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言文学专业 毛纪诗歌创作浅探.doc
19页毛纪诗歌创作浅探摘要毛纪的诗歌创作既有应制的台阁之作,又有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从毛纪的个人志趣出发,其诗学观有着浓厚的复古意味;从毛纪与当时文人的交游情况来看,毛纪对茶陵派的诗学观不乏赞成态度关键词:毛纪 茶陵派 台阁体 复古 IResearch on Mao Jis Poetry CreationABSTRACT Mao Jis poetry creation has both the response to the Cabinet work, and also has expresses the personal emotion the work. Starting from the personal interest of Maoji, his poetics has a deep meaning of restoring ancient ways. Judging from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Mao Ji and the literati at that time, Mao Ji had no lack of favorable attitude towards the poetics of the cha ling style.Key words:Mao Ji Chaling style Cabinet style Restoration II目录第1章 绪论 ..11.1 毛纪其人其作概述 11.2 研究现状 21.3 研究意义 3第2章 毛纪诗歌作品概述 42.1 《鳌峰类稿》中所收录毛纪诗歌作品 42.2 《联句私钞》中所收录毛纪诗歌作品 5第3章 毛纪诗歌整体艺术风貌及艺术价值 63.1 毛纪诗歌作品主题概述 63.2 毛纪诗歌语言风格概述 73.3 毛纪诗作中的情理交融 7第4章 毛纪诗歌创作实践 11第5章 毛纪诗歌创作的影响 115.1 毛纪的诗坛交游状况 115.2 毛纪诗歌创作对后世的影响 12致谢 15参考文献 16III第1章 绪论1.1 毛纪其人其作概述毛纪,字维之,号砺庵,晚号海翁、鳌峰逸叟。
毛氏先世“当元季之乱自淮泗间徙家而来”[1],“籍莱之掖县东南隅”[2],号称“东莱崇儒毛氏”,毛纪是这个家族定居掖县后的第五代后裔,系毛敏第五子毛纪生于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七月十七日,,嘉靖二十四年(1545)卒,追赠太保,谥文简毛纪于成化年间先后考中举人、进士,进入仕途,于弘治初年授翰林院检讨,后升任修撰,充任经筵讲官,简侍东宫讲读,为皇太子师后参与修撰《孝宗实录》,书成,擢升侍讲学士,为讲官,继续担任给武宗讲课的重任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晋户部右侍郎,后转任吏部左侍郎正德十年(公元1515年)由吏部左侍郎升任礼部尚书,旋迁户部尚书,改理诰敕,掌詹事府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春,毛纪兼任东阁大学士,入内阁参与处理机要事务同年秋,又加太子太保衔,改任文渊大学士武宗南征,毛纪辅佐杨廷和留守京师因辅佐有功,又升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公元1521年,武宗暴病而死武宗无子,毛纪、杨廷和等人奏请太后,商定从湖北安陆迎武宗叔叔的儿子朱厚熜继皇帝位,是为世宗嘉靖皇帝世宗即位后,叙定策立之功,加毛纪伯爵位,毛纪辞免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大礼议”起,时任内阁首辅杨廷和、次辅蒋冕相继去职。
