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doc
7页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为了全面落实《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及时发现、制止和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结合我县的实际,实施土地巡查制度如下:一、 巡查范围各乡、镇土管所应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划定区域,结合当地情况,对所辖区域划分不同等级的巡查范围,实行动态巡查1、一级巡查区域:①基本农田保护区;②县城规划区、工业园区红线内;③建制镇、城乡结合部;④重点建筑石料采矿区,一般性矿产开采点2、二级巡查区域:①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耕地;②县道、乡村道两侧 50 米范围内;③小集镇周边以及项目建设用地3、三级巡查区域:①一级区域、二级区域以外的土地;②一级区域、二级区域以外的采矿区4、一级区域为重点巡查区域,每周巡查一次,二级区域每两周巡查一次,三级区域每月巡查一次,注重抓一、二级区域,兼顾三级区域;全面掌握辖区建设用地和矿区开采动态,实施全程监控二、职责分工1、国土资源执法监察、 土地利用动态巡查工作, 由县局执法大队、 乡镇国土所监察员和村信息员承担,县局执法大队主要对一级巡查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实施巡查,并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乡镇国土所监察员和村信息员的巡查活动;监督检查和考核村信息员的巡查情况和效果。
2、各乡镇国土所监察员对所辖范围内的二级巡查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实施巡查, 对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随机、及时予以处理,并向执法大队报处理结果,问题较大的,应及时上报执法大队立案查处3、各村信息员负责对三级巡查区域进行巡查,重点巡查乡村道路两侧和村庄周围等,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报乡镇国土所予以处理,同时,密切配合执法大队和乡镇国土所对一、二级巡查区域的巡查活动三、巡查人员职责1、全体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专职和兼职人员, 必须认真履行职责, 总结本区域国土资源违法特点,违法发案区域和分布,对一级巡查区域随时巡查和定期巡查2、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县执法大队及分管领导负总责,执法监察人员实行定人、定位、定责任,包查、包处理、包监督、包结案乡镇一级要以村、组为单位,将本行政区分成若干责任片,责任人为组长组长全程负责本片的土地登记、建设用地管理 ( 报批资料、开工放线、收工验收 ) 和执法巡查及违法用地的发现、制止、上报和协助查处3、巡查人员应当熟悉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在巡查中要持证上岗4、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对拒不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已形成违法事实的, 及时报告并立案查处;对正在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依法制止。
违法用地的发现率、制止率、报告率均达 100%5、建立规范的巡查台帐, 对每次巡查情况做详细记录; 对在巡查中处理的问题应登记完整, 做到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对巡查中发现的重要情况要及时汇总上报主管部门6、巡查队员发现有违法行为时,要立即制止,责令停工,并在两小时内查清基本情况,由中队长向县局监察大队汇报四、责任考核1、县国土资源局建立量化的考核指标, 对动态巡查责任制的执行情况和效果定期进行考核 县国土资源局把实行动态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国土资源违法情况,作为考核下级部门执法监察业务的首要指标,并根据考核情况予以奖惩考核情况要与奖惩、挂钩2、考核为优秀档次的乡、镇土管所专业执法监察人员,由县国土资源局通报表彰,并列入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模范评比表彰范围;考核为不合格档次的乡、镇土管所、专业执法监察队伍,由县国土资源局通报批评,并不得评先进第一条 为落实执法监察工作 “预防为主,事前防范与事后查处相结合 ”的方针,及时发现、有效制止和依法查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依据《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 《四川省土地监察条例》 和《四川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度》 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国土资源所是实施动态巡查的主力军,按照本级国土资源局(分局)确定的巡查责任区域,实行分片包干,具体落实到人,随时巡查和定期巡查第三条 国土资源所动态巡查的主要内容: (一)及时发现和制止正在发生的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并对拒不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或已形成违法事实的,应及时报告本级国土资源局(分局),由执法监察科(队)立案查处,并积极配合调查取证工作二)对已供土地实施跟踪检查,检查用地单位或个人是否按批准的用途进行建设,是否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约定或者建设用地的批准文件规定的动工期限开工建设三)设立举报,建立乡、村、组为联系点的执法监察信息网络,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信息监督员,并有专人负责与信息监督员保持联系和互动工作状态四)在动态巡查中,广泛宣传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增强人民群众保护土地和矿产资源的法律、法规意识第四条 国土资源所要建立规范的执法信息台帐;案件调查处理台帐;信息传递台帐和供地跟踪管理台帐 巡查人员外出巡查时必须 2 人以上同行, 亮证执法, 并对每次巡查情况做详实记录第五条 国土资源所要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矿产资源规划,结合当地情况,对所辖区域划分不同等级的巡查区,实行动态巡查。
