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住宅楼采暖课程设计说明书(共32页).docx
32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长春市住宅楼采暖系统设计(说明书) 2014年 11月目录第一章 设计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1、 工程概况 该工程为吉林省长春市某住宅楼采暖系统设计,该建筑地下一层,层高为3.3m,地上六层,层高为2.9m,阁楼一层,层高为1.8m,建筑的总高为21.6m,建筑的总面积为7814m2,具体建筑结构详见建筑平、立、剖面图纸尺寸2、 建筑土建资料(1)屋面:传热系数为K=0.25(W/m2.k)(2)外墙:传热系数为K=0.40(W/m2.k)(3)外窗:传热系数为K=1.8(W/m2.k)(4)楼板:传热系数为K=0.45(W/m2.k)(5)外门:传热系数为K=1.6(W/m2.k)(6)维护结构满足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 气象条件地点:吉林长春 冬季大气压:994kpa 纬度:北纬44 经度:东经125 采暖计算干球温度:-21.1℃ 冬季最低平均温度:-29.8℃ 冬季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68%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4.2m/s 冬季日照率:66% 设计采暖天数:174天4、 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室内设计参数卧室18℃厨房18℃楼梯间、卫生间、走廊18℃5、 设计依据(1)林海燕.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2)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陈重.技术措施[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4)贺平.供热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第二章 供暖热负荷的计算1、 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的计算 ----通过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k; ----该面围护结构的散热面积,m2; ----室内计算温度,℃; ----室外计算温度,℃; ----温差修正系数; ----基本传热量,W;2、 附加耗热量的计算 ----附加耗热量,W; ----基本传热量,W; ----朝向修正系数,西:-5%,北:5%,东:-5%,南:-22.5%; ----风力修正,取=0%; ----两面外墙修正,取=5%; ----窗墙比面积过大修正,=0%; ----房高修正,=0; ----间歇修正,=0;3、 通过门窗缝隙冷风渗透耗热量 ----干空气的定压比热,取=1; ----室外采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取=1.365; ----房间冷风渗透的体积流量,m3/h;4、 冷风侵入耗热量 ----外门的基本耗热量,W; ----外门的附加率;5、 负荷计算的列举(如图所示房间)1)基本耗热量西外墙的基本耗热量:南外墙的基本耗热量: 南外窗的基本耗热量: 2)附加耗热量西外墙的附加耗热量: 南外墙的附加耗热量: 南外窗的附加耗热量: 3)冷风渗透耗热量 4)冷风侵入好热量 5)总的耗热量 供暖热负荷计算结果见附表1第三章 供暖系统的选择1、 供暖系统的分类1)按系统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重力(自然)循环系统和机械循环系统2)供回水方式不同,可分为单管系统和双管系统3)按管道敷设方式不同,可分为垂直和水平式系统4)按热媒温度不同,可分为低温水供暖系统和高温水供暖系统2、 供暖热媒的选择热水采暖系统的热媒设计温度,一般根据热舒适度要求、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原则确定。
供水温度不超过95℃,可确保热媒在常压条件下不发生汽化;适当降低热媒温度,有利于提高舒适度,但要相应增加散热器数量所以根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本工程为综合性建筑,宜采用95/70℃热水为热媒3、 供暖热源的选择热源是集中采暖的核心,主要有热电厂、区域锅炉房、地热供热等根据实际情况热源选用城市供热管网吉林长春市有城市供热管网,故在地下室设换热站提供本住宅楼采暖所需热量4、 采暖系统的选择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条件,以及运行情况等因素来合理的布置方案,力求系统管道走向布置合理,节省管材,便于调节和排除空气,而且要求各并联环路的阻力易于平衡考虑到本工程的实际,本设计采用机械循环、下供下回双管水平串联式系统,设计供回水温度为95/70℃第四章 散热器的选择及安装形式1、 散热器的选择1)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的各项规范2)承受能力能够满足系统的压力要求3)在同一个热水采暖系统中,不要同时采用铝制和钢制散热器4)采用复合型散热器时,应防止散热器产生电化学腐蚀5)湿度较高的房间宜采用铸铁散热器在这设计中,考虑多方面原因,选用翅片式散热器这种散热器金属热强度及散热面积大,外形美观,容易组成所需的面积,便于落地和靠墙安装,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其性能参数如下:型号散热面积(W/m)当Δt=64.5时的K值(W/m.