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法则的心理学逻辑.doc
8页巴菲特法则的心理学逻辑 作者:高松 巴菲特法则是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42年成功投资生涯一直秉持的不二法则,核心精髓包括价值投资、边际安全原则、集中投资组合、长期持有股权等,秉持巴菲特法则的投资者如凯恩斯(Keynesian)、芒格(Monger)等都获得超越大盘的投资回报,考虑到美国股市过去20年增长10倍的大牛市背景下,仍然有90%的投资者未能盈利的严峻事实,长期获得超越大盘的投资回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历史证明巴菲特法则是投资界的黄金法则然而,尽管巴菲特法则为广大投资界人士所熟知,该法则本身也不难理解,但是成功应用巴菲特法则获得成功的人还是凤毛麟角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事实上,巴菲特法则的核心思想并不是沃伦.巴菲特所发现并建立的巴菲特法则综合了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的价值投资的边际安全原则、朋友菲利普.费舍(Philip Fisher)的水桶式公司调查方法、合作伙伴查理.芒格(Charles Monger)的心理格式塔理论,其本身并无创新之处这就如同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中所论述的核心理论“集中优势兵力原则、运动战中的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原则”同样是借鉴了伟大的军事思想家克劳塞维兹的《战争论》中的光辉思想,毛泽东的伟大并不体现在军事思想的创新上,而是体现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成功地执行了这些原则。
同样,沃伦.巴菲特也并非思想理论家,他的成就体现在对巴菲特法则的执行上,可以说巴菲特法则的执行正是利用巴菲特法则获取投资成功的核心难点所在,而这也正是造成上文所述现象的根本原因 巴菲特法则执行的最大难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类本性的理解与超越,二是对投资价值判断的专业性前者涉及人类心理的奥秘,后者涉及对股票背后商业运营的洞察力(将另文论述)任何冷酷的投资市场的背后都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在推动,因而对他们心理的研究是洞察投资市场的独特视角对投资的研究并不仅限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财务分析、运营管理等领域,假如所有的事实仅是真理的一部分的话,那么不同层面的解释可以拼合成一幅完整的图景,而心理学正是构成投资规律研究图景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蒂文.平克(Pinker)曾对此做了生动诠释:“对美洲大陆海岸线与非洲大陆海岸线的嵌合现象,地理学家的解释是它们原本是拼接在一起的,由于分属不同的板块导致了它们的漂移,地质学家进一步解释了岩浆上涌导致了板块的分离,而说明为什么地心与地壳作用导致岩浆炙热上涌的任务则留给了物理学家本文的重点在于通过对前一难点的分析使读者能透彻理解投资中的心理学原理,克服人性弱点并超越自己,利用巴菲特法则获取满意的投资收益。
直觉判断与错觉思维 心理学的一个重大发现就是人类的直觉,这是一个无意识的心灵,一个由直觉在幕后操纵的心灵正如300年前法国哲学家及数学家帕斯卡尔(Pascal)所说:“心灵活动有其自身原因,而理性却无法知晓人类的思维、记忆、态度都是同时在两个水平上运行的,一个是有意识和有意图的,另一个是无意识和自动的我们的所知比我们知道自己所知的还要多直觉是人类在长期进化中基因优化的结果,是人类反应及处理所面临问题的心理捷径,它节省了人类的心智资源,是人类基于各种信息与刺激的本能反应模式股市中常见的恐惧、贪婪、乐观、悲观等人类情绪均是无意识的自动的直觉反映,它是人类的本性,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人们会疯狂的追涨(贪婪)、杀跌(恐惧),为什么中外股市不断重演着非理性繁荣与非理性萧条的历史循环 正如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一样,直觉判断一方面节省了人类的心智资源,另一方面也为人类带来了错觉思维由于直觉存在敏感性、即时性、既定模式反映等特征,直觉在进行判断与决策时有着明显的局限性,从而使人们产生了事后聪明偏见、过度敏感效应、信念固着现象、过度自信倾向等错误思维,从而对人们的明智决策设置了障碍,这在股市投资决策中充分反映了出来。
