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最新第一季度医院感染工作小结(5篇).docx
17页2024年最新第一季度医院感染工作小结(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工作小结篇一 1、科室每月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并做好记录 2、院感科全年组织院感知识讲课两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 3、落实新职工岗前培训 4、对卫生员进行医疗废物收集及职业防护知识培训 5、院感专职人员参加省、市级举办的院感继续教育培训班,以了解全省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1、各科使用的消毒液根据性能按时更换,器械按规定及时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使用中的各种导管按规定进行消毒更换 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1、严格《医院手术部位管理规范》执行,每月进行手术切口感染监测 2、充分发挥临床监控管理小组作用,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落实24小时报告制度。
3、临床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例)实行医院感染暴发预警报告,分析并调查传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途径,杜绝恶性院感案件的发生 4、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各科室将每次出现的职业暴露及损伤的人员上报院感科,院感科做好登记,保护易感人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包装袋有标识,出科有登记,专人回收有签字,送医疗废物暂存处集中放置 2、医疗废物转移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并保存存根备查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工作小结篇二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及《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结合我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现状,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1、医院感染发病率≤8% 2、医院感染漏报率≤20% 3、一类手术切口感染率≤0.5% 4、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5、环境卫生学监测总合格率100 6、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率,洗手方法正确率≥95% 7、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标本送检率≥50% 8、医院感染暴发为“0”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每年至少召开2次,对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进行部署、检查评估,对医院感染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形成决议,并监督执行。
在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指导下,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负责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讨论通过的一切有关院感工作的决议,每月对临床医技科室进行检查、督导各临床医技科室的感染监控小组负责科室日常感控措施落实,每月进行一次科室自查,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季度进行汇总分析后通过院感通讯的形式向各科室反馈院感监测情况 (1)医院感染病例监 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病人开展医院感染监测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改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意识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反馈给科室 (2)利用调查医院感染现患率的方法,全年进行1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了解我院医院感染现患率,通过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开展多重耐药菌目标性监测 根据我院制定的《多重耐药菌多部门联合管理制度》,要求临床科室及时送病原学标本,检验科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按照《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方案》,立即报告院感科、临床科室,院感科专职人员现场检查指导,提出干预措施,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 (2)开展一类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 我院对ⅰ类(清洁)手术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由手术医师填写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如果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病例,则填报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表向院感管理科报告。
院感科专职人员现场检查指导,提出干预措施,并检查监督执行情况严格执行各项标准操作规程院感科监督执行,并汇总分析,每季度进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防止医院感染暴发 (3)开展三管相关感染监测 进行三管(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和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发病率)的目标性监测,获得我院三管相关感染资料,准确计算出三管相关感染发病率,了解三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三管相关感染发病率 (1)消毒剂、灭菌剂微生物监测 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消毒剂每季度进行一次微生物监测对消毒、灭菌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并做好记录 (2)压力蒸汽灭菌器 按照规定由使用科室按要求进行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工艺监测每锅进行,化学监测每包进行,生物监测每月进行,并做好记录 (3)血液净化系统监测 必须每月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对反渗水及反渗水出水口等进行监测 (4)各种消毒灭菌后的内窥镜监测 各种消毒后的内窥镜每季度进行监测,灭菌后的内窥镜每月进行监测 (5)消毒、灭菌后的医疗用品每季度进行生物监测 空气、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每季度对全院高危险感染科室(如手术室、内镜室、口腔科、血透室、微生物实验室、消毒供应室等)进行环境卫生学等监测,院内感染管理科定期检查,纳入质量控制考核指标。