℃)5.722.752、 散热器的计算 (1)散热面积的计算 ----散热器的散热量,W; ----散热器的长度修正系数; ----散热器连接方式修正系数,采用下供进下出跨越式连接,=1.1; ----散热器的安装形式修正系数,取=1.0; ----散热器内热媒的平均温度,=82.5℃; ----室内设计温度,=18℃; ----散热器的传热系数,W/m2.k;(2)散热器的片数及长度的确定 ----散热器的长度,mm; ----散热面积,m2; ----每米长度的散热面积,W/m.℃; 散热器的计算见附表2。
3、 散热器的布置1)散热器应安装在外墙的窗台下,这样,沿散热器上升的对流热气能阻止和改善从玻璃窗下降的冷气流和玻璃冷辐射的影响,使流经室内的空气比较暖和舒适2)防止冻裂散热器,两道外门之间,不准设置散热器在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其散热器应有单独的立、支管供热且不得装设调节阀3)散热器一般明装,在内部装修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可采用暗装4)同一房间的散热器可以串连,贮藏室、盥洗室、厕所和厨房等辅助用室及走廊的散热器,可同邻室串连连接两串连散热器之间的串连管径应与散热器接口的直径相同,以便水流畅通第五章 系统的水力计算1、 户内水平采暖系统的水利计算(以第一层第一户为例) 1)在轴测图上,进行管段的编号,水平管与跨越管编号并注明各管段的热负荷和管长,如图下图所示 2)计算各管段的管径 水平管段1、3、5、7、9、11、13的流量为 ----供水温度,=95℃; ----回水温度,=70℃; 跨越管2、4、6、8、10、12的流量为 从而确定各管段的管径,见附表3. 3)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的确定,见附表4 4)跨越管的局部阻力系与沿程阻力的计算,跨越管2、4、6、8、10、12的阻力相等。
假设长度为L=1.2m,R=35.82Pa/m,v=0.15m/s;局部阻力系数,每节点间有两个直流三通,ζ=2,阻力为: 跨越管的总阻力为65.1*6=390.6 Pa 5)计算水平管的总阻力 水平管的总阻力有6个跨越管段阻力和管段1、3、5、7、9、11、13的阻力组成各管段的阻力计算见附表3 他们的总阻力为:2、 立管与水平干管采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1)将个管段进行编号,注明各管段的热负荷,如下图所示,并计算各管段的局部阻力系数,见附表4 2)确定各管段的管径个管段的热负荷和计算参数已经知道,科计算各管段的流量根据立管和水平立管的平均比摩阻的选取原则,查水力计算表,科确定各管的管径,流速,计算结果见下表附表53、 不平衡率的计算1)一单元一层用户的阻力损失为 重力循环自热附加压力为 则一层一单元用户的资用压力 ----一单元一层的资用压力,Pa; ----一单元一层的阻力损失,Pa; ----一单元一层重力循环自热附加压力,Pa; 2)与一一层一单元并联的管段6,19及二层用户的压力损失为 一单元二层重力循环自热附加压力为 二层相对一层的自热附加压力。
二层的资用压力为 不平衡率为 3)同理,以一单元一层用户为计算上层各用户的基准,一单元用户相对于一层用户的不平衡率计算如下表附表6第六章 辅助设备的选择及其它1、 干管和立管上阀门的设置1)采暖系统各并联环路,应设置关闭和调节装置,当有冻结危险时,立管或支管上的阀至干管的距离,不应大于12mm2)供水立管的始端和回水末端应设置立管阀,回水立管上还应设置排污、泄水装置3)室内共用立管与进户供回水管相连处,在进户管上应设置关断阀4)用于维修时关闭用的阀门,应选择采用低阻力阀,如间阀 、双偏心半球阀或蝶阀本设计在供水立管和回水立管上设置关闭阀,在供水和回水立管的底部设置排污泄水阀,在供水回水立管的顶部设置清洗阀2、 散热器恒温控制阀及回水调节阀的设置1)垂直双管系统中每组散热器的供水支管上,应设置两通恒温控制阀,且宜采用有预设阻力功能的恒温控制阀,回水支管上应设置铜质回水调节阀2)跨越式垂直单管系统,应设置两通或三通恒温控制阀,一般宜优先采用两通恒温控制阀3)水平单管串联系统中的每组散热器上,应带恒温控制器的单管配水阀 4)水平双管系统中的每组散热器的供水支管上,应设置恒温控制阀。
5)暗装散热器以及温控器有可能被遮挡的场合,恒温控制阀应选择采用外置式度传感器,传感器应设置在能正确反映房间温度的部位6)散热器恒温控制阀的安装,必须使其阀柄及阀头与地面保持水平,且应避免阳光直射7)散热器恒温控制阀的规格,应根据通过散热器的水量及压差选择确定8)恒温控制阀应具有带水、带压清堵或更换阀芯以及 防冻设定的功能9)有冻结危险的楼梯间或其他有冻结危险的场所,应由单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