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舞曲》教学设计[3].doc
4页《青春舞曲》教学设计 抚顺市顺城区会元学校 初中音乐 朱艳明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情绪演唱《青春舞曲》,感受其音乐风格,熟悉新疆民歌的典型特征,并能通过音乐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聆听、模仿、讨论、探究中自主学习歌曲,了解新疆民歌的风格特征,通过唱、跳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体验作品的情感,懂得青春如小鸟一般去而不返的道理,激发学生树立珍惜青春、不虚度年华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新疆民歌音乐的风格特点,体验作品中的情绪、情感,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2、感受歌曲的音乐表现形式,理解歌曲的欢快情绪,锻炼对新疆民族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一、教学导入 1. 播放《青春舞曲》音乐片段,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营造良好的上课氛围 2. 教师为学生进行配乐诗朗诵《青春的歌》配乐朗诵欣赏) 岁月悠悠,光阴荏苒,我们沿着时光的隧道,走过风,走过雨, 走过闪光的少年,不知不觉地走进了人生的节日──青春 青春是一条路,错综复杂并布满荆棘,我们会迷路,会跌倒,会受伤, 我们怀揣理想,披荆斩棘创天地,从此学会了坚强、坚持, 青春是一幅画,色彩缤纷并赏心悦目,我们手持画笔,画下心中的“梦乐园”, 涂抹自己的──美好前程。
3. 和学生自然聊天,同学们认为“青春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有朝气,蓬勃向上,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等等 4. 师:在我们每位同学的生活中,青春是有朝气,蓬勃向上,身心健康,充满活力等等,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将和同学们一起聆听青春的动人旋律,舞动青春的曼妙舞姿,共同感受青春的激情飞扬 二、教授新课 1. 歌曲欣赏《青春舞曲》 (1)有这样一首作品,多年来久唱不衰,她热烈、欢快、奔放,当音乐响起,我们一定会深深地被他吸引,我们一起来听,歌曲的歌词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是哪个少数民族的歌曲? (2)播放《青春舞曲》音频 (3)学生回答问题:(珍惜时光,美丽的青春一去不复返;维吾尔族 2. 了解作品的相关音乐知识 师:这是一首维吾尔族民歌,歌曲中以哪些美好的词语来借景抒情,赞美了青春,嘱托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的欢乐情绪?(学生回答:“太阳”“花儿”“鸟儿”等词 师:整首歌曲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具有舞蹈的动感,歌词通俗易懂,又富有深刻的寓意,多少年来,成为人们久唱不衰的经典佳作之一 三、学唱歌曲《青春舞曲》 (1)完整欣赏《青春舞曲》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
(2)这首歌曲的音乐特点是什么?请从音乐要素上进行回答(曲调、节奏、速度、情绪等等) 学生回答:节奏密集;速度中速偏快;情绪欢快活泼 全曲的节奏轻快、跳跃、充满活力,具有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和模拟手鼓演奏的风格,曲调上下流动、偶有跳跃,显得十分欢快、流畅 (3)发声练习: 2/4 1 2 | 3 4 | 5 6 | 7 i || la la la la la la la la a. 要求声音圆润,气息连贯 b. 要求用跳音演唱,声音断开,有弹性 (4)视唱乐谱 (5)跟随录音,学生在录音带领下,完整填词演唱《青春舞曲》歌曲学习) (6)老师讲解歌曲中的难点处理,引导学生演唱歌曲时,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演唱唱“别得那哟哟”一句,注意处理字头,唱出4/4拍的强弱规律 (7)重点节奏练习,用拍手的方式练习节奏 (8)让学生自己根据演唱,做歌曲的强弱处理老师加以引导演唱时注意声音的断开与连贯的区别,注意强弱的处理变化) (9)按照学生自己所做的强弱处理,有感情地演唱作品演唱时注意歌曲旋律、情绪层次分明 (10)学生讨论:用什么好的方法更能增添歌曲欢快的意境和情绪。
可用舞蹈、拍手、加进打击乐等等形式 四、创编与实践 为歌曲编配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 (1)欣赏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片段 (2)编配打击乐伴奏 让学生自己选择打击乐器(乐器选择三角铁、撞钟、串铃、手鼓等) 强拍和次强拍用手鼓、三角铁,弱拍用串铃,学生自己实践活动,大部分同学演唱,小部分同学演奏,老师用钢琴带领学生演唱师生共同配合完成 (3)创编舞蹈动作: 老师教授一两个维吾尔族舞蹈动作 动作一:动脖子,双手指尖相对,放在脖子下面,扭动脖子 动作二:托帽,鼻尖朝二点方向仰视,左手翻腕托腮,右手高举,指向二点方向 动作三:踏步,原地横移位,左脚横移,右脚并拢,反方向同前 (鉴于学生年龄特点,教授几个基本动作,只要能够跟随音乐的节拍、速度、情绪,模仿维吾尔族舞蹈动作即可 (4)歌表演 一部分同学仍用打击乐器伴奏,一部分同学伴舞,全体齐唱歌曲,师生共同配合完成歌表演活动 三、课堂小结 在《青春舞曲》的旋律中,我们今天的课即将结束,祝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拥有青春的激情与梦想,在歌中、在舞中寻找理想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