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工程学复习汇总.docx
8页人体工程学总复习一、概论1、人体工程学是40R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科学IEA(国际工效学会)2、研究:人-机器-环境系统中的相互作用着的各组成部分(效率、健康、安全、舒适)在工作条件下,在家庭中,在休假的环境里,如何达到最优化的问题3、人类工效学的始祖:英国泰罗研究了如何省力、高效、并订出相应的制度:泰罗制4、1950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类工效学会5、1961年成立了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并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会议6、我国在1989年成立了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1991年1月成为国际为类工效学协会的正式会员7、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1)、生理学;2)心理学;3)环境心理学;4)人体测量学;8、人体工程学的特点:学科边界模糊,学科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二、人体工程学基础第一节:生理学基础A、人体感觉系统:人的感觉系统是由是由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组成1、神经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人体的基本神经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系统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前者包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分,分大脑小脑间脑和脑干四个部分小脑主管人体运动平衡人的大脑左半球偏重于语言功能,右半球偏重于有关空间概念。
2、视觉的生理基础:外部环境80%的住处是通过眼睛来感知的,眼睛是由眼球、眼眶、结膜、泪器、眼外肌组成每只眼球直径约25CMM,重约:7G3、听觉的生理基础: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分鼓室下部有一咽鼓管,通到鼻咽部,当咽或打哈欠时管口被打开,使鼓膜两侧气压保持平衡4:嗅觉的生理基础:人的鼻子由外鼻、鼻腔、与副鼻窦三部分组成人一般可辩出200种不同的气味5:肤觉的生理基础: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结构之一具有各式各样的再生能力(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的功能:1)、皮肤对人体有防卫功能成年人的皮肤面积:lo5-2M22)皮肤有散热和保温作用3)皮肤内有丰富的神经未梢对人的情绪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4)毛发感受器为压力感受器人体感觉系统的各个感官,均有各自明确的生理功能然而在接受外部环境刺激的同进,又是具有复杂的生理机制,通过神经共同或参与认识外部事物,故这也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1、血液循环系统2、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3、血液在大循环里流一圈要20-25S的时间,在小循环里流一圈要4-5So4、人体的血液循环是搞重力循环,头和肢是散热器B、人体运动系统和人体力学一、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1、骨骼是人体的支架,骨骼连接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韧带和软骨直接连接,;另一种是通过关节间接连接。
2、肌肉,肌肉是人体运动系统的动力,人全身有369块肌肉3、关节是人体杠杆的重要联结方式和联结结构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二、人体力学1、人体重力最后主要传至足上,而人的下肢骨的结构则巧妙地适应了这一点,足弓还可以缓冲行走对人体产生的振荡和冲击,保护人体2、运动和疲劳人的室内活动和家务劳动引起的人体运动,要耗大量的体能,一个家庭主妇每天的家务所花费的能量,可超过一般轻工业工人或邮递员疲劳的特征有:疲劳通过机体的活动产生,通过休息可减轻或消失;人体的而疲劳能力可以通过疲劳和恢复重复交替而得到提高,人体体能量消耗越多,疲劳的产生和发展越快,疲劳程度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就会损伤人的肌体第二节:心理学知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是人的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性恪,意识,等心理现象的总称1、心理与行为:人的心理是客观世界在人头脑中主观能动的反映,即人的心理活动内容来源于我们的客观现实和周围的环境,心理描述人的内部活动,行为描述人的外部活动,心理活动一般分三大类型;1)八人的认识活动,如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联想,思维,等心理活动2)是人的情节绪活动,如喜怒哀乐,美感,道德等心理活动,3)是人的意志活动,这是在认识活动和情绪活动基础上进行的行为动作反应的活动心理活动的三大特征:1)、心理活动的过程,如正在进行感觉,知觉,正在体验的喜悦,正在做岀的动作。
2)、心理活动状态,如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中,感觉到什么内容,什么程度,比如是高兴还是很高兴,3)、个性心理特点,如不同的性恪,气质价值观态度等二、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最简单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它引导我们去认识世界,也是提醒我们保护自已感觉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反映外界各种事物个别特性的感觉,称为外部感觉,如五觉第二类是反映我们自身各个部分内在现象的感觉,称为内部感觉,如运动感觉,平衡感觉触摸觉,是皮肤感觉和运动感觉的结合感受性和感受阈分两种,一是绝对感受性,二是差别感受性;感受阈即凡是足以被我们的分析器,所感受的从而能够引起我们的感觉动因的剌激所必须达到的那种限度有两种:一?是绝对感受阈,(1KM外的小于是1/1000烛光不能被感觉)二是差别感受阈小于3G的物体不被感受)德国生理学家韦帕提出,差别阀和标准刺激成正比,其比例是一个常数,却韦伯定理刺激强度须增加10倍,才能使感觉强度增加1倍感觉特性:1、感觉适应;2感觉疲劳;3感觉对比;4感觉的补偿;知觉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空间知觉是指人体对物体的空间特性的反应,物体的空间特性包括物体的大小,远近,方位,等,因而产生。
