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三轮冲击专题考场演练17试题.pdf
19页黔西北州欣宜市实验学校二零二一学年度专题考场演练 17一、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答复下面的问题白雁顾文昱万里西风吹羽仪,独传霜翰向南飞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含秋点素辉锦瑟夜调冰作柱,玉关晨度雪沾衣天涯兄弟离群久,皓首江湖犹未归 注羽仪:仪仗队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类霜翰:翰,本指鸟羽,此处指白雁相传白雁每逢秋深那么南飞,白雁至那么霜降,故谓之霜信,亦称霜翰结合全诗说说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 _【参考答案】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大方悲凉的行HY图:西风尽扫、旌旗猎猎、白雁南飞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之情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答复下面的问题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方岳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里,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菽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平山堂:在今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做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阔中原地区从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这首词的内容,对这一形象进展评价。
100 字左右 )答: _【参考答案】从这首词的结尾两句“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中,读出了一个寂寞孤独、愁肠郁结的词人形象在词人的胸怀里郁结着“芦叶蓬舟千里“醉眼渺河洛的家国之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的凭吊之愁和“山欲暝,敛眉峰的际遇之愁3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面的问题夏意 宋 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这首诗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试简说之答: _【参考答案】本诗最大特点是清幽庭院深,远离闹;夏席清,舒适宜人;树阴满地,更添几分幽静与清凉;石榴花的明艳与黄莺的鸣叫又使清幽的环境增添了恬淡的生活情趣这些又从诗人昼寝的美梦中流露出来4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面的问题寻陆鸿渐不遇 唐 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注陆鸿渐:即茶圣陆羽曾授太子文学,不久,后隐居苕溪带郭,意思是靠近外城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作品是从哪两个方面刻画这一形象的?答: _【参考答案】一是陆新居的处所与环境,通过“野径入桑麻“篱边菊“无犬吠等来表现主人的心态,远离尘俗,崇尚隐逸;二是由西邻表达陆的行踪,说明他又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热爱生活的高人。
5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面的问题北陂杏花 宋 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第二句“各占春显然指两种形象,它们分别是_ ;_ 参考答案】树上的杏花倒映在水中的花影6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面的问题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注严郑公,即严武,受封郑公箨(tu ),笋壳帙,包书的布套本诗前三联描写出竹子怎样的形象?答: _【参考答案】嫩竹新出,竹影阴凉;雨洗竹静,风送竹香7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面的问题禹庙杜甫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注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长期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杜甫在永泰元年出蜀东下,途经忠州时,参谒了禹庙 四载: 传说大禹治水到处奔波,水乘舟, 陆乘车,泥乘车盾, 山乘木累, 合称“四载三巴:指的巴郡、巴东、巴西这首诗四句中的景与情各有什么特点?答: _【参考答案】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了非常荒凉的禹庙之景,抒发了作者对治水英雄的歌颂之情,情绪昂扬豪迈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答复下面的问题望江南 ( 其五 )王琪江南月,清夜满西楼。
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一共悠悠赏析“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描绘的景象,并分析其中蕴含的作者感情答: _【参考答案】上阕写天上月,云堆散开之时,圆月如冰鉴( 镜) 高悬天宇;下阕写江中月,浪花绽放深处,缺月似玉钩沉落江心,前句“鉴写月圆,后句“钩写月缺,这样,冰、玉状月色的皎洁;鉴、钩描明月的形态夜月的圆缺不休,象征人事的聚散无常;嫦娥的形象寄寓深沉而痛切的离愁9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面的问题咏柳 宋 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诗人笔下的“柳是比喻什么样的人?诗人“咏柳实为“斥柳,表达了何种思想?答: _【参考答案】比喻依仗势力,张狂胡为,欺君害民的小人诗人通过“斥柳,说明这类政客得意不会长久,因为天地间的凛凛正气会给他们当头痛击!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答复下面的问题锦缠道宋祁燕子呢喃,风光乍昼睹园林、万花如绣海棠经雨胭脂透柳展宫眉,翠拂行人首向郊原踏青,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在下阕中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自我形象,请详细分析答: _【参考答案】下阕在简短的写景之后描写自己醉而更寻醉,以“尚字的递进渲染出恣纵之态。