下列区域应作为一级巡查区,实行重点巡查:(一)基本农田保护区;(二)城乡结合部、公路干线两侧、独立工矿区、集镇村庄周围;(三)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及重点项目建设区域;(四)国家、省级规划的矿区及本辖区内的重点矿区;(五)旅游风景区和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其他区域应作为二级或三级巡查区第六条 对巡查工作不负责,疏于巡查,造成群体违法或重大违法案件的,对巡查中发现问题隐瞒不报甚至弄虚作假的,将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第七条 国土资源所动态巡查工作列入本级国土资源局 (分局)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第八条 国土资源所动态巡查奖惩办法按本级国土资源局(分局)的有关规定执行为了强化国土资源的管理, 规范用地行为, 全面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确保及时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将其处理在萌芽状态根据《土地管理法》、 《矿产资源法》、《甘肃省土地监督检查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实施国土资源动态管理,特制定本巡查制度:第一条 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的责任单位是华池县国土资源局、 华池县国土资源局执法队为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向国土资源局负责第二条 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工作要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三条 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的范围和对象为华池县境内使用国有、 集体土地的所有单位和个人第四条 国土资源动态巡查的内容包括:1、检查辖区内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2、监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的执行情况, 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3、检查辖区内农村宅基地建设,预防乱占滥土地、闲置、荒芜土地的违法行为4、检查国家建设用地,乡镇村集体建设用地、农业建设用地的使用情况5、检查采矿许可证、及时制止无证开采、非法开采等违法行为6、检查耕地开垦费、闲置费、复垦费、土地有偿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收缴情况7、土地开发、复垦的完成情况第五条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实行领导负责制 分管领导及县执法队负总责, 每次巡查必须有领导带队第六条 巡查依据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6、《土地监察暂行规定》第七条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划定区域,结合实际情况,划分不同等级的巡查范围,实行动态巡查 1、一级巡查区域:①基本农田保护区; ②省道及县乡公路沿线; ③县城、乡镇所在地、城乡结合部;④油田生产重点区域。
2、二级巡查区域:①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耕地;②乡村道路沿线;③村庄集居地第八条一级区域为重点巡查区域, 由国土资源所每周巡查一次, 二级区域每月巡查一次, 兼顾二级区域; 全面掌握辖区建设用地和矿区开采动态, 实施全程监控巡查应作到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第九条 华池县国土资源局执法队每月集中在公路沿线、 乡镇所在地及城乡结合部巡查不少于一次 各国土资源所密切配合执法队对一、 二级巡查区域的巡查活动第十条 国土资源动态巡查实行分片包干, 责任到人执法监察人员实行定人、定位、定责任,包调查、包处理、包监督第十一条 巡查的责任:1、认真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采用多种形式增强执法人员和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法制观念2、全面、正确贯彻实施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行政,照章办事,不得曲解法律、法规,不滥用职权,随意执法3、按照“预防为主,防治并举”的原则,对辖区内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重点矿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巡回检查, 及时制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 切实保护耕地4、及时依法调处或查处经批准受理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土地权属纠纷和违法案件,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适当,手续完备,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和法定职责权限。
5、及时受理土地纠纷、案件的行政复议6、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区别不同情况按如下程序办理:(1)现场停工,丈量占地面积,登记占地类型,施工现状2)调查了解有关情况3)依照总体规划,看能否修建,提出处理意见汇报局务会议审定并做出适当的处罚第十二条 巡查的义务:1、学习、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政策2、依法保护土地使用者、采矿权人的合法权利3、、为群众提供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第十三条 动态巡查必须有巡查方案和记录 并建立完备的巡查台帐, 对每次巡查情况做详细记录; 对在巡查中处理的问题应登记完整, 做到有据可查, 有章可循 巡查人员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对拒不停止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已形成违法事实的, 及时报告并立案查处; 对正在发生的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依法制止违法用地的发现率、制止率、报告率均达 100%第十四条、华池县国土资源局每月按时向市局执法队上报当月巡查情况, 各国土资源所根据本月巡查原始记录,认真填写“国土资源所巡查月报表”,于月底报县国土资源局执法队内容包括本区域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发生的实际情况、现场制止处理与结果 国土资源所难以制止或处理的具体原因, 应当及时向局务会汇报,提出需要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