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君主论》看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合理性.docx
9页从《君主论》看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合理性 赵恒睿《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写的一部关于治国理政的政治理论学说作者在书中关于人民的地位作用、治国兴邦的务实建议,以及对人性的现实看法等政治思想观点,无不闪烁着积极的思想光芒;特别是作者至死无悔的国家情结,始终饱含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尽管后人对该书的评说褒贬不一,甚至毁誉参半;但是其饱满的政治热情、坚韧的个人毅力、不变的积极期待和求真的务实精神等,值得我们虚心培养,躬身践行《君主论》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一部西方经典名著,作者是意大利的政治思想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Niccolò Machiavelli,1469—1527)该书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主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然而,基于时代的局限性,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观点,在当时看来也许是适用的、合理的;但是在今天看来,必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和极端性我们对于《君主论》的解读,必须要切身处地进入作者的生活年代,充分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才能正确地领会其写作意图,甄别其政治思想观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探寻其蕴涵的合理元素,供我们学习借鉴之用。
一、初具了人民史观的朴素思想国家的第一要素是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关于人民论的阐述,体现了其朴素的辩证思维一)人民对君主政权具有重要作用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发现并肯定了人民群众对政权产生的重要作用,反映其代表的新兴资产阶级进步性的一面法国思想家卢梭说:“马基雅维利自称是给君主授课,其实他是给人民授课,《君主论》乃是共和党人的教科书马基雅维利明确告诫君主一定要得到人民的支持,国家政权才能够稳定他说:“一个人由于人们的赞助而成为君主的话,他应该同人民保存友好关系但是一个人如果同人民对立而依靠贵族的赞助成为君主的话,他头一件应该做的事就是想方设法争取人民……我只是断言:君主必须同人民保持友谊,否则他在逆境之中就没有补救办法了二)人民是君主政权最坚固的堡垒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阐述了关于修建堡垒的看法认为“君主最好不过的堡垒就是不要被人民憎恨因为即使君主拥有堡垒,如果人民憎恨君主,任何堡垒都保护不了君主……”马基雅维利极其看重人民的支持,一再强调人民的支持对于君主是何等重要,君主一定不要被人民憎恨,而对于人民,只要君主能避免引起臣民的憎恨和轻视,使人民对自己感到满意,君主就能稳定政权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君主得到人民的拥护,国内的阴谋者就不敢轻举妄动,国外的反动势力也就不能轻易的干扰本国,因为君主政权最坚固的堡垒就是自己国家的人民三)人民与君主政权的统一性马基雅维利认为:“君主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应该在人民当中生活,以免发生任何意外事件——不论是好的或者是坏的,迫使自己改弦易辙”,就体现了其关于人民与君主统一论的辩证思想在我国古代《荀子·王制篇》中也有这么一段话:“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意思是说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沉于水中所以说君主既要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当然,也要为人民谋利益;人民也必然要服从君主的统治,并为之效命二、体现了治国兴邦的务实精神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是实践的,其独特之处是,他没有同大多数的政治思想家一样,从至善至美的道德伦理来研究解释问题他说:“我觉得最好论述一下事物在实际上的真实情况,而不是论述事物的想象方面……人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和人们应当怎样生活,其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致一个人要是为了应该怎样办,而把实际上是怎么回事置于脑后他扎根于现实社会土壤之中,“从人们历史和现实的经验出发研究政治问题”,通过具体的社会实践来阐述,形成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体系和观点。
一)君主要具有威信马基雅维利当时所处的意大利,是一个没有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面对意大利长期政治分裂造成的内忧外患,只有建立起一个统一的集权政治,才能抵御外侮、消除内乱因此,君主必须具有足够强大的威胁力,才会稳定政局,使人民畏惧君主,才能控制住社会秩序他说:“究竟是被人爱戴比被人畏惧好一些呢?他回答说:最好是两者兼备;但是,两者合在一起是难乎其难的如果君主对两者必须有所取舍,那么,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政治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关系,因此政治的目的应当是调节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在一个可控的秩序范围内,因为“人民爱戴君主,是基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感到畏惧则是基于君主的意志,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应当立足在自己的意志之上,而不是立足在他人的意志之上二)君主守信要会变通马基雅维利在关于君主的守信论中,最务实、也最为人熟知的观点是:“君主应当同时效法狐狸和狮子君主必须是一头狐狸以便认识陷阱,同时又必须是一头狮子,以便使豺狼惊骇也就是说,君主必须有狮子的勇猛和狐狸的聪敏认为一位英明的君主绝不能够,也不应该遵守信义,尤其是在君主要遵守的信义如果影响到国家的安全稳定,他就必须背信弃义对于君主来说,“义”就是国家的稳定和安全,只要有益于国家的稳定,符合“义”的标准,君主不必守信义。
