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诗歌鉴赏高一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综合练含答案.doc

61页
  • 卖家[上传人]:王****
  • 文档编号:332483534
  • 上传时间:2022-08-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8.04KB
  • / 6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诗歌鉴赏高一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项综合练含答案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送何遁山人归蜀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押韵的情况看,本诗共有四个韵脚               B. 从诗歌的题材看,本诗是一首送别诗C. “下马浣征衣”指结束在外征战、回到家乡    D. “应知已息机”指摆脱琐事、停止世俗活动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 含蓄隽永                           B. 豪放洒脱                           C. 简洁明快                           D. 深沉哀婉(3)请从“虚实结合”这一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 答案:C解析: (1)C(2)A(3)首联通过想象虚写何遁山人的孩子在自家柴扉外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颔联想象何遁山人倚门远望的孩子忽然听到远处的山壑中传来杜鹃的叫声,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父亲翻过前山回来了。

      颈联通过想象虚写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尾联设想虚写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题目送别为实写,虚实结合,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解析】【分析】(1)C项,“下马浣征衣”指下马来浣洗好衣服,不涉及征战,故本题选C项 (2)本诗是北宋诗人梅尧臣的临别赠诗,作者没有直接写对离别友人的祝福,而是含蓄的想象友人归家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轻松愉悦,诗中诗人设想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故本题选A项 (3)题目为实写,作为送别诗,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想象手法的使用送别诗用想象的手法——想象所送之人与自己分别之后的情况——当属常见,但这首诗却与别诗另有不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全诗四联八句均为想象之语,没有一句实写两人分别时的情形此诗全用想象,结合题目故虚实结合,学生根据原诗句进行总结即可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⑴C;⑵A; ⑶首联通过想象虚写何遁山人的孩子在自家柴扉外急切地盼望父亲归来颔联想象何遁山人倚门远望的孩子忽然听到远处的山壑中传来杜鹃的叫声,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父亲翻过前山回来了颈联通过想象虚写友人喜逢家乡的燕子,一洗征尘。

      尾联设想虚写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题目送别为实写,虚实结合,寄托了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韵脚、题材、句子含义的基本能力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⑵本题考查题考查把握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⑶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三日登楼有怀金陵宣城诸友①范成大百尺西楼十二栏,日迟花影对人闲春风已入片时梦,寒食从今数日间折柳故情多望断,落梅新曲与愁关诗成欲访江南便,千里烟波万叠山注】①范成大在二十九岁中进士之前,曾一度游学于金陵、宣城等地,这首诗写于诗人回到家乡苏州之后1)本诗前三联从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序不断变化方面进行构思,请简要分析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解析: (1)首联写现在:眼前的高楼栏杆,闲静花影。

      颔联由过去到未来:由已经入梦的过去春风,到数日将到的寒食颈联由过去到现在:由回忆过去的折柳分别,回到现实听到落梅新曲2)运用夸张手法,“千里烟波”“万叠山”突出了朋友山水阻隔的遥远;运用想象手法,想象诗成后找人跨越山水送给朋友,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以景作结,含蓄地表达了将与朋友难以相见的惆怅之情 【解析】【分析】(1)本题要求分析前三联时序的变化百尺西楼十二栏,日迟花影对人闲”,高高的西楼共有十二个栏杆,漫漫长日下花朵安静的开放首联紧扣题目,写登楼时的所见与所感,是写的现在;“春风已入片时梦,寒食从今数日间”,意思是说,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恍惚之间,片时一梦,春风已老,春天已经过了大半,一年一度的寒食节在这几天之间又要到了颔联写登楼的时令、节候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哀愁,是由过去到未来;“折柳故情多望断,落梅新曲与愁关”,颈联紧承颔联,先回忆相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再感叹时艰,让人为国土沦陷而痛心疾首,忧愁焦虑是由回忆过去,再回到现实 (2)本诗尾联,“诗成欲访江南便,千里烟波万叠山”意思是诗歌作成欲寻人寄给你们,但相隔千山万水又谈何容易诗成”“欲访”都是作者的想象之语,“千里烟波”“万叠山”,相隔万水千山,运用夸张,突出与朋友山水阻隔的遥远,结句“千里烟波万叠山”,眼前所见浩渺的烟波、重叠的山峦,不直说怀友而思念朋友之情,而把这种怀友的惆怅包蕴在景物的描写之中,以景结情,隽永含蓄,意境优美。

      故答案为:⑴首联写现在:眼前的高楼栏杆,闲静花影颔联由过去到未来:由已经入梦的过去春风,到数日将到的寒食颈联由过去到现在:由回忆过去的折柳分别,回到现实听到落梅新曲 ⑵运用夸张手法,“千里烟波”“万叠山”突出了朋友山水阻隔的遥远;运用想象手法,想象诗成后找人跨越山水送给朋友,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以景作结,含蓄地表达了将与朋友难以相见的惆怅之情点评】(1)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咏白海棠①曹雪芹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注释】此诗为《红楼梦》中大观园众姐妹“海棠诗社”结社后首次咏诗时探春所作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通过写景,交代了秋天雨后黄昏的时令特征,这是白海棠生长的环境。