五月,毛纪出任内阁首辅,六月,毛纪晋吏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之后,又因在“大礼议”中与明世宗意见相左,被指责为“要结朋奸,背君报私”[3]七月,毛纪上疏,引疾乞休,并仍坚持自己的政见,反对明世宗笞罚廷臣的做法,劝谏皇帝“法祖典学,任贤纳谏,审是非,辨忠邪,以养和平之福[4]明世宗传旨责切,毛纪遂于嘉靖三年(1524)七月二十六日致仕对于毛纪在“大礼议”中的做法,清代傅维鳞在《明书》中这样评价:“世宗大礼之议,论忠佞,则杨廷和、蒋冕、毛澄、毛纪及伏阙得罪诸臣皆忠也;张璁、桂萼、霍韬等之附和佞矣[5]总体来看,当世与后世史家对毛纪的评价较高明代徐咸在《皇明名臣言行录》称赞毛纪:“其高尚之风尤人所罕及者……公历事四朝,清德正学,卓识宏才,为海内所倚重[6]明代官修的《明实录》也给予毛纪以高评,认为他:“守正不阿,晚家居二十年始终一节[7]清代官修的《明史》则称他:“有学识,居官廉静简重与廷和、冕正色立朝,并为缙绅所倚赖”[8],“清忠鲠亮,卓然有古大臣风[9]除却对毛纪生平的赞扬,其文采也得到时人与后世的认可毛纪过世后,时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严嵩在为毛纪所撰写神道碑文中曾这样评价他:“平居手不释卷,老而愈笃,作文浑厚典实,一根于理。
毛纪的文风也正如此,其写作的文章不但文字古朴典雅,引经据典,而且说理性强清康熙年间,毛氏后裔毛贡在纂修《东莱崇儒毛氏族谱》时,也谈到了毛纪的文章:“公自登第翰林,历詹士、春坊、殿阁学士,殆四十年,恒以文字为职,代言应制视草,以及请求碑志、赠遗、题咏之类,皆出于一时应酬而作者,不敢自谓其立言也毛纪一生阅历丰富,笔耕不辍,传世作品主要有《鳌峰类稿》26卷、《联句私钞》4卷、《海庙集》4卷、《密勿稿》1卷、《辞荣录》1卷、《归田杂识》1卷、《四朝恩遇图》1卷,并篡修成第一部《莱州府志》8卷,于嘉靖十四年刻印发行毛纪著作种类繁多,除应酬之作外,更有大量夹叙夹议、寓情于理、文采飞扬的诗文作品1.2 研究现状近代对于毛纪文学作品研究,多散见于各家诗集序言、各类诗选或小传、碑集、家谱、地方志中譬如毛贽私修地方志《勺亭识小录》,卢见曾的《国朝山左诗抄》,张思勉修、于始瞻纂《(乾隆)掖县志》,严嵩《钤山堂集》等且涉及内容多为作者简介和人物生平,对其文学评价则少之又少,一般体例短小、内容简单,往往只有只言片语,又多有重复之处当代学者关于毛纪文学作品的研究则更少,仅有在对毛纪生平的研究中或多或少涉及其文学作品的只言片语。
如:孙晓义所作硕士论文《毛纪<密勿稿>研究》从历史学角度出发,对毛纪所留存的《密勿稿》进行史学价值的研究,;程皓所作《清忠鲠亮,卓然有古大臣风——明代首辅毛纪小传》对毛纪生平做了简单梳理;朱铭所作《<姊妹易嫁>与东莱毛纪》—文以民间流传的乡里故事所衍生出的吕剧《姊妹易嫁》为引,从侧面讨论了世人眼中毛纪的生活;耿晶所作《毛纪:一把忠骨尽天知》 对毛纪生前与身后的事迹与评价做了简要介绍,等等,但真正探讨毛纪诗作的文字尚少1.3 研究意义毛纪主要活动于明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为明朝重臣,亦可称重要文人其在朝为官近四十载,官至内阁首辅;致仕后,活跃于乡里亦二十余载无论是在当时的政坛还是文坛,毛纪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毛纪是明代中期山左诗坛的一位重要诗人毛纪历经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官至内阁首辅,其下门人众多,影响广泛,所以毛纪诗歌创作中对台阁体的纠正、对“茶陵派”诗风的响应,都在推动着明中期诗歌风气的纠正与转变然而,综合来看,目前学术界关于毛纪文学作品的研究虽有开展,但主要是对其文集从历史学和文献学方面进行分析,关于其诗歌创作研究甚少当代有著作论及毛纪诗歌创作,但也不过寥寥百字因此,研究毛纪的诗歌创作,不仅是对其个人作品的探究,也期盼能够对了解胶东地区、乃至山左地区的文学创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因此,对于毛纪的诗歌创作和文学交游情况还有必要深入挖掘和研究 第16页,共16页第2章 毛纪诗歌作品概述在这两部诗文著作中,《归田杂识》二卷现存有明嘉靖十年毛纪手稿本,是为一册,.