三)君主要有自己的军队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谈道统治者建立新的秩序而没有自己的武装作为后盾就不免于毁灭提出了军队与法律作为立国的两大支柱的国家学说,认为军队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因为世界上最强和最牢固的东西,以自己的力量为基础的权力和声誉在实践中,他深感弱国无外交,统治者只是运用外交上的纵横捭阖而没有自己的军队作为后盾,是无法同强大的统一的中央集权抗衡的所以,创建国民军是马基雅维利毕生努力的最大事业之一,他迫切要求建立由自己臣民、市民或者属民组成的军队;认定雇佣军是意大利一切灾难的原因,雇佣军耗费巨大军饷,而作战不力甚至叛变;求助于外国援军不仅低首而且还要支付巨款只有依靠国民组成的军队才是最明智的选择,只有国民组成的军队才是最可靠的力量,雇佣军和外国援军都是危险不可靠的马基雅维利强调君主建设国民军的主张是符合新兴阶级和人民利益的,在历史上具有进步意义三、表现了忠贞不渝的国家情结(一)主张国家权力至上马基雅维利作为早期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主张国家至上,将[来自www.Lw5U.com]国家权力作为法的基础他在《君主论》中,尽管很少直接论述法律,但他的政治思想对后世西方法律思想具有深刻影响。
他旗帜鲜明地反对罗马教会和贵族势力割据,强烈要求统一意大利;他的理想政体是共和政体,但是认为在当时政治条件下,只能实行君主专制,建立拥有绝对权力的君主政体国家才能使臣民服从,才能抵御强敌入侵;他着重论述了巩固君主统治的方法和权术,认为只要有助于君主统治,使国家稳定就都是正当的,[来自wWw.lW5u.CoM]甚至强调“只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那些强暴狡诈、背信弃义的卑劣手段都是可取的当然,这种随心所欲地加强权力,独揽大权的观点我们不能苟同,但其优先保障国家权力的思想具有积极意义二)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马基雅维利毕生奋斗的最高目标,就是祖国意大利的统一他将所著《君主论》献给佛罗伦萨统治者美第奇的洛伦佐(1449~1492),呼吁洛伦佐致力于意大利的统一他说:“假如他们读到这部书,他们会看到,在十五年间我一直在研究治国之术,我没有睡大觉也没有玩乐谁都会乐于使用一个从他人的牺牲中获得大量经验的人我们不可否认,《君主论》中充满着作者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他被人诟病或被人歌颂的政治思想和学说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三)探求治国之道忠贞不渝马基雅维利为国家效命至死无悔,正如他的朋友,驻罗马教廷的大使弗朗切斯科?韦托里的评价,这是著名的“佛罗伦萨公民和秘书”在政治生命尽头执著的表现。
即使他被以莫须有的罪名罢官入狱变成村夫后,在生活拮据,勉强度日的极端困境中,也决不放弃学术创建他顽强的生活下去,他把生活分为两截:白天在农民当中劳动和生活;黑夜单独“与古人晤对”,探索治国之道他写到:“黄昏时分,我就回家,回到我的书斋在房门口,我脱下了沾满尘土的白天工作服,换上朝服,整我威仪,进入古人所在的往昔的宫廷……在四个小时里,我毫不感到疲倦,我忘记了一切烦恼,我不怕穷,也不怕死,我完全被古文迷住了《君主论》就是他这样完成的第一部著作,无论身处高官或村夫,马基雅维利执着的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四、提出了人性特征的合理观点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的成熟处在意大利四分五裂的背景下,“当时忠诚和老实等于无用的代名词;武力和欺诈是成功的诀窍;挥霍与骄奢淫逸已经不足为奇他看清楚了人性的恶,人性是自私自利且趋利避害的,认为人靠伦理道德来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现实的,所以,他提出性恶论的观点但是,我们必须明确其意图,因为坚持什么样的道德观并不代表就希望建设一个怎样的道德体系,同样,马基雅维利这一人性观的提出是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在我国著名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也提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在他思想影响下的韩非子所提倡的法治思想对秦始皇统一中国提供了思想基础。
从马基雅维利这一思想推崇所产生的社会后果来看,对其思想发扬最好的莫过于霍布斯,他在这一思想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对西方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以,即使是性恶论,在正确的目的下仍然具有合理性一)提出趋利避害的人性特点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就是趋利避害的,他说“关于人类,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当你对他们有好吹的时候,他们是整个属于你的……当需要还很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和自己的儿女,可是到了这种需要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弃了你从人类社会进程来看,趋利避害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原因趋利避害的行为源于人的求生与畏死的生存本能,是人行为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人性的基本特征马基雅维利提出君主要抓住这一人性的特点,以便更好的统治在马基雅维利的心中,人是趋利避害的,人们服从君主,是出于万不得已,遇到可能,他们就会掉头反抗假如人民可以自择,他们必然随其本性因此,马基雅维利主张君主治国,与其用爱,不如用威,由爱而生的服从通常是靠不住的,而由畏惧而生的服从,则可使政权永固二)提出务实的人性论观点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所阐述的政治思想建立在人性本恶的基础上,他的“故乡佛罗伦萨内部也饱经党派纷争之苦,得势一方常常无情地诛戮政敌,人际之间普遍充满危机与不信任感。
他同时代的“艺术家米开朗基罗一再告诫家人,不要到大街谈论事事,免得招惹不测因为人不会在蒙受你恩泽的时候忘记你曾经给他的冤屈,一旦有可能就会对你实行报复;也不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实现你恩施于他们时他们所许下的诺言加之马基雅维利在从政生涯中亲眼目睹人们之间尔虞我诈、阴谋诡计的种种手段,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使他对于人性有了自己的结论他提出“君主务必不要碰他人的财产,因为人们忘记父亲之死比忘记遗产的丧失还来得快些因此,他告诫君主,不得已时可以杀人,而没收财产则是绝对不可以的因为所有人都无一例外的受到权欲的驱使,所有人都无道德可言,人性是恶的,这也是马基雅维利对人性的总体评价马基雅维利对人性论的定义,还充满着阶级色彩,尤其是谈到君主在实行权术时要重点对他人私有财产的保护,这种务实人性观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当时的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政治诉求,是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作为出发点的因此他的人性论观点在当时的背景下是适用的、也是务实的五、结语《君主论》自问世以来,至今已有480多年在学术界,关于此书的争论却从没有停止,也许正是这样不停的争论,才使得《君主论》成为经典马基雅维利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家,“摆脱了道德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