      B.一般咏物诗描摹物象都由实而虚,本诗却直接切入白海棠的精神气韵,从“神”上入笔,突出赏花人的超凡脱俗C.颈联描写海棠的“形”倩影三更月有痕”,将带着雨珠的白海棠描写成独自落泪的美人,楚楚动人D.尾联化用唐代刘兼《海棠花》诗“良宵更有多情处,月下芬芳伴醉吟”,写海棠在黄昏中多情地伴着诗人吟咏2)这首咏物诗塑造了白海棠怎样的形象,是怎样塑造的? 答案:C解析: (1)C(2)海棠形象:花色洁白、姿态柔弱、气质孤高.手法:①烘托;用斜阳、寒草、重门等清冷幽僻的环境烘托海棠孤独高洁的形象;②拟人:把海棠比作一位冰肌玉骨的仙子,突出海棠美丽的形象和高洁的气质;③比喻:把海棠高洁的精神比作美玉 【解析】【分析】(1)C项 ,“将带着雨珠的白海棠描写成独自落泪的美人,楚楚动人”,全篇塑造了海棠花色洁白、姿态柔弱、气质孤高的形象,“倩影三更月有痕”意思是 月亮出来照亮了白海棠美好的身影,而不是独自落泪的美女 (2)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此处写景,渲染氛围,用斜阳、寒草、重门等清冷幽僻的环境烘托海棠孤独高洁的形象;“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此处运用比喻,把海棠高洁的精神比作美玉,生动形象地突出花色洁白的形象特点;“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花蕊一点点更显得白海棠娇怯多姿。

      倩影三更月有痕:月亮出来照亮了白海棠美好的身影,此处运用烘托手法突出白海棠姿态柔弱的形象特点;“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此处运用拟人手法,把海棠比作一位冰肌玉骨的仙子,突出海棠美丽高洁的气质特点 故答案为:⑴C; ⑵海棠形象:花色洁白、姿态柔弱、气质孤高.手法:①烘托;用斜阳、寒草、重门等清冷幽僻的环境烘托海棠孤独高洁的形象;②拟人:把海棠比作一位冰肌玉骨的仙子,突出海棠美丽的形象和高洁的气质;③比喻:把海棠高洁的精神比作美玉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 【翻译】     夕阳照着秋草连接着层层的院门,苔藓青翠长满了雨水淋过的花盆 白玉的品格难比海棠的纯洁,那雪般的肌骨更能陶情醉人 点点花蕊芳香娇嫩好象不胜风力,夜深明月下还留着她俏丽的影痕。

      不要说白衣仙女得道成仙飞天去,白海棠多情地陪伴我吟咏到黄昏​这首诗首联交待了季节、场景;颔联写海棠之白;颈联写海棠之柔;尾联写海棠与诗人融为一体贾探春以白海棠自喻,既描绘了白海棠的仙姿,又抒写出自己的超凡脱俗的风范,同时也表达出对于无力扭转家族和个人命运的无奈运用烘托、拟人、比喻手法,结合诗句分析4.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①叶梦得    霜降碧天静,秋事②促西风寒声隐地,初听中夜入梧桐起瞰高城回望,寥落关河千里,一醉与君同叠鼓闹清晓,飞骑引雕弓    岁将晚,客争笑,问衰翁平生豪气安在,走马为谁雄何似当筵虎士,挥手弦声响处,双雁落遥空老矣真堪愧,回首望云中③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南宋绍兴八年当时叶梦得六十一岁,任江东安抚制置大使,总管四路漕计,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九月望日,与幕下诸将操练弓箭,因病而未能上场习射②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③云中:汉代北方边防重镇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开篇以“霜降”“碧天”“秋事”“西风”“梧桐”突出了深秋的寥廓与凄清B. “起瞰”三句,写词人午夜登高远眺,不由生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借酒浇愁。

      C. 下片写了西园习射的情景,诗人因病不能竞武,看到虎士矫健英武的表现,感慨万千D. 结尾“回首望云中”,诗人借汉代古地名表达了自己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的心愿2)明人毛晋《石林词跋》说叶梦得“不作柔语殢(tì,纠缠)人”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 答案:B解析: (1)B(2)这句评论是说叶梦得的词不是婉约的风格本词中“碧天”“高城”“关河”“叠鼓”“飞骑”“雕弓”等意象创设了寥廓的意境,以及军中热烈而雄健的氛围诗人当时已经年迈且正在生病,但仍深夜登上城楼远眺残破的河山,回想起“平生豪气”,仍为虎士的矫健身手赞叹,充满了深沉的忧国之思和豪迈的报国之情下片虽有因年老不能为国征战而惭愧之情,但“回首望云中”,诗人仍牵挂前线,有老骥伏枥之志无自怜哀叹,尽壮士悲慨,是“不作柔语殢人” 【解析】【分析】(1)B项,“‘起瞰’三句,……不由生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错误,从词中来看,“起瞰”三句的意思是心事重重的词人起身离座,登上城楼,向中原望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第二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丰富的数据世界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角 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第1课时)几何体的认识+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应用题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课件)-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pptx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pptx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pptx 《三元一次方程组》说课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pptx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课件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题含答案.pptx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pptx 变阻器+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pptx 光的反射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pptx 热机的效率+课件-2025-2026学年物理人教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pptx 透镜+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