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田军号读后感观后感.doc
2页古田军号读后感观后感《古田军号》影片以节奏感极强、气势恢宏的舞板凳龙这种独特的艺术展示拉开序幕,一开场就把大家深深地吸引了,让人感到无比震撼,这看似十分和谐欢庆的气氛,其实是陈力导演早就为这部影片的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随之而来的是持续嘹亮的军号声,很自然地把我们带进了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岁月影片编导不惜笔墨,在有限的艺术空间内,利用多种艺术手段来充分展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为突出影片主题提供了坚实依据影片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很是动容,就是每次小军号手出镜时,毛委员不是牵着他,就是背着他,总要把他带在身边,就像父亲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这一幕幕镜头总会让人泪眼模糊而老裁缝、印刷厂老板虽然出镜不多,却极为生动地表现了“军民一家亲、人民拥军爱军”的高度革命情怀;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和军队的生存之基、力量之源、胜利之本影片最大亮点在于编导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艺术手法把毛泽东、朱德、刘安恭、陈毅等四位领导人的鲜明个性,刻画得淋漓尽致,通过王仁君、王志飞、胡兵、刘智扬等青年演员的倾情出演,把领导们个个演绎得栩栩如生情节把握得体、恰到好处在对待和缓和毛泽东与朱德、刘安恭之间的意见分歧态度上,陈毅幽默的话语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最具吸引力,他接地气又有内涵,在他们思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起到了润滑剂的作用,为紧张而严肃的影片带来欢乐。
整个矛盾冲突过程跌宕起伏,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为了追求共同的理念和信仰,即使经过激烈的冲突也破坏不了的战友情怀;他们为了探索革命真理,怀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和磊落情怀,最后形成了在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和新的基础上的紧密团结最让人感动的是刘安恭牺牲后,毛泽东在确定红军领章的样式时,果断地选定了刘安恭生前选定的他本不赞成的红军领章样式影片通过一个个真实的场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感人的细节,真实、生动地还原了1929年古田会议前后的那段战争岁月成功从古田开始,《古田军号》是一部优秀的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传统的经典大片,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古田会议胜利召开9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