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剂学》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p.docx
38页2015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剂学》模拟试题及答案—、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48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 药物制成剂型的总目的A. 安全,有效,稳定B. 速效,长效,稳定C. 无毒,有效,易服D. 定时,定量,定位E. 高效,速效,长效2•下列哪版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版本A. 1953 版B. 1963 版C. 1973 版D. 1985 版E. 1990 版3. 粉碎小量毒剧药应选用A. 瓷制乳钵B. 球磨机C. 玻璃制乳钵D. 万能粉碎机E. 流能机4. 下列那项不属于物理变化引起的不稳定A. 乳剂的分层B. 水性液体的变色C. 浸出制剂贮存后产生沉淀D. 片剂崩解迟缓E. 混悬剂沉降5. 常用的水溶性抗氧剂是A. 依地酸二钠B. 柠檬酸C. 酒石酸D. 二氧化碳E. 以上均不是6. 难溶于水的药物配成水溶液时,增大其溶解度的方法是A加热B. 粉碎成细粉促进其溶解C. 搅拌D. 药物与溶媒所带电荷相同E. 药物与溶媒的性质相似7. 甲酚皂溶液属于A. 溶液剂B. 混悬液C. 乳浊液D胶体液E.以上均不是8. 下列不是片剂的特点A. 产量高B. 成本低C. 剂量准D. 性质稳定E. 溶出快9•片剂包衣的目的不包括A. 美观B肪潮C. 防裂片D. 掩盖异味E. 增加稳定性10 .凡士林作为软膏基质,常加入下列哪种物质改善其吸水性A. 液体石蜡B花生油C. 羊毛脂D. 硅酮E. 蜂蜡11. 下列哪种物质能增加可可豆脂的可塑性A. 樟脑B. 水合氯醛C. 蜂蜡D. 羊毛脂E. 苯酚12制备膜剂不可能使用A. 硏磨法B. 制板法C. 热塑法D. 涂膜法E. 吸附法13.保持注射液稳定性的首选措施是A. 调整pH值B. 加入抗氧剂C. 加入抑菌剂D. 加入增溶剂E. 加入稳定剂影响最大14•药物的剂型因素对A. 药物的分布B.药物的代谢C. 药物的排泄 D.药物的吸收E.以上均不是15. 缓释制剂中延缓释药主要应用于A. 口服制剂B.注射制剂C. 粘膜制剂 D.皮肤制剂E.直肠制剂16. 滴眼剂常用的缓冲溶液是A. 磷酸盐缓冲液B.碳酸盐缓冲液C.枸橼酸盐缓冲液 D.醋酸盐缓冲液E.以上均不是17. 将青霉素钾制为粉针剂的目的是A. 免除微生物污染B.防止水解C.防止氧化分解 D.携带方便E.易于保存18. 下列不属于物理灭菌法的是A. 紫外线灭菌B.环氧乙烷C. Y射线灭菌 D.微波灭菌E.咼速热风灭菌19. 注射用水可采取哪种方法制备A. 离子交换法B.蒸馏法C.反渗透法 D.电渗析法E.重蒸馏法20. 热原的主要成分是A.蛋白质B.胆固醇C.脂多糖 D.磷脂E.生物激素21. 关于凡士林的特点叙述中,下列哪一点是错的A.有适宜的粘性和涂展性B.稳定性好、无刺激性,呈中性C.吸水性差,仅能吸收约6%的水 D.释放药物的能力比较好E.可以单独充当软膏基质22. 下述软膏基质的特点中,哪项错误A.油脂性基质润滑性好B.油脂性基质释药性好C.乳剂型基质穿透性好 D.水溶性基质吸水性好E.基质应有适宜的粘性和涂展性23•熔融法制备软膏剂的注意事项中,下列哪项错误A.熔融时,熔点高的先加,熔点低的后加B.药物加入基质搅拌均匀后,要迅速冷\bv凝C.夏季可适量增加基质中石蜡的用量 D.冬季可适量增加基质中液状石蜡用量E.加热速度不宜过快24. 最适用于大量渗出性的伤患处的基质是A.凡士林B.羊毛脂C.乳剂型基质 D.水溶性基质E.以上均错25. 处方:碘50g,碘化钾100g,蒸馏水1000ml,制成复方碘化钾溶液。
