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艺术第一讲.ppt
82页中国古典诗词艺术 社会科学学院 刘东海一、课程教学 (一)本课程的讲授方法 阐明每一章节的重要知识点,由文化现象至文化精 神地阐释中国文化;有必要的话,进行一些中外文化 的对照和评述 时常组织讨论一些基本问题,了解、理解、反思、 分析中国文化在各领域的表现及其本质兼顾知识与思想 “熟知非真知——黑格尔《精神 现象学》序言了解——理解——反思——分析求真与求解相结合(二)本课程的讲授内容 讲授时,以中国古典诗词为线索,结合艺术特征有 所侧重和补充; 涉及的知识点美学、古典诗词的现代性特征、意境 、赋比兴、传释学、意象、诗词文体、诗词风格特征 、词的特美、诗词的接受美学等; 时间上:过去、现在、未来; 空间上:中西文学的联系 (三)本课程的考试方案: 考试方法:随便读书;界定范围;课堂写出大作 业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点名、提问、讨论) (30%),考试成绩(70%)(四)参考书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4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章培恒:《中国文学史》(上、中、下),复旦大 学出版社。
3.林庚:《中国文学简史》,清华大学出版社 4.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 《迦陵论词丛稿》,河北教育出版社 5.缪钺:《缪钺说词》,上海古籍出版社 6.顾随:《顾随全集》(4册),河北教育出版社. 7.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商务印书馆 8.蒋勋:《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中信出 版社 9.(美)宇文所安:《追忆》、《迷楼》,生活·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 10.(美)叶维廉:《中国诗学》(增订版),人民文 学出版社第一讲 诗词的赋、比、兴 一、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 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书法、绘 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 、曲艺等 二、什么是文学 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 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 剧本、寓言童话等 胡适《什么是文学———答钱玄同》:“语言文字就是人类达意表情的工具;达意达的好,表情表的 妙,便是文学 三个要件:“第一要明白清楚,第二 要有力能动人,第三要美 鲁迅:“用那么艰难的文字写出来的古语摘要,我 们先前也叫‘文’,现在新派一点的叫‘文学’,这不是从 ‘文学子游子夏’上割下来的,是从日本输入,他们的 对于英文Literature的译名。
”三、文学史观和文学性(金)刘祁:“唐以前,诗在诗;至宋,则多在长短句 ;今之诗在俗间俚曲也 中国文学史观的奠基者 (明)胡应麟:“自春秋以迄胜国,概一代而置之,无文弗可也若夫汉之史,晋之书,唐之诗,宋之 词,元之曲,则皆代专其至,运会所钟,无论后人踵 作,不过绪余即以马、班而造史于唐,李、杜而掞 诗于宋,吾知有竭力而亡全能矣 ” (明)茅一相:“夫一代之兴,必生妙才;一代 之才 ,必有绝艺;春秋之辞命,战国之纵横,以至汉之文 ,晋之字,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是皆独善 其美而不得相兼,垂之千古而不可泯灭者 ” (清)焦循:“夫一代有一代之 所胜,舍其所胜以就其不胜,皆寄人篱下者耳余尝欲自楚骚以下至明八 股,撰为一集汉则专取其赋,魏晋六朝至隋则专录 其五言诗,唐则专录其律诗,宋专录其词,元专录其 曲,明专录其八股,一 代还其一代之所胜 ” (清)王国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 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以上文学史观的缺陷是什么? 袁宏道:“夫诗之气,一代减一代,故古也厚,今也 薄。
胡适:“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 时代之文学:周秦有周秦之文学,汉魏有汉魏之文学 ,唐宋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学此非吾一人之私言, 乃文明进化之公理 也……凡此诸时代,各因时势风 会而变,各有其特长,吾辈以历史进化之眼光观之, 决不可谓古人之文学皆胜于今人也 余虹等人:“在严肃文学、精英文学、纯文学衰落 、 边缘化的同 时,‘文学性’在疯狂扩散所谓‘文学性’的 扩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或者说有两个方面的表 现):一是文学性在日常生活现实中的扩散,这是由于媒介社会或信息社会的出现、消费文化的巨大发展及 其所导致的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现实的符号化与图像 化等造成的二是文学性在文学以外的社会科学其他 领域渗透 2015年1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报》: 大卫·辛普森、乔纳森·卡勒等学者:“文学可能失去 了其作为特殊研究对象的中心性,但文学模式已经获 得胜利;在人文学术和人文社会科学中,所有的一切 都是文学性的”也就是说,“文学性”(或“文学性成分 ”)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在学术思想等领域更加普遍地 蔓延或扩展开来 如果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话,那么,一代也有 一代之“文学性”,“文学性”问题永远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性的、未终结的问题。
四、 诗词艺术之一:赋、比、兴 (一)诗的“赋、比、兴” 1.对“赋、比、兴”的解说 中国古代文化中,文学作品是保存得最完备的部分中国古代文化中,文学作品是保存得最完备的部分 音乐,古代曾经十分发达,但是我们今天已很难得音乐,古代曾经十分发达,但是我们今天已很难得 到古代的乐谱,就是唐代舞乐的盛况我们今天也只能到古代的乐谱,就是唐代舞乐的盛况我们今天也只能 从文学的记载中来了解它图画,我们今天能看见宋从文学的记载中来了解它图画,我们今天能看见宋 代的画已很难得,更早些的作品几乎都只能是仅仅见代的画已很难得,更早些的作品几乎都只能是仅仅见 诸记载了只有文学作品,三千年来大部分被完好地诸记载了只有文学作品,三千年来大部分被完好地 保存着 《诗经》中的赋比兴是三者兼用的明)谢榛:“ 余尝考之《三百篇》,赋七百二十,兴三百七十,比 一百一十 全篇用赋的有《周南》的《芣苢》、《召南》的《 采蘩》、《邶风》的《静女》、《鄘风》的《载驰》 、《卫风》的《河广》、《王风》的《君子于役》、 《郑风》的《将仲子》、《齐风》的《鸡鸣》、《魏 风》的《陟岵》、《唐风》的《无衣》、秦风的《小 戎》、《陈风》的《株林》、《桧风》的《素冠》、 《豳风》的《七月》、《东山》等多篇。
