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铸保护渣成分.docx
4页连铸保护渣成分1. 基础材料设计保护渣的基本组分:□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 CaO, AI2O3□它们在保护渣中占的比例是50 -80%2. 熔剂材料□具有控制保护渣的粘度和熔化行为的能力□主要组元是Na2O, Li2O, K2O, F等□一如)Na2CO3,CaF2,Li2CO3 等3. 碳质材料(骨架材料)□具有控制保护渣熔速的能力□碳的类型(炭黑,焦炭,石墨等)不同的钢种选用不同的保护渣,成分的变化主要考虑以下保护渣物理化学特性:2.1 碱度一般定义为组分中(R=CaO%/SiO2%)的比值它是反映保护渣吸收钢液中夹杂物能力的 重要指标,同时也反映了保护渣润滑性能的优劣通常碱度大,吸收夹杂物的能力也大,但 它的析晶温度变大,导致传热和润滑性能恶化2.2 粘度它是衡量保护渣润滑性能的重要指标目前通常采用旋转法测定或根据经验公式计算现在大多测其在1300r条件下的值,常用保护渣的粘度(1300°C)为0 .05〜0.15Pa.s它受 化学成分和温度的控制,生产中主要靠助熔剂来调节要想得到高质量铸坯且不发生粘结漏 钢,必须要选择合适粘度的保护渣保护渣粘度过低,液渣大量流入缝隙,造成渣膜不均匀, 局部凝固变缓,导致凝固坯壳变形,引起纵裂和拉漏事故;粘度过大,会使铸坯表面粗糙。
2.3 熔化温度它包括烧结起始温度、软化温度或叫变形温度、半球点温度和流动温度实际应用中是 将渣料制成锥形3x3 mm的标准试样,在显微镜中测定当以一定的升温速度使试样加热 到由圆柱形变为半球形时的温度,称为熔化温度连铸生产中通常将保护渣的熔化温度控制 在1200C以下它主要受保护渣的成分、碱度以及AI2O3含量等因素的影响,熔化温度过 高,润滑作用差并且不均匀2.4 结晶温度(析晶温度)它是影响凝固坯壳导热的重要参数对裂纹敏感性特强的包晶类钢种应使用结晶温度 高的保护渣它主要受化学成分的影响,尤其是碱度通常可以在测保护渣粘度时进行,当 保护渣在降温过程中,从粘度-温度曲线上发现熔渣有结晶现象在这一点,熔渣变得不流 动,且此刻测粘度已不可能,就将这一点的温度定义为结晶温度2.5 熔化速度通常用一定质量的试样在测定温度下完全熔化所需的时间来表示保护渣在结晶器中的 熔化速度与渣料的组成及熔化温度有关它是实现保护渣在结晶器中形成合理的三层结构的 重要参数为改善保护渣的熔化均匀性,应当通过调整渣料组成及改进加工粉料工艺以及采 用预熔渣等途经加以解决2.6 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保护渣的表面张力是影响钢渣分离、液渣吸收夹杂物并使之从钢液中排除的重要参数。
从利于分离钢中夹杂物的观点出发,钢液的表面张力应尽可能大些;熔渣的界面张力应尽可 能小它取决于渣的化学成分,一般采用渣中的活性成分Na20和CaF2来调整和降低熔 渣的表面张力测定方法有静滴法、气泡最大压力法、悬滴法等2.7 密度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保护渣在结晶器中的保温性和防止钢水二次氧化的重要参数,测定 时可取50g渣料经漏斗流入250ml的玻璃量筒内,测出体积后可计算其密度(g/m3)保护 渣的堆比重一般为500〜900Kg /m32.8 粒度及颗粒尺寸分布粒度组成是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因为它对保护渣的熔化速度和钢液面上未熔化部分的绝 热性能有重要影响大多数保护渣基本组成部分的粒度在0.1mm,小的在0.06mm以下, 最大不超过0.3mm某些保护渣的最大粒度在0.32mm以上,但其比例不超过5%2.9铺展性理想的保护渣应具有良好的铺展性它可均匀覆盖在结晶器中的钢水表面,利于形成均 匀的熔渣层结构它取决于保护渣的配方、粒度和水分等因素,一般可用一定容积内的保护 渣从规定高度下漏到平板上铺散的面积来衡量2.10水分它是供应商必须满足用户的一个最基本且十分重要的指标,当水分超标后不得使用。
因 为它直接影响到保护渣的熔化和使用特性,会造成铸坯的皮下气孔等质量问题严重时致使 钢中增氢,导致漏钢的发生通常要求在105 r条件下测得的含水量不大于0.5 %2.11渣耗量它是衡量保护渣润滑状况优劣的重要指标如因渣耗偏低,润滑不良,往往会导致漏钢 渣耗量取决于浇铸的钢种、铸坯尺寸、结晶器振幅和频率、拉速及保护渣自身的性能等组尤范围齐织分伯特征Basicity0.^1.5降低粘度,控制传热SiO210-50基本组分’降低碱度CaO10-50基本组分,捉同碱度MgO< 10幡剂材料,降低粘度Ad<20基本组分.提高粘度v 15提供氧< 10提供魚< 20熔剂材料]降低粘度和熔点K20< 10熔剂材料苗降低粘度F< 15熔剂材料,降低粘度< 10熔剂材料,障低粘廃Le2O< 5熔剂材料」降低粘度C-free< 30骨架林斛,控制熔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