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序·有趣·有效-我的三有文言教学观.docx
7页有序·有趣·有效-我的“三有”文言教学观 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然而当前文言文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十几年的文言文教学探索与实践经验,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必须做到,即有序、有趣、有效关键词:文言文教学;有序;有趣;有效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对于课内文言文,很多学生经常抱怨难,面对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学生们更是手足无措教师必须有所作为,努力变革自己的文言文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增强学生的文言学习能力通过十几年的文言文教学探索与实践,我深切体会到初中文言文教学必须做到有序、有趣、有效一、有序—循序渐进,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小学的文言文教和学只是“小打小闹”,到了初中已是“不容忽视”,所以教师更应该有一个明确、科学的计划,有一个可操作的教学序列1.七年级:引导入门掌握方法,寻求变式在七年级上学期,先引领学生学习一些最基础的文言文学习方法,比如学会如何朗读、翻译到了七年级下学期,应适当寻求变式,在引领学生入门,掌握一些具体基本方法之后,朗读和翻译应放手让学生结合注释进行解决,疑难之处可争论探讨,这样课堂的气氛就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也更主动了。
如七年级下册《狼》的学习我在大屏幕上投影“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接着指明学生朗读,生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生2:我认为后半句读的不准确,文中并没有狗啊?我趁机追问:那该怎么朗读?学生们小声讨论之后生3:其一/犬坐于前师:为什么要这么读?生3:“其一”后面应该是省略了“狼”,“犬”应该是理解为“像犬一样”师:整个句子怎么译?生齐: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师:非常棒,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文中的注释是怎样的?从“读”入手,再引到翻译来,让学生去猜,去想,去讨论,这样学生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了,这样的课堂也更有生命力2.八年级:抛开注释,大胆猜读到了八年级,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增强学生面对文言文的胆量,抛开注释,大胆猜读以八年级上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为例,在诵读几遍之后让学生把注释遮挡住,读懂个大概把不懂的句子找出来,集中在:“所以动心忍性”、“衡于虑”、“征于色发于声”、“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我让他们进行大胆的猜读如“征于色发于声”的理解过程如下,师:这个句子里面有哪几个词语的意思你们懂的?生齐:“色”和“声”师:什么意思?生:脸色、面色;声音、言谈师:对,那么“于”呢?生:在,在(脸色),在(言谈)。
师:很好,那么大家能否猜一猜剩下的“征”和“发”的意思?生:“征兆”“发出”师:好,那么我们就把句子理解成“在脸色上征兆,在言谈中发出”可以吗?生齐笑后,也开始思考生1:在脸色上表现,生2:在言谈中流露师:太棒了,注意到了翻译要求中的“信达雅”,同学们真是有智慧、有勇气的人事实证明,抛开注释我们的学生也是能读懂的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和已知知识、经验大胆的猜读,思维得以发展,能力也得到提升3. 点断白文,增强语感到了初三,可以采用点断白文的方式进行文言文教学,所谓“点断白文”就是呈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白文”,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自己的理解,进行点断,对于此类“白文”最好的选择是故事性强的课文,这样学生更容易通过努力和探讨,基本断准句子,文意也就大体读懂了利用白文点断,给学生创造有利时机,学生的文言语感慢慢增强了,再次面对课外文言阅读中的断句题,会更加得心应手当然,以上三种课堂的教学方式并非一定要局限在某个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2. 有趣—动心动情,让文言学习更有趣味性“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文言文教学变得有趣味,就需要老师费点心思了1.听写引趣具体我以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为例来讲。
本课我选择第三、四段对学生进行听写训练,首先让学生们做好听力训练的准备播放课文的第一遍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全篇内容;接着录音播放三、四段,让学生进行听写速记写完再留给学生三分钟思考的时间,补充或修正答案,并勾画出不明确的地方,准备第三遍的听音;然后第三遍录音播放结束,给学生三分钟的思考时间,联系上下文,推敲语境,修正或补充答案接着我再把这两段的译文读出,让学生加深理解,再次进行修正学生在困惑—思考—推敲—争辩中,思考能力得到提升在听写“潭西南而望”一句时,有学生因一时断句不明,节奏不清,写成“潭西,男儿望”,一时生情激昂,哄堂大笑,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2.素读激趣素读”,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方式1)敲读,学生敲击课桌面,打出统一节奏,配合诵读此法适用于像《陋室铭》《答谢中书书》这类骈句居多的文章2)韵读,学生读出文言文的韵律美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音频模仿诵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再加工,通过长短轻重音的变化,或某种流行音乐的节奏,读出新意,读出乐趣3)盲读,教师可投影不加标点符号的文言文段,让学生不看课文,先自由诵读2分钟,在小组内讨论2分钟,再开始齐读,这样就能一举两得,一为提升学生兴趣,二为中考断句题做准备。
4)复读,在常态化朗读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个句读不顺的情况下,让全班同学把这句话读三或五遍,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读顺文章,为下面的背诵打好基础通过“素读”,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课堂学习交流的氛围也更浓厚了2. 有效—关注过程,让指导更有实效性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提供有效的指导,那么将大大缩短学生阅读文言文由“生”到“熟”,从“拙”到“巧”的路程,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性1.诵读法贯穿课堂始终如正音正字环节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有节奏地诵读,停顿把握好了,才能更好理解文意;初步理解要读,借助资料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之后继续诵读,要求读出语气,读通文脉、意脉以读开始,以读结束,诵读法是提高文言教学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2.言文有效结合将词语放在具体语境中来学习,适当复习,更易于记忆持久言文结合”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习更高效如《愚公移山》,可以从“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的目标如何?移山这事做起来难吗?移山的结果是怎么样的?”请学生找到对应的文字,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揣摩重点字词这样既了解了故事情节,理解了人物形象,也解决的文言字词总之,我们的文言文课堂,绝不是一盘散沙式的组织,填鸭式的死记硬背,也不是信马由缰的流程,而是“有序”“有趣”“有效”,这也应该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寻求文言文教学指导的高效策略的共识与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