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十树干解析.docx
8页实验十树干解析一、 目的1. 掌握树干解析的基本工作程序和计算方法;2. 进一步理解各种生长量的意义,加深对树木生长过程的认识二、 仪器、用具伐木工具,皮尺、轮尺、粉笔、三角板或直尺、大头针、计算机、方格纸、用表等(不 能伐树时,可给成套圆盘)三、 方法、步骤为了研究不同树种或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同一种树的生长过程及特点,往往采取“解剖” 的办法,把树木区分成若干段、锯取圆盘,进而分析其胸径、树高,材积、形数的,生长变 化规律,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树干解析作为分析对象的这棵树干,称为解析木树干解析 是当前研究树木生长过程的基本方法树干解析的工作可分为外业和内业两大部分(一)树干解析的外业工作1. 解析木的选择:可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如研究某一树种的一般生长过程,可 选生长正常,未断梢及无病虫害的平均木厂为了研究树干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或编制 立地指数表,可以选择优势木,若要研究林木受病虫危害的情况,则应在病腐木中选择 解析木2. 解析木的伐前工作:(1) 记载解析木的生长环境这是分析林木生长变化的不应缺少的重要资料应记载的项目 包括解析木所处的林分状况,立地条件,解析木所属层次、发育等级和与相邻木的相互关系 等,并绘制解析木及其相邻木的树冠投影图(用表10—1)。
2) 确定根颈位置,标明胸高位置及树干的南北方向,并分东西,南北方向量测冠幅3. 解析木的伐倒和测定:(1) 砍伐时,先选择适当倒向,并作相应的场地清理,以利于伐倒后的量测和锯解工作的 进行然后,从根颈处下锯,伐倒解析木2) 解析木伐倒后,先测定胸径,冠长、死枝下高、活枝下高、树干全长和全长的1/2、 1/4及3/4处的直径,然后打去枝桠,用粉笔在全树干上标出南、北方向3) 按伐倒木区分求积的方法,将解析木分段,为计算材积方便起见,可采用平均断面积 区分求积法分段,但由于根颈部膨大,第一段取中央断面为宜4. 载取园盘及圆盘编号;在树干各分段位置载取圆盘同时,为了确定树干年龄及内业 分析时的需要,还必须在根颈和胸高处分别载取圆盘载取圆盘时注意下述事项;(1) 载取圆盘时要尽量与树干垂直,不应偏斜2) 圆盘向地的一面要恰好在各分段的标定位置上,以该面作为工作面,用来查数年轮和量测直径3 )圆盘厚度一般在3—5cm即可,直径大的可适当加厚4) 锯解时,尽量使断面平滑5) 每个圆盘锯下后,应立即在非工作面编号,一般以分数形式表示,分子上标明解析木 号,分母上标明圆盘号和断面高度,并标明南、北方向。
根颈处的圆盘为“0 ”号,然后用罗马字母I、II依次向上顺序编号在“0”号盘上要记载树种、采集地点和日期等(图10—1)在圆盘的非工作面上标明南北向,并以分式形 式注记,分子为标准地号和解析木号,分母为圆盘 号和断面高度,如N°\3 -1,根颈处圆盘为0号1 一 1.3m盘,其它圆盘的编号应依次向上编号此外,在0 号圆盘上应加注树种、采伐地点和时间等(图10一 1)图10—1圆盘编号(二)树干解析的内业工作1. 圆盘的加工:为了准确查数圆盘上的年轮数,须将各号圆盘工作面刨光,然后,通过 髓心划出南北和北西两条相互垂直的方向线2. 确定树木年龄,在“0”号圆盘上,分别沿各条半径线查数年轮数,待四条半径线上 的年轮数完全一致后,用此确定树木的年龄如果伐根部位较高,须加上生长达此高度所需 的年数图10—2各龄阶的确定3. 划分龄阶,测量各龄阶的直径:(1)按树木的年龄大小、生长速度及分析树木生长的细致程 度确定龄阶大小,一般可以定为3年、5年或10年在0号盘的两条 直线上,由髓心向外按每个龄阶(3年、5年或10年等)标出各龄阶 的位置,到最后如果年轮个数不足一个龄阶的年数时,则作为一 个不完整的龄阶(见图7—14)。