《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方玉润《诗经原始》:殊知此诗之妙,正在其无 所指实而愈佳也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 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若实而按之,兴会索 然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 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 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 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今 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讴歌,犹有此遗风云 《诗经》(《卫风·硕人》):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 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楚辞》中的美目 《山鬼》:“既含睇兮又宜笑” ;《湘夫人》“眇 眇夕愁予” 《少司命》:“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 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 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 悲兮生别离 撩人情思,动人魂魄 比较:比较: 《《诗经诗经》》::“ “美目盼兮美目盼兮” ”孔子认为极妙,妙在哪里孔子认为极妙,妙在哪里 ?? 比起比起“ “既含睇兮又宜笑既含睇兮又宜笑” ” 少了什么?少了什么? 比起比起“ “目眇眇兮愁予目眇眇兮愁予” ”,更少一层诗人主观之情感对,更少一层诗人主观之情感对 于客观之美的强烈渗透;于客观之美的强烈渗透; 至于至于“ “忽独与余兮目成忽独与余兮目成” ”,所传达的那样一种美丽的,所传达的那样一种美丽的 感受,那种忘我的激情,那个心心相印的瞬间,则几感受,那种忘我的激情,那个心心相印的瞬间,则几 乎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真是乎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真是“ “乐莫乐兮新相知乐莫乐兮新相知” ”………… 钟嵘《诗品序》: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 ,三曰赋。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 ;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 ,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 动心,是诗之至也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 辞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 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 (宋)李仲蒙:“叙物以言情谓之赋,索物以托情谓 之比,触物以起情谓之兴 ” 朱熹: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词也 ” 像古代《国风》里那么早的民歌,今天我们都可一 字一句直接地亲切地读到它,中国传统上原是一个诗 的国度 《邶风·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彼美人兮, 西方之人兮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苕之华,云其黄矣心之忧矣,维其伤矣 苕之华, 其叶青青,知我如此,不如无生 牂羊坟首,三星 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 2.“ 2.“比比” ”和和“ “兴兴” ”的区别:的区别: ((1 1))“ “兴兴” ”的作用大多是的作用大多是“ “物物” ”的触引在先,而的触引在先,而“ “心心” ”的的 情意之感发在后。
情意之感发在后 “比比” ”的作用,大多是已有的作用,大多是已有“ “心心” ”的情的情 意在先,而借比为意在先,而借比为“ “物物” ”来表达 ((2 2)相互间感发作用中,)相互间感发作用中,“ “兴兴” ”的感发大多由于感性的感发大多由于感性 的、直觉的触引,而的、直觉的触引,而“ “比比” ”的感发则大多含有理性的思的感发则大多含有理性的思 索安排前者的感发多时自然的、无意的,后者的感索安排前者的感发多时自然的、无意的,后者的感 发则大多是人为的、有意的发则大多是人为的、有意的《《秦风秦风· ·蒹葭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 央 陆机陆机《《文赋文赋》》::“ “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若乃春风春鸟,秋月秋蝉, 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侯之感诸诗者也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侯之感诸诗者也 ”“ “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 情,亦复谁能遣此!情,亦复谁能遣此! ” ” 钟嵘钟嵘《《诗品序诗品序》》::“ “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 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 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 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长歌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长歌 何以骋其情?何以骋其情?” ” 总之:总之: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之知高山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