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跨铁立交桥连续梁施工方案.doc
17页中铁二局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Ⅳ标指挥部第二项目部 右幅八里街公路立交桥连续梁施工方案目 录一、工程概况: 1二、主要工程数量表: 2三、相关目标及计划: 23.1、工期目标: 23.2、质量目标: 23.3、安全目标: 23.4、封锁点计划: 3四、施工方案: 31、施工工序: 32、施工方法: 3(1)、施工准备: 3(2)、支架地基处理 3(3)、支架安装: 4(4)、模板安装: 6(5)、钢筋加工及安装: 6(6)、混凝土浇筑: 7(7)、混凝土养护: 7(8)、预应力施工: 7(9)、桥面系施工: 9五、既有线施工安全措施 10六、应急救援材料准备 126.1应急材料及机具 126.2应急预案 136.2.1指导思想 136.2.2支架失稳应急预案 136.2.3组织机构 146.2.4应急组织分工与职责 146.3机械倾覆及侵限应急响应工作流程步骤 156.4、应急处理措施 15第1页八里街上跨公路立交桥连续梁(35+39+35)m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八里街公路立交桥为跨越湘桂铁路和贵广铁路联络线而设,横跨线路位于直线上,与新建湘桂线路呈85°1′斜交,与湘桂线交叉里程为K349+285=GK0+063.37,桥面设计1%的单面纵向坡。
中心里程为: K849+285,孔跨布置为:35+39+35m,全长109m本桥体系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箱梁结构形式为单箱双室的截面形式梁高2.2m,箱梁顶宽16m,箱体底宽6.38m,外侧悬臂板长3.2m,悬臂端部厚为22cm,线路中心悬臂板长2.8m,外侧腹板长35cm,悬臂根部厚均为55cm,顶板厚度27~55cm,底板厚为25~55cm,边腹板厚为45~65cm,中腹板厚为45~85cm,(箱梁横断面图见附图1),预应力采用纵、横双向预应力体系桥面布置:桥面宽32m,布置为:0.5m(护栏)+3.5m(人行道)+0.5m(护栏)+4m(非机动车道)+2×3.5m(机动车道)+0.5m(护栏)+0.5m(施工缝)+0.5m(护栏)+2×3.5m(机动车道)+0.5m(护栏)+3.5m(人行道)+ 0.5m(护栏),全桥采用半幅对称设计单幅宽16m,左右幅之间设置5cm的施工缝,桥面横坡设计为2%衡柳线开通前我部以完成跨既有线门洞及预留通道门洞架设(现场门洞架设情况如下图)根据2014年3月18日现场交底会上各产权单位磋商结果,要求站后对衡柳上下行线上悬挂的接触网线及回路线进行绝缘处理,确保人员及设备安全。
已施工左幅梁体衡阳侧防异物侵限系统按路局相关规定提交申请,批复后排员24小时看守直至拆除二、主要工程数量表:八里街公路立交桥上部结构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材料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C50混凝土 m31360.20 2M40水泥浆 m336.50 3钢绞线15-15.2mmt44.28 412-15.2mmt7.91 59-15.2mmt62.78 63-15.2mmt23.84 7钢筋HRB335t282.91 8HPB235t31.20 9锚具M15-15套48.00 10M15-12套112.00 11M15-9套232.00 12BM15-3套440.00 13BM15P-3套440.00 14塑料波纹管外径104mm内径90mmm2642.94 15外径98mm内径85mmm520.60 16外径83mm内径70mmm6150.16 17U1=60mmU2=22mmm6910.60 扁型三、相关目标及计划:3.1、工期目标:工期目标预计于2014年6月30日达到拆除支架条件3.2、质量目标: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桥梁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不低于100年3.3、安全目标:杜绝较大(及以上)施工安全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火灾事故,控制和减少一般责任事故。
3.4、封锁点计划:右幅八里街公路立交桥施工,预计需要线路天窗点及接触网停电计划20次,用于模板拆除(1次)、落水管安装(1次)、桥面横向张拉、注浆作业(2次)、线路上方防撞墙浇筑(4次)、跨线门洞拆除(12次)四、施工方案:1、施工工序:支架基础处理 支架安装 模板安装施工准备 (含支架预压) 钢筋安装 梁部钢筋加工波纹管安装(含预应力安装) 内模安装、封端模板安装 锚具安装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养护 张拉、封锚(含管道压浆) 桥面系施工2、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 支架准备:采用外租优质碗扣式脚手架,支架进场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验收后方可使用 模 板:内外模板采用现场加工吊装平台:由于梁体施工料具均靠25t吊车起吊至工作面,在位于梁体的第三跨衡阳侧设置吊装平台,平台位置为原既有湘桂线路基,经平整碾压后基础稳固可靠,平台距临近线路距离为23m,如出现吊车倾覆情况亦不影响运营线路安全。
