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清远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通关测试题.docx
5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佝偻(lǚ) 言行相顾 骈进(pián) 理至意明B.冠冕(guān) 一意孤行 麾下(huī) 断章取义C.摇曳(yè) 矫揉造作 压榨(zhà) 不知所措D.箱箧(qiè) 大发雷霆 轻觑(qù) 李代桃僵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石像繁植倘若用武之地从天而降B.惯通单调封锁哑口无言先知先觉C.镰刀枯干茅草走头无路接二连三D.屋檐瀑布飞禽一丝一毫参天大树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他就像一只追逐猎物的猎犬,锁定目标,将整个事件抽丝剥茧、层层过滤,理清头绪后再去探查。
B.人民不喜欢假话,哪怕多么装腔作势,多么富丽堂皇的假话,都不会打动人们的心C.在电子阅读盛行的年代,最好还是纸质与网络阅读并驾而驱、相得益彰,这样不仅满足了绝大多数人阅读的需要,还让人们得到电子与纸质阅读的双重享受D.刘国梁虽已卸任国乒总教练职务,但他的丰功伟绩令人铭记,是国乒史上伟大的一页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身体活动的空间是可以计量的,心灵活动的疆域,是否也有个基本达标的数值?B.通过学习《精神的三间小屋》,使我懂得了如何修筑好自己精神的小屋,建设精神的大厦C.我们自己的精神住所,不是不住着自己,又住着谁呢?D.只有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之后,就能矗立我们的精神大厦,开拓我们的精神旷野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默写1)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2)不应有恨,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3)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4)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一种心怀天下的人生境界。
范仲淹在被贬时依然表达了这样一种政治抱负“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一)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二)嘉祐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①所谓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余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籍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
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节选自欧阳修《浮槎山水记》)注:①羽:指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1.解释下面加点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负者歌于途 负:________(2)往来而不绝者 绝:________2.把语段(一)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语段(一)中“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4.语段(一)(二)都写到了“乐”,目的有何不同?试作简要分析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雪之梦毛志成①每年入冬后,我就格外盼雪,盼那纷纷扬扬、弥天漫地的飘雪,盼那厚厚实实、清清白白的积雪,盼那花花点点、扑朔迷离的残雪②中国缺雪已有经年,北京尤甚,好像那雪只飘落在人们的回忆中,消融在人们的遐想里③下雪了!窗幔上的微光告诉了我,街上的喊声告诉了我,孩子们跳下床、冲出门的脚步声告诉了我④我那颗一下子复活了稚气、复活了回忆的心,似乎顿时浸润在琼花中,净化在玉屑里。
⑤冲出房门,冲上街头,我不禁索然了⑥这算得上雪吗?灰蒙蒙的天懒懒散散地洒下几粒近乎尘埃、近乎细沙般的东西,扭扭捏捏地登上楼顶,娇娇滴滴地落在路面,似乎对路旁的枯树、两侧的民宅不屑一顾它们写在路面上的,也只是一首闪烁其词的晦涩诗,貌似博大而实际浅薄它们赶不上步履匆匆的行人脚步,更挂不上他们的头顶,染不上他们的眉梢,只在那涂着脂粉的脸上骚动了几下,在那施过铅黛的瘦眉上悬了几星儿⑦这哪里是我梦中的雪!⑧我梦中的雪,纷纷扬扬,铺天盖地,创造着地球上最伟大的宏观美漫宇琼瑶,满天寒凛,以世上第一流的平等气度博施于山,普赠于涧,广铺于野,慨惠于林泼辣辣地洒下来,登华厦,覆寒宅,染眉头,醉心间不弃枯木朽株,不漏病妪衰叟,不能把寒门少女的俭朴衣装染艳,但能把她们的双颊染红⑨而眼前的雪,是奢华而悭吝的雪,是徒有虚名的雪淡淡的、薄薄的、灰灰的,远看有色而近观无形,经不住行人的步履,徒在万千足迹后面遗下了泥泞好奇的中学生为了验证书上的话“雪花都是六角形的”,伸出他们的手承接良久,手心里也只是积存了几滴冷露⑩雪停了,几乎用不着太阳的帮忙,只需几缕小风,楼顶、屋顶、街头、枝头上的薄粉顿消,路面上那一层薄薄的浊水化而为冰,像是推出了一张古板的脸。
⑪这哪里是我记忆中的雪后!⑫我记忆中的雪后,是壮丽冬景的最佳镜头,是一幅圣洁绘画的定稿纯洁、晶莹、清寒的美学元素在大地上铺下了旷远的情怀,铺下了博大胸襟,铺下了冷凝的火焰步履声声,韵律浑朴,深深浅浅的足迹伸向高山,伸向田野,伸向一切历史车轮在转动的地方⑬即使春天的帷幕已经拉开,造物主已经着手打扫冬景的遗迹,舞台上出现的也不是一片空白,而是人们那即将储存在心中的深情回忆旷野中的雪已经花花点点、斑驳陆离了,但松枝上还有,远山上还有,大道的车迹里还有远山大道上有雪迹,人的胸襟就会扩展;翠柏苍松上有雪迹,人的情思就会延伸⑭梦中的雪,我多么愿意它变成雪中的梦⑮请造物主飘落一场真正有气魄的雪吧,借以成为我展开新梦的襁褓……1.文章写“雪之梦”,为什么从冬天的画面写起?对全文来说,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1)盼那纷纷扬扬、弥天漫地的飘雪,盼那厚厚实实、清清白白的积雪,盼那花花点点、扑朔迷离的残雪2)灰蒙蒙的天懒懒散散地洒下几粒近乎尘埃、近乎细沙般的东西,扭扭捏捏地登上楼顶,娇娇滴滴地落在路面,似乎对路旁的枯树、两侧的民宅不屑一顾3.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眼前的雪和“我”梦中的雪各有什么特点。
4.文章花了不少的篇幅写梦中的雪和记忆中的雪后,这样写有必要吗?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五、诗歌鉴赏(共5分)行香子(宋)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1.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也称作诗余或______这首词的作者属于________派2.本词与唐诗《商山早行》均有景物描写,请从写作方法和诗文内容方面分析写景的异同3.李白诗歌洒脱飘逸,杜甫诗歌沉郁顿挫,请举例赏析这首词的语言特色六、语言表达(共10分)请用“/”和“·”划分、标注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和重音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七、作文(共40分)大作文“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刘禹锡的诗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东坡的诗句他们的诗句发人深思要求:①选择文段中刘禹锡或苏东坡的诗句,整体立意;②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书写你的生活与感悟,不得套作抄袭;④字要写得工整,保持卷面整洁;⑤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⑥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