2)用大头针在其余圆盘的两条直径线上自外向内标出各龄 阶的位置,若有不完整龄阶,则先将不完整龄阶留在圆盘最外围, 再向内逐一标出各完整龄阶如32年生的树,以5年为一龄阶,其 龄阶划分为32、30、25、20、15、10、5图10—3为该树“0”号 圆盘和“I”号圆盘的龄阶标定示意图3)确定龄阶后,用直尺分别在各圆盘东西和南北两向线上量取各龄阶及最后期间的去皮 和带皮直径,平均后,即为该圆盘各龄阶的直径将各龄阶直径填入用表10—24. 确定各龄阶的树高:树木年龄与各圆盘的年轮数之差,即为达此断面高度的年龄以 断面高为纵坐标,以达此高度所需的年龄为横坐标,标出树高生长过程曲线(连折线不修匀), 从曲线上即可查出各龄阶的树高上述方法计算出的各龄阶树高是一近似值;可能系统偏大, 应按下式:J = f 3 + 0.5)成子纯对树高生长过程曲线进行修正,然后用修正后的曲线确 i i定各龄阶树高图10—3圆盘年轮查数示意图5. 绘纵剖面图:以直径为横坐标,以树高为纵坐标,在各断面高的位置上,按各龄阶直 径大小、绘纵剖面图纵剖面图的直径与高度的比例要恰当,纵剖面图有利于直观认识树干 的生长情况6. 计算各龄阶材积c各龄阶材积等于各区分段材积与梢头材积之和,其梢头长度等于各 龄阶树高减去梢头底断面高度。
7. 计算各种生长量及材积生长率:将“用表10—3”中的胸径、树高和材积按龄阶分别抄录于“用表0 — 4”上,作为调查 因子的总生长量,然后,分别各调查因子计算各龄阶的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材积生长 率及形数 /、 V(1) 平均生长量(0 ) 一 ;a, 、 V - V(2) 连年生长量(Z)二 一…(用定期平均生长量代替);n(3) 材积生长率(P ) = a-n ;V La-n "一、 V(4) 形数(f)=——-8. 绘制各种生长曲线图:利用生长过程总表中计算出的数据,绘出各种生长过程曲线、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 长量关系曲线及材积生长率曲线但在绘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关系曲线时,由于连年生 长量是由定期平均生长量代替的,故应以定期中点的年龄为横坐标定点作图9. 以解析木的资料为基础,根据其调查目的和专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四、实验报告1. 解析木调查表(用表10—1)2. 直径、树高及材积生长过程分析表(用表10—3)3. 树干生长过程总表(用表10—4)4. 各种生长曲线图及树干纵剖面图5 .试对解析木作简要分析用表10—1解析木林况及调查因子记载表解析木号:优势木 标准地号解析木所在E林况鉴定解析木调查因子记载形 率q.林业局树 种樟子松2形 率q3林场帽儿山胸 径20.7伐根上心材直径林班树 高16.5胸径10年生长量树种组成10樟年 龄32树高10年生长量平均年龄321/4处直径:带皮18.0材积平均生长量平均直径14.6去皮材积连年生长量平均树高13.32/4处直径:带皮14.1材积生长率%郁闭度0.8去皮地位指数12.33/4处直径:带皮9.7解析木相邻树冠土 壤去皮北下木:地被:其它记载:第一活枝高10.1第一死枝高3.5树冠长度6.4冠 幅2.45冠底直径带皮材积树皮材积去皮材积形数(带皮)形数(去皮)形 率q0形 率q1用表10-2解析木相邻树木记载表解析木号:树 种方 向距 离胸 径树 高树冠南 北1樟子松N10°W2.416.414.50.7 0.62樟子松N85°W1.318.414.01.1 1.33樟子松S1.218.114.81.15 0.64樟子松N80°E2.513.213.20.5 0.655678910用表10—3直径、树高及材积生长过程分析断面高年轮数达高各的断年面龄32年30年25年20年15带皮去皮dvdvdvddvdv伐根3224.1X21.3X20.1X16.6X13.1X10.2胸径2720.0—18.2—17.2—14.3—11.5—8.81.02719.918.316.914.81.99.23.02418.016.615.713.110.37.25.02117.415.814.811.88.74.37.01815.114.113.19.96.41.39.01514.513.112.19.03.5—11.01110.910.39.04.2——13.077.67.15.2———15.044.03.62.1———16.022.01.7————梢头底直径长度材积2.00.5树干总材积各龄阶树高年龄胸径(cm)树高(m)材积(cm3)形数总生长量平均 生长量连年 生长量总生长量平均 生长量连年 生长量总生长量平均 生长量连年 生长量生长率(%)510152025303232(带皮)树干生长过程总表用表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