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倔强的小红军_7.docx

18页
  • 卖家[上传人]:1810****630
  • 文档编号:211059311
  • 上传时间:2021-1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32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倔强的小红军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段往事:在长征路上过草地的时候,一个小红军在极度饥饿、疲惫的情况下,巧妙地说服陈赓同志放弃对自己的帮助,最后牺牲在长征途中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陈赓同志曾经讲过的一件往事"深情,表明陈赓同志讲这件事时很动感情,对讲到的这个人十分怀念第二段(第二-十自然段)讲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想帮助他,却被他说服,只好自己朝前走去第三段(第十一-十五自然段)讲陈赓同志仍不放心,再回来找时小红军已昏倒,最后小红军牺牲在陈赓同志的马背上 事情发生在深秋的一天,陈赓因饥饿、疲惫掉队了他遇到的小红军也是掉队的"黄黄的小脸,两只脚由于穿着"破草鞋,已经"冻得又青又红,可以看出小红军长时间在荒无人烟的草地上行军,常常忍饥挨饿,已经非常虚弱、疲惫 陈赓同志见到掉队的小红军,一心想帮助他陈赓同志首先想到这个小鬼一定是走不动了,叫他"上马骑一会儿,甚至用命令的口吻说:"上去,骑一段路再说!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还"把腰一挺,做出个准备赛跑的姿势,说明自己走得动,根本用不着骑马。

      接着,陈赓同志提出"一块儿走,这样可以给小鬼一些照顾但小红军又以"还要等我的同伴为理由拒绝了"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陈赓同志无可奈何,就是陈赓同志没有办法让小红军骑上马,没有办法和小红军一块走在这种情况下,陈赓同志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递给小鬼,好让他充饥在长征路上,每人随身带的干粮很少,人小鬼一些干粮,他就可以少挨一点饿但小红军拍拍自己"鼓鼓的干粮袋,又谢绝了陈赓的青稞面"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之后出现的情况陈赓同志原来认为小红军走不动了,没干粮了,想方设法要帮助他,小红军用种种理由拒绝,陈赓同志"终于被这个小鬼说服了 陈赓同志之所以终于被说服,是因为小鬼的话理由充足:1.体力比陈赓同志强多了;2.可以和陈赓的马赛跑,这两点是想证明他不用骑马也能走;3.要等他的同伴,意思是说不能同陈赓同志一起走;4.干粮比陈赓同志的还多,意思是不能要陈赓同志的青稞面除了理由充足外,小鬼的动作、表情不能不令人信服"微微一笑"倔强地说"把腰一挺"做出赛跑的姿势"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轻轻地拍了拍,任何人见了小鬼这些举动,都会觉得小鬼心情好,不然怎么还会笑?小鬼体力强,不然怎么还要和马赛跑?小鬼还有干粮,不然干粮袋怎么"鼓鼓的? 陈赓同志走后,"心情老平静不下来,是说始终不放心。

      因为一个小孩子,在那么艰苦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同伴同行,怎么叫人放心呢?"突然喊了一声,说明这时才猛然醒悟过来陈赓同志猛然醒悟过来的原因是"从刚才遇见的小鬼,想起一连串的孩子上海、广州、香港码头,都是陈赓同志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这些地方"跟他打过交道的那些穷孩子,都是积极参加革命的红小鬼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是:不怕苦,不怕累,即使有牺牲的危险,也从不拖累大人从这些孩子的特点,联想到刚才这小鬼的言行神情,陈赓同志猛然醒悟,发现自己受骗了"调转马头奔跑起来,说明陈赓同志已经意识到小鬼有因疲惫饥饿而死亡的危险陈赓找到小鬼的时候,小鬼已倒在草地上,最后牺牲在陈赓同志的马背上"陈赓全明白了,指的是明白了小鬼为什么不肯骑马,为什么不肯和陈赓同志一块走,为什么不拖累别人陈赓同志遇到小红军的时候,这个小红军实际上已经极度衰弱了,但他仍然尽力设法瞒过陈赓由此可见他是多么的勇敢倔强"狠狠"怎么对得起,都说明了陈赓同志因为自己疏忽大意,没能及时早救小鬼而深深后悔,十分悲痛 教法建议 1.这篇讲读课文内容距现在比较久远,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当时艰苦的生活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适当交待一下红军长征过草地的情况,目的是使他们对小红军和陈赓同志为什么会那么疲惫有所认识。

