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轨道精调方案》word版.doc
18页京沪高速铁路沧德特大桥DK238+470.17~DK259+431段轨道精调施工方案编制:审核:京沪高速铁路土建二标一工区桥梁一大队2010年10月8日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3人员及物资设备 13.1人员 23.2设备 23.3材料 24整体施工方案 35轨道几何结构 35.1轨道几何形位 35.2轨道不平顺 46轨道精调作业 56.1作业流程 56.2轨道精调技术标准 66.3轨道状态检查 76.4测量方法 7传统测量 7相对测量 7绝对测量 86.5测量方案 9测量步骤 9模拟调整 10统计调整及更换扣件种类数量 11现场确认标示 11轨道调整 11轨道复测 13影响轨道精调主要因素 137工期保证措施 138质量保证措施 149施工安全及环境保护 149.1施工安全 149.2环境保护 15轨道精调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3、《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85号);4、《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9〕218号);5、《京沪高速铁路轨道铺设培训资料》(2010年7月)。
2工程概况桥梁一大队轨道板施工范围为沧德特大桥DK238+470.17~DK259+431,全长20.959双线公里(DK241+400处短链1.79m),线路铺设轨道长约42单线km,全部位于桥梁地段桥面宽12m,其中防护墙内侧净距8.8m本段线路共3个平面曲线,曲线半径均为10000m,曲线全长6.332km3人员及物资设备拟采用南方测绘轨道精调设备2台,全站仪为2台徕卡TCA2003,棱镜采用徕卡圆棱镜3.1人员表1 人员统计表序号作业内容工种人数备注1轨道测量测工6提供准确的测量数据2模拟计算技术员2确定调整数据、提供报表3现场标示技术员4含轨道状态检查、复核4现场指挥领工员4配合技术工作5散扣件线路工8含扣件回收整理6更换扣件线路工20配合回收扣件的清理7现场防护防护员8专职防护8合计52技术10人,现场作业42人3.2设备表2 设备统计表序号设备数量备注1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2套相对测量、绝对测量、含全站仪2台、棱镜2只2气象测量仪器2套3弦绳4付4道尺4把5塞尺8把6起道器4台7丁字扳手4台8电动扳手4台长大区段调整时使用9小撬棍4根10钢刷4把备用11石笔4盒12防护用品8套3.3材料采用罗斯福扣件系统。
调高+56/-4mm;可以靠不同规格的轨垫调高,轨垫有七种厚度(2~8mm),标准厚度6mm还可以用塑料调高垫板调高,厚度有两种:6mm和10mm;如果超得太多,还可以用钢制调高垫板,厚度有20mm一种规格轨距调整+/-16mm;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轨距挡板调整轨距,有16种调整挡块,规格分别为:±1~±8mm4整体施工方案轨道精调是依靠相应的专业仪器设备,根据规范的要求将轨道几何尺寸调整到允许范围内,对轨道线形进行优化整合,合理控制轨距、水平、轨向、高低等变化率,使轨道精度满足高速铁路行车条件轨道精调在长钢轨应力放散并锁定后进行我大队轨道精调从大里程方向向小里程方向双线同时进行轨道精调作业测量方法采用相对测量+传统测量+绝对测量的测量方案我一大队轨道精调施工工期安排为2010年11月1日~2010年12月15日5轨道几何结构5.1轨道几何形位轨道精调就是对轨道几何形位的控制,轨道几何形位五要素为:轨距、方向、高低、水平、轨底坡 图1 轨道几何形位5.2轨道不平顺在轨道精调过程中轨道会产生一些不平顺性,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消除这些不平顺性,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进行控制1、五大不平顺:扭曲、高低、水平、轨距、方向图2 五大不平顺2、复合不平顺:在轨道同一位置,垂向和横向不平顺共存形成的双向不平顺。
轨向与轨向逆相位复合不平顺加剧列车侧摆和横向加速度轨向与水平逆向复合不平顺加剧列车侧滚、侧摆和横向加速度 轨距变化率不良与水平逆相位复合不平顺加剧列车侧滚和横向加速度水平扭曲不平顺(长三角坑)图3 复合不平顺6轨道精调作业施工准备轨道状态检查轨道测量模拟调整统计调整/更换扣件现场标示轨道调整轨道复验不合格6.1作业流程图4 轨道精调作业流程6.2轨道精调技术标准表3 轨道精调抽查标准项目容许偏差备注水平1mm不包含曲线、缓和曲线上的超过值扭曲2mm基长6.25m,包含缓和曲线上由于超过顺坡所造成的扭曲量与设计高程偏差+4/-6mm每一公里抽查2处,每处各抽查10个测点与设计中线偏差10mm每一公里抽查2处,每处各抽查10个测点线间距允许偏差+10/0mm每一公里抽查2处,每处各抽查10个测点表4 轨道精调检测标准序号项目平顺度允许偏差(mm)检测方法1轨距1/1500变化率±1相对于1435mm2高低弦长10m2/10m弦长10m弦长30m2/5m弦长30m弦长300m10/150m弦长300m3轨向弦长10m2/10m弦长10m弦长30m2/5m弦长30m弦长300m10/150m弦长300m表5 