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分数除法教案七篇.pdf
22页20212021 年分数除法教案七篇年分数除法教案七篇分数除法教案分数除法教案 篇篇 1 1分数除法一(分数除以整数)教学目标和要求1, 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2, 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 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 涂一涂,算一算涂一涂,算一算1, 把一张纸的 4/7 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2, 把一张纸的 4/7 平均分成 3 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第 1 题让学生可以先用画图、分数的意义等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出算式 4/7÷2在画图、理解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生得出 4/7÷2=2/7因此,学生可能会得到“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除数得到商的分子”2)鼓励学生探索第 2 题,联系分数乘法的意义,说明把4/7 平均分 3 份,也就是求 4/7 的 1/3,从而理解其基本算理让学生在第 1 题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发现此时被除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从而总结出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方法,即用分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二,二, 填一填,想一想填一填,想一想1, 变换探索的角度,呈现三组算式,让学生实际运用,再次验证一个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算理22, 师导学生根据前面的三个活动,总结算法3,3, 让学生先列举出分数除法算式,并利用手中的学具具体地分一分,涂一涂,借助图形语言进行理解三,三, 试一试试一试练习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沟通起分数除法与分数乘法的联系四,四, 练一练练一练1,第 26 页第 2,3 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教学内容(课题)分数除法教案分数除法教案 篇篇 2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2、引导同学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归纳计算方法,并能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用较合适的计算方法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将计算与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同学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以和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数除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几个小朋友有关分饼的问题,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1)每人吃 1/2 块饼,4个人共吃多少块饼?(2)把 2 块饼平均分给 4 个人,每人吃了多少块饼?(3)有 2 块饼,分给每人 1/2 块,可分给几个人?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师: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出示问题 1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 4/7师:把一张纸的 4/7 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4/7÷2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 4/7÷2 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方法一:把 4/7 平均分成 2 份就是把 4 份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2 个 1/7,也就是 2/7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7÷2=4÷2/7=2/7方法二:把一张纸的 4/7 平均分成 2 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 4/7 的 1/2 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7÷2=4/71/2=2/7分数除法教案分数除法教案 篇篇 3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找准单位 1,找出等量关系.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一)确定单位 11.铅笔的支数是钢笔的 倍.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 .3.白兔只数的 是黑兔.4.红花朵数的 相当于黄花.(二)小营村全村有耕地75 公顷,其中棉田占棉田有多少公顷?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2.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小营村的二、讲授新课(一)将复习题改成例 1例 1.小营村有棉田 45 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全村的耕地面积是多少公顷?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抓住哪句话来分析?3.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4.比较复习题与例 1 的相同点与不同点.5.教师提问:(1)棉田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谁是单位 1?(2) 如果要求全村耕地面积的 是多少, 应该怎样列式? (全村耕地面积 ).(3)全村耕地面积的 就是谁的面积?(就是棉田的面积)解:设全村耕地面积是 公顷.答:全村耕地面积是 75 公顷.6.教师提问:应怎样进行检验?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解答吗?(1)把 代入原方程,左边 ,右边是 45,左边=右边,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公顷)(根据棉田面积和 是已知的,全村耕地面积是未知的,根据分数除法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应该用除法计算.)分数除法教案分数除法教案 篇篇 4 4设计说明设计说明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修改”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自我构建,同时也加深了对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的理解,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另外,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对计算进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长方形包装纸学生准备 长方形纸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1.问题导入.问题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0 除外),也知道了整数除法的意义今天我们将学习分数除法那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它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否相同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探究一下几个小朋友分饼的问题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1)每人吃张饼,4 个人共吃多少张饼?(2)把 2 张饼平均分给 4 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3)有 2 张饼,每人分得张饼,可以分给几个人?(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三道题, 并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2 2.揭示分数除法的意义。
