需要,从授校勘学的需要,从《《元典章校补元典章校补》》(10(10卷卷) )所录的所录的1.2 1.2 万条谬误中择出十分之一作为典型校例,并归万条谬误中择出十分之一作为典型校例,并归纳出若干校勘的理论和方法,纳出若干校勘的理论和方法, 19311931年他的年他的《《元典元典章校补释例章校补释例》》即即《《校勘学释例校勘学释例》》问世,初步建立了问世,初步建立了校勘学的理论体系。

      校勘学的理论体系 《《校勘学释例校勘学释例》》 《《释例释例》》全面总结了校勘全面总结了校勘一种古籍的理论、方法、原则一种古籍的理论、方法、原则和通例,初步建立了校勘学体和通例,初步建立了校勘学体系 该书该书19311931年由北京大学年由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印行,国学研究所印行,19591959年中华年中华书局重印书局重印 陈垣(陈垣(1880.—19711880.—1971),历史学),历史学家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宗教史学家、教育家 以同书之祖本1或别本相校 以同书前后相校 以他书校本书 定其是非 陈垣陈垣“校勘四法校勘四法”对校法对校法本校法本校法他校法他校法理校法理校法 1一种书古时最初的刻印本,即后来刻印诸本作为一种书古时最初的刻印本,即后来刻印诸本作为一种书古时最初的刻印本,即后来刻印诸本作为一种书古时最初的刻印本,即后来刻印诸本作为依据的本子称为祖本一种书在不同时期往往会刻有多依据的本子称为祖本一种书在不同时期往往会刻有多依据的本子称为祖本一种书在不同时期往往会刻有多依据的本子称为祖本一种书在不同时期往往会刻有多种本子,难免产生讹误,而祖本则保持其本来面貌,因种本子,难免产生讹误,而祖本则保持其本来面貌,因种本子,难免产生讹误,而祖本则保持其本来面貌,因种本子,难免产生讹误,而祖本则保持其本来面貌,因此为人们所重视。

      此为人们所重视此为人们所重视此为人们所重视 陈垣:陈垣:““对校者,即以同书之祖本与对校者,即以同书之祖本与别本对读别本对读””,,““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其主旨在校异同,不校是非是非””一)对校法(一)对校法 也称为也称为" "版本校版本校",",是最基本的校勘方法是最基本的校勘方法. .是是在广泛搜集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的基础上在广泛搜集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的基础上, ,从中从中选择一个错误较少的版本作为底本选择一个错误较少的版本作为底本, ,再用其他版再用其他版本进行校勘的方法本进行校勘的方法 其其优点是点是“最最简便,最便,最稳当当”、、“不参己不参己见”,免去妄改之弊免去妄改之弊 短短处是是“不校是非不校是非”,,“不不负责任任” 如如《《旧唐旧唐书·李白李白传》》明嘉靖明嘉靖闻人人诠刻本:刻本: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yún隐于剡隐于剡shàn中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中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 张元元济用南宋用南宋绍兴两浙两浙东路茶路茶盐司刻本校司刻本校闻人人诠本:本: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召筠赴京师,筠荐之既而玄宗召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闻人诠本脱二十六字闻人诠本脱二十六字 《《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地者,远近、险易、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广狭、死生也 以银雀山汉墓竹简以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孙子兵法》》对校,发现对校,发现在在“远近远近”前,有前,有“高下高下”二字各本均无各本均无 《《孙子孙子》》论兵,特别重视地形,竹简本有论兵,特别重视地形,竹简本有“高下高下”二字,可以信从,当据补二字,可以信从,当据补 (二)本校法(二)本校法《《荀子荀子·成相成相》》篇云:篇云:“上能尊主爱下民上能尊主爱下民” 王念孙云:王念孙云:“爱下民当作下爱民,与爱下民当作下爱民,与‘上能尊主上能尊主’对文《《不苟不苟》》,,《《臣道臣道》》二篇并云:二篇并云:‘上则能尊君,上则能尊君,下则能爱民下则能爱民’是其证 就是以本书校本书,在本书内部找证据就是以本书校本书,在本书内部找证据。

      ((1)古籍不出一手不能本校古籍不出一手不能本校使用本校法,必须注意两点:使用本校法,必须注意两点: 先秦古籍,有些非一时一人所作,先秦古籍,有些非一时一人所作,书中文字风格就不尽相同,因而也就书中文字风格就不尽相同,因而也就不能据以相校秦以后的总集、类书,不能据以相校秦以后的总集、类书,汇集多人作品,文词驳杂,就更不宜汇集多人作品,文词驳杂,就更不宜使用本校法使用本校法 ((2)史源不同也不能本校史源不同也不能本校 因因为一部史一部史书中史料的来源往往不同,而古中史料的来源往往不同,而古人修史又常承用旧文,不事改作,人修史又常承用旧文,不事改作,虽然署上修然署上修史者的姓名,史者的姓名,实际上并非出于一手如司上并非出于一手如司马迁迁撰撰《《史史记》》就多用旧文,而班固撰就多用旧文,而班固撰《《汉书》》,,又多用又多用《《史史记》》旧文 陈垣先生认为,陈垣先生认为,““他校法者,以他书校他校法者,以他书校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校之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有为后人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后人之书校之之。

