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发展玉米燃料要三思而行.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27594317
  • 上传时间:2023-03-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5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发展玉米燃料要三思而行(通化市委党校 王延平)在前不久的一次全国玉米产业化研讨会上,一位与会学者说了这样一段话:“用玉米喂鸡,可以吃到鸡蛋;用玉米喂牛,可以吃牛肉喝牛奶;用玉米制成燃料喂汔车,只能得到污染、热效应、交通阻塞和车祸发展玉米燃料成为这次会议激烈争论的话题,也同样为业内外人士所关注一、玉米燃料加工企业来势太猛随着石油后备资源不足和产油国限产提价,导致石油价格持续走高,每桶石油从50美元上涨到65美元用了不到三年时间,最高时已突破过70美元据说日本和韩国已经在按每桶100美元的价格研究能源对策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各国替代石油燃料的研究开始发热,三年前我们的玉米乙醇开发也正是由此而起目前,玉米主产省的吉林、黑龙江、辽宁已有5家投产,年产玉米乙醇近10亿升,对缓解汔油不足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在利好消息的推动下,加之国家优惠政策扶持,各地都把发展玉米燃料当成骨干行业来抓,有的地方提出玉米不出省不出市,拉长玉米产业链,就地实现GDP和产业效益的增长在此背景下,玉米乙醇加工项目已呈蓬勃发展之势资料显示,在吉林一省,正在上的玉米乙醇加工企业就有十几家,每个项目加工能力都在100万吨以上,玉米加工能力超过200亿斤。

      在玉米主产区的吉林省榆树市,两个加工能力各100万吨的工厂已经建成,而且就建在一条公路的两边,鸡犬之声相闻,而这个市一年的玉米产量也不足这两个企业消化这些项目都在加紧建设,力争今年新粮上市之前收粮开工一些想发展玉米乙醇的县市正在加紧跑立项跑资金,有的县市玉米产量只有五、六个亿,也要上加工能力20亿斤的加工厂在东北地区,有玉米没有玉米的都在上玉米加工,一个大干快上,争抢玉米加工项目的氛围已经形成有权威人士分析,用不了三年,东北三省会有上百家这样的企业,年加工玉米能力将达到近千亿斤人们觉得,这样的发展势头来的太猛,来的让人忧虑当下最值得忧虑的不是这些项目将来有没有玉米加工,有没有效益,能不能收回投资而是眼下玉米价格的陡然上涨,自去年以来,政府定价的玉米,已经没有企业能收购上来,以乙醇加工为主的各类玉米加工企业抢购玉米,直接拉动了玉米价格的上升目前,吉林农村玉米价格已经上涨到每吨1500元,而且有价无市,比两年前上涨了50%今年无论丰收或欠收,一场新的玉米收购大战必然形成,农民在兴高采烈的同时,也会纳闷,这个几年前种也愁,卖也愁的家伙,怎么一夜之间变成了金豆子?二、粮食产需矛盾容不得在玉米乙醇加工上折腾众所周知,我国粮食长达20年无大变化,是一个低标准的供需平衡,粮食总产量9500亿斤时,国家平安无事,粮油食品肉蛋奶皆大欢喜;高于9500亿斤时,局部地区和个别粮食品种有卖难跌价现象。

