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习护士压力状况、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docx
10页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习护士压力状况、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护士实习生心理健康及压力状况和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临床护士实习生正确认知及减轻工作压力提供理论参考,维护护士实习生的身心健康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发送问卷链接对某三甲医院120名护士实习生压力状况、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共发放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100%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下实习护士心理弹性调查总条目均分为(2.12±0.60)分,3个维度条目均分依次为坚韧维度(2.17±0.56)、力量维度(2.14±0.61)和乐观维度(2.01±0.63),结果显示实习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护理实习生在压力源调查结果中在患者护理、时间及工作分配情况两个维度得分结果处于中等压力水平以上,其中35个条目中排在前5的条目分别是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护士工作未被患者及家属承认;工作量大;缺乏病人教育的有关知识;患者突然死亡结论:医院应高度关注在突发公共事件下对护理实习生身心的影响,针对性地建立干预方案及积极应对方式,正确引导护理实习生面对工作压力源,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护理实习生;压力及心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感染新冠病毒所引起的严重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等症乙类传染病随着疫情不断扩散,其已成为国际重视的紧急公共卫生事件该病毒变异程度高,传染性较强,传播迅速,不仅给人民生命健康及财产带来巨大威胁,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严重伤害[1]有相关研究指出[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会给人们造成心理影响且会持续很长时间,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都会受到影响医护人员作为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关键力量,在新冠肺炎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实习护生作为护理组织的一部分,也在疫情防控中起到关键作用研究表明[3]不良心理状况不仅对护理实习生身心健康产生影响,甚至会对其未来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为患者提供服务意愿和服务质量产生影响因此,为了准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习护士在实习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及压力状况,本研究通过调查我院123名护理实习生心理弹性水平及压力状况,分析疫情下相关影响因素,为维护实习护士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同时为今后面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促进实习护士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3月-2020年7月来我院实习的护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疫情期间在岗实习护生。
实习期满10个月无任何护理工作资质了解调查目的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至今无精神疾患和意识障碍者排除标准:因个人原因实习中断者中期转入我院实习者不愿参与研究者 存在严重心理病史共120名参与问卷调查其中男性5人,女性115人,年龄19~23(平均20.58±1.09)岁;本科生25人(20.8%),专科生95(79.2%)人1.2 方法1.2.1调查工具(一)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参考肖楠[4]等修制适合评价中国人群的心理弹性量表该量表包括坚韧(13个条目)、力量(8个条目)和乐观(4个条目)3个维度,共2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从0~4分:“从来不”计0分,“很少”计1分,“有时”计2分,“经常”计3分,“一直如此”计4分,总分范围为0~100分各条目得分相加,分值越高说明心理弹性越好该量表 Cronbach's α 系数为0.951,分半信度为0.928二)新冠肺炎疫情下实习护士压力源量表,该量表采用李小妹和刘彦君参照国外学者 Grey Toft 等与 Wheeler等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根据中国国情研制的《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5]。
该量表分5个维度,共35个条目:(1)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2)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3)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4)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5)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采用1~4 级评分法,1分代表很少压力,2分代表轻度压力,3分代表中度压力,4分代表重度压力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4,子条目Cronbach's α系数为0.8-0.891.2.2资料收集方法在本院护理部指导下,由临床教育培训组建立实习生联系群临床教育培训组组长以腾讯会议形式向全院所有护理实习生解释调查目的,纳排标准,问卷内容及填写注意事项所有问卷均采用统一指导语,征求实习护生同意后通过“问卷星”平台发送问卷链接至护生工作群展开调查,资料填写后后台及时审核本次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回收率100%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对数据进行录入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2结果2.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下实习护士心理弹性现状实习护士心理弹性总条目分为(2.12±0.60)分,3个维度条目均分依次为坚韧维度(2.17±0.56)、力量维度(2.14±0.61)和乐观维度(2.01±0.63),护理实习生心理弹性总分明显低于普通医务人员[(2.423±0.58)分,n=494]。
