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4例中药制剂致过敏性休克统计分析.doc
6页1504 例中药制剂致过敏性休克统计分析【摘要 】 目的了解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中药制剂种类、频次及其他因素,为临床安全应用中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 01 ~2006 09 收录的医药类期刊,手工查阅其他医药类文献资料,对收集到的 319 篇、504 例中药制剂所致过敏性休克报道从药物种类、频次、剂型、给药途径、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引起 504 例过敏性休克的中药制剂有89 种,居前 8 位的依次是复方丹参 59 例(11.7%) ,双黄连 53 例(10.5%) ,穿琥宁 35 例(6.9%) ,清开灵 34 例(6.7%) ,鱼腥草30 例(6.0% ) ,刺五加 27 例(5.4%) ,脉络宁 24 例(4.8%) ,脑活素 23 例(4.6% ) ;注射液引起者最多,共 421 例(83.5%) ,以静脉给药为主,共 367 例(72.8%) 结论 多种中药制剂和剂型、各种给药途径均可导致过敏性休克,临床应合理使用中药制剂,避免和减少中药制剂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关键词】 中药制剂 过敏性休克中药是祖国医药数千年发展积累而得的经验集成,临床上有其独特的疗效,相对安全、副作用小。
随着中药各种新剂型的增加、用药范围的拓展,中药的不良反应也日益严重地表现出来,特别是由2中药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发生迅速,具有一定的死亡率现对 1990年以来国内关于中药制剂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文献报道进行统计分析,以引起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高度重视,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0 01 ~2006 09 医药类期刊,结合手工查阅其他医药类文献资料,共收集到有关中药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319 篇、病例 504 例,对药物种类、剂型、发生过敏性休克的频次及时间、给药途径等有关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2 结果2.1 一般资料504 例病人中,年龄为 5 个月~81 岁,平均年龄 38.3 岁女性 276 例( 54.8%) ,男性 228 例(45.2% ) 有药物过敏史及其他过敏史者 13 例(2.6%) ,发生过敏性休克致死 18 例(3.6%) 2.2 用药情况2.2.1 用药品种及例数3504 例报道中涉及致过敏性休克药物 89 种,居前 8 位的依次是复方丹参 59 例(11.7%) ,双黄连 53 例(10.5%) ,穿琥宁 35例(6.9%) ,清开灵 34 例(6.7% ) ,鱼腥草 30 例(6.0% ) ,刺五加 27 例(5.4% ) ,脉络宁 24 例(4.8%) ,脑活素 23 例(4.6%) 。
见表 1表 1 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中药品种及例数(略)2.2.2 用药剂型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中药剂型以注射剂引起者最多,共 421 例(83.5%) ,其次为丸剂 18 例(3.6%) ,其他尚有冲剂、散剂、片剂、膏剂、胶囊剂、搽剂、煎剂等2.2.3 用药途径静脉给药 367 例(72.8% ) ,肌注 74 例(14.7%) ,口服给药 52 例(10.3%) ,外用 10 例(2.0%) ,鼻吸入 1 例(0.2%) 2.2.3 用药后休克的发生时间用药后引起休克有时间记载者486 例,最短者 2 min,最长者 1 个月其中用药后 10 min 内发病者 317 例( 65.2%) ,10 min~1 h 内发病者 149 例(30.7%) ,1~24 h 内发病者 15 例(3.1%) ,24h 以上发病者 5 例(1.0%) 43 讨论多种中药制剂和剂型可致过敏性休克,复方丹参、双黄连、穿琥宁、清开灵、鱼腥草、刺五加、脉络宁、脑活素较多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药制剂药性平和、安全可靠,但近年来中药所致药源性疾病呈上升趋势,其危害不亚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1] 中药制剂多为复方制剂,成分比较复杂,所含的植物蛋白或有机质在人体内形成抗原、半抗原,易引起过敏反应。
因此,使用中药制剂前一定要认真阅读说明书,了解所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预防,避免用药的盲目性多种剂型和给药途径均可引发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剂、静脉给药发生率最高本组资料中,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中药剂型有注射剂、丸剂、冲剂、散剂、片剂、膏剂、胶囊剂、搽剂、煎剂等,静脉给药、肌内注射、口服、鼻吸入、外用等途径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均有报道,说明各种剂型和给药途径均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报道中引起过敏性休克者注射剂 421 例(83.5%) ,静脉给药 367 例(72.8% ) ,可能与中药注射剂提取纯度不够,含有其他致敏成分或高温灭菌、贮藏过程中由于氧化、聚合、水解产生致敏物质有关[2] ,如双黄连注射液中的金银花含有的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即具有致敏原作用[3] ,清开灵注射液中有水牛角提取物,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引起过敏反应[4] 静脉给药短时间内大量抗原进入机体,引起广5泛的 I 形变态反应,严重者导致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临床应严格遵循用药的原则,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静脉给药,对有过敏体质、年老体弱者,应尽量避免使用中药注射剂中药制剂引发过敏性休克,可为速发型,也可为迟发型,可发生在首次用药时,也可发生在多次用药过程中。
本组资料中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时间最短的为用药后 2min,最长者为 1 个月;首次用药发生者 459 例(91.1% ) ,多次用药发生者 45 例(8.9%) 因此,使用中药制剂,不管是否首次用药,都要注意询问和观察病人有无过敏性休克的病史和表现,并做好救治准备参考文献】[1]吕梅冰.中药注射剂致药源性疾病及临床对策[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6):674.[2]王红艳,陈有法. 中药制剂致过敏性休克 85 例分析[J]. 江西中医药,2006,37(10):33.[3]严炎中,徐雯宇,王佳良.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J]. 天津药学,2005,17(4):55.[4]张建英,祁丕东,杨 平. 中药注射剂致过敏反应初探6[J]. 临床药学,2002,11(1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