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高考总复习 二轮专题系列专题五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docx
8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2022高考总复习 二轮专题系列专题五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专题五 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钓鱼岛全称“钓鱼台群岛”,位于台湾岛东北部(北纬 26°、东经 124°邻近海疆),它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千米,是澎湖列岛的一片面,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的领土据此完成第1~2题 1钓鱼岛的成因是( ) A.位于板块的张裂处,由火山喷发形成 B.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 C.由河流泥沙大量沉积形成 D.由珊瑚虫死亡后沉积形成 2钓鱼岛邻近海洋资源丰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水资源丰富 B.位于热带地区,热带雨林资源丰富 C.岛上及其邻近海疆各种矿产资源丰富 D.岛邻近大陆架宽广、有寒暖流交汇,因而渔业资源丰富 解析:第1题,钓鱼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由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第2题,钓鱼岛由于面积较小,虽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但水资源不丰富;钓鱼岛不属于热带地区;岛上各种矿产资源不丰富;岛屿邻近大陆架宽广、有寒暖流交汇,渔业资源丰富。
答案:1.B 2.D 3.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域及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该河流域( ) A.①河段以侧蚀作用为主 B.②河谷是岩层张裂,流水侵蚀发育而成 C.③地位于山区,有利于修建水库 D.④处河岸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侵蚀岸 4图中岩石形成时间的先后依次是( ) A.岩浆岩Ⅰ—沉积岩Ⅱ—沉积岩Ⅲ B.沉积岩Ⅲ—沉积岩Ⅱ—岩浆岩Ⅰ C.沉积岩Ⅱ—沉积岩Ⅲ—岩浆岩Ⅰ D.岩浆岩Ⅰ—沉积岩Ⅲ—沉积岩Ⅱ 解析:第3题,该河流域①河段位于上游以下蚀作用为主;②河谷是背斜谷受岩层张裂,流水侵蚀发育而成;③地为断层构造,不适合修建水库;④处河岸弯曲明显,形成聚积岸第4题,沉积岩Ⅱ、Ⅲ老的在下,Ⅱ先沉积,岩浆岩Ⅰ切断沉积岩Ⅱ、Ⅲ,形成时间晚于沉积岩 答案:3.B 4.C 5.(2022·安徽名校联盟联考一,32~33)结合“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图1),完成第5~6题 图1 图2 5图中A处的地形为(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6若图中B地察觉有溶洞景观,该处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为图2中的( ) A.a B.b C.c D.d 解析:第5题,图中河流的支流发源于A地,说明其地势高,为山地;结合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以判断出A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
第6题,B地察觉有溶洞景观,说明该处的岩石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三个箭头指向d,而d只有一个箭头指出,由此可以判断出d为岩浆,c为岩浆岩;由于b经过外力作用形成a,因此a为沉积岩,b为变质岩 答案:5.C 6.A 7.(2022·福建文综,9~10)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第7~8题 7该沙丘位于( ) A.冲积扇 B.洪积平原 C.三角洲 D.河漫滩 8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7题,由题干知,该沙丘位于河流中游地区,不是河流的出山口位置;因冲积扇、洪积平 原多位于山前,三角洲位于河流的入海口,故在中游地区最可能是河漫滩,D项正确第8题,沙丘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沙丘的缓坡一侧是外力来自的主要方向C项正确 答案:7.D 8.C 9.下图为某一河流的片面河段据此完成第9~12题 9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 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 C.沙洲 D.三角洲 10假设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11该河的丰水期一般在( ) A.夏秋两季 B.春夏两季 C.秋冬两季 D.冬春两季 12在b处向下钻探,察觉由黏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岩层,并含有大量芦苇的化石,该地层中的岩石是( ) A.石灰岩 B.花岗岩 C.页岩 D.变质岩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河流位于中国的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在夏秋两季,所以丰水期也主要为夏秋季节,河流流出山口形成山麓冲积扇。