2)、支架地基处理①、测量放样:在平整好的场地内放出施工范围和线路走向②、地基承载力的测定:由试验室采用轻型触探仪器每3m检测一个断面,每个断面的检测点位不少于3个,间距为4m左右,深度不小于1.5m,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80KPa③、基底处理:根据桥墩桩基施工开挖显示,地面0~4m为黏土层,地基承载力为120kpa,不满足设计要求,基底采用换填处理,换填范围为:长110m×宽40m×深3.2m,换填料采用路基填筑的AB料,换填时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夯实,每层填筑压实厚度不大于40cm,碾压时,由两边向中间碾压,碾压遍数不少于4遍,静压1遍、弱震1遍,强振1遍,收光1遍, 每层填筑完成后均需要检测压实度、空隙率和承载力各项指标均需满足路基基床表层标准在换填层顶面设置C30混凝土基础,厚0.8m,宽38m,长110m,中线与桥梁中线重合,表面设置一层HRB335φ16钢筋网片,网格间距为15cm×15cm,保护层为5cm,混凝土要求捣鼓密实,捣鼓后需要将表面的浮浆清除,表面平整,密实3)、支架安装:①、满堂支架安装: 箱梁施工采用φ48mmWDJ碗扣型多功能钢管脚手架搭设满堂支架和现浇立杆配置可调底座,立杆横桥向间距:翼缘板下为(3×90+60)cm、腹板下为(5×30)cm、中横隔板下为(2×30)cm,底板下为(3×90+60、60+3×90)cm,立杆顺桥向间距为第一跨:2×90+2×60+20×90cm。
第二跨:5×90cm,第三跨:27×90+2×60+2×90cm,立杆步距统一为120cm,支架外侧设置竖向剪刀撑,支架布置情况详见附图《八里街公路立交桥箱梁施工支架布置图》立杆顶部配置顶托,顶托上安装10X12cm的方木横向分配枋,横向方木上设10×10cm纵向方木作为纵向分配枋,纵向分配枋间距30cm(腹板和中横隔板下为20cm),再在分配枋上铺设15mm强化竹胶板形成底模箱梁外模、内模、端头模均采用15mm强化竹胶板现场加工而成支架与桥墩相冲突的地方采用普通钢管补强内箱支架采用φ48mm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布置大致按纵横向间距均为90cm,步距120cm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支架下加设与梁体同标号的砼垫块,内支撑位置宜与梁体正下面的碗扣支架位置一致,避免在横向方木上产生集中荷载支架剪刀撑用48mm钢管和旋转扣件与立杆或横杆相连,剪刀撑杆与水平杆间的夹角须在45~60度之间;顺桥向剪刀撑每隔2空立杆设置一道;横桥向剪刀撑按每隔2空立杆设置一道;水平方向剪刀撑每3米高设置一道,其它未述情况严格按JGJ166-2008《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技术规范》办理②、门洞式棚架搭设:门洞搭设现已完成。
③、防抛、防护措施柳州端防抛措施示意图衡阳端防抛措施示意图 梁体底模铺设平顺,模板间缝隙用胶带填缝,翼板以下钢管支架与门洞间满铺一层φ4浸塑钢丝网片,网片上方满铺模板,确保无缝隙门洞两侧采用φ40钢管作为防抛网立柱,钢管焊接在门洞工字钢上,并采用L8号角钢焊接三角支撑加固,横向采用φ12钢筋焊接与钢管上,并挂满安全绿网,安全绿网每间距30cm采用扎丝绑扎一个点右幅梁体左侧(柳州侧)因紧靠左幅梁体防撞墙,翼板底模模板延伸10cm紧靠左幅梁体翼板底,封闭左右幅之间的梁缝后,梁面不再做防抛处理故在梁体右侧(柳州侧)支架加宽1m设计,梁边缘安装的1.2m高临边防护,采用φ25钢筋做立柱,横向采用φ12钢筋焊接在立柱上,并挂设安全绿网,立柱钢筋与梁体钢筋相连,浇筑防撞墙时埋入混凝土内;在支架外侧安装2.2m高角钢防抛网,角钢立柱与钢管支架焊接;角钢防抛网与临边防护间形成一条宽70cm的防抛隔离带,同时加强对人员的安全教育,杜绝发生坠物现象④、支架预压: 根据《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以及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确定支架弹性变形值、检查支架承载能力的需要,采用已预制完成的混凝土块对箱梁满堂支架进行预压。
预压荷载为单孔梁体自重的120%预压采用分级加载,第一次加载为梁体重量的50%,第二次加载为梁体重量的100%,第三次加载为梁体重量的120%每次加载完成待变形稳定后进行两次观测,每次观测间隙时间约30分钟当所观测的两次数据基本一致,说明支架基本趋于稳定,方可进行下级加载为了保证预压工况接近于施工实际工况,对预压进行分区控制预压时间为24h以上,卸载时一次卸载完毕采用精密水准仪对预压过程进行测定,加载前布设好观测点,预压前对底模顶面高程(h1)进行一次测定,预压荷载满荷时,再一次测定底模顶面高程(h2),全部卸除预压荷载后再次测定底模顶面高程(h3)跨线门洞部分预压需在天窗点内进行非弹性变形值(w)的确定按下式计算: 弹性变形值(f)的确定按下式进行计算:在吊车起吊过程中派专人现场指挥,确保整个起吊预压过程的安全,预压完成后用吊车卸载,平板车运输,装、卸全过程均安排专职人员现场监控、指挥④、支架受力体检算(见附件:《八里街公路立交桥跨铁路支架检算书》)(4)、模板安装:底模、外膜和内模均采用木模加工成型,面板为1.5cm强化竹胶板,模板背面均需采用10×12cm的方木作为横向很竖向分配枋,分配枋中心间距不大于0.3m,分配枋木先竖向后纵向,在模板顶部、底部和腹板均设置对拉螺杆,采用φ22精轧螺纹钢筋作为拉杆,纵向间距为1.2m,竖向间距为1.2m在模板,纵向分配枋与拉杆之间采用采用U12槽钢限位板限位,长度不小于30cm。
模板及钢筋安装顺序:先安装底模、侧模,绑扎底板、腹板钢筋并安装底板纵向预应力管道、腹板纵向预应力管道然后安装内箱模板,再安装顶板钢筋5)、钢筋加工及安装:①、钢筋加工:普通钢筋采用Ⅰ级(HPB235)和Ⅱ级(HRB335)钢筋钢筋由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制作,采用平板车运至现场,中跨用T25吊车提升,现场一次绑扎成型,钢筋焊接:由于施工场地条件限制,所有的钢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