      然后按预习要求,顺着的思路读课文,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红军十分倔强,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为讲读课文做必要准备 2.教学本课要注意,课文主要讲的是小红军,但应该看到小红军的表现是和陈赓同志有着密切联系的陈赓同志不顾自己已经疲惫不堪,坚持要帮助小红军,才有小红军千方百计说服对方的倔强表现,从陈赓同志出于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热爱阶级兄弟而产生的自责和悔恨中,我们小仅感到小红军的高尚品质催人泪下,而且感受到革命前辈对革命后代深切的关怀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 3.课后思考.练习1主要从小红军的角度出发,通过了解小红军怎样拒绝陈赓同志的帮助,突出小红军的倔强小红军这样倔强,宁愿牺牲自己,决不拖累别人这一点,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 4.本课适合有感情地朗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人物身份,读出不同的语气还要提醒学生注意,随着事情的发展,感情的变化,语气也应相应变化也可分角色朗读教学中教师可做示范,并加强指导 5.本课应注意的字词 "倔强读ju jing,不读"ju qing,要指导学生读准"稞是禾苗旁 "倔强"疲惫"浮现"荒无人烟"满不在乎"无可奈何等词语,要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指导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可先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两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然后再让学生各自在练习本上造句教师注意表扬造得好的,并根据发现的问题加以指导 6.建议本课教3课时 难句解析 "小红军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同志长着络腮胡子的瘦脸,微微一笑 小红军在革命征途中经受了锻炼,成为勇敢坚强的革命战士,当他遇到陈赓同志时,一眼看出陈赓也是由于疲惫和饥饿掉队的,他宁愿自己受苦挨饿,把困难、危险留给自己,也不愿拖累别人,所以他"摆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微微一笑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就在这个时候,小红军停止了呼吸 "陈赓同志全明白了是指明白了小鬼不肯骑马,不肯和陈赓同志一块儿走,不肯接受陈赓同志的青稞面的原因是不想拖累别人,不想增加首长的负担,把困难、牺牲留给自己,这是多么高尚的品质陈赓同志一旦明白过来后,小鬼已经牺牲了,他为自己的疏忽,没及时救小鬼而深深后悔和悲痛这表现了党的领导者高度的革命责任心和热爱阶级兄弟的思想感情 文章结构 全文共1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陈赓同志回顾起自己革命时的一件往事。

      第二段(第2至10自然段):讲陈赓同志关心小红军,小红军倔强地不肯接受的情景 第三段(第11至15自然段):讲陈赓同志返回来找到那个小红军时,小红军已经停止了呼吸,陈赓无限自责 写作特点 本文按"忆小红军遇小红军救小红军的顺序来记叙的,通过小红军外貌、动作、语言的神态的描写,表现了小红军聪明而坚强的特点 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了陈赓同志回忆的一段往事:在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一个小红军由于饥饿疲乏牺牲在路上的故事,表现了小红军勇敢坚强,宁愿受苦挨饿,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不愿拖累别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怎样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红军一心为别人着想,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的高尚品质 2.培养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浮现、"满不在乎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词句,了解小红军和陈赓是怎样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2.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新出现的字词 (二)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对话形式的自然段适当归并),再划分结构段,概括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概括自然段段意(对话形式自然段适当归并),划分结构段,再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认识"倔强一词的读音和意思简介二万五干里长征(参见"资料)布置预习,按"预习要求初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述的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红军十分倔强,画出描写小红军外貌的句子 1.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忍饥挨饿的挨(i),不要读成"挨家挨户的"挨的音 "薄嘴唇的"薄(bo)不要读成"薄弱的"薄(b)的音,前者多用于口头,后者多用于书面 "牛膝骨的"膝(xī)不要读成"漆(qī)的音 2.默读或自由轻声读课文,按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画出自然段中概括性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归纳自然段的段意(提行排列的第5~8和9~10对话形式的自然段,可并成两个小段归纳。

      第1自然段:陈赓同志谈起一件往事 第2自然段:在草地上行军时,有个小红军跟陈赓同志一样掉队了 第3自然段:陈赓同志让小红军骑马 第4自然段:小红军说他体力强,不要骑 第5、6自然段:陈赓命令小红军骑一段路,小红军倔强地要跟马赛跑 第7、8自然段:陈赓同志说一块儿走,小红军说要等同伴,没同意 第9、10自然段:陈赓同志给小红军青棵面,他说还多呢,陈赓同志只好走了 第11自然段:陈赓同志平静不下来 第12自然段:陈赓同志调转马头返回来时,小鬼倒在地上 第13自然段:小鬼停止了呼吸,陈赓同志深深自责,十分悲痛 3.引导划分段落,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想一想,议一议,再解答B ①读了课文,看看课题,课文主要写谁?还写了谁?(主要写小红军,还写了陈赓同志)小红军是怎样一个孩子? (倔强的孩子) "倔强是什么意思?查查工具书 (性情刚强不屈) ②哪些自然段写了小红军倔强的事实,哪些自然段写了陈赓同志发现小红军牺牲和他的自责、悲痛?(不解答,供分段考虑) ③开头的自然段交代了故事是陈赓同志"深情地谈起的"一件事。

      "深情是什么意思? (感情深厚) "往事是指什么时候的事? (二万五千里长征时) 发生在什么地点? (荒芜人烟的草地) ④根据以上问题的解答和提示,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讨论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l自然段):陈赓同志谈过一件往事 第二段(第2~10自然段):长征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想帮他一块儿走小红军说服了陈赓同志骑上马先走 第三段(第10~15自然段):陈赓同志不放心,回头找小红军,他已经牺牲了陈赓同志深深地自责 ⑤把各段段意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先自己归纳,再小组(或同桌)议论,最后课堂解答,订正: 长征过草地时,陈赓同志遇到一个掉队的小红军,他要帮助小红军一起走,却被小红军说服了陈赓同志走后,小红军牺牲了,他深深责怪自己 ⑥让学生比较:三个段落的段意连接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吗?是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