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议人物报道的还原和深度拓展-读《重新打量每个生命》有感.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69061769
  • 上传时间:2022-03-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0.98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议人物报道的还原和深度拓展读《重新打量每个生命》有感                    [来自www.LW5u.coM] ■陈宇最近,单位给我们每位记者发了一本书《重新打量每个生命》(作者徐列《南方人物周刊》主编),在谈论这本书之前,笔者先介绍一下它的“孪生兄弟”,取材于五年前《南方周末》的另一本人物传记读本——《在追问中逼近真实》喜欢做新闻人物报道的同仁,对《在追问中逼近真实》这本传记读本应该还有印象有人称,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人物报道的专业书籍,它第一次将人物报道作为新闻中的一个文体单独列出来,并做了一定的概括和总结当然,“新鲜”之余,笔者认为,这本书亦有不足之处,耐心读过此书的人应该会有这样的感受:由于分类相对粗浅,理论也较简化,使之难以真正成为新闻报道中的一个类别独立成篇随之,新闻杂志《南方人物周刊》应运而生,经过五年的实践,如今,它的专业化程度日渐成熟,在报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上,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文体形式和报道方法,而这本《重新打量每个生命》,就是一本《南方人物周刊》五年来的精华浓缩此书对《南方人物周刊》五年来采访业务做了一个小结,把这些年来的各类人物报道从内容和文本上做个梳理。

      作者按写作体例的不同,各选了3—5篇范文,先附作品,然后是作者的采访笔记,着重从选题的产生,其新闻价值、采访技巧和写作文本等角度来分析一篇人物报道是如何产生,怎样才能做得更好,怎样才能成为一个顶级的人物记者,是一本优秀的传媒类工具书在书中,作者希望一改过去非白即黑、非对即错的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把人还原到人性原点,回归到人物应有的善恶、复杂等多面变化莫测的基点上可以想见,“世事有多繁复,人心就有多微妙”,在对人的认识上,“我们”只有心怀谦卑,敬畏而又谨慎,才能更接近人物本身,才能最大限度地还原人物的真实在《张维迎长达25年的骂名》一文中,作者没有因为众人对张维迎那句“你能多赚钱,说明你对社会多做贡献”几乎遭到所有人批判的语句而否定张维迎,而是把他放在整个社会背景之下,放在知识界文化“左右”碰撞和民众“仇官心态”民生表现下,对张重新打量,从而还原了张维迎说到这,笔者记起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曾经做过的一个追踪报道2008年6月12日,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两名学生在一位杨老师的课堂上打闹,其中一名学生不幸死亡,事情发生后,有关责任人受到了处分,死者家属也获得了赔偿按理说,这件事基本算结束了,但是不知为何,这件事突然在网络上被热炒起来,当事人杨经贵一下成了大“名人”,还有网友给他冠了一个绰号:“杨不管”,这个名字甚至跟之前一段时间汶川地震中出现的网络名人——四川的一名中学老师“范跑跑”有一比。

      杨经贵到底是何许人,事发当时究竟他做了什么,在各家媒体播发这则新闻,纷纷对杨经贵进行发难、指责之后,作者没有人云亦云,而是设法找到了杨经贵本人,先是表达来意,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心理沟通,完成了独家采访再通过对相关当事人的走访和调查,相继制作了《追踪报道——同事眼中的杨经贵》和《追踪报道:杨经贵——我被扣了个大帽子》,还原了杨经贵本人在事发当时的真正心理状态和事件本身的真实情况对这起事件的报道,如果不是记者后期进行深度的调查走访,就根本无法客观还原事件的本来面目,同时,对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也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表现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在人物报道中,仅有热情和追求显然还是不够的,“理念是思想的指南,方法则是行动的利器”好的采访方法和方式,可以使记者的采访进入一个良性的轨道,而掘进到人物的内心和实质人物报道是许多记者心向往之的一种报道文体正如作者所言,“世界再大,终究由人组成,世事再繁复,都由人所铸就”任何新闻事件说到底都和人有关,把人说透了,真相也就水到渠成了首先,对人物的选择,就包含了记者的价值判断为什么要做这个人,从什么角度做,不仅基于新闻价值的判断,也暗含了媒体的价值表现和市场选择;而在对人物的采访中,仅凭与采访对象的对答,记者很难确认它的真实性,他可能说出了部分真实而遮蔽了难言之隐,他也可能用[来自Www.lw5u.Com]大话、套话、假话来掩盖真实(这种情况,经常做舆论监督和调查类报道的同仁们,都经常遇到);其次,记者也不可能不投以自我的道德取舍,哪怕你坚守说出真相为原则,都可能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主观的情感色彩。

      因而,从感性认识层面上来说,人物报道是距离新闻真实性原则最远的一种报道文体,但同时,因为这种“距离”,会让读者对报道的人物,会有一个更加清楚更为完整鲜活的深入了解对媒介从业人员来说,《南方周末》是学习怎样做新闻的好榜样,《重新打量每个生命》则不失为学习怎样去把新闻和杂志结合起来的一本优秀教材在《南方人物周刊》创刊五周年之际,《重新打量每个生命》的出版,比较系统地体现了《南方人物周刊》的风采,又丰富了社会的精神文化,也让我们作为人生中匆匆的一名过客,以一种庄重的态度思考生命本身重新打量每个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无论贵贱高低,都必须受到尊重尊重生命,才有《南方人物周刊》已经走过的五年还有更多的五年,还有更多被真心打量的生命,也还有更多生命悲欢离合的记录,更多震撼心灵深处的精彩凤凰卫视主持人杨锦麟)其实,何止是打量别人,对我们每个人自身又何尝不是如此,每个人的人生都需要不断地重新打量只有在重新打量中,你才能不断地蜕变上学的时候,以为自己很有思想,憧憬实现自己的最大人生价值,而后来,走进沸腾的生活,在嘈杂的世界里,就会发现社会远非自己所想的那样这个时候,重新打量,回头看看那个曾经的自己,想想未来,我们是否又该重整行囊上路了呢……(作者单位:安徽电视台)责编:姚少宝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