      可惜,20年来这样的年份只有二、三个而低于9500亿斤尤其是在9000亿斤徘徊时,粮价就会上涨,而百姓必须的肉蛋奶油价格就会剧烈波动,物价指数就会上升,政府就会紧张这两年采取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包括取消农业税等直接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粮食仍然没有达到10000亿斤全国耕地18.27亿亩,人均不足1.5亩;人均占有粮食300公斤,都不及世界平均占有量的一半在耕地难以维持现有面积,促进粮食产量技术难有突破的情况下,全国粮食供求形势难有根本性改观,这使得决策层和从事粮食研究的人都不敢掉以轻心水稻和小麦,那是人们的口粮,没有人敢折腾,唯一敢动心思的就是玉米就玉米生产形势而言,全国2.6亿亩玉米播种面积,2700亿斤左右的总产量,加上100亿斤左右的进口量,不足3000亿斤的玉米总供给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食品、饮料、饲料、化工和制药的需求,是在大量进口饲料和原料的情况下维持脆弱的平衡如果大量发展玉米燃料,势必因为这一新的需求打破现有的玉米供求形势,如果按目前已有的加工能力,每年消耗500亿斤左右的玉米,在国内产量无法增加的情况下,只有大量进口一途可走如此,进口原油不比进口玉米这个大头载容易吗?消耗了巨资占地建工厂又有什么意义呢?三、发展玉米燃料加工,会推动玉米生产而破坏农作物种植平衡玉米价格的持续走高调动了农民大量种植玉米的积极性,玉米的多用途和增值潜力,吸引投资者的热情和政府的重视,而玉米的高产、耐旱涝、抗病能力强,种植技术易于掌握使农民乐于种植。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玉米总需求量增加的同时,玉米面积也在急剧增加,大量挤占其它作物面积,导致其它农作物面积减少,产量萎缩一是大豆产量与面积受到了严重影响,多年以来,每斤大豆的价格都高于玉米的2—3倍左右,尽管大豆产量低,但每亩大豆与玉米的比价是相等的,农民种大豆还是种玉米,仅仅是农民个人爱好与技术选择而已,不受价格的影响建国以来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大豆播种面积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东北大豆甲天下的美誉世界驰名直到九十年代末,每年出口大豆都在1500万吨左右如今每斤玉米价格升高到已经接近大豆价格,而每亩玉米的产量又是大豆的2—3倍,农民少种大豆多种玉米是利益选择的结果受此影响,我国几年来大豆面积锐减,产量下降近3年,我国大豆由过去的出口大国变为净进口国,去年进口3000万吨,大豆自给量已不足40%,各国都在报怨是我国大量进口大豆拉动了世界大豆价格上扬在以大豆为原料的油脂加工企业中,只有黑龙江三九集团一家在使用当地大豆,其它几十家知名油脂企业都以进口大豆为原料这么多企业使用进口大豆,企业和市场的风险性是值得考虑的由于玉米和大豆比价出现了不平衡,大豆面积被挤压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东北,除了黑龙江三江平原以外,已经很难看到成片的大豆了;在盛产大豆的吉林中部地区,早已难觅大豆的踪影。

      当年松花江两岸“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粮”的壮美景色再也没有了二是挤占其它作物面积大豆尚且如此,原本就产量低的高粮、谷子及小豆等杂粮,更是不堪一击,纷纷改种玉米在吉林中部产粮区,甚至一些水源无保障,产量较低的水稻产区也在改种玉米农民是实在的,种玉米价高好卖,种水稻大豆价低不好卖,利益选择的结果自然会导致玉米面积与产量大幅度增加这种发展趋势的后果是很令人担忧的,玉米一支独秀会破坏我国长期形成的作物结构平衡和粮食平衡,农作物的轮作种植遭到破坏,轮作种植增产的作用没有了,单一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和土壤结构优化都会受到影响,让玉米这个外来“侵略者”成为霸主的时候,我们的多种农作物和谐种植的局面就很难再有了四、发展玉米燃料会对养殖业带来严重影响玉米生产对我国影响最大的首推养殖业,其次才是酿造业、食品及化工生产我国目前7000万吨肉类,3000万吨蛋类和2800万吨奶制品的生产,主要饲料是玉米以平均2.5吨饲料获得一吨肉蛋奶的转换率计算,饲料支持量就是1.2亿吨,而直接来自玉米的饲料就达8000万吨,除进口1000万吨外,主要靠现有的国产玉米来维持尽管我国现在肉蛋奶三项产品都占世界总量的第一位,但我国每年人均肉制品仅有100斤,蛋50斤上下,奶40斤左右,人均肉蛋奶的水平,仍然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这个局面只是低标准的供需平衡,未来这个状况会随着人口和现有需求量的增加变得更加严峻;一是我国人均肉蛋奶的需求还会继续提高,如果人均占有量达到现有世界的平均水平,那么我国现有肉蛋奶产量将大幅度增长;二是我国人口净增长影响,据测算,我国人口增长峰值将达到16亿,新增长的3亿人口,如果按现在人均占用肉蛋奶水平,将新增肉类1500万吨,蛋类700万吨,奶700万吨,这两个增长都必须建立在畜牧和饲料业稳定增长上,任何决策者和理论研究者都没有理由对这一增长需求掉以轻心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势必导致饲料成本与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上涨又必然推动肉蛋奶价格上涨,肉蛋奶价格上涨,最终会推动整个物价上涨老百姓食品价格波动,那就不仅仅是物价问题了今年以来肉蛋奶价格走高,就有人直接道明了是去年东北玉米被大量变成乙醇燃料,推动饲料价格上扬造成的结果同时,玉米价格升高,还会推动以玉米为原料的其它行业的价格波动,淀粉、味精、酿造业、医药与化工,形成一系列行业的价格连动大量的玉米用来生产乙醇,打破了玉米的产需平衡,在玉米产量难以增长的情况下,会增大原有玉米需求的缺口,加大了玉米的产需矛盾可以说,玉米的生产与加工,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产业,是容不得轻易折腾的产业。

