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公路紧急避险车道建设技术要求河南地方标准公共服务平台.doc
11页DB41河南省地方原则DB XX/ XXXXX—XXXX一般公路紧急避险车道建设技术规定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Contructions of Ordinaty Highway Emergency Escape Ramps(征求意见稿)XXXX - XX - XX公布XXXX - XX - XX实行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公布ICS 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目 次序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献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体设计 25 设置位置 36 设计参数 37 清障车道 48 排水设施 59 减速消能设施 510 配套交通安全设施 6参照文献 8前 言为了更好地规范一般公路持续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建设,增进避险车道建设科学化和设计原则化,特制定本原则本原则由河南省交通运送厅提出本原则由河南省交通运送厅公路管理局归口本原则起草单位:河南省交通运送厅公路管理局、交通运送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本原则重要起草人:郭留红、孙传夏、张高强、谢梁萍、刘晓萌、张奇、梁桦林本原则参与起草人:张建军、史良、薛鹏涛、赵宏宇、郭孟卓、刘昊、李育真、袁卫军、化高伟、王喆、胡颖雷、高翔、朱春燕、史文华、汪耀耀、何宏伟、都晶晶。
一般公路紧急避险车道建设技术规定1 范围本原则规定了一般公路紧急避险车道总体设计、设置位置、设计参数、清障车道、排水设施、配套交通安全设施等建设技术规定本原则合用于除高速公路外,其他等级公路紧急避险车道新建、改建工程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献下列文献对于本文献应用是必不可少但凡注日期引用文献,仅所注日期版本合用于本文献但凡不注日期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合用于本文献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F2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 F30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T D33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GB/T 28650 公路防撞桶GB5768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JTG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T D81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合用于本原则3.1 紧急避险车道Truck Emergency Escape Ramp在公路主线行车道外侧增设、供制动失效货车驶离主线、减速停车自救专用设施简称避险车道3.2 驶离匝道Exit Ramp从公路主线外侧行车道引出、供制动失效车辆驾驶员操纵车辆驶离主线进入制动床专用车道。
3.3 制动床 Arrester Bed沿驶离匝道方向铺设、以一定宽度、一定厚度和一定坡度集料,可使制动失效货车减速停车3.4 入口速度Entry Speed制动失效货车驶入制动床瞬时速度3.5 减速消能设施 Energy Dissipation Facilities设置于制动床尾部、使驶入制动床制动失效货车深入消能减速设施3.6 清障车道 Wrecker Lane紧邻制动床设置、供救援车辆和维护车辆使用专用车道4 总体设计4.1 避险车道宜按照“保障安全、因地制宜、经济实用”原则设置,并强化与超限车辆治理、提供警示信息、加强货车制动检查等措施配合使用4.2 避险车道宜采用上坡制动床型当采用其他类型避险车道时应进行充足论证,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前提下进行设计图1 上坡制动床型避险车道示意图4.3 避险车道一般由驶离匝道、制动床、排水设施、消能设施及配套交通安全设施构成,可设置清障车道、照明设施和监控设施图2 经典避险车道平纵断面图4.4 避险车道平面线形应为直线,并应保证在驶离匝道起点制动失效货车驾驶员可以看到避险车道全貌5 设置位置5.1 避险车道设置位置应综合考虑货车制动失效事故位置、主线线形、路侧地形条件、桥隧构造物位置以及视认性规定等原因综合确定。
一般设置在持续长大下坡路段中后段、小半径曲线上游位置,不应设置在隧道内5.2 在货车比例较大且制动失效事故高发持续长大下坡路段,可考虑在一定距离内设置多条避险车道6 设计参数6.1 避险车道设置在曲线段时,宜在车辆驶入小半径曲线前沿缓和曲线切线方向设置;设置在直线段时,与主线交角以不不小于5°为宜,地形条件受限时最大不应超过10°6.2 驶离匝道6.2.1 驶离匝道长度不适宜少于120米可通过提前拓宽主线方式,延长驶离匝道设置长度6.2.2 驶离匝道宽度可设计为由窄到宽渐变段,正常段起点宽度应为4.0~5.5m,末端宽度与制动床宽度相似,两者应平顺连接6.2.3 驶离匝道宜采用与主线相似路面构造,驶离匝道与主线相邻车道路面应平顺衔接6.3 制动床6.3.1 制动床一般设计为等宽,也可设置为自入口向内逐渐增宽,宽度变化须均匀过渡,不应出现突变,不应设计成入口宽而末端窄锥形,并应符合下列规定:a)一级公路避险车道制动床宽度不应不不小于6mb)二、三、四级公路避险车道制动床宽度不应不不小于4m6.3.2 制动床纵坡宜采用单一纵坡,单一纵坡坡度最大值不应超过15%当条件受限,需采用组合坡度时,应进行充足论证。