见表1表1实习护生心理弹性量表得分情况条目得分坚韧维度2.17±0.56力量维度2.14±0.61乐观维度2.01±0.632.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下实习护士压力源调查表中,患者护理、时间及工作分配情况两个维度得分结果处于中等压力水平以上见表2表2实习护士压力源调查表得分情况维度得分患者护理3.12±0.44时间及工作分配3.01±0.34工作环境及设备2.11±0.65护理专业及工作1.89±0.67管理及人际关系1.35±0.382.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下实习护士压力源调查表中35个条目中排在前5的条目得分比较见表3表3实习护士压力源调查表中条目得分前5得分情况条目得分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3.35±0.35护士工作未被患者及家属承认3.22±0.47工作量大3.18±0.58缺乏病人教育的有关知识3.02±0.52护理患者突然死亡3.01±0.423.讨论3.1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习护士心理弹性低于普通医务人员心理弹性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个体面临逆境、痛苦或灾难时保持积极应对状态心理弹性高的个体能够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正向因素参与到应激事件中,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
本调查结果显示疫情下实习护生心理弹性总分明显低于普通医务人员分析原因:临床经验缺乏害怕出错、专业技术不够熟练,疫情方面知识掌握欠缺宣教不够,护理工作不被认可等,这与本文中使用实习生压力源调查结果一致肖伟花的研究表明[6]疫情期间74.8%的护生希望进一步接受心理相关培训,同时孙中青在研究中表明[7]积极应对方式可以带来正向结果,有助于减轻新冠疫情期间护生产生的焦虑情绪因此实习医院在疫情期间应加强对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护生如何掌握积极应对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理性对待新冠肺炎疫情,明确护理岗位的意义及重要性,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缓解实习过程中产生的压力3.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下实习护士压力水平偏高,处于中等水平以上本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疫情期间本院120名实习护生心理压力水平处于中等偏上,高于一般时期护生压力状况,此结果与相关研究[8]结果一致其中35个条目排在前5的条目分别是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护士工作未被患者及家属承认;工作量大;缺乏病人教育的有关知识;患者突然死亡分析原因:(1)问卷调查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发展期,该疾病的传染性、扩散速度都超过非典[9]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与生活。
护生初入临床缺乏疾病知识及有效防护护理措施,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导致自身长期处于高负荷严重倦怠状态;(2)新冠疫情期间医院人流量大,来源地广泛且疫情相关文书资料过多,工作量繁重护生又常被分配到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特殊科室实习,大量护理工作得不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配合且常处于担心自己可能成为新冠肺炎传染源或传播媒介的焦虑状态;(3)疫情防护用物影响护生工作与生活质量,例如常时间穿隔离衣会使人感到胸闷气短,口罩易造成皮肤破溃和湿疹,长时间佩戴无菌手套会出现过敏性红疹等,易导致护生出现负性情绪 (4)新冠肺炎信息层出不穷,护生社会经验薄弱,缺乏对疫情信息的正确筛选与判断,容易被信息迷惑,致使工作时的幸福感及满意度下降研究指出[10]护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度越高,防护措施越得当,心理状态就会越好因此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习期间医院应加强对此突发公共事件进行全面的知识培训,防护技能教学及及时更新新冠肺炎的动态信息,同时需要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实习生的心理,帮助其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4.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不可预测性极易导致个体出现相应的心理应激反应。
实习护士是未来护理队伍的主力军,本研究调查了突发公共事件下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习护士的压力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冠疫情期间在实习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压力水平较高肖美莲等研究表明[11]如果实习护士在实习期间压力过大,会造成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负性影响,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工作以及学习积极性等,导致其实习中学习效率下降,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提高,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实习生对护理专业的看法以及是否从事护理职业的意向因此医院应高度关注在突发公共事件下对护理实习生身心的影响,针对性地建立干预方案及积极应对方式,正确引导护理实习生面对工作压力源,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参考文献[1] 徐宝丽,管甲亮,术超,等.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相关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6):839-844.[2] 张新卫,丁钢强,赵国秋,等.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后公众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5):323-326.[3] CHILTON J M,McNEIL C,ALFRED D.Survey of nursing students’self reported knowledge of Ebola virus disease,willingness to treat and perceptions of their duty to treat[J].J Pr of Nurs,2016,32(6):487-493.[4] 毕亚平,牟绍玉,王卉,等.高校护生新冠肺炎疫情期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1):134-136.[5]袁源,余华,许秀峰.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信度效度分析[M]中华护理教育.2007,4(5):195-198.[6] 肖伟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267名护理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6):62-64.[7] 孙中青.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9(3):131-135.[8] 杨秀兰,贾伟华,夏果,等.社会阶层背景对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影响分析[J].中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2):1269-1272.[9] 吕亚兰,刘聪,周文正,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SARS和MER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防控措施[J].医药导报,2020(3):334-337.[10] 刘萍,尤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