所谓事后聪明偏见是指人们往往倾向于利用事件发生之后的结果去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过程当然,通过结果推测原因是相对容易的,俗语“事后诸葛亮”就是指这一现象然而,人们往往忽视了事后理解的天然优势,而进一步贬低了事前决策的复杂性与难度,形成了事后聪明偏见美国公众对911事件的态度鲜明的反映出事后聪明偏见的存在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公众普遍对政府尤其是中央情报局的工作持批评态度,公众认为在明显的情报线索下(曾有中情局特工提交了有关恐怖分子可能利用飞机进行恐怖活动的情报),中情局没有做出有效措施以避免事件发生,这是失职的与愚蠢的行为然而,公众带有事后聪明偏见,考虑到中情局每天收到的成千上万的情报线索(大部分不了了之),做出明智的事前判断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在公众舆论的压力下,布什重组了美国情报系统,但至今未获得明显收获 丹麦哲学家索伦.基尔恺戈尔(Soren Kierkegaord)曾经讲过:“生活是正着过的,但是倒着理解的事后聪明偏见是普遍存在的,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一错觉思维使人们倾向于高估自身的能力,而低估他人的能力巴菲特在投资中尽量避免犯这样的错误,事实上1960年代对伯克夏.哈撒韦的投资(当年主要以纺织业为主)给了巴菲特非常大的教训,1980年代他被迫将持续亏损的纺织业务关闭。
这形成了巴菲特非常重要的投资准则,既投资于保持一贯经营原则的公司,避开陷入困境的公司不要高估自己,指望自己比该公司的经营者做得更好,能够扭亏为盈我和查理还没学会如何解决公司的难题,”巴菲特承认,“但是我们学会了如何避开难题,我们的成功在于我们集中力量于我们能跨越的一尺栅栏上,而不是发现了跨越七尺栅栏的方法 过度敏感效应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倾向于高估与夸大刚刚发生的事件的影响因素,而低估影响整体系统的其他因素的作用,从而做出错误判断,并对此做出过度的行为反应对敏感应当辩证分析,敏感能使人们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并加快对此的反应速度,但也会加大反应的幅度,使反应过分同样以911事件做出说明911事件后,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毁纽约世贸双塔的情景极大的刺激了美国公众的神经,于是人们大大高估了航空旅行的危险性,倾向于选择其他旅行方式,美国航空业随之进入大萧条期然而,数据统计显示,即使考虑到911事件的航空灾难,航空旅行也是所有旅行方式中最安全的,其事故率是火车旅行的三分之一 过度敏感效应在股票市场投资中反映的淋漓尽致,在股市上涨时,人们往往过分乐观,倾向于相信大牛市是永无尽头的,于是贪婪驱使下的购买行为过分推高了股票价格;而股市下跌时,人们往往过分悲观,倾向于相信大熊市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恐惧驱使下的抛售行为过分打压了股票的价格。
巴菲特认为正是人们的非理性行为使得股票价格围绕其价值进行过分的波动,为投资带来机会他认为好的投资者应当利用这一现象,在别人贪婪时恐惧(1969年当巴菲特发现股票市场中人们已经陷入疯狂时果断抛售了所有股票,并解散了投资基金),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当1973、1974年美国股市大幅下跌进入熊市后,巴菲特又逢低分批建仓成功抄底)巴菲特认为,“股票市场下跌在某种情况下不是坏事,投资机会正是从投资退潮中显露出来 信念固着现象是指人们一旦对某项事物建立了某种信念,尤其是为它建立了一个理论支持体系,那么就很难打破人们的这一看法,即使是相反的证据与信息出现时他们也往往视而不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越是极力想证明自己的理论与解释是正确的,就越是对挑战自己信念的信息越封闭造成信念固着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往往会从他们所秉持的信念中获益,科学家能够从自己的理论中获取学术地位与荣耀,宗教信仰者可以从对宗教信念的虔诚获取心灵的宁静与祥和,股民也可以从对股票上涨与下跌的预期中获取投资收益这种潜在的信念收益是以高昂的付出为代价的,我们成为自己思维方式的囚徒 信念固着现象是股票投资中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股票投资者往往倾向于预测股市的涨跌与股票价格的波动,各类证券分析机构也通过预测股价波动获取收益。