严格按照我院的《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培训,指导医务人员正确处理一次性用品,加强针的刺伤的预防,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工作的技术指导对重点科室进行职业暴露应急演练按照“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进行暴露处理、登记及追踪管理,切实保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消毒灭菌产品包括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设备科要按照相关制度把好入口关,严格做好索证工作,使用科室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医务科、护理部监督;院内感染管理办公室参与消毒产品的购入时证件审核、使用和用后处理的监督指导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及各临床医技科室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培训,培训的安排:医院感 染专职人员参加各级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15学时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上岗前必须接受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在职医务人员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时间不少于6学时后勤、保洁人员培训不少于3学时另外各科室要根据本科室的特点,每月最少组织一次科室内学习 1、临床科室及医技科室应遵照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在医疗废物产生的开始进行分类、收集,然后院内医疗垃圾暂存处兼职人员进行统一收集并转交医疗垃圾焚烧处理中心,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总务科)定期检查监督。
2、对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定期进行监测,要达到国家环保局和国家质监检验检疫局发布的《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要求 院感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每月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第一季度医院感染工作小结篇三 一年来,在院长及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在全院各部门的积极配合及全体医务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下,感染办根据今年制定的工作目标及计划,积极、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了20xx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全年无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根据科室负责人调整情况,重新调整各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人员组成,充分发挥科室感染管理三级质控落实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职责,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监控医生、监控护士等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职责,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及二甲评审标准,重新制定临床科室和重点科室新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根据考核标准,不定时下科室对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消毒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各方面工作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制定整改措施,让护士长或科主任签字,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切实抓好重点科室、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
特别加强了对手术室、供应室、血透室、产房、新生儿室、重症监护病房、口腔科、胃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提早采取干预措施 1月份,为全院各相关科室制订并发放紫外线消毒记录本、物体表面消毒记录本、更换消毒液记录本、房间终末消毒记录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自查记录本、医疗废物回收记录本等近200本,完善各种院感质控记录 按时完成院感知识的培训工作,全年共进行院感知识培训6次,分别对全院医务人员、实习学生、新上岗人员进行培训并问卷,成绩较好;针对层流手术室的感控管理,还专门组织了全院外科及手术相关科室人员关于加强层流手术室的感控管理培训,并配合卫生局完成了对全县乡镇医院护士长的感染知识培训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 1、采集临床感染病历,统计每月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监测情况,分析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出防控措施1—12月份监测出院人数共26990人,感染病例57例,感染率0.21%,感染漏报率0.007% 2、按时完成20xx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按照计划从9月25日当天对全院现病例进行了全面横断面调查,全院共住院病人571人,实际调查571人,调查率为100%,医院感染病例数为114例,其中社区感染105例,有9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现患率为1.57%,感染病人病原体送检率为26%。
1、于20xx年1月至6月开展了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目标性监测,监测对象是我院普外科手术一类切口的所有病人,定期将监测结果反馈给临床医生,以便及时分析感染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增强医护人员重视医院感染的意识,并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2、开展了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监测对象是全年所有住院患者中细菌学培养为多重耐药菌的患者,通过监测,及早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实施耐药菌隔离预防措施,并提醒临床医生在感染控制后,至少2次细菌学培养阴性后方可解除隔离,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的传播,保障医疗安全 根据各重点科室感染质量检查标准不定时进行督查,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重点,有措施,有督查,有反馈,有整改,专项专管,持续改进,使各重点部门感染管理制度落实到实处 除了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常规开展环境卫生学监测外,每月对重点科室手术室、供应室、重症监护病房、产房、口腔科、胃镜室、血液透析室、急诊科等空气、物体表面、医护手、使用中消毒剂、无菌物械进行抽样监测,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全年1—12月份全院共采样730余份,其中空气采样培养162份,物体表面采样培养158份,医护人员手采样培养158份,消毒液采样培养131份,一次性物品采样培养9份,无菌物品采样培养55份,高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60份,除了1份物体表面2份手培养细菌超标外,其余全部合格。
还开展了icu的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感染、血流导管相关感染等医院感染防控监测完成了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共监测各种类型的紫外线灯管35根,65次,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使其合格率达100%每月对供应室高压锅进行生物监测、化学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