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桐子种子生产与处理.pdf
17页四川省茂清山桐子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声明:以上文档为祝志勇教授著作内的内容,且版权归出版社所有,请勿作商业用 如需其它服务,请联系四川省茂清山桐子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028-86066630 1第三章 山桐子种子(实)生产与处理 (祝志勇) 种子是播种繁殖的物质基础,本章从种子结实年龄、结实间隔期及种子产量质量的影响因子等方面探讨山桐子种子结实的基本规律;从山桐子形态成熟和生理成熟的规律与特点,以及山桐子采种时间、采种方法、种实调制及种子贮运技术要求等方面探讨山桐子种实采集与调制基本理论和方法;从山桐子种子休眠的特征及原因分析、山桐子种子不同处理方法及效果等方面探索山桐子种子休眠特性与处理技术力图为山桐子人工播种繁殖奠定理论基础、积累生产实践经验 山桐子种子是苗木生产最基本的物质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育苗的成败及苗木的质量选择的种子应具有优良的遗传稳定性,而且要具有发芽率高、生活能力强等优良性状 第一节 山桐子结实基本规律 一、山桐子实生苗结实的年龄 植物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木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几个月即开花,一生仅开花一次,开花结实后植株就枯萎死亡乔木和灌木(竹子例外),均为多年生多次结实的木本植物,一旦进入开花结实期,将每年或隔几年开花结实,在连续若干年后才转入衰老死亡阶段。
树木从种子发芽到植株死亡,要经历四个年龄时期,即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不同的树种,各时期开始的早晚和延续时间长短不一样同一树种在不同外界环境条件影响下,每个年龄时期也有一定差异幼年期以营养生长为主,未能结实;青年期营养生长仍旺盛,但种子产量较少,空粒多,发芽率低;进入成年期,结实量逐年增加,达到结实盛期,种子产量高,质量好;衰老期生长极为缓慢,枝梢开始枯死,种子产量少,品质也差因此成年期是采种的重要时期 山桐子林木结实的规律与一般乔木基本相似,根据在浙江宁波多年的实验观测,一般山桐子实生苗初次结实的年龄在第四年(含一年苗龄)但,如果实生苗经过多次移栽,其结实的年龄相应也要后延初次结实的山桐子挂果期比较短,少有果实能坚持到种子成熟期山桐子一般 15 年左右进入盛果期,单株产量约在 50kg 以上,盛果期可持续 40~50 年,60年左右产量才开始下降此外,环境因子及管理措施对山桐子的结实年龄也有一定影响 二、山桐子结实大小年现象 一般树木进入结实阶段后,每年结实量常常有很大差异,有的年份结实较多,通常称之为大年(丰年);有的年份结实少,甚至不结实称之为小年(歉年)各年中林木结实数量的四川省茂清山桐子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声明:以上文档为祝志勇教授著作内的内容,且版权归出版社所有,请勿作商业用。
如需其它服务,请联系四川省茂清山桐子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028-86066630 2这种波动称为结实周期,其相邻的两个大年之间相隔的年限称为结实间隔期 树木结实的间隔期或大小年受树种生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树木结实产生间隔,一般认为是营养不良造成的,因树木花芽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营养条件,结实后营养消耗,树势减弱,尤其在大年后,树势恢复的状况不同,形成的结实间隔期也不同不同种实结实间隔期的长短有较大差异,如杨、柳、桉等树种的种子形成时间短,种子小,营养物质消耗少,每年种子产量比较均衡;而落叶松、云杉等树种,结实间隔期较明显此外,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如风、霜、雹、冻害、病虫害等也会使树木的结实出现间隔期现象 树木的结实间隔期,并不是树种固有的特征,也不是必定的规律,可以通过加强施肥、灌水、修剪、防治病虫害、克服自然灾害等抚育管理措施来协调树木的营养生长和开花结实的关系,消除或减轻大小年现象,避免或减少结实间隔期的产生 试验观测表明山桐子结实大小年现象十分明显,在无人工施肥、疏花间果的条件下,同一立地环境条件中,山桐子结实间隔周期一般为一年,即如果当年山桐子结果丰盛,次年将少果,甚至不结果,第三年基本又可恢复结果。