河水在北半球右偏,且该河段为曲流,因此,b处聚积作用强,便于淘金,而对岸侵蚀作用强沉积岩中的页岩组成颗粒较细,往往在河边形成,且常含有古生物化石 答案:9.B 10.B 11.A 12.C 13.下图为“某地沉积岩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第13~14题 13以下描述该地岩层形成的过程,最合理的是( ) A.褶皱→断裂→侵蚀→沉积 B.褶皱→断裂→抬升→沉积→下沉→侵蚀 C.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D.沉积→断裂→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 14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仅受内力作用 B.②处不成能展现变质岩 C.石油一般储存于①类地质构造中 D.③岩块为地垒地貌 解析:本组题主要测验地质构造的动态变化过程由图可以看出:(1)沉积作用形成下部沉积岩;(2)沉积岩发生褶皱→岩层弯曲;(3)岩层弯曲发生断裂;(4)地壳抬升,断裂岩层被侵蚀为平地;(5)地壳下沉,形成新的沉积岩图中①类地质构造为背斜,是很好的储油构造 答案:13.C 14.C 15.读下图,完成第15~18题 15九州—帕劳海岭( ) A.位于亚欧板块上 B.位于印度洋板块上 C.位于太平洋板块上 D.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畛域 16因板块挤压引发的地震多位于图中的( )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邻近 17马荣火山所在的国家是( ) A.文莱 B.越南 C.菲律宾 D.日本 18马荣火山与九州—帕劳海岭的距离约为( ) A.1 400千米 B.1 200千米 C.1 000千米 D.800千米 解析:第15题,要确定空间位置,就要从图中提取信息,图中的空间信息主要是经纬度。
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该处位于菲律宾及其以东海疆根据图中②处信息得知,该处属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俯冲形成的海沟根据六大板块的分布规律得知,该海沟以东海疆为太平洋板块,九州—帕劳海岭理应属于太平洋板块第16题,④邻近是海岭,海岭是年轻的海底山脉,其岩浆活动频繁,会造成地震,但这属于板块张裂运动的结果;③—④、②—③之间为较为广阔的洋盆,并不位于板块交界地区;①—②之间是坡度较大的地形区,而且马荣火山 就位于该区域邻近,②处更表现出海沟的特征,属于典型的板块运动的消亡边界第17题,太平洋的西岸,位于板块的交界地区,经纬度都能扶助作出马荣火山属于菲律宾的正确判断第18题,该图没有明确的比例尺,因此马荣火山和九州—帕劳海岭的距离可以根据经度差来计算,即111千米×12×cos13°,大约等于1 200千米 答案:15.C 16.A 17.C 18.B 19.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河流阶地主要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坡坎)两个形态要素组成(如图)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造成广阔的谷底或平原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面。
假设这一过程屡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展现多级阶地读图,完成第19~20题 19关于构造运动形成阶地的表达,正确的是( ) A.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 B.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和聚积作用为主 C.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以侧蚀和聚积作用为主 D.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首先在上游快速下切形成阶地 20气候变化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从而导致河水对河床产生的作用力不一样,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形成的阶地称为气候阶地在气候特别寒冷或干旱时期,流域内植被稀疏,风化猛烈,碎屑物质丰富;在气候转为和暖润湿时期,流域内植被茂密那么( ) A.在气候特别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 B.在气候特别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易形成坡坎 C.在气候转为和暖润湿时期,河床以下切侵蚀为主 D.在气候转为和暖润湿时期,河流不易形成阶地 解析:第19题,由题干可知,构造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为主,这时河流流速减缓,泥沙不断聚积;阶地是因河流构造运动上升和稳定期反复展现而形成第20题,和暖润湿时期,植被繁茂,河流泥沙含量裁减,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河床下切侵蚀;在气候特别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流量裁减,发育广阔的阶地面;气候阶地也是因润湿和干旱或寒冷反复展现而形成。
答案:19.B 20.C 二、综合题(共50分) 21.(16分)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甲、乙、丙三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分别是: 地形:甲是 ,乙是 ;地质构造:甲是 ,丙是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