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分配之工商管理研究.docx

13页
  • 卖家[上传人]:碎****木
  • 文档编号:209604714
  • 上传时间:2021-11-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04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工商管理论文: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安排之工商管理争辩本文是一篇工商管理论文,本文以“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安排”为争辩核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模型为工具,从实际动身,接受定性争辩与定量争辩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梳理了欧盟和我国碳排放配额交易试点市场的进展和实践阅历,比较争辩了配额总量设定的路径、配额安排的层次和配额安排方法,构建了基于五大影响因素的区域间配额安排公正模型,实证争辩了我国省域间的配额安排问题1 绪论1.1 背景与意义1.1.1 争辩背景(1)人类活动与温室效应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进展的一大挑战,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自 1988 年以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特地委员会(IPCC)先后发表了六份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AR5(2013年)对气候变化事实和趋势的评估结论显示,人类活动的影响极有可能是导致 20 世纪中叶以来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报告认为, “过去50 年全球气候变暖超过 90%的可能性与人类使用的燃料产生的温室气体增加有关,它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 1.4-5.8 度,导致自然灾难更加频繁,物种灭亡速度加快,人类自下而上生存环境堪忧”1(见图 1.1)在 2015 年巴黎气候峰会开头前一周,联合国发布题为《气候灾难造成的人类损失》(The Human Cost of Weather Related Disasters)报告。

      该报告显示,2005-2015 年 8 月,全球每年气候相关灾难平均为 335 次,较 1995-2004 年上升 14%,是 1985-1994 年年平均值的两倍,并且将来十年气候相关灾难发生频率仍将保持上升势头 2因此,随着世界经济规模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现代生产和消费方式会带来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 2018 年 10 月,《IPCC 全球升温 1.5℃特殊报告》(AR6)发布,指出当前全球平均温度相比工业革命前的水平已经上升了 1℃,很可能在 2030-2052年之间达到升温 1.5℃,向全球呈现了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1.2 争辩对象与方法1.2.1 争辩对象本文以碳排放权初始配额为争辩对象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将受到越来越严格的总量限制,因此,碳排放权就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碳排放权的初始配额, 也就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展资源和进展权利本文以碳排放权初始配额为争辩对象,争辩配额的安排问题,包括共性的配额总量设定、安排方法、安排模式以及不同主体之间,包括区域之间的安排和行业之间的配额安排等问题(见图 1.2)1.2.2 争辩方法本争辩主要接受了文献争辩法、案例争辩方法、比较争辩方法、定量争辩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

      1) 文献争辩法通过文献争辩,确定并提出本文要争辩的问题 ,争辩背景、现状和方法等利用国内外书刊、杂志和网络等文献资料,通过查阅 web ofscience、Elsevier Science Direct 、知网、万方等文献数据库,以及国内外相关政府和权威机构网站,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能源署(IEA)、联合国统计署、IPCC、国家统计局、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发布的相关统计资料和报告,以及相关专业网站如中国碳排放交易网、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中国碳交易试点的门户网站等,从中搜集和整理出国内外已有相关争辩成果,并结合我国碳排放配额安排和交易的现状,开放深化的争辩2) 案例分析方法碳排放权的安排和交易在实践中已经有了肯定的阅历,欧盟是目前为止全球建立的第一个较为成熟的碳市场,它的阅历和不足将是我国碳市场建设重点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我国从2013 年开头,间续建立了七个碳交易试点市场,各试点市场都有着各自的配额安排方法和安排特点,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试点阅历也是我国统一碳市场建设需要重点分析和借鉴的内容因此,本文将欧盟和我国试点市场建设阅历当做具体的案例,分析它们的主要特点, 总结出可以借鉴的阅历2 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安排的理论争辩2.1 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安排理论基础2.1.1 庇古税与外部性理论外部性的概念是由马歇尔和庇古于 20 世纪初提出。