三、影响山桐子结实的主要因子 1、温度 每一种植物的花芽分化、开花结实都需要一定的温度,若超出其适应范围则受到影响如山茶花在花芽分化期内,如果连续低温,夜间温度低于 15℃,花芽分化受到抑制;而二年生草花花芽分化却需要一定低温的诱导桃花、梅花等早春开放的植物,在花芽膨大时,如遇气温骤降,开花便会推迟,或者花芽受冻凋落而无法开放;若在开花期遇低温的危害,不但会推迟开花,而且会使花粉大量死亡有些在果实发育期遇低温会使幼果发育缓慢,种粒不饱满,降低种子质量极端高温、干热也能伤害花及幼果,造成落花落果,影响种子的产量 河南农业大学林园学院(刘震,王玲)研究比较了亚热带的日本冲绳县山桐子和暖温带的三重县山桐子冬芽休眠的温度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源的山桐子冬芽都有冬季休眠的特性,只有在经历了冬季低温之后,冬芽才能生长,其生长量与所经历的低温量有关,15℃的低温也有解除休眠的效果,但所需低温量和有效低温下限不同冲绳县山桐子冬芽和三重县山桐子一样具有适应冬季低温的冬休眠特性,只是冲绳县山桐子冬芽的休眠深度较浅,经历较短、较高的低温即能解除其休眠山桐子有可能从北亚热带地区就获得了休眠的生理适应,进而逐步加深休眠深度,以适应更低的冬季低温而使其分布范围扩大到暖温带。
2、光照 植物利用光照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生长发育、开花结实所需要的养分光照条件的差异直接影响山桐子的开花与结实孤立木、林带或林缘木光照充足,因此比林中木结实早,产四川省茂清山桐子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声明:以上文档为祝志勇教授著作内的内容,且版权归出版社所有,请勿作商业用 如需其它服务,请联系四川省茂清山桐子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028-86066630 3量高,品质好同一山桐子植株,树冠上、中部及向阳面雌花量大,果实着生多,种粒大而重,发芽率高阳坡树比阴坡树结实要早,且质量高 3、降水 适宜的降水量使树木生长发育良好,开花结实正常若开花期连续降雨,空气湿度过大,往往造成低温和日照不足而影响山桐子开花和花粉的成熟,进而影响授粉大雨和冰雹还能摧毁花果,影响产量若降水不足,则会影响花芽分化及花器和幼果的发育,造成落花落果,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4、土壤 土壤是可供给植物所必需的养分和水分一般情况下生长在深厚、肥沃、湿润、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上的山桐子生长发育好,结实多,种子品质好从开花到种子成熟的任何时期缺水缺肥,都会造成山桐子种子减产或品质下降生产上通过施肥可以提高山桐子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一般在花芽分化前宜施氮肥,开花和结实时宜施磷、钾肥。
5、海拔 海拔高低,通过温度和光照等因子间接影响到山桐子结果在宁波四明山不同海拔山桐子栽培试验表明:高海拔区域山桐子花芽萌动、开花、结果时间均要延后,冬季果实表现的更为鲜艳高海拔地区山桐子落果时间也较低海拔地区要提前 6、生物因子 昆虫、病菌、鸟兽、鼠类对植物结实也有影响昆虫有助于虫媒花植物授粉,但各种食叶、食果、蛀干害虫和病菌、鸟兽、鼠类等的危害,常使种实减产,品质下降,甚至收不到种实山桐子果实由绿转黄,进入形态成熟后渐渐转为红色、鲜红色,最终变为深褐色据观察,期间鸟类对山桐子果实有所危害,但情况不是十分严重 7、开花习性 树木的开花习性也影响结实树木有雌雄同株、雌雄异株之别,雌雄同株还有雌雄异花或异熟现象由于传粉条件不同,结实质量也不同山桐子雌雄异株和异花授粉,其果实在形态特征上常表现出不同的差异 第二节 山桐子果实的采集 一、山桐子种子成熟过程 种实的成熟是受精卵细胞发育成完整种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受精卵细胞逐渐发育成具有胚根、胚轴、胚芽、子叶的完整种胚,同时伴随着营养物质的不断积累和含水量的不断下降种子成熟包括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两个过程 1、山桐子种子生理成熟 当种子内部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实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生理成熟。
