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养学--母乳营养_2.ppt
72页乳 母 营 养 黄 丽 芳,乳 母 营 养,黄 丽 芳,乳母营养状况的优劣不仅对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非常重要,而且也会影响到乳母本身近期的生理调整和远期健康状况.,一、产妇营养,哺乳期间,产妇由于要哺育婴儿,消耗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比较多,必须及时给予补充,以保证母婴获得足够的营养乳母营养状况对哺乳的影响是肯定的,只是由于哺乳过程中乳汁形成的物质来源可来自合成代谢,也可来自母体组织的分解代谢,因此不容易发现存在的问题但是,在孕前营养不良而孕期和哺乳期摄入营养素又不足的情况下,乳汁分泌量就会下降在泌乳量下降不明显之前,如果乳母的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不足,体内的分解代谢将增加,实际上已经存在母体营养的不平衡,最容易看到的是乳母的体重减轻,甚至可出现营养缺乏病的症状因此,产妇的营养有两种要求:其一是为比如提供物质基础和正常泌乳的条件;其二是恢复母体健康的需要㈠乳母营养状况对 乳汁营养成分的影响,1.乳母膳食宏量营养素摄入对乳汁中含量影响 当乳母膳食的蛋白质量比较差、摄入量又严重不足时,将会影响乳汁中蛋白质的含量和组成;母乳中的脂肪酸、磷脂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也受到乳母膳食摄入量的影响;但是乳母膳食摄入量对乳汁中乳糖含量的影响不明显。
⒉乳母微量营养素摄入对乳汁中含量的影响,母乳中钙的含量一般比较恒定,即使膳食中钙供给不足时,首先会动用母体内的钙,用以维持乳汁中钙含量的恒定,乳母膳食中长期缺钙也可导致乳汁中钙含量的降低;乳母膳食中铁含量对乳汁中铁的影响甚微;乳汁中锌含量与膳食中动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食物来源锌有一定的关系;乳汁中铜的含量与乳母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关;乳母硒和碘的摄入量与乳汁中这两种元素的浓度有密切相关乳汁中维生素A的含量与乳母膳食关系密切,膳食中维生素A丰富,则乳汁中也会有足够量的维生素A;而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有的受母亲膳食的影响,有的则不受影响⒊乳母短期营养不良对乳汁中营养成分的影响,乳母的营养师乳汁分泌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乳汁分泌的质与量如果乳母膳食中的营养素不足或者缺乏,短期内泌乳量一般不会下降,乳汁中的成分也基本恒定,但是乳汁中的成分是通过动用母体储备的营养素,甚至靠牺牲母体组织来维持的,所以讲影响到母体的健康,最常见的是母体体重减轻,严重时会出现营养缺乏病的症状乳母因缺钙而造成的骨皮质变薄很常见一旦乳母营养不良影响到乳汁的质和量,就不能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的需要,也可能导致婴儿出现营养缺乏病,乳母膳食中维生素B,缺乏所导致的乳汁中缺乏维生素B,而引起婴儿出现急性脚气病就是电器的例证。
⒋哺乳期间微量营养素的补充,在哺乳期间,需要优先考虑的营养素包括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B6 、维生素B12、碘和哂由于母体摄入或储备不足使乳汁中这些微量营养素的含量降低,将会对婴儿的生长大雨产生不良影响,通过给乳母补充这些微量营养素可使乳汁中的这些营养素的浓度迅速恢复由于婴儿对这些微量营养素的储备通常比较低且容易耗竭,故婴儿增加了从母乳或者辅食中获得这些微量颜颖思适宜供给的依赖性较低优先的营养素包括维生素D、叶酸、钙、铁、铜和锌这些营养素的母体摄入量和储备对于母乳中浓度或婴儿营养状况的影响甚微,因此哺乳期间母体不大可能耗竭给乳母补充这些营养素对母体的益处要大于婴儿乳母的营养状况对乳汁中营养成分有一定的影响,特别当营养素的摄入量变动范围较大时影响更明显㈡乳母对母体健康的影响,产后应尽快的用母乳喂养新生儿,由于哺乳过程中婴儿对乳房的不断吮吸,刺激母体内缩素的分泌而引起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子宫出血的危险,还可以促进产后子宫较快的恢复到孕前状态,并可避免乳房肿胀和乳腺炎的发生⒈哺乳与肥胖,妊娠期间,母体脂肪沉积 ,有母乳喂养婴儿可有效地消耗妊娠期间贮存的这部分能量 有利于乳母体重的较快复原,预防产后肥胖 。
