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用工问题的思考》.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他****
  • 文档编号:180767658
  • 上传时间:2021-04-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章《关于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用工问题的思考》农民工群体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出现的一支重要力量,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十多年来,随着首都城市化进程的显著变化和四个中心建设的逐步深入,大量农民工在**建筑业市场找到了用武之地,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行业80、90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农民工群体的60%以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主力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有一定的传承,同时也有着明显不同的代际差异如何顺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变化趋势特点,更好推动**建筑业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建筑业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点建筑行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管理层与劳务层分离后,成为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行业之一在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建筑业农民工占17.3%,是仅次于制造业的39.1%与第一代农民工比较,新生代农民工有了许多新的特点:(一)较高的文化程度与较低的技能水平并存新生代农民工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约占30%,比第一代农民工高10个百分点相对上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这使整个农民工群体的文化程度近年得以提高较高的文化程度使他们具有视野开阔、知识面广,接受新事物快的特点。

      但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技能水平没有因文化程度较高而较高,反而比第一代农民工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他们许多是从学校出来就进入城市打工或者本来就随父母在城市读书,不像第一代农民工那样有农业生产活动的经验,有的在农村本来就是木匠、泥瓦匠二是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建筑业时间不长,技能上还有一个积累过程,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不愿稳定在建筑工地干活,流动频繁,造成专业施工经验无法积累,使得技能等级难以提高三是由于我国正规的职业教育没有得到相应发展,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也没有传统师傅带徒式的技艺传受过程,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的业务素质和操作技能出现了与教育程度相反的“逆发展”二)较高的理想追求与较低的幸福感并存传统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挣钱养家赚钱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不再是进城“打工”的唯一目的他们羡慕城市同龄人,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成家立业,而对土地和农村没有依恋他们虽然也追求较高的薪酬,但对于职业发展、体面劳动、精神生活、休息权利有了更高的追求但现实情况是这种追求过程没的给新生代农民工带来预期的幸福原因在于:一是新生代农民工中独生子女比例大,从小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务工前长期在学校读书,生活经历简单,遇到的挫折不多。

      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预期高于父辈、耐受能力却低于父辈,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意从事较为艰苦的工作岗位二是新生代农民工长期脱离农村和农业劳动,农村、土地对他们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在传统乡土社会中处于边缘位置而在城市又难以获得自己向往的生活和工作,享受不到城市人的政治、户口、福利、教育等各种平等福利,处于城市的底层,很难真正融入城市现代生活新生代农民工在城乡两端都处于某种边缘化状态三)较强的权利意识与较弱的职业精神并存由于文化程度较高,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层次从上一代农民工的生存型转变为发展型,对法律知识、平等观念和维权意识明显比上一代农民工增强,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和权利的实现,维权方式也由被动表达向积极主张转变但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职业素养较低,遵守企业的劳动纪律不够,敬业精神明显较上一代农民工差一项调查表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率是最高的,平均每人每年换工作0.45次,而老一代农民工仅为0.08次,其跳槽频率是上一代农民工的近6倍一些项目经理反映,雨雪天气,新生代农民工的出勤率就会明显下降遇到项目工地抓抢工期,很少有新生代农民工愿意主动加班加点干活一些人辞职不提前告知,说走就走,缺乏责任意识和合同意识。

      二、新生代农民工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呈现出“两升一降”的趋势:在制造业、服务业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在建筑业中呈下降趋势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下降,给建筑行业用工带来了新挑战《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202x年农民工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中的比重分别为33.3%、21.7%和22.9%;而国家统计局202x年数据显示,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的比重分别为39.1%、25.5%和17.3%数据对比可以发现:5年间,制造业和服务业农民工比例分别上升了5.8和2.6个百分点,建筑业则下降了5.6个百分点这说明,相对于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显露出了行业倾向性,开始偏向于劳动环境和就业条件更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而建筑行业虽然收入不算低,但工作强度大、危险程度高、就业环境差、社会地位低,对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吸引力相对制造业、服务业明显不足据统计,近两年**建筑企业新使用的农民工中,年龄在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不断下降,已接近15%,大大低于前几年27%的比例就建筑企业而言,目前新生代农民工使用管理中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观的变化,给建筑企业劳动用工带来新难题。

      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劳动力市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用工荒”成为发达地区许多企业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难题建筑行业虽然收入不算低,但工作强度大、危险程度高、就业环境差、社会地位低,对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吸引力相对制造业、服务业明显不足二是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多样化,给企业的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挑战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活跃,需求多样,其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与上一代农民工已经不同,越来越注重对体面劳动、精神生活、休息权利的追求,赚钱不再是“打工”的唯一目的,这些对企业如何有效组织劳动用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水平低,给企业培训工作带来新要求第一代建筑劳务工素质技能、吃苦耐劳精神普遍较好,计较报酬少,但年龄已显偏大,重体力岗位渐显不适新生代建筑劳务工年青体力好,文化基础较前辈高,但由于技能基础差,拜师学艺主动性不够,技能水平普遍较低由于新生代农民工缺乏技能,致使企业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物力来提高他们的技能四是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给企业带来新压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虽然政府有一系列政策和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导致企业成本压力大大增加,很难承受。

