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桔****
  • 文档编号:421775028
  • 上传时间:2023-08-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9.01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框架柱的配筋和尺寸要求: 【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高规】6.4(1):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 时每 —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 总配筋率应增加 0.1%2):表 6.3.7-1 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类别抗震等级—四中柱和边柱0.9 (1.0)0.7 (0.8)0.6 (0.7)0.5 (0.6)角柱、框支柱1.10.90.81.1\0.7汪: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② 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 ;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 400MPa 寸,表中数值应增加 0.1③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 C60 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 0.13) :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4) :矩形柱截面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 2 层时不宜小 于300mm —、二、三级且超过 2 层时不宜小于 400mm 圆柱的直径 四级或不超过 2 层时不宜小于 350mm —、二、三级且超过 2 层时不 宜小于450mm(5) :剪跨比宜大于 2 (不形成短柱);三级轴压比限值为0.85 ,二级为 0.75 ;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 3; —级框架短柱的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 1.2%'(6) 纵筋配置原则: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柱纵筋间距不大于 200,净间距不小于 50。

      一般取 150-200大于 600 的柱子,一侧至少配 5 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 求,先在 pkpm 中改看配筋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上下层纵筋的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 2 级柱子, 墙 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 7mm 钢筋焊接及验 收规程 2012)(7) 箍筋配置原则:①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 三级不宜大于 250mm 四级不宜大于 300mm柱箍筋加密范围: 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 柱净高的 1/6、和 500mml 的最大值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 的 1/33)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 4)剪跨比不大于 2 的柱(短柱) 以及 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 4 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 2 的框架柱,箍筋间距不应大 于100mm (框支柱:例如底框结构,柱子上部是墙,贝U是框支柱;剪跨比 ■二 M/Vh 小于等于 2 即是短柱,当剪跨比不大于 2 而且柱的反 弯点在柱的中点时得到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 4一般为了方便,设计人员以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来判定短柱。

      8)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柱的节点域箍筋(即梁柱交界处的箍筋,一般为加密处)的配筋计算方法:Asvj/n,n为较少一侧箍筋肢数一、二、三 级框 架节点核心区最小配箍特征值分别为 0.6%, 0.5%, 0.4% (四级抗震等级不用考虑节点核心区),短柱节点核心区不宜小于上下柱端 箍 筋体积配箍率加密区体积配箍率应满足 1) ©-Jc/fyv2) —级不 应小于 0.8%,二级不应小 ©-Jc yv于 0.6%,三、四级不应小于 04%;计算复 合螺旋箍的体积配箍率时其非 螺旋箍的箍筋体积应乘以折减系数 0.8匚---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 厂--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强度低于C35时,按C C35 计算fyv---箍筋或拉筋抗拉强度设计值yv■v---最小采配箍特征值,查抗规表 6.3.9■v框支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最小配 箍率按表 11.4.17增加 0.02采用,且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 1.5%④ 剪跨比不大于 2 (短柱)时,宜采用复合螺旋箍 或井字复合箍,其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 1.2%; 9度设防烈度一级 抗 震等级时,不应小于 1.5%柱体积配箍率计算公式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663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 配箍率 p v ,可按下式计算:An2 S2l2niASll1AcorS普通(复合)箍:4Assi螺旋箍:-vcor °对于框架柱,式中各参数含义为:Acor--箍筋范围内的混凝土核心面积,其重心应与柱截面的重心 重合,计算中仍按同心、对称的原则取值。

