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课件.ppt
12页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 v制作人员名单v组长:刘翔瑞 v组员: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面对中国56个民族长期共存且发展极不平衡,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比汉族相对滞后的实际情况,中国政府逐步制定了一整套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 为:(一)民族平等政策 (三)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二)民族团结政策 (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政策 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民族平等政策: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第一天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民族间的歧视、压迫和分裂各民族团结的行为”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规定了相同的内容现在实施的1982年制定的《宪法》第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压迫”为保证各民族一律平等落到实处,有关法律和政策又具体规定每个民族不分大小,都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国家大事和各级地方事务的管理;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都同样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民族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各民族享有同等的就业权利,都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等等。
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民族团结政策 v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专门法令,废止历史遗留下来的种种带有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性质的称谓、地名、碑碣和匾联等其后颁布的《宪法》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1984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也有类似论述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v所谓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就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政治制度早在1947年,中国共产党就建立了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施行《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和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84年颁布实施并于2001年修订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化、法律化奠定了基础由于这一制度既充分保证了国家在大政方针上的集中统一,又充分保证了各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因而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最佳政治制度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政策 v中国政府解决民族问题的系列政策中,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是解决民族问题的目标,而民族区域自治则是实现上述原则和目标的基本制度保障。
而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大政策又包含以下一系列具体政策: 1.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政策 2.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3.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4.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 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政策与成就v为推动各民族尽快走上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道路,国家还在财政、税收、金融、贸易、资源开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以及民族干部的培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特殊优惠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加快发展例如云南省,从建国到1997年,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就达144项,其中,仅财政优惠政策和民族贸易优惠政策就有下列多项 : 序号 财政优惠政策 起止时间 (年)1 国家对云南专设直接过渡经费 1956~19642 国家设置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费 1955至今 国家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预备费高于一3 般地区 1964至今 国家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另加百分之五的4 机动金 1964至今5 国家规定对边疆干部生活实行补贴 建国初期6 国家规定民族自治地方财政超收分成收 入留用 1964~19857 国家对云南给予自治区财政体制照顾 1964~1994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 序号 财政优惠 政策 起止时间8 国家对边疆民族地区设置补助专款 1972~1975 中央对民族自治区的补助数额每年递增9 百分之十 1980~198810 云南省对民族地区实行一次性财政补贴 1986至今11 国家设立边境建设事业补助费 1977至今12 国家设立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 1980至今13 国家对贫困地区棉布提价实行补贴 1983~1985 云南省地方经济发展基金对民族地区投14 放借款优先 1986至今 序号 地区贸易优惠政策 起止时间 1 国家对民族贸易企业实行价格补贴 1950~1970 2 国家允许民族贸易企业利润留成 1951~1983 3 国家对民族贸易企业实行资金拔补 1952~1983 4 国家对民族用品生产定点企业减免税 1991~1994 5 国家对民贸茶叶生产加工定点企业信贷贴息 1991至今 6 国家对边境小额贸易实行“自找货源、自找销路、 自行谈判、自行平衡、自负盈亏”的优惠政策 1984~1995 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序号 地区贸易优惠政策 起止时间7 国家对边境贸易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1991~19958 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外汇补助 1991~19959 国家对12大类162个品种的边贸进口商品 1992~1995 免税及减税10 国家对云南中缅边境小额贸易货物的税 收给予优惠 1994至今 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v在这一整套民族政策体系的作用下,中国政府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成功道路,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v仍以云南为例: v在政治方面,云南自建国后已先后建立了8个自治州、29个民族自治县和197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0%民族自治地方的州长、县长均由实行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民族乡的乡长亦由建立民族乡的民族的公民担任1999年底,全省少数民族干部已有26.7万人,占全省干部总数的25.6% v在经济方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二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9年,云南民族自治地方国内生产总值达561.71亿元,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49元 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v在社会方面,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科技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民族地区教育已基本建立寄宿半寄宿制学校、民族中小学、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民族干部学校、民族学院等相互衔接的完备的教育体系1999年全省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少数民族在校生达232.15万人,占全省在校生总数的34.35%8个自治州和29个自治县都建立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和科学技术协会,少数民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有近14万人,各种实用科技得到了有效推广 v在民族文化方面,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全省有22个少数民族使用26种语言,14个少数民族使用22种文字,有1000多所学校进行民汉双语文教学各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和风俗习惯受到尊重与保护,到1996年5月,全省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五大宗教活动场所共有4789所(处),基本满足了信教群众正常的宗教生活的需要民族医药、民族艺术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得到了正常的发展 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v总之,中国政府根据中国国情制定的一整套民族政策以及这套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了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发展和民族地区50多年的稳定 v百年风雨,万事沧桑,当今中国民族关系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各种相关的制度正在逐步完善,以后,我们更要重视民族问题,加强民族团结,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中国的民族问题实际,争取使本国的民族问题得到更进一步的解决中国的民族政策及其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