从生理学角度,产后没有不如且食物摄入量正常的母亲 ,过多的脂肪将储积在体内⒉哺乳与骨质疏松,按每天泌乳750ml计,持续6个月的哺乳妇女平均每天约需要660mg的膳食钙,如果母亲 膳食钙摄入量不能满足需要,一般不会影响泌乳量及乳汁中的钙含量,因为母体会动用骨骼中的钙用于维持乳汁中钙的稳定,其结果乳母可因缺钙而患骨质软化症、骨质疏松等哺乳期母体钙的适宜摄入 ,对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有重要意义 ⒊哺乳与乳腺癌,大量的研究结果提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发生乳腺癌等的危险二、泌 乳 生 理,泌乳过程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受神经体液调节乳腺的生理活动受垂体前叶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影响和制约垂体前叶产生乳腺促激素,直接影响乳房,同时又通过卵巢和肾上腺皮质均分雌激素,促使乳房的发育和生长⒈ 乳汁分泌的开始,妊娠期血中催产素浓度增高,到孕35周达高峰,并一直维持到分娩,但是乳汁分泌并未开始这是因为大量雌激素的作用,使催乳素的受体减少所致分娩后血中雌激素的浓度迅速减少,对催产素的抑制作用接触,乳汁开始分泌分娩后2~3天乳腺开始分泌乳汁,包括泌乳和排乳两个过程⑴细胞分泌乳汁的过程,婴儿的吸吮刺激乳头神经末梢,将神经冲到沿胸部脊神经传入中区至下丘脑,激发垂体前叶释放催乳素。
催乳素见血液循环到达乳腺腺泡,乳腺上皮细胞有催乳素的受体,经催乳素作用后,乳腺细胞支撑乳汁并向腺腔内分泌,就是狭义的细胞分泌乳汁的过程⑵经乳腺管由乳头排出乳汁的过程,乳汁的排出除了婴儿吸吮作用外,还有乳汁小叶及小乳腺管的肌上皮细胞反射性的收缩作用吸吮刺激冲动通过感觉神经经脊髓传导到达下丘脑,激发神经垂体释放催产素,后者直接作用于肌上皮细胞,使之收缩而增加乳腺的分泌的增加与此同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也增加此外,排乳还受各种条件反射的影响,例如听见婴儿的啼哭声乳母即有乳汁溢出⒉乳汁分泌的维持与调节,⑴乳汁分泌的维持: 产褥期间催乳素的基础分泌量在产后3~4个月内呈缓慢下降趋势由于婴儿的吸吮刺激、催乳素值可在2小时内呈一时性增高,最高时可升至原有水平的10倍乳汁的分泌和排出两个过程是密切配合、共同依存的,当乳腺排空时,也可作为一种机械性刺激到达下丘脑垂体轴,促使催乳素的分泌,不断排空乳房是维持乳汁分泌的一个重要条件每日哺乳7~8次,可使催乳素保持于分泌巅峰状态,促使分泌更多的乳汁产后如不授乳,催乳素的分泌量也呈现无反应性增高,基础分泌量在3~4周减低,乳汁分泌也趋于停止⑵泌乳过程的调节: 妊娠和哺乳期,由于胎盘分泌大量的雌激素和脑垂体分泌催乳素的影响,乳腺明显增生,腺管延长,腺泡分泌乳汁。
在产褥期内,随着胎盘的娩出,这一个同时又是产生激素的器官已不存在,雌激素的水平也就急剧下降,而催乳素的分泌量急剧上升,婴儿的气味,母子的接触,孩子的啼哭声,以及新生儿对乳头的吸吮动作的反复进行,催乳素的分泌量和作用进一步加强,使乳汁的分泌逐渐加强,这个过程是逐步的、连续的、母子间相互促成的从乳腺的发育到泌乳,体内的激素一直起着重要调节作用非妊娠时,乳腺的发育主要受雌激素调节,使乳腺管、乳头及乳晕发育,并与黄体酮协同作用刺激腺泡发育此外,整个乳腺的发育还受催乳激素,生长激素及胰岛素的影响当乳腺已发育成熟时,乳汁的生成受催乳激素分泌的影响,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岛素也有一定的作用,这些激素在怀孕后期血液中的浓度很高此外,神经系统对乳汁的分泌也有极重要的作用在哺乳期间,乳腺是代谢率最高的器官之一,它需要多方面的因素来促进⒊泌乳过程的不同阶段,泌乳过程是连续的,但大体可分为如 下几个阶段:,⑴乳汁生成起始阶段: 胎盘娩出后,垂体继续发挥作用,随后腺腔细胞分泌乳汁增加并进入腺管,同时催乳素刺激合成蛋白质与乳糖的酶活性升高,也抑制卵巢急胎盘的固醇婴儿对乳头反复吸吮的影响刺激催乳素的分泌⑵乳汁排出阶段: 这一阶段受多种激素的调控,尤以催乳素和乳母营养状况的影响最为明显,此时分泌细胞进行一系列的营养素合成作用,在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上也可以看到游离的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脂肪小粒与蛋白质颗粒等的改变。