6.3.3 制动床宜选用豆形砾石作为制动床面层铺设集料豆形砾石粒径分布范围为6.4mm~38.1mm,平均粒径在12.7mm~19.0mm之间,级配规定如表1所示砂子不应作为制动床面层铺设集料表1 豆形砾石级配规定筛孔尺寸(mm)2.36mm4.75mm12.5mm25mm37.5mm通过率(%)5max10max25-6095-100100min6.3.4 制动床面层集料应采用由浅入深逐渐过渡到完整深度铺设措施,不应出现跳跃或落差制动床入口处集料最小厚度宜为10cm,应沿着制动床方向在最初30~60m范围内逐渐过渡到完整深度制动床完整铺装深度不适宜不不小于1.0m同一横断面上集料深度应相似,集料不应采用阶梯状铺设方式图3 制动床集料铺设深度渐变6.3.5 新建公路避险车道制动床设计入口速度应不不不小于设计速度和运行速度预测值提高20km/h后值对于既有公路,应实测避险车道拟设置位置制动失效货车运行速度,制动床设计入口速度应不不不小于运行速度提高20km/h后值6.3.6 制动床设置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1)式中:——制动床设置长度,; ——制动床计算长度,,应按下式计算。
(2)式中:——制动床计算长度,;——制动床设计入口速度,;——制动床面层阻力系数,砾石集料面层阻力系数应取0.25;当制动床面层采用其他材料形式时,阻力系数应通过实车试验确定; ——纵坡坡度6.3.7 制动床水泥稳定碎石或混凝土基层厚度宜为32cm,级配碎石垫层厚度宜为15cm,并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有关技术7 清障车道7.1 一级公路避险车道条件许可时可考虑设置清障车道清障车道应紧邻制动床设置,与制动床之间应采用混凝土护栏隔离7.2 清障车道长度宜与制动床相似,宽度宜采用4.5m,条件受限时,宽度不应不不小于3.5m7.3 清障车道宜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基和路面设计应满足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对三、四级公路对应规定7.4 清障车道入口应封闭管理8 排水设施8.1 避险车道应设置排水设施,与公路排水系统和设施合理衔接,并应符合现行《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有关规定。
8.2 宜采用横向排水沟和纵向排水沟相结合构成排水系统横向排水沟间距以及断面尺寸应根据设计泄水能力计算确定,横向排水沟外应包裹土工织物滤层纵向排水沟可采用三角形、浅碟形、梯形或矩形等形式,断面尺寸应根据设计泄水能力计算确定9 减速消能设施9.1 制动床尾部应设置消能桶、集料堆、废旧轮胎等减速消能设施设置时,车辆与减速消能设施碰撞时速度不应超过40km/h9.2 制动床尾部设置集料堆时,集料堆应高于制动床集料表面0.6m~1.5m,坡度为1:5集料堆材料应和制动床集料相似图4 集料堆设置示意图9.3 制动床尾部设置消能桶时,应设置于制动床集料表面上消能桶形状尺寸和产品规定应满足《公路防撞桶》(GB/T 28650)规定,桶内材料应与制动床集料相似消能桶排列方式可按图5所示排列20个消能桶 19个消能桶图5 消能桶排列方式示意图9.4 制动床尾部设置废旧轮胎时,应设置于制动床集料表面上轮胎布设方式宜按图6所示排列,沿车辆行进方向至少应持续放置4排,横向与制动床等宽,高至少2m,交叉放置图6 废旧轮胎布设方式10 配套交通安全设施10.1 应设置必要配套交通安全设施,并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有关规定。
10.2 标志10.3 在持续长大下坡坡顶和下坡中途休息区宜设置避险车道数量、位置等预告信息10.3.1 在距避险车道2km、1km、500m和100m处应分别设置避险车道预告标志条件受限时,应设置至少2块避险车道预告标志在避险车道驶离匝道入口处设置避险车道标志同一段持续长、陡下坡存在多处避险车道时,宜在避险车道预告标志中给出编号信息 图7 避险车道位置预告标志10.3.2 在避险车道驶离匝道与主线分流鼻端应设置“刹车失灵货车专用”标志在驶离匝道路侧应设置“严禁停车”标志10.3.3 在持续长大下坡路段坡顶或中途休息区、驶离匝道合适位置可设置“避险车道使用信息告知牌”,提供避险车道用途、使用条件及使用措施等信息图8 避险车道使用信息告知牌(示例)10.3.4 宜设置救援信息标志,提供救援联络方式10.4 标线10.4.1 驶离匝道应施划边缘线10.4.2 在驶离匝道路面上可施划“避险”或“制动失效货车”,可施划导向箭头,字体和箭头大小按入口速度确定 图9 驶离匝道导向箭头(示例)10.4.3 制动床两侧应设置轮廓标,轮廓标反光器颜色宜为红色轮廓标间距以15m为宜。
10.4.4 护栏10.4.5 避险车道制动床两侧应设置护栏,制动床与清障车道间应采用混凝土护栏隔离参 考 文 献1. JTG B01 公路工程技术原则2. JTG D20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3. GB/T14685 建筑用卵石、碎石4.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5. JTG/T F2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6. JTG F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7. JTG F30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