物体的形状昌依靠人的视觉、触摸觉和运动觉来实现的注意和记忆注意是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均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两种影响注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自身努力和生理因素,二是客观环境人在瞬间注意广度为7个单位,如果是数字,或没有联系的外文字母,可以注意到6个,加强注意的方法:?是加强环境刺激的强度二、是加强环境刺激的变化性三、采用新异突岀的形象刺激三、记忆的特点及作用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信息储存按记忆的内容:可分为动作记忆、情绪记忆、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思维和想象一、思维过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思维过程是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二、思维形式主要:概念、判断和推理三、思维的品质是指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所表现岀来的各自不同的特点,如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四、想象:就是利用原有的形象在人脑中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分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两种室内设计想象分三个阶段一是准备阶段其中包括实问题的提岀,假设和研究方法的制定二是研究创作活动的的进行阶段,包括实验假设条件的检查,和修正三是创作研究成果的分析综合概括以及问题的解决并用相种形式来验证比较其创作研究成果的质量和结论。
五、知觉暂留和错觉1、视觉暂留:是指当刺激物已停止作用于人的感官后,人的感觉并没有立即消失这种现象称之知觉暂留通常在中等照度下视觉并暂留时间约0ISo视觉后像有两种:一是积极后像;二是消极后像六、向光性和私密性向光性:是人类的本能视觉特性;私密性:是指个人或群体控制自身与他人在什么时候什么方式,在什么程度上与他人交换信息需要私密性有四种基本状态:独居;亲密;匿名,保留根据赫尔的研究结果:人际距离包括了以下常见的空间距离关系1、亲密距离:0~0.5M3、个人距离:50~130CM2、社交距离:1.3~4M4公共距离:4M以上七、领域或个人空间.领域是指人为了某种需要而占据的?定空间范围人对空间的占有和支配,是生命的渴望和本能个人空间是指存在于个体周围的最小空间范围.是个人活动生存的基础个人空间两种作用:一是使人与人,人与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得以分开,使其保持各自完整又不受侵犯的空间范围迪是研究行为空间的基础.二是从信息论观点岀发,个人空间又使个人之间信息交往处于最佳状态.影响个人空间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个因素,如年龄,性别,文化,社会地位,.二是人际因素,如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程度三是环境因素,如活动性质场所的私密性等.第三节:人体测量学知识一、影响人体测量的个体和群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有:1、种族2、地区3、年龄4、性别5、职业6、环境人体测量学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人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差别的一门学科。
二、人体测量学与定观众设计的关系人体测量的应用:1、工业产品设计2、工作场所设计3、室内空间设计三、人体测量的内容和方法人体测量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1、人体构造尺寸;(人体的静态尺寸)2、人体功能尺寸;(人体的动态尺寸)3、人体重量4、人体推拉力人体测量方法1、丈量法;2、摄像法;3、问卷法;4、•自控和遥感测试法三、百分位、平均数、标准差和人体尺寸的相关定律师1、百分位:选择测量数据时要注意根据设计内容和性质来选用合适的百分数据1)、够得着的距离用5%2)、容得下的距离用95%;3)常用高度用50%;第二章:人和环境第一节: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一、人与自然环境环境是包括我们周围一切事物的总和,其内容和构成是复杂的A、大小构成:微观环境、中观环境、宏观环境B、构成因素:》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C、构成性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物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二、刺激与效应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刺激和效应研究知觉传递与表达的目的,在于如何科学地确定能为人体接受的环境刺激因子的物理量、化学量、和心理量,创造适合人们需要的健康、安全、卫生的人工环境心里量表:可以分为顺序量表、等距离表和比例量表三类型。
知觉效应的表达是通过测量环境因子的刺激量来实现的四、人体舒适性凡是这个环境能使在该环境中80%的人感到满意,那么这个环境就是这个时期的舒适环境舒适性类型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行为舒适性,二是知觉舒适性同室内设计关系密切的主要是视觉环境,听觉环境,嗅觉环境,肤觉环境等的舒适性第二节:行为与环境一、环境行为:人和环境交互作用所引起的心理活动,其外在表现和空间状态的推移,称之为环境行为行为是多样:教育行为、管理行为、商业行为、娱乐行为、等二、环境行为的特征1客观环境2、自我需要3、环境制约4、共同作用三、人的行为习性1抄近路2、识途性3、左侧通行4、左转弯5、从众习性、6、聚集效应左转弯现象对室内楼梯位置和疏散口位置及室内展线布置均有指导意义五、人的行为模式人的行为模式就是将人在环境中的行为特性,总结和概括,将其规律模式化,从而为建筑创作和室设计及其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模式化的依据是环境行为基本模式行为模式的分类:A、空间行为模式按其目的性分为:1再现模式2、计划模式3、预测模式B、行为的表现方法:1数学模式2、模拟模式3、语言模式C:行为内容:1秩序模式(利用图表来记述人在环境中的行为秩序2流动模式、(就是将人的流动行为的空间轨迹模式化)(主要用于对购物行为、观展行为、疏散避难行为,通勤行为。
以及相关人流和经过的途径等3、分布模式、(就是按时间顺序连续观察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并画出一个时间断面,将人们所在的二维空间位置坐标进行模式化,观察法主要有两种:1用摄像法,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