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失血性贫血临床路径(县级医院版).doc
8页慢性失血性贫血临床路径 一、慢性失血性贫血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失血性贫血(二)诊断依据根据1.《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三版,科学出版社) 2. 《Williams Hematology》(8th Edition)1 病史应仔细询问病史,注意寻找慢性失血病因尤其消化道疾患;女性应注意月经的量、时间、频率;疫区患者应注意有无寄生虫病史;老年患者注意痔疮、大便性状改变;部分地区存在肿瘤高发倾向或结肠息肉家族史;除此以外尚需注意药物(阿司匹林)以及饮酒、肿瘤放化疗后所致肠炎引起胃肠道失血2临床表现2.1.1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2.1.2可有乏力、厌食、严重者可有易食癖等表现2.1.3贫血较重者出现呼吸、脉率增快,活动后心悸、气促等2.1.4慢性失血的特殊表现如反复痔疮出血、黑便、月经量多、淋漓不尽等症状3 实验室检查3.1常规检查3.1.1血常规多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缺铁性贫血男性血红蛋白(Hb)<120g/L,女性110g/L,孕妇<100g/L, MCV <80fL,MCH<27pg,MCHC<320pmol/L,外周血红细胞形态呈显著异型性,有明显低色素表现,红细胞中心浅染扩大。
3.1.2 便常规+便潜血 有消化系统疾病或怀疑消化道寄生虫患者,反复便潜血阳性提示存在消化道失血3.2生化检查 血清铁<8.95umol/L(50ug/dL),总铁结合力>64.44umol/L(360ug/dL),转铁蛋白饱和度<1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0.9umol/L,铁蛋白(SF)<12ug/L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浓度>26.5nmol/L(2.25mg)(R&D systems)3.3消化道检查 3.3.1 肛门指检异常(针对痔疮或直肠病变者)3.3.2粪便寄生虫检查(针对消化道失血者)3.3.3胃镜、肠镜检查可能有阳性发现(针对消化道失血者)3.3.4肠系膜造影检查 极少数如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可有特殊阳性发现3.4 女性妇科检查如B超、诊刮等有异常发现(针对月经量增多者)3.5 肿瘤筛查指标异常(针对消化系肿瘤患者)3.6 骨髓穿刺 骨髓小粒可染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15% (三)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符合慢性失血性贫血诊断编码(ICD-10: D50.002) 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四)标准住院日10天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1血常规(含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1.2尿常规+尿Rous、1.3大便常规+潜血、1.4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心肌酶、1.5血清铁四项(血清铁、总铁结合力、未饱和铁结合力、转铁蛋白饱和度)、1.6贫血四项(血清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测定、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1.7 转铁蛋白受体及转铁蛋白饱和度1.8 凝血八项1.9肿瘤标记物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2.1电解质六项2.2血浆游离血红蛋白(FHb)、血浆结合珠蛋白2.3酸溶血试验(Ham)、Coombs试验2.4抗碱血红蛋白测定(HbF)、血红蛋白A2(HbA2)、2.5红细胞盐水渗透脆性试验(EOF)、酸化甘油溶血试验(AGLT50)2.6红细胞酶测定2.7血红蛋白电泳、醋酸纤维膜蛋白电泳、异丙醇试验、变性珠蛋白小体试验、热不稳定试验2.8 PNH克隆测定2.9血型、输血相关检查(肝炎病毒全套、HIV病毒、梅毒)2.10风湿3项(ASO、RF、CRP)、ENA抗体谱、抗核抗体(ANA)2.11寄生虫检查2.12其他检查 心电图、X线胸片、胃肠X线、胃镜、肠镜、腹部B超、妇科B超、肠系膜血管造影2.13 骨髓穿刺、骨髓铁染色、染色体、骨髓流式检查、骨髓活检病理(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1. 针对病因治疗,尽可能去除病因,如患有消化道疾患,积极治疗消化道疾病;女性月经量增多者需积极治疗妇科疾病;患有寄生虫者应积极驱虫治疗;因肿瘤所致慢性失血需尽可能治疗原发病胃肠道失血2.输血支持治疗 严重贫血者,输注悬浮红细胞纠正贫血,改善症状3. 补充铁剂治疗能口服者以口服为著,每天补充元素铁150mg-300mg,常用药物为硫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或多糖铁复合物,一般餐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补充铁剂期间尽量避免与茶水同时服用,避免影响对铁剂的吸收对口服铁剂吸收不良或不耐受,建议考虑胃肠外给药目前可给予右旋糖酐铁针、蔗糖铁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治疗,总剂量按公式计算并补足储存铁 (七)出院标准。
1. 一般状况良好,2.无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或需转其他科室进一步就诊二、慢性失血性贫血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失血性贫血(ICD-10:D50.002);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 年月日 出院日期 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14天内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完成病历书写□ 开化验单□ 对症支持治疗□ 病情告知,贫血重者向家属告病重或病危通知□ 患者家属签输血及骨穿知情同意书□ 上级医生查房□ 完成入院检查□ 必要时完成骨髓穿刺术□ 继续对症支持治疗□ 完成必要时相关科室会诊□ 完成上级医生查房记录等病历书写□ 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血液病护理常规□ 级别护理□ 饮食□ 视病情通知病重或病危□ 其他医嘱临时医嘱:□ 血常规(网织红计数及分类、尿常规+尿Rous试验、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 血清铁4项、□ 转铁蛋白及受体□ 贫血4项(叶酸、维生素B12、EPO、铁蛋白□ 凝血八项□ 肿瘤标记物□ 风湿3项、免疫球蛋白定量□ 血浆游离血红蛋白、结合珠蛋白、酸溶血试验(Ham)、Coombs试验、红细胞盐水渗透对性试验、抗碱血红蛋白测定(HbF)、血红蛋白A2(HbA2)、红细胞酶测定、血红蛋白电泳、醋酸纤维膜蛋白电泳、异丙醇试验、变性珠蛋白小体试验、热不稳定试验□ PNH克隆□ 其他化验医嘱长期医嘱:□ 基础用药□ 其他医嘱临时医嘱:□ 血象□ 便常规+潜血□ 输注红细胞(有指针时□ X线、胸片或CT检查□ 腹部B超□ 妇科B超(女性)□ 心电图护理工作□ 介绍病房环境,设施和设备□ 入院护理评估□ 宣教□ 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血液病知识宣教变异□无 □有,原因:□无 □有,原因: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住院第3-13天住院第14天(出院日)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 根据体格检查结果、辅助检查、既往资料,进行鉴别诊断和确定诊断□ 根据其他检查结果进行鉴别诊断,□ 查找原发病□ 对症支持治疗□ 完成病程记录□ 上级医生查房,进行评估,确定有无并发症情况,明确是否出院□ 完成出院记录、病案首页、出院证明书等□ 向患者交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如进一步消化科就诊□ 交代定期随访时间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既往基础用药□ 补充铁剂□ 补充叶酸、维生素B12□ 其他医嘱临时医嘱:□ 复查血常规、□ 便常规+潜血□ 复查血生化、电解质□ 寄生虫检查□ 胃镜/肠镜(查找消化系统疾患)□ 肛检(有痔疮者)□ 肠系膜血管造影(消化系出血查不出病因或考虑毛细血管扩张症)□ 妇科疾病特殊检查如诊刮(女性必要时)□ 其他医嘱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消化科就诊□ 定期监测血常规、便常规、便潜血□ 定期复查胃镜、肠镜、B超护理工作□ 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评估□ 宣教□ 指导办理出院手续□ 血液病知识宣教变异□无 □有,原因:□无 □有,原因: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