      三、相关思考与建议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方兴未艾,建筑企业对农民工的需求量还在继续增长但建筑业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向制造业、服务业转移的趋势和前述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化解,将严重影响建筑企业正常的施工生产和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一)从建筑企业层面看作为建筑企业,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政策,健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劳动合同、工资支付、生产安全、生产生活设施、社会保险、教育培训、人文关怀、职业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工作机制,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建筑企业的稳定就业和体面劳动,造就新一代的现代建筑工人1.加强农民工队伍管理面对新形势下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农民工队伍结构和素质的变化,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对体面劳动,舒适生活的热切诉求,建筑企业要围绕农民工的薪酬保障、培训机构建设、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安全生产教育和施工项目生活保障等课题开展调研,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操作技能相当、道德素养良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农民工队伍同时要更好适应建筑行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新变化,积极调整农民工管理思路、管理载体和管理机制,促进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

      要重视对劳务分包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劳务队伍准入、劳务分包审核监控、工作评价优胜劣汰等机制,遏制“违法分包”、“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提升劳务队伍管理水平2.提高农民工技能素质要不断加大教育培训投入,完善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大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素质一是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力度,坚持开展建筑企业全员安全培训,要充分发挥职业技校、项目部民工学校的作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紧贴新生代农民工的实际需求,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二是加强技能等级鉴定和上岗资格培训取证工作,依托职业技能鉴定所、特种作业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深入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操作培训,进一步调动新生代农民工学习技能、钻研技能、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三是经常性地开展技术大赛、岗位竞赛、技术能手评选活动,为新生代农民工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进取心和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3.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创造各种条件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按照体面劳动的要求,改善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一是不断加强《劳动合同法》的执行力度,明确要求劳务分包企业必须与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及时办理农民工录用备案手续,还可以强制为农民工办理商业意外伤害险和工伤保险,增强对农民工的保障力度,解决农民工的部分后顾之忧二是健全工资保障机制要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发放工作,完善工资协商发放、健全责任保障、明确“违规”防范、严格监督处理等机制,对不按时支付、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的要严肃追求责任三是突出政治保障企业党组织、工会组织和团组织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和利益诉求,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完善沟通机制,主动解决一些事关他们思想、生产生活和切身利益的难事、要事,加大一线慰问力度,让新生代农民工体会到企业的人文关怀和大家庭的温暖,不断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二)从政府和社会层面看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性、城镇化的过程性、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和社会利益结构的凝固性,使得农民工问题十分复杂,仅仅靠企业自身是难以彻底解决的,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共同来努力1.将农民工管理全面纳入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议在农民工融入城市方面下功夫,建立农民工服务和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机制,消除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将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社会保障、子女就学、住房等纳入政府规划,提供资金保证,逐步实现农民工享受与城镇职工同城化待遇,让他们从流动状态转为稳定状态。

      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做到让新生代农民工转变为现代产业工人2.加大扶持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目前农民工的专门培训机制尚不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主要依靠企业自行组织建议出台倾斜政策,支持大型建筑企业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并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必要的公共财政经费补贴同时,鼓励支持建筑企业与农民工输出地政府共同建立劳务基地,组织基本技能培训,使农民工在上岗之前就初步了解和掌握岗位技能3.加强对劳务公司的培育和管理目前,多数劳务分包企业由于管理成本较高,面临着不接业务属无米下锅、承接业务属赔本买卖的生存困境而割据建筑劳务市场的众多“包工头”劳务队伍,管理比较混乱,甚至侵犯农民工合法权利、拖欠挪用农民工工资建议建设、劳动、税务等部门对劳务企业的成本与利润进行调查摸底,合理确定劳务分包取费标准,综合考虑税金、社保及管理费、利润等因素,科学合理落实劳务分包施工取费标准,保护劳务企业合法权益,促进劳务分包企业健康发展特别要鼓励大型建筑企业自建劳务公司或劳务管理机构,通过自有劳务公司或管理机构培育和管理若干家外部劳务分包企业,从而逐步淘汰“包工头”带队的建筑劳务形式通过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和培育正规的劳务分包企业,形成建筑施工承包企业与劳务分包企业共同加强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使用、教育和管理。

      4.为建筑企业关爱保障农民工提供政策支持建筑施工企业竞争激烈、税赋比例高,产值利润率平均在2.5%,有的甚至不到1%,普遍处于微利水平建议进一步规范建筑业市场,改变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诸多不平等要。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