在分泌过程的后端,这些细胞也由柱状变为扁平状⑶乳汁射出阶段:乳汁从乳腺胞分泌到进入婴儿的口腔,是乳腺的一个主动活动过程,受泌乳反射的影响 ⑷婴儿吞咽乳汁:最后为婴儿吞咽乳汁,这是一个需要母子双方的协同过程三、乳母的营养需要与膳食指南,㈠乳母的营养需要,良好的乳母营养供给是为了保证乳汁的正常分泌质量的相对恒定乳母在哺乳期间的营养需要远大于妊娠期的需要,⒈能量,授乳期母体对能量的需要量增加产后1个月内乳汁分泌不多 ,每日约500ml,故乳母的膳食能量适当供给即可,至3个月后,每日泌乳量增加到750~850ml,对能量的需要增高乳母要合成1L的乳汁约需要3760KJ〔900kcal〕的能量,因为每升乳汁能量为2090KJ〔700kcal〕,机体转化乳汁的效率约为50%,故约3760KJ才能合成1L的乳汁虽然妇女在正常怀孕条件下,其脂肪储备可为泌乳提供约1/3的能量,但是另外的2/3就需要有膳食来提供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提出的乳母每日能量推荐摄入量,在正常成年妇女的基础上每日增加2090KJ〔700kcal〕,其中最好有418KJ〔100kcal〕来自蛋白质轻体力劳动的哺乳期妇女应摄入能量12.5MJ〔3000kcal〕/d。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热比分别为13%~15%、20%~30%、55%~60%衡量乳母摄入的能量是否充足,可根据母乳量和母亲体重来判断⒉蛋白质,乳母的蛋白质营养状况对泌乳有很大影响如果膳食中蛋白质的质和量不理想,可使乳汁的分泌量减少,并影响到乳汁中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表现为赖氨酸和蛋氨酸含量降低,这说明供给乳母足量,优质的蛋白质非常重要人乳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2g/100ml,正常情况下每日泌乳量约为750ml,所含蛋白质9g左右,但是母体内膳食蛋白质转变为乳汁蛋白质的有效率约为70%,故分泌750ml的乳汁需要消耗膳食蛋白质13g如果膳食蛋白质的生理价值不高,则转变成乳汁蛋白质的效率更低按我国营养学会建议,乳母应每日增加蛋白质20g,达到每日85g,其中一部分因为优质蛋白质某些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如牛肉、鸡蛋、肝和肾等,有促进泌乳作用⒊脂肪,母乳中脂肪含量受婴儿吮吸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每次哺乳过程中后段乳中脂肪含量比前段乳的含量高,这样有利于控制婴儿的食欲乳母的能量摄入和消耗相等时,乳汁中的脂肪酸组成与膳食脂肪酸的组成相似,乳中脂肪含量与乳母膳食脂肪的摄入量有关脂类与婴儿的脑发育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其中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如DHA对中枢神经的发育特别重要,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也需要脂类,所以乳母的膳食中要有适量的脂类,并且动物性与植物性脂肪应适当搭配。
目前玩过乳母脂肪推荐与成人相同,膳食脂肪供给为20%~30%⒋碳水化合物,关于乳母膳食碳水化合物适宜摄入量,建议碳水化合物应提供55%~65%的膳食总能量⒌矿物质,⑴钙:人乳中含量比较稳定,一半含34mg/100ml乳母钙的需要量是指维持母体钙平衡的量和乳汁分泌所需钙量之和为了保证乳汁中钙含量的稳定及母体钙平衡,应增加乳母钙的摄入量乳母膳食钙参考摄入量为每日1 200mg,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每日为2000mg通过日常膳食很难达到上述参考摄入量,需要增加奶类及奶制品的摄入量,还要多注意选用富含钙的食物等,也可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适量的钙剂此外,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D〔多晒太阳或服用鱼肝油等〕,以促进钙的吸收与利用⑵铁:尽管母乳中的铁含量极少,仅为0.05mg/100ml,为防止乳母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应注意铁的补充,膳食中应供给富含铁的食物乳母膳食铁的适宜摄入量每日为25mg,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每日为50mg由于食物中铁的利用率低,特别是植物性食物来源的铁,故仍需要另行补充铁剂以预防缺铁性贫血⑶锌:锌与婴儿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可有助于增加乳母对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