      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可以同时之书校之时之书校之三)他校法(三)他校法 北宋曾纮北宋曾纮hóng读陶渊明读陶渊明《《读山海经诗读山海经诗》》有有““形夭無形夭無千歲千歲,猛志固常在,猛志固常在”” 干戚舞干戚舞干戚舞干戚舞: : : :干戚,干,盾牌;戚,大斧古代乐舞的干戚,干,盾牌;戚,大斧古代乐舞的干戚,干,盾牌;戚,大斧古代乐舞的干戚,干,盾牌;戚,大斧古代乐舞的一种操干戚的武舞操干戚的武舞操干戚的武舞操干戚的武舞《《《《礼记礼记礼记礼记····乐记乐记乐记乐记》》》》::::““““干戚之舞,干戚之舞,干戚之舞,干戚之舞,非备乐也非备乐也非备乐也非备乐也《《《《后汉书后汉书后汉书后汉书····崔寔崔寔崔寔崔寔shíshíshíshí传传传传》》》》::::““““干戚之舞,干戚之舞,干戚之舞,干戚之舞,足以解足以解足以解足以解 平城平城平城平城 之围周必大考证周必大考证《《山海经山海经》》::“刑天,兽名,口含干刑天,兽名,口含干戚而舞认为认为“形夭無千歲形夭無千歲”应为应为“刑天舞干戚刑天舞干戚”,因字形相近而误。

      因字形相近而误 (四)理校法(四)理校法 学学者者当当发发现现文文献献中中的的确确存存在在着着错错误误,,没没有有足足够够的的旁旁证证资资料料可可供供比比勘勘时时,,就就不不得得不不采采用用推推理理的的方方法法来来加加以以改改正正理理校校法法,,主主要要是是从从语语言言、、体体例例、、史史实实三三个个方方面面着着手手的的理理校校法法是是““最最高高妙妙””之之法,也是法,也是““最危险最危险””之法推理的校勘,是校勘的补充方法推理的校勘,是校勘的补充方法 《《荀子荀子··君道篇君道篇》》::““古有万国,今有数古有万国,今有数十焉 荀子生活于战国后期,由于长期战争,诸侯兼荀子生活于战国后期,由于长期战争,诸侯兼并,小国多数已被大国吞食,所剩无几王念孙用并,小国多数已被大国吞食,所剩无几王念孙用理校法,根据这一史实,并参考理校法,根据这一史实,并参考《《荀子荀子··富国富国》》::““古有万国,今有十数焉古有万国,今有十数焉””的说法,认为的说法,认为““数十数十””不确,应作不确,应作““十数十数”” ““此此法法须须通通识识1 1为为之之,,否否则则卤卤莽莽灭灭裂裂2 2,,以以不不误误为为误误,,而而纠纠纷纷愈愈甚甚矣矣。

      故故最最高高妙妙者者此此法法,,最最危危险险者者亦亦此此法法陈陈垣垣yuán yuán 《《元典章校补释例元典章校补释例》》第四十三)第四十三)理校法利弊兼有:理校法利弊兼有:1 1通识:学识渊博的人通识:学识渊博的人2灭裂:灭裂:谓言行粗疏草率谓言行粗疏草率 所以梁启超对理校法持有保留的批评所以梁启超对理校法持有保留的批评 ““这这种种方方法法好好是是好好极极了了,,但但滥滥用用他他,,可可以以生生出出武武断断臆臆改改的的绝绝大大毛毛病病,,所所以以非非其其人人不不可可轻轻信信””((《《中中国国近近三三百百年年学学术术史史》》十四) 对校可曰:校可曰:“某字某本作某某字某本作某 本校可曰:本校可曰:“据某篇某某,此当作某据某篇某某,此当作某 他校可曰:他校可曰:“某字某某字某书作某 理校可曰:理校可曰:“某字当作某某字当作某某字疑当作某某字疑当作某 四、校勘记的写法四、校勘记的写法 陈垣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预测试卷三.docx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模拟试卷一.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模拟试卷四.docx 安徽省安全员《B证(项目负责人)》冲刺试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预测试卷四.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考前点题卷一.docx 2023年通信工程师《通信专业实务(传输与接入-无线)》试题真题及答案.docx 安徽省安全员《A证(企业负责人)》试题精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预测试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考前点题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专业基础》考前点题卷二.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五.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职业导论》冲刺试卷四.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一.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交易制度政策》冲刺试卷四.docx 安徽省安全员《B证(项目负责人)》冲刺试卷三.docx 2026年房地产经纪人《房地产经纪业务操作》模拟试卷二.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