      尽管政府最近叫停了玉米乙醇新上项目,但能不能管得住还是个问题已经上来的和正在上的项目,政府没有说,但这些项目也足以把今年的玉米市场搅得价格飞扬,供不应求可以说这道迟来的叫停令,对当前疯狂的玉米乙醇项目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尚难以料定五、发展生物能源决不能走玉米燃料一条路政府积极推动玉米燃料生产,是基于两个认识;能源紧张,国家原油储备与产量皆不足,进口原油价高,又有油源不稳拉升国际油价之忧虑国内玉米充裕,发展玉米燃料即可补石油能源之短缺,又能解决玉米出路,解除了农民的后顾之忧,企业又可获利其实,东北玉米到底是多的卖不了,还是供不应求,人们从三年来玉米价格和饲料价格不断上涨不难得出结论官员们说玉米充足,粮食大丰收本身就是政绩,积极发展玉米燃料加工业,又是争取项目投资、争取国家补贴、做大GDP规模的良好时机国家规定,生产一吨乙醇燃料可获得2300元的政策补贴,尽管今年已降到2000元以下,地方政府还会把这一利益考虑在争取项目之内的其实东北有多少玉米可供发展乙醇生产,官员们和研究玉米生产的人们是有两本账的,不过各自的视角和选择不一样就是了了解玉米生产形势的人知道,在东北地区,中央储备库里,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完成收购任务了,玉米哪里去了,谁心里都会有一个小九九的。

      发展玉米乙醇加工业有多大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是需要认真研究的,一哄而起是我们一贯而难以克服的传统,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教训随处可鉴发展生物燃料是可行的,因为生物是可再生的;发展玉米燃料是一定要慎重的,因为玉米不仅仅能够生产燃料,它还能生产肉蛋奶和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美国是玉米生产和出口大国,国内剩余可谓严重,可布什总统在最近号召大力发展生物燃料时却只口不提用玉米发展乙醇加工,而是提出用木屑、树皮和作物秸杆巴西在用玉米生产乙醇燃料,但他们加工企业门坎都很高,不是可以乱上的我们有必要去问问布什总统,他们的玉米国内早就过剩了,年年出口量世界第一,为什么他们不发展玉米燃料供自已的汽车用,减少石油进口,或直接出口乙醇燃料而不出口玉米?这一轮玉米燃料生产来势太猛,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发展玉米燃料有利可图,政策上大力支持,民资在进入,政府也在参与,尤如几条河流汇入一起,借浪升势虽然是市场经济了,可是各级政府和官员们控制市场、干扰市场的能力那可是无人不知的问题是,等到玉米变成了燃料时,坐汽车的人有油加了,油价稳定了,可与生产肉蛋奶的饲料争玉米,导致肉蛋奶价格上涨而引发物价上涨社会不安定时,还是要去找政府的。

      是考虑十三亿人口的吃肉喝奶问题,还是为了少数坐车人的屁股舒服,这个恐怕是连老百姓都明白的道理,还用我来置喙? 感谢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