四川省茂清山桐子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声明:以上文档为祝志勇教授著作内的内容,且版权归出版社所有,请勿作商业用 如需其它服务,请联系四川省茂清山桐子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028-86066630 4这时种子含水量高,内部的营养物质还处于易溶状态,种皮不致密,尚未具备保护种仁的能力,种子不饱满,抗性弱根据在浙江宁波的观察,山桐子种子生理成熟的时期一般在 7月中下旬此时采集种实,种仁易收缩而干瘪,不利于贮藏,常丧失发芽能力同时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差,易被微生物侵害,因而不应在此时采集见图3-2、图3-3 2、山桐子种子形态成熟 当种子完成了胚的生长发育过程,而且种实外部呈现出固有的成熟特征时称为形态成熟这时种子营养物质由易溶状态转为难溶状态的脂肪、蛋白质、淀粉等,含水量降低,呼吸作用微弱,种仁饱满,种皮致密、坚实,具有特定的色泽与气味,抗性增加,耐贮藏山桐子果实在浙江地区一般在十月初进入形态成熟期,果实颜色有较前的黄色逐步转为红色及鲜红色(也有部分为桔黄色)(图 3-4、图3-5、图3-6、图3-7),一般能够持续到重霜时期才转换为深褐色(图3-9),然后逐渐脱落 二、山桐子果实采集 (一)采种期确定 采种期主要根据种实成熟期、脱落期、脱落方式等来定。
采集过早,种子发芽率不高;采集过迟,种子易脱落飞散或遭鸟兽等危害,影响种子的数量和质量 山桐子挂果时间很长,根据宁波地区观察,一般从 11 月开始脱落,可以持续到次年 2月中旬(图3-9)脱落完种子成熟后长时间挂在树上不落虽然山桐子果实色泽鲜艳,但鸟类啄食果实的情况不十分明显因此,山桐子果实可采集的时期比较长,有足够的调控时间种子形态成熟后在颜色、气味和果皮方面表现出相应的特征,山桐子果实果皮软化,色泽鲜艳,颜色由绿色转为黄色直到鲜红色,建议选择在10月中旬到11月底期间进行采集比较合适 (二)山桐子种实采集方法 1、选择优良的采种植株 选择采种的植株应具备优良品种特性,如树形优美、花色纯正等;尽量选择生长发育旺盛,树体营养状况好,果实饱满,种子大小年现象不明显,抗逆性强,无病虫害发生的壮龄树作为播种繁殖种子采集,一般选择十五年至三十年生山桐子母树为宜 2、种实采集 (1)采种前的准备 主要是准备采种所需的各种工具采种工具有修枝剪、高枝剪、采种镰刀、采种钩、采种布、采种袋、簸箕、扫帚等安全工具有安全绳、安全带、安全帽、采种梯等有条件的还可以配备采种机械及运输车辆 (2)采集方法 根据山桐子种实比较小,浆果球形或椭圆形串状下挂似葡萄且布满内堂枝,种实成熟后四川省茂清山桐子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声明:以上文档为祝志勇教授著作内的内容,且版权归出版社所有,请勿作商业用。
如需其它服务,请联系四川省茂清山桐子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联系:028-86066630 5挂果期长的习性,可采用以下采种方法: 树上采集:一般较矮小的山桐子植株,或者高大树木其近地面枝条果实可直接用手或借助剪、钩等工具采摘对果实集中于高大乔木果序上的,可用高枝剪、采种钩等采收,也可辅以梯、升降机等采摘特别提醒:因山桐子枝条比较松脆,上树采集应特别注意人身安全!) 地面采集:或在地面铺塑料布等,用竹杆、木棍击落果实,使果实落地后收集(有条件地区可用震动式采收机)采种前注意将地面整理平整或清理干净,以便收取 三、山桐子果实性状的自然变异及类型划分 山桐子属虽然仅为山桐子一种,但根据其果实自然形态的观察,在宁波地区人工栽培山桐子林分中发现其果实自然性状变异很大(见图 3-4 与图 3-5 的区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岁立云,刘晓敏,李周岐,肖斌 2009)对陕西省分布于汉中市和安康市的宁强、略阳、留坝、镇巴、岚皋和紫阳等县的山桐子进行调查大量调查、系统观察与测定,研究山桐子果实性状的自然变异状况并进行类型划分,以果穗长度、果实颜色、果形指数等为主要性状指标,并作为类型划分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