      对框架柱, Acor “1 1 2P v--框架柱的体积配筋率(核心面积Acor范围内单位混凝土体 积所含箍筋的体积);n1、As1--b 方向的箍筋肢数、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n2、As2--h 方向的箍筋肢数、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I厂b方向箍筋宽度,h =b-2c (c —般取值25);J—h方向箍筋宽度,l?=h_2c (c —般取值25);s--箍筋的间距Ass1---单根螺旋式钢筋的截面面积dcor螺旋式间接钢筋内表面范围内混凝土截面直径 cor—例题:以截面b=350, h=500的柱为例,柱加密区箍筋为 ①8@100保护层厚取25,柱截面配筋见下图:b方向箍筋肢数为n仁4, h方向箍筋肢数为n2=4,①8钢筋截面积为As 仁 As2=50・3m 叭 l1=350-50=300mm, l2=500-50=450mm,箍筋间距 s=100mm 按上式计算的柱体积配箍率为:(4X 50.3 X300+4X 50.3 X 45) /(300X 450X 100) =0.00514>0.004附:(抗砼表1 1 .4. 1 7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 入V表(抗莊表11417 )抗震等级箍筋型式轴压比<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05一级 普通箍、复合箍 0.10 0.11 0.13 0.15 0.17 0.20 0.23 -螺旋箍、复合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 0.08 0.09 0.11 0.13 0.150.18 0.21 --二级 普通箍、复合箍 0.08 0.09 0.11 0.13 0.15 0.17 0.190.22 0.24螺旋箍、复合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 0.06 0.07 0.09 0.11 0.130.15 0.17 0.20 0.22三级 普通箍、复合箍 0.06 0.07 0.09 0.11 0.13 0.15 0.170.20 0.22螺旋箍、复合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 0.05 0.06 0.07 0.09 0.110.13 0.15 0.18 0.20注:一、普通箍指单个矩形箍筋(双肢箍)或单个圆形箍筋;复合箍指由矩形、多边形、圆形箍筋或拉筋组成的箍筋(一般);螺旋箍指单个螺旋 箍 筋;复合螺旋箍指由螺旋箍与矩形、多边形、圆形箍筋或拉筋组成的箍筋;连 续复合 矩形螺旋箍指全部螺旋箍为同一根钢筋加工成的箍筋;二、在计算复合螺旋箍的体积配筋率时,其中非螺旋箍筋的体 积应乘以换算系数0.8 ;三、对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柱,其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筋率分别不应小于 0.8%、0.6%、0.4%和 0.4%;四、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 C60 时,箍筋宜采用复合箍、复合螺 旋箍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当轴压比不大于 0.6时,其加密区的最小配箍特征 值宜 按表中数值增加0.02 ;当轴压比大于 0.6时,宜按表中数值增加0.03。

      五、框支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最小配箍率按表11.4.17增加 0.02采用,且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 1.5%六、剪跨比不大于 2 (短柱)时,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 1.2%; 9度设防烈度一级抗震等级时,不应小于 1.5%框架梁的配筋和尺寸要求:【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高规】6.3(1)框架结构的主梁截面高度可按跨度的1/10~1/18 确定,梁 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 4,梁截面宽度不宜小于截面高度的1/4,也不宜小于 200mm(2)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与有效高度的比值(x/hO),—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 0.353)抗震设计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Sn(%抗震等级位置支座(取较大值)跨中(取较大值)—级0.40 和 80ft/fy0.30 和 65ft/fy二级0.30 和 65ft/fy0.25 和 55ft/fy―,四级0.25 和 55ft/fy0.20 和 45ft/fy(4)抗震计算时,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钢筋面积之比—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5)抗震设计时,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不应大于2.75%;当梁端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5%时,受压钢 筋 的配筋率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一半。

      6)抗震设计时,框架梁的箍筋应该符合下列构造要求沿着梁全长箍筋的面积配筋率符合下列规定:p sv=Asv/bs=nAsv1/bs一级 dv_0.30ft/fyvdv_ t yv二级 ,sV_0.28ft/fyv,sV_ t yv三、四级 _o.26ft/fyvt yv框架梁非加密区箍筋的最大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 间距的 2倍7)纵筋配置原则: 框架梁、次梁单侧纵筋不得多于两层,底筋根数不少 于 3 根;同侧纵筋布置中,不同直径的钢筋相差不大于 2 级;框架梁、 次梁通长纵筋直径可小于支座短筋直径,尽量使通长顶面钢筋不大于 支 座纵筋面筋的 60%但不宜小于 30%满足最小(大)配筋率的要求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上部纵筋不应小于 30和 1.5d中的较大值;下部纵筋不应小于25和d中的较大值钢筋排数的确定:上部钢筋:2 (c d箍筋)(n-1) d「距5 d纵筋和梁宽比较,当小于梁宽时,即一排,否则两 箍筋 间距 纵筋排;下部钢筋:2 (c d箍筋)(n-1) d「距n d纵筋和梁宽比较,当小于梁宽箍筋 间距 纵筋时,即一排,否则两排n为钢筋的根数,c为保护层厚度取20, d「距间距上部取 30 下部取 25)(8)箍筋配置原则:①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 不宜大于200mn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抗震等级,不 宜大于 250mm 和 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各抗震等级下,均不宜大 于 300mm② 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按下表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 2%寸,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 2mm抗震等级加密区长度(mm箍筋最大间距(mm最小直径(mm—级2倍梁高和500mn中的较大值纵向钢筋直径的6倍,梁高的1/4和100中的最小值10二级1.5倍梁高和500mm中的较大值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100中的最小值8三级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150中的最小值8四级纵向钢筋直径6的8倍,梁高的1/4和150中的最小值注:箍筋直径大于 12mm 数量不少于 4 肢且肢距不大于 150mmfl 寸、二级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 150m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