以“恣歌携手“醉醺醺、尚寻芳酒等描绘了狂放的自我形象二、语言1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面的问题月杜甫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到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故故:常常,频频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答: _【参考答案】“万里极言空间之寥廓,衬托了诗人望月怀远的绵长思念之情夜久极言时间是之长远,衬托了诗人因时局动乱、国事困难的忧虑以及思念家乡故园亲人而老泪纵横、夜不成寐的感人形象2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面的问题过分水岭 唐 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全诗描写的对象是_,而“_ 一词总领全诗,堪为“诗眼参考答案】溪水有情3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面的问题访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中一个字进展赏析答: _【参考答案】最精妙的两个字是“分和“挂茂密修长的野竹与云雾相接,本来是一幅静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分字,就有了动的意味,它使人联想到山风徐来,挪动的云雾不断地从野竹梢头飘过的情景。
青翠的山峰之上,一线泉水,凌空飞注,本来是一幅动景;然而诗人用了这一个“挂字,就又由动化静,它使人想象山峰的陡峭峻拔和山泉的垂直落下的情状4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面的问题水槛遣心 ( 其一 )杜甫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此诗写景最传神的是哪一联?联络全诗试作评说答: _【参考答案】颈联这是一幅春江黄昏的美景诗人抓住雨中鱼儿跃出水面和春燕在微风中自由飞翔两个极富特征的形象,置于全诗开阔静谧的背景中,传神地表现出大自然的秀色和自己愉悦的心情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答复下面的问题御街行秋日怀旧范仲淹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攲,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有人认为“寒声碎的“寒“碎两字用得极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答: _【参考答案】同意寒意为寒冷,“碎意为破碎表现秋寒时节,秋叶纷纷坠地的无奈写出了自己孤寒处境的感受,渲染出寂夜中悲凉寥寞的心情6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面的问题喜见外弟又言别 唐 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1) 第二、三句连续用“问、惊、称、忆四个动词,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答: _(2)颈 联 中 的 “ 语 指 的 是 _ , “ 暮 天 钟 的 意 思 是 _ , 反 映 了_(3) 从全诗内容看,每一联可以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它们依次是_、_、_、_参考答案】 (1) 绘声绘色,细腻传神地渐次再现了与外弟意外相逢的惊喜与冲动的情景2) 沧海事夜暮降临诗人与外弟叙谈亲切、热烈、入神的情形3) 喜、见、言、别7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面的问题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唐 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1) 诗题指的是一件什么样的事?答: _(2) 说说诗中哪个词最富表现力,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 _【参考答案】 (1) 元和十年白居易意外被贬为江州司马2) “惊坐垂死病人突然坐起,足见此惊非小,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闻讯后惊愕、激愤和感慨万千的形象,这饱含着诗人对朋友深切关注的诚挚深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世道不公的愤怒与谴责8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面的问题秋思 唐 张籍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
1) 最后一句描绘了一个非常生动的细节,联络全诗,简述诗人为何“又?答: _(2) 宋人王安石评此诗说: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奇崛指的是 _ “艰辛又是指 _【参考答案】 (1) 第一是“意万重,久别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有千言万语,情意无限第二是一封家书难尽其意,可能是匆匆间无从下笔,也可能仓促间有所遗漏,这都是“恐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2) 诗的章法,三、四两句典型性的细节描写,使诗作一波三折发奇崛之思,又在情理之中诗人思念亲人的感情,欲尽言而又无从尽言9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面的问题乡思 宋 李觏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有人说诗人的乡思之情尽在一“望字中请谈谈你的理解答: _【参考答案】“望确为诗眼思乡之念缘“落日而起,伫立凝望天涯却不见家园,极言故土遥远欲思归乡,青山又阻隔归程,层层的暮云又遮住碧山,足见障碍重重全诗写景抒情皆在诗人的凝望之中,望之愈久,思之愈切,恨之愈深层层推进,极富感染力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答复下面的问题值雨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天宿城南亡友别墅水流花落叹浮生,又伴游人宿杜城 注还似昔年残梦里,透帘斜月独闻莺。
注 杜城,在今长安南这两首诗都是温庭筠的作品,两首诗中都有“还似一词,都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品简要分析“还似二字在两首诗中不同的表达效果答: _【参考答案】两首诗都有“还似一词,用的是联想的手法第一首由当地() 想到别地 ( 洞庭 ) ,第二首由眼前想到过去咸中的“还似二字将洞庭晓景和雨景联络了起来,突出了风光的烟水空蒙,描绘出了一幅壮阔飞动、无比清奇的图画宿诗中的“还似二字将前两句的“抚今由自然界的变化衬托人世间的无常,和后面两句“追昔友人已逝残梦犹存的孤寂凄清联络了起来,突出了感伤之情三、表达方式1阅读下面这首诗,答复下面的问题社日 唐 王驾鹅湖山下稻粮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首诗描写社日农民的欢乐情景运用了细节描写,很具表现力试举两例分析答: _【参考答案】这两个细节分别是:春社延续的时间是很长,到黄昏才散;其二是农民们兴高采烈,开怀畅饮,大醉而归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答复下面的问题清溪行 注 李白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 清溪,流经贵池城,与秋浦河集合,出池口入长江诗的颔联、颈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清溪水色?请简要分析。
答: _【参考答案】颔联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更清颈联运用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岸上景物倒映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