并不分卷,上附彩绪十六图,现在被中国社科院历史所藏笔者无缘得见,仅知道《归田杂识》是毛纪在归隐之后,与里中耆老在家内园林寻乐园中结社吟诗时所作诗歌图有引,轩有记,会有约,厘为上下卷,总名《归田杂识》”,吟咏之物,不外乎寻乐园之寻常景色毛贽在《勺亭识小录》中说毛纪归田后“与忘形五老相酬答,雅不作一穷愁语可云得大臣之体欤[10]2.1 《鳌峰类稿》中收录的诗文作品《鳌峰类稿》是毛纪的诗文集,同时也是其代表作,被《明史艺文志》收录,是书“乃纪致仕后所手定,前十八卷为文,后八卷为诗其编纂、整理工作自毛纪致仕归乡后始,于嘉靖二十年(1541)第一次刊印,其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非三言两语可道明由于研究需要,在此尝试做一概述今嘉靖二十年刻本《鳌峰类稿》共二十六卷,有文十八卷,诗八卷文收录于卷一至卷十八中,其中內制一卷计十五篇,讲章一卷计六篇,直解一卷计三十二篇,表笺、奏疏共一卷计十二篇,杂著两卷共计十九篇,序三卷共计二十八篇,记两卷共计十四篇,碑传一卷计六篇,墓志三卷共计二十三篇,行状一卷计五篇,祭文一卷计十六篇,书简一卷计三十七篇。
卷十九至卷二十六为诗及长短句,其中,诗共计415题、448首;长短句计6题、7首《鳌峰类稿》中,诗与长短句收录于卷十九至卷二十六中,以诗为主,长短句仅六题七首诗歌按体裁分为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排律等所涵盖内容丰富,有写景诗、纪事诗、咏史诗、送别诗等等在众多诗篇中,较有特色、同时也是数量占比较大的三类的是酬赠诗、题画诗与山水田园诗酬赠之作,在毛纪的诗歌创作中占到相当高的比例,多是与同僚、亲朋之间的寄题赠答、同韵唱和如《和谦斋徐公内阁赏芍药韵》《明妃曲和西桥刘汝忠韵》《中秋赏月次韵答汝俊》等等题画诗则是在毛纪与当地名士雅集之时或自画自题、或为他人画作题诗,如《题菊轩真意卷》《胡人献马图》等另外,也有部分诗篇记录了其作画之乐趣如《画马》另外还有毛纪游览之时兴至之作,表达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如《游城西》《西郊即事》等又,毛纪在致仕后回到莱州,结‘五老忘形会’,饮酒、品茗、赋诗、填词,“与里中郭大参东山、滕副使谧、王通判岳、王学博邦,酒不过三巡,蔬不逾五品,拈题分韵,雅歌投壶,居然香山洛社之遗风[11]在上述著作中,毛纪除了记述自己在朝及在野期间的所见所闻,也有总结自己漫长的人生思考所得之作,更有大量诗文歌咏了家乡的大好河山,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2.1 《鳌峰类稿》中收录的诗文作品《联句私抄》系毛纪在朝为官近四十载期间,与“僚友及诸司善鸣者”、“部佐同年数公”、“内阁诸老” 共计32人吟诗唱和,最后所结成的诗集,凡4卷,属于集体创作的成果这些人当中,除了两人是只有贡士功名的文人外,其余30人全都是有进士功名的各级朝廷命官,有的甚至是尚书、侍郎一类的高官显宦,这与毛纪的出身、身份以及志趣完全吻合明清时期,士大夫之间普遍形成以同乡、同年、同僚、门生等社会关系为基础的交游网络在朝为官期间,毛纪曾基于志趣相投,与诸多官员诗文唱和,通过这种方式,既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又扩大了眼界,提高了诗文水平从内容来看,《联句私钞》所含“会晤游赏”者二卷,“因事感怀”复得一卷,另有一卷为内阁中作其中,第四卷由于受到其身份与创作时间、地点、目的等诸多限制,诗歌有着明显的“台阁”气息,与前三卷之风格大有不同第3章 毛纪诗歌整体风貌及艺术特色可大致归纳出毛纪在诗歌创作上有以下特点:其一,从主题倾向来看,除应制之作所规定的主题外,毛纪个人作品偏爱以山水田园题材入诗;其二,从语言风格来看,其用词偏爱典雅,但又能摹写自然,抒发真情实感;其三,毛纪偏爱“以文为诗”,常以诗句说理,情理交融;其四,其诗常用典。
3.1 毛纪诗歌作品主题概述毛纪的诗作内容涵盖广泛,既有交际应酬所作的题咏、赠别等题材的诗作,又有为朝廷所作的郊庙祭祀、应制之诗,亦有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