      新古典经济学之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书中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庇古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在其代表作《福利经济学》一书中,首次用经济学的方法系统争辩了外部性问题,增加了“外部不经济”的概念和内容外部性(externality),具体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产生的一种外部影响,而这种外部影响是不能通过市场价格进行买卖的(沈满洪等,2002)当下面的状况消灭时,就可以说产生了外部性:理论上讲,碳排放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简称随着人类社会的进展,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上升,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容量超过地球的吸取力量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会越积越多,气候变暖现象就会消灭,这个过程就是负外部效应因此,大气环境是全球最大的公共物品,二氧化碳的排放破坏的是全球的大气资源,而且大气的流淌性和温室效应的持续性,打算了碳排放外部性的全球性与长期性,因此碳排放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都产生了负外部性大气的流淌性,使得产权主体不明确,就会消灭“搭便车”现象,造成“公地悲剧”所以全球变暖是碳排放负外部效应的集中体现2.2 碳排放权交易争辩综述2.2.1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设计碳排放权交易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制度性框架,对构建温室气体减排的长效机制,引领人类低碳社会进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碳交易制度,以保证碳市场的有效运行,实现减排目标,是每一个已经实行或即将实行碳交易政策的国家和地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重点排污权交易的实践先于碳排放权交易,因此,有很多早期关于排污权交易的争辩同样值得借鉴Hahn 和 Noll(1990)认为,排放权交易体系必需留意公正,排放权配额应当限额安排,要体现交易的便利性,不应当设置排放权贸易限制Stavins 等(1996、2003)争辩了基于市场的环境政策工具, 并结合美国排污权交易等阅历,提出排放交易系统的构成要素应当包括总量目标把握、配额安排、排污许可、市场定义、市场运作、市场监督、安排和政治性问题、法律框架等八项构架要素欧盟等地区实行碳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之后,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头争辩碳交易制度设计Marcel Braun(2009)从政策框架、政策认知等角度争辩欧盟的碳交易政策体系丹尼埃勒曼(A.Denny Ellerman)等(2008)著书具体分析了欧盟碳交易方案的进展过程以及排放总量设定、配额安排、市场运行以及碳价格等问题迈克尔 . 福尔(Michael Faure)和麦金皮特斯(Marjan Peeters)(2011)在《气候变化与欧洲排放交易理论与实践》一书中论述了国家安排方案、欧盟碳交易方案配额安排制度等制度设计。

      格斯奈里(Roger Guesnerie) 和托尔肯斯(Henry Tulkens)(2011)在《气候政策设计》一书 10 中具体探讨气候制度设计和排放权交易政策设计,分析实施气候政策的环境和条件随着我国碳交易试点市场的启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头关注我国的碳交易体系建设和进展MiChael et al.(2014)、Tang L.等(2016)争辩中国碳交易机制,指出要认真设计各种 ETS 子政策, 以平衡经济增长和碳减排之间的冲突,探讨总量设定、配额发放方式、惩处手段和政府补贴等政策措施清华高校张希良和齐晔(2017)发布《中国低碳进展报告:2017》,重点论述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体系建设国家发改委能源争辩所戴彦德等(2014)特地著书争辩碳交易制度,提出“3 项核心制度,2 个支撑机制,1 套外围体系”的碳交易制度理论框架,并对我国碳交易制度和市场进展进行了系统顶层设计3 欧 盟 碳 排 放 权 配 额 分 配 及 中 国 实践 423.1 欧盟碳排放初始配额安排的主要特征 423.1.1 历史演化 423.1.2 安排范围和安排方法 454 碳 排 放 权 初 始 配 额 总 量 设 定 及 分 配 方 法 比 较 争辩 684.1 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安排原则 684.1.1 责任原则 684.1.2 公正原则 685 基于公正和效率的省域间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安排争辩 ..................915.1 省域间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公正安排影响因素 915.1.1 人口规模:人际公正因素 915.1.2 经济规模:进展阶段因素 937 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安排制度建设的关键问题及建议7.1 强化配额总量顶层设计,实现碳排放总量控制“No Cap,No Trade”,总量把握目标是碳交易的前提,只有科学、合理设定配额安排总量,才能实现碳排放权的稀缺性,从而形成有效的碳市场。

      但是配额总量设定是一个极其简单的工作,不仅要考虑碳市场掩盖范围的特征,也需要把握不同年份国家碳减排目标和对碳排放交易体系贡献的期望值,还需要对将来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率和交易体系掩盖行业的成长状况进行肯定预判,同时,产业和企业的承受力和竞争力以及相关政策环境也要纳入考量中来只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才能形成一个减碳效果明显、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政治上可接受的总量设定方案从欧盟和国际上已建成的其他碳市场的阅历来看,他们经受的失败根本缘由都和总量设定不合理有关,由于总量设定过松,实际碳排放总量远低于市场预先设定的总量,因此导致了碳市场配额过度剩余,碳价格低迷欧盟碳市场总量设定过松的一个重要缘由,就是对宏观经济波动性预期不足,导致对掩盖行业将来的增长率预期过高, 远远超过了后来实际的增长率除了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政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可再生能源政策、CDM、清洁生产政策措施等也都会对碳排放的削减效果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过度安排8 结论与展望8.1 争辩结论本文以“碳排放权初始配额”为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争辩了配额安排的原则、模式、方法以及我国省域间、工业行业间的配额安排问题第一,欧盟碳交易体系是全球第一个跨国家、参与国家最多的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欧盟的阅历对我国碳市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通过对欧盟碳交易方案历史演化、配额安排方法与安排范围、成员国之间的配额安排、总量设定与稳定机制、机敏机制等五个方面分析欧盟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安排特点在回顾我国碳市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