.揭示分数除法的意义讨论:(3)题中涉及了分数除法,想一想,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设计意图:通过对一组题的探究和对比,使学生发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这样新旧知识的迁移过渡,可以使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起来更加容易⊙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引导参与,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 55 页例题师: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包装纸)老师想用这张漂亮的包装纸把送给妈妈的礼物包装起来,可是这张纸太大了,把它的平均分成 2 份就够了,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2)动手操作,分一分,涂一涂师: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师:把一张长方形纸的平均分成2 份,想一想,是把哪一部分平均分成了 2 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表示出来学生活动,教师指导)(3)观察发现师: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涂色的过程吗?预设(教师利用课件配合学生汇报)生 1:把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2 个小格,占这张纸的。
生 2:里面有 4 个,平均分成 2 份,每份就是 2 个,是,即÷2=设计意图:通过涂一涂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感受分数除法的意义2 2.初探算法.初探算法师: 如果不看图, 你会计算÷2吗?你能提出大胆的猜想吗?预设生: 分母不变, 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的商作商的分子提出质疑,验证猜想,理解新知1)尝试验证,发现问题师:科学的验证不是仅通过计算一两道题就能得出结论的,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道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计算题来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学生汇报验证的结果)师:为什么有些题目能很顺利地算出来,而有些题目却不能很快地算出准确的答案呢?(分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分数除法教案分数除法教案 篇篇 5 5分数除法同分数乘法一样,都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数学内容,从过去的教学实践来看,这部分知识历来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难点原《大纲》的要求是: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计算法则;会计算分数除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除法;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会解答分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两部)《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分数除法的具体标准是:会进行分数除法运算和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会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与原《大纲》相比,分数除法计算方面的要求没有大的变化,只是把《大纲》中的混合运算的步数”不超过三步“改为”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变化较大的同分数乘法一样,仍然是淡化分数除法的'意义,强调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本单元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从编写思想、内容编排、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一、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强化计算方法的掌握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强化计算方法的掌握和应用从传统分数除法教材来看,主要有三个重点第一,分数除法的意义;第二,分数除法法则即: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第三,用方程或算术两种方法解决分数除法问题从知识的建构上看,学生学习整数除法时对除法就是”平均分“已经非常熟悉,而现实生活中,又很难找到具体的事例来说明”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实际意义 所以, 传统教材中选用”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来说明分数除法的意义这种乘除互逆关系是重要的数学结论,应该在学生乘除计算的知识背景下让学生认识但是,现在用这个关系来定义分数除法意义的表述,对学生来说实在难于理解,再加上枯燥的看算式说意义的练习, 使学生一开始接触分数除法就一头雾水。
另外,这个分数除法的意义与”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这一分数除法的核心知识点又没有一点联系所以,造成既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又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本着”降低难度,突出重点“的原则,本套教材首先不安排分数除法意义的内容 而是利用学生已有的整数除法意义的知识,通过现实的,学生能理解的具体事例,学习除法计算明白为什么用除法?为什么这样算?如,为了解决”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分数的倒数“这一分数除法的核心知识点教材首先安排了三组整数除法和分数乘法相对应口算练习, 通过观察计算结果和算式的特点,让学生发现”甲数÷乙数=甲数×乙数的倒数“的规律然后,选择学生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妈妈买来1/2张饼, 把它平均分成3份, 每份是整张大饼的几分之几?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是把半张饼平均分成 3份,列式是÷3甲数÷乙数=甲数×乙数的倒数以及 3 的倒数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借助直观图,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整合在一起,生成新的数学知识,分析除以一个数(0 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这样设计分数除法法则的学习,首先删去了学生难于理解的计算方法推导的过程,另外,由整数除法和分数乘法的规律迁移到分数除法,是一个计算方法验证过程,也是计算方法形成和巩固的过程。
在这里,删去的是次要的、过高的要求,强化的是学生扎扎实实进行分数除法计算最基本、最有价值的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二、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强化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从过去的经验看,分数除法应用问题的特点是”已知部分和所对应的分率,求整体“实事求是地讲,这样的应用问题都是已发生的事物,是经过人为”加工“、”编造“的应用问题这样的问题解决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较少, 但在传统教材和教学中,一直是教材内容的重点和教学评价选题的焦点众所周知,在很长时期内, 分数除法问题要求用算术方法和方程两种方法解答,而用算术方法解答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学生能够理解的、能够说明并理解数量关系的问题情境所以,人们就用”已知部分和所对应的分率,求整体,用除法“的解题套路来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不利于学生理解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没有思维的条理性训练,有的只是死记硬背和机械的模仿训练本教材有关分数除法问题的解决只采用列方程解答这样设计的思考有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即:把单位”1“看作χ,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第二,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方程是现实运算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结合分数除法问题的解决, 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表示--解方程等过程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的数学建模思想的具体体现三、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发挥其工具性线段图作为小学阶段数形结合,分析数量关系的工具,历来成为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传统教材和教学中,人们在关注用线段直观描述数量关系的同时, 也把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作为一般要求即,把画线段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作为学习要求,增加了学习的难度本套教材,只发挥线段图的工具性即: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不把画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作为学习要求通过线段图来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从而找出问题中隐含的等量关系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体会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优越性和工具性本单元共安排 