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序代码注入》课件.ppt
10页程序代码注入程序代码注入是一种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恶意代码的攻击行为本课程将介绍程序代码注入的危害、分类、防范以及具体实现方法什么是程序代码注入1定义在程序执行时,将恶意代码注入到程序中,改变原有代码的执行逻辑,达到攻击目的2目的攻击者可以利用程序代码注入攻击,窃取用户信息,获取系统权限,瘫痪服务器等3常见形式主要包括用户输入注入、网络通信注入、文件包含注入以及SQL注入等形式程序代码注入的危害安全漏洞程序代码注入容易导致系统安全漏洞,使攻击者可以越过系统的安全保护机制非法操作攻击者利用程序代码注入可以进行非法操作,如盗取用户信息,控制系统等程序代码注入的分类1用户输入注入攻击者向应用程序提交恶意输入,如注入HTML、JavaScript脚本等,从而实现攻击目的2网络通信注入攻击者通过在网络通信中插入恶意代码,如恶意报文,从而实现攻击目的3文件包含注入攻击者利用应用程序中文件包含漏洞,通过包含恶意文件的方式进行攻击,如包含恶意Payload等4SQL注入攻击者通过输入恶意的SQL语句,例如通过输入1or1=1来进行篡改操作,从而实现攻击目的程序代码注入的防范输入验证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数据类型检查、数据格式检查、合法值检查和白名单检查等,确保用户输入的数据不含有恶意内容。
输入过滤对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关键词过滤、编码转换、特殊字符过滤和SQL注入过滤等,使输入无法包含恶意内容代码审计通过静态分析、动态分析和特殊关注点检查等方法,进行程序代码审计,寻找代码中的漏洞并修复安全配置通过进行程序、服务器和网络配置,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减少安全漏洞输入验证方法1数据类型检查检查输入数据的类型,如数字、字符串等,并对类型进行验证2数据格式检查检查输入数据的格式,如日期、邮箱、号码等,并对格式进行校验3合法值检查对输入数据进行检查,只允许输入预先设置的有效值4白名单检查对输入数据进行检查,只允许输入已知的合法值输入过滤方法关键词过滤通常使用正则表达式或关键词匹配技术来进行关键词过滤,即在输入中检查是否包含关键词编码转换将输入的数据进行编码转换,使其不包含可以被攻击者利用的特殊字符特殊字符过滤过滤掉特殊字符,如 等,即使攻击者提交恶意输入,输入内容也不会对系统造成危害SQL注入过滤:通过使用预编译语句或ORM框架,避免使用一些不可信的方法,如黑名单过滤等,来防止SQL注入攻击代码审计方法1静态分析通过分析程序源代码,找到程序中的缺陷,包括内存泄漏、安全漏洞、逻辑漏洞和性能问题等,这是一种有效的自动分析方式。
2动态分析通过运行程序,对程序的行为进行监控和分析,找出其安全漏洞和异常行为,这是一种更加深入的分析方式3特殊关注点检查针对程序中某些特定的模块或操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检查,找出隐藏的安全漏洞安全配置方法程序配置程序配置可以提高程序的安全性,如关闭不必要的服务,使用最新的加密机制等服务器配置服务器配置可以提高服务器的安全性,如防火墙设置,访问控制等网络配置网络配置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如安全传输协议、网络隔离、网络监控等结论总结程序代码注入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手段,对程序进行防注入措施是保证计算机系统安全的重要措施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程序代码注入的攻击方式也会随之升级和变化,我们需要保持警惕,不断加强安全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