轨道精调施工技术标准序号项目测量范围示值误差备注相对测量绝对测量1高低±50mm±0.7mm±1mm2轨向±100mm±0.7mm±1mm3正矢±400mm±0.7mm±1mm4轨距零位正确性1410~1470±0.15mm±0.15mm10m弦示值误差±0.3mm±0.3mm10m弦测量重复性0.2mm0.15mm20m弦5水平及超高零位正确性±200mm±0.15mm±0.15mm应对使用环境温度的影响实时进行修正示值误差±0.3mm±0.3mm掉头误差0.3mm0.3mm测量重复性0.2mm0.2mm5(相对)/3(绝对)次测量结果的极差6三角坑±30mm±1mm±0.6mm6.25m弦长7里程0~9999km±2‰8高程偏差±1mm不考虑CPⅢ网误差9线路横向偏差±1mm不考虑CPⅢ网误差6.3轨道状态检查1、钢轨采用肉眼全面检查,应无污染、无低塌、无掉块、无硬弯等缺陷。
钢轨工作边无残留混凝土等粘结物2、扣件应安装正确,无缺少、无损坏、无污染、无空吊,扭力矩达到设计标准(±10%),弹条中部前端下颏与轨距块凸台间隙不大于0.5mm,轨底外侧边缘与轨距块间隙不大于0.3mm,轨枕挡肩与轨距块间隙不大于0.3mm3、轨道精调前对焊缝全部建成,主要测量焊缝平顺性,定名0至0.2mm,工作边0至﹣0.2mm,圆弧面0~﹣0.2mm6.4测量方法传统测量高低一般用20m的弦线在钢轨定名顺着前进方向套拉10m的策略进行数据测量相对测量类似于轨检车的轨道几何检测系统(如图5),常用的有弦测法和惯性基准法,我大队采用惯性基准法测量时里程按时间里程起算轨检小车通过测量在电脑上通过软件显示出非常直观的波形图根据波形图进行模拟调整图5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系统绝对测量基于CPⅢ控制网,先用全站仪自由设站后方边角交会的方式确定全站仪中心的三维坐标,再按极坐标测量的方法测量轨道上轨检小车棱镜点的坐标,最后与轨道点的设计坐标进行比较,计算该轨道点测量坐标和设计坐标的差值,从而逐步把轨道调整到位的方法设站精度应不低于0.7mm,一般测量长度不宜大于60m;两站重叠不少于10根轨枕;一天测量长度不宜超过600mm。
测量前应对CPⅢ控制网进行复测,对承轨台进行编号,即相对于CPⅢ点顺里程增加方向最近的承轨台为该区的第一个承轨台必须进行标记,承轨台标号为3位数,第一个承轨台标号为001,其余依次类推,直到下一个CPⅢ为止,并在每个区间第一个承轨台上留下清晰且永久的标记精调小车的测量布局宜为2个扣件的间距,更换测站后应重复测量上一个测站测量的做好3~5个承轨台6.5测量方案测量步骤相对测量速度快在长钢轨铺设放散锁定后,先模拟调整,利用相对测量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统计调整及更换扣件种类和数量;按照重检慎修原则,利用传统测量方式进行现场快速复核和标示,通过扣件进行调整并再次利用传统测量方式和相对测量进行复核和确认,直至满足要求为止最后应用绝对测量进行验收轨道精调时的具体精调步骤是:1、确定基本轨在轨道的2根钢轨中选择1条作为基本轨,一般在一段线路中选择没有曲线超高的一条钢轨作为高低基本轨;在曲线地段的外轨作为轨向基本轨基本轨是轨道几何尺寸调整的基础轨,也是轨道调整的基本线,轨向基本轨的确定标志着线路中心线的确定2、轨距的调整轨距是轨道的重要几何尺寸之一,也是最基础的控制要素,在钢轨铺完后就应对轨距进行检测。
轨距的检测方法采用带有毫米刻度的道尺,读数应读至0.1mm,并做好记录,为下一步调整做好准备 调整按照1435mm的标准轨距进行,2根轨枕间的轨距变化不应超过0.5mm,对已经调整过的地段重新进行轨距检测,保证在1435~1436mm之间,其变化率不应大于0.5mm3、精测与调整轨距调整完成后即可用轨检小车进行轨道静态几何尺寸的测量,测量是进行轨向、轨顶面高程调整的基础和依据静态测量数据的精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线路的精调质量,测量时要严格按照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测量的顺序和步骤进行模拟调整1、以调整相对精度和平顺性为主2、绝对精度一般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在长轨精调阶段几乎不受控,但必须监控变化率,即平顺性控制3、应坚持以轨道平顺性为核心的理念,即轨道线形调整4、轨道横向调整量应考虑0.5mm左右余量5、严格控制周期性不平顺,特别是注重轨向、水平10~20m周期性不平顺性的控制6、平面位置和轨向以外轨为基准,高程和高低以内轨为基准7、调整时先整体后局部特别是在长波不佳的区段,可首先基于平面和高程偏差整体曲线图,大致标出期望的线路走向或起伏状态,先分析整体调整方案,再细化局部调整方案8、调整时先轨向,后轨距。
轨向的优化通过调整外轨的平面位置来实现,内轨的平面位置利用轨距及轨距变化率来控制;单独轨距超限只横向调整内轨即可9、缓和曲线零缺陷调整,静态几何尺寸高精度,特别是方向、水平(超高)务必严格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