5 课时主要内容包括: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简单的应用问题;混合运算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1、会进行简单的分数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2、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用方程解简单分数除法应用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3、能够表达解决简单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体验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直观性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思维的条理性,认识到许多分数除法问题可以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分数除法,安排 4 课时第 1 课时,分数除以整数教材首先设计了三组有关系的口算题如:20÷5,20×通过计算 20÷5=4,20×=4,发现它们的结果相同,进而得出:甲数÷乙数=甲数×乙数的倒数接着,设计了”把张大饼平均分成3 份,每份是这张大饼的几分之几?“的问题,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材以学生交流的形式呈现了学生计算和验证的过程 一是利用图示和已有的分数知识,推导出÷3==,二是直接利用发现的规律得出:÷3=×= 得到: 分数除以一个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然后,在”试一试“,设计了分数除以整数的三道题,让学生应用上面的方法尝试计算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口算和讨论规律的时间,然后,启发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除法的意义,倒数的知识,分数乘法的知识解决问题,说明结果的正确性把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学习过程,变成知识扩展、方法验证的过程第 2 课时,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贯彻在解决问题中学习计算的设计思路, 选择了把消毒液分装在每瓶能装升的小瓶中的典型事例,设计了两个问题1)把 2 升消毒液分装在每瓶能装升的小瓶中,需要几个瓶子?学习整数除以分数的除法;(2)把升消毒液分装在每瓶能装升的小瓶中, 需要几个瓶子?学习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两个问题都呈现了算术和用方程解的两种方法这节课的内容,计算方法是上节课的进一步拓展,根据题意列算式和方程是重点教学中,首先要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把 2 升消毒液倒入每瓶能装升的小瓶中,需要几个瓶子,就是求 2 升中有几个升再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试着解答χ=2 和χ=,除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外,还可以利用倒数的知识,即两边直接乘的倒数来解决如果学生只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的方法解答,教师就提出兔博士的问题”χ=2 还可以怎样解?“启发学生用倒数的知识列方程χ×=2×解答试一试“中安排了三道除数是分数的式题, 要给学生充分的试算和交流的时间,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下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分数有什么共同点,进一步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第 3 课时,简单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问题教材选择了同学们开联欢会布置会场的事情,呈现了布置会场的情境图和”用的红气球占总数的“、”红气球有28 个“等文字信息,以及”一共用了多少个气球?“的问题通过兔博士的话,提出”把气球的总数看作单位‘1’,画出线段图分析一下的要求“,并呈现了线段图教学时,要在学生了解数学信息和知道了要解决的问题后, 师生共同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找到等量关系式,再鼓励学生自己试着解答,并检验计算的结果。
交流时, 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怎样解答的,用自己的方法解释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试一试“中,安排了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两数和,求这个数的问题,鼓励学生画线段图并解答第 4 课时,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教材首先选择了玩具厂计划生产碰碰车的事例,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已经完成计划的, 还要生产 190 辆等信息和”这批碰碰车有多少辆?“的问题通过兔博士的话,提示画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并呈现了完整的线段图 这是一道需要两步计算的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可找到两组等量关系,列出两个方程解答1)计划生产的辆数-已经生产的辆数=还要生产的辆数,方程为:χ-χ=1902)计划生产的辆数×还剩下的几分之几(1-)=还要生产的辆数,方程为:χ( 1-)=190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线段图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找到题中给出的等量关系,再鼓励学生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一样, 本节课的混合运算主要是根据分数除法的特点,解决运算过程中的方法问题教材设计了三道分数混合运算式题,(1)题是除加混合运算,运算中要先算除法,并把除法变成乘除数的倒数。
(2)题是乘除混合运算运算时, 把除法转化为乘除数的倒数后, 可以有不同的约分方法第一,直接在三个分数上约分;第二,把三个分数相乘写成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式子,再约分3)是带小括号的除减混合运算 教学中, 由于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已经非常熟悉,所以,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自己计算在交流学生计算方法和结果的同时,掌握分数两步混合运算方法分数除法教案分数除法教案 篇篇 6 6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教材第 46、第 47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加深对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2.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3.在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概念和计算法则的整理难点:运用所学概念,灵活解决问题教具学具练习题投影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整理本单元的知识1.课前布置作业,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2.展示学生的知识结构图二、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1.回忆分数除法可以分成几种情况,请你分别举例说说它们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组讨论2.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成下表三、课堂作业新设计四、思维训练参考答案分数除法教案分数除法教案 篇篇 7 7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加强列方程的思维训练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备注活动一:复习与准备1、爸爸的体重 75 千克,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 7/151)、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小明体内水份的质量占小明体重的 4/5,小明体内有多少千克水份?(3)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并列式计算活动二:出示例 11、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不同?2、要求小明的体重应该知道什么条件?为什么?3、以知小明体内有水份28 千克,要求小明的体重,需用到哪个数量关系?4、学生自己列式计算5、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发现了什么?小结:(略)1、要求学生自己做第二问(1)、要求画图分析(2)、与第一问比有什么不同?(3)、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列方程?小结:活动三:巩固练习1、38 页做一做2、40 页 1、2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