然而,人们往往会落入信念固着的思维陷阱,在满仓时忽视下跌信号的出现,而在空仓时忽视上涨因素的累积巴菲特看透了这一思维误区,主张理解投资与投机差异,认为应理性的投资而不应非理性的投机应当说,这就是巴菲特法则的思想精髓——价值投资凯恩斯、格雷厄姆及巴菲特都曾解释过投资与投机的差异凯恩斯认为:“投资是预测资产未来收益的活动,而投机是预测市场心理的活动对格雷厄姆来说,“投资操作就是基于透彻的分析,确保本金的安全并能获得满意的回报不能满足这个要求的操作就是投机巴菲特相信:“如果你是投资者,你所关注的就是资产——在我们这里是指公司——未来的发展变化如果你是投机者,你主要预测独立于公司的价格变化以上述标准来看,中国股市目前还是一个投机市场 过度自信倾向是指人们在对过去知识进行判断中存在智力自负现象,这种现象会影响对目前知识的评价和未来行为的预测尽管我们知道自己过去出过错,但我们对未来的预期仍然相当乐观造成过度自信倾向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往往倾向于在他们完全正确的时刻回忆自己的错误判断,从而认为这只是偶然发生的事件,与他们的能力缺陷无关过度自信倾向几乎影响了每一个人,从领导者到普通老百姓都容易因过度自信而做出错误决策,约翰逊的过度自信造成了美国1960年代陷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潭,胡志标的过度自信造成了爱多的兴起与灭亡,尼克.里森的过度自信造成了百年巴林银行的倒闭,郑筱萸的过度自信造成了国家医药监管的失控及政府信誉的损失,人类的过度自信造成了对地球资源的掠夺性消费及生态环境体系的毁灭。
可以说过度自信倾向是人类理性决策的最大敌人,这一倾向还容易使人们产生控制错觉,认为各种随机事件受自己的影响与控制控制错觉正是驱动赌徒进行赌博的最大动力,也是人们为许多不可完成之事努力拼搏的原因赌徒一旦赢了就归因于自己的赌技与预见力,一旦输了就认为“差一点就成了,或偶然倒霉”以理性角度来看,进行赌博与购买彩票从概率上来说是一场必输的游戏,然而还是有无数赌徒与彩民由于控制错觉而沉迷于此博彩产业正是因这一人类弱点而兴旺发达,据估计澳门今年赌博业收入将达到创纪录的600亿人民币 真正摆脱过度自信倾向,超越自己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托马斯.杰斐逊曾说:“智者十分了解自己的缺点,因此绝不会保证永不出错;那些懂的最多的人也清楚自己知之甚少一旦有极少数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就会取得巨大成就,巴菲特就是这样的少数人之一绝大多数的股票投资人都坚信自己能够判断出大盘的涨跌趋势,并通过“逢低买入与逢高卖出”来获取收益,自己的收益将远远超出大盘指数的涨幅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据统计90%的投资者(包括机构投资者)投资收益落后于大盘指数的增长,尽管这一统计数据是如此明显的证据,人们还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成为那部分10%的投资者,而拒绝接受傻瓜似的股指基金组合,认为这是对自我智力的羞辱。
巴菲特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认为大盘是无法预测的,能够把握的是对股票背后公司价值的评价与未来收益的预测,因此他从不期望于通过预测大盘来获益此外,巴菲特还坚持投资于自己所熟悉的行业,他承认自己不投资于高科技公司的原因是自己没有能力理解和评价它们在伯克夏.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Inc)1998年年会上他说:“我很敬佩安迪.格罗夫(Andy Grove)和比尔.盖茨(Bill Gates),而且希望把这种敬佩通过资金支持他们转化成行动但是说到微软与英特尔,我不知道十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而且我也不喜欢玩那种对方占优势的游戏我花所有的时间考虑技术,但我仍然可能是分析这个行业的第100、第1000甚至第10000个聪明的人确实有人能分析这个行业,但是我不行 从众与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