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管圈在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应用.docx
6页品管圈在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活动的主题,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践,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由原来的82.97%%上升至93.67%,成功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轻了患者反复多次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提高了护士静脉穿刺的技术水平,提高了护士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关键词】品管圈;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静脉穿刺成功率不仅是确保患者治疗以及危重患者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内容之一[1]由于老年人的机体特点:血管细小,表浅,弹性差,皮下脂肪少,活动度大[2],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原因,穿刺成功率下降很多,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老年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尤为重要。
品管圈(QCC)活动是指为解决工作岗位上的问题,由工作性质相近或相关的人员自发组成圈,针对所选定工作中的问题,本着自动自发的精神,结合团队力量,发动群体智慧,运用品管手法,探求有效对策,改善工作流程,实现操作规范化,持续不断地对工作现场进行改善和管理[3]我科自2014年8月-2015年1月,将QCC的工作方法运用于静脉穿刺,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改善护理质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2014年7月起医院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开展的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等相关内容培训,8月科内再次组织学习讨论,重点在于强化观念、学习品管手法,达成要做的共识1.1 QCC成立 本着自愿参加的原则,全圈共有8人,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1名,护士6名,平均年龄24.7岁设圈长1名,记录员1名,护士长担任员,圈员各自设计圈名、圈徽,经投票确定为手心圈,寓意心内科的姐妹心心相连,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呵护每一位病患1.2 主题选定与计划拟定 全体圈员运用脑力激荡法,列出有待解决的护理问题,从上级政策、迫切性、可行性及圈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分,评分最高者为活动的主题最终主题选定为: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
主题选定后由全体圈员讨论制定具体计划1.3 现状把握 通过自行设计的查检表,对活动前老年患者(年龄>60岁)静脉穿成功刺率进行调查,共穿刺229人次,成功190人次,成功率为82.97%1.4 目标设定 设定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目标值,目标值=现状值+【(1-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82.97%+【(1-82.97%)*87.17%*73.33%】=93.86%改善重点是根据80/20原则,取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最主要的因素的百分比为87.17%圈能力=圈员评分评出的圈能力的分值/该项总分=22/30=73.33%1.5 解析 全体圈员通过脑力激荡法列出了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的5个因素,见表11.6 对策拟定、实施和检讨 采用脑力激荡法列出了解决方法,从上级政策、迫切性、可行性及圈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分,根据80/20原则拟定出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对策1. 提高老年患者血管暴露的方法在进行集中静脉输液前,指导患者用温开水浸泡双手或用温毛巾热敷手背,一只手的手心与另一只手的手背相互摩擦,交替进行;双手做松拳、握拳动作,来提升手背的温度和加快血流速度而提高血管的充盈度对于塌陷的血管,扎止血带后在血管处用指腹轻轻的揉搓,不提倡反复多次的拍打。
水肿患者血管不明显,应按静脉走向的解剖位置,用手指压迫局部,暂时驱散皮下水分,暴露后再穿刺同时,加强宣教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的重要性及意义,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主动参与配合加强对护士穿刺技术的培训对年轻护士进行老年患者静脉穿刺的培训和理论学习,科室的静脉治疗小组老师对年轻护士进行临床的带教和指导穿刺时采取患者不握拳的方法及选择手足背部末梢浅静脉行逆行穿刺法[4]对于反复多次穿刺导致外周静脉情况差、穿刺难度大的患者,进行全院护理会诊,采用其他途径(如:PICC、中心静脉置管等)来恢复和改善外周血管防止药物的外渗,保护外周血管要求科室护士人人掌握心内科常见血管活性药物的性质及作用机理、外渗后对局部皮肤及全身的影响静脉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输液过程中加强主动巡视[5],防止外渗发生外渗后,积极的采取措施,以促进吸收,并动态的观察进展及愈后情况对患者进行饮食[6]及运动的指导,来软化血管,改善血管的弹性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效果1. 有形成果 活动后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较活动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 无形成果 开展品管圈前后对每一位圈员的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幸福感8项指标进行调查,每项为1-5分,进行统计,无形成果显著,见表3。
3. 讨论3.1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心内科老年患者多,因为老年人机体特点及疾病原因,静脉穿刺难度大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经过脑力激荡法,找出了影响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因素包括:静脉不够暴露、静脉细且脆性大、护士的技术水平、进针的角度、患者的配合程度,根据80/20原则,最主要的是患者血管因素和护士技术水平针对主要因素,全体圈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经过脑力激荡法,制定出改进措施,进行临床实践,做到人人参与通过手心圈活动的实施,老年患者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提高到了93.67%3. 品管圈活动提升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持续质量改进的意识和学习意识 在本次活动中,强调自主参与、全员参与,充分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团队的协作能力圈员们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沟通交流,增进了彼此的感情通过本次活动使圈员们学到了各种品管手法,学会了利用柏拉图把握临床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利用鱼骨图规范、科学的分析问题,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学会了用PDCA的手法来进行目标的改善,质量的持续改进成了自发行为,同时,护士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本次品管圈活动的不足之处手心圈是我科开展的第一个圈,护士队伍年 轻化,进行原因分析的时候不够全面,不够细致,在今后的工作中仍需不断的努力和完善。
参考文献[1]陈玉,廖容,刘琴等.品管圈在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8):1056-1057[2]王建姣.提高老年患者手背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J].基层医院论坛,2013,17(21):2849[3]赵庆华,肖明朝,刘捷等.品管圈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4,29(6):95-96[4]李海燕,付南燕.心血管疾病患者静脉穿刺方法和技巧[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6):123,129[5]林建华,卢少萍,徐永能.品管圈活动在高龄患者外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126-127[6]魏中书.有益血管的食物[J].长寿,2007,11-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