碘化钾的专用是A.助溶作用B.脱色作用C.抗氧作用 D.增溶作用E.补钾作用26. 在注射剂中具有局部止痛和抑菌双重作用的附加剂是A.盐酸普鲁卡因B.盐酸利多卡因C.苯酚 D.苯甲醇E.硫柳汞27制备肠溶胶囊剂时,用甲醛处理的目的是A.增加弹性B.增加稳定性C.增加渗透性 D.改变其溶解性能E.杀灭微生物28. 栓剂置换价的正确表述是A.同体积不同基质的重量之比值B.同体积不同主药的重量之比值C.主药重量和基质重量的比值 D.主药的体积与同重量基质的体积之比值E.药物重量与同体积栓剂基质重量之比值29. 油脂性的基质的灭菌方法可选用A.热压灭菌B.干热灭菌C.气体灭菌 D.紫外线灭菌E.流通蒸汽灭菌30. 气雾剂中的氟利昂(F12 )主要用作A.助悬剂B.防腐剂C.潜溶剂 D.消泡剂E抛射剂31. 压片时造成粘冲的原因的错误表述是A.压力过大B.颗粒含水量过多C.冲表面粗糙 D.颗粒吸湿E.润滑剂用量不当32制备维生素C注射液时,以下不属于抗氧化措施的是A.通入二氧化碳B.加亚硫酸氢钠C.调节 pH 值为 6.0 〜6.2 D.100°C 15min 灭菌E.将注射用水煮沸放冷后使用33. 对透皮吸收的错误表述是A.皮肤有水合作用B.透过皮肤吸收起局部治疗作用C.释放药物较持续平稳 D.透过皮肤吸收起全身治疗作用E.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给药34. 不影响胃肠道吸收的因素是A.药物的解离常数与脂溶性B.药物从制剂中的溶出速度C.药物的粒度 D.药物的旋光度E.药物的晶型35. 最适于作疏水性药物润湿剂HLB值是A.HLB值在5〜20之间B.HLB值在7〜9之间C.HLB值在8〜16之间 D.HLB值在7〜13之间E.HLB值在3〜8之间36. 能形成W/O型乳剂的乳化剂是A.PIuronic F68 B.吐温 80C.胆固醇 D.十二烷基硫酸钠E.阿拉伯胶37. 不属于液体药剂者为A.合剂B.搽剂C.灌肠剂 D.醑剂E注射剂38. 对液体制剂质量要求错误者为A.溶液型药剂应澄明B.分散媒最好使用有机分散媒C.有效成分浓度应准确稳定 D.乳浊液型药剂应保证其分散相小而均匀E.制剂应有一定的防腐能力39. 下列表面活性剂有起昙现象的主要是那一类A.肥皂B.硫酸化物C.磺酸化物 D.季铵化物E.吐温40. 下列关于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叙述中正确者是A.有亲水基团、无疏水基团B.有疏水基团、无亲水基团C.疏水基团、亲水基团均有 D.有中等级性基团E.无级性基团41. 根据Stokes定律,混悬微粒沉降速度与下列那个因素成正比A.混悬微粒半径B.混悬微粒粒度C.混悬微粒半径平方 D.混悬微粒粉碎度E.混悬微粒直径42. 下列那些物质不能作混悬剂的助悬剂用A.西黄蓍胶B.海藻胶钠C.硬脂酸钠 D.羧甲基纤维素E.硅藻土43. 下属哪种方法不能增加药物溶解度A.加入助悬剂B.加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制成盐类 D.应用潜溶剂E.加入增溶剂44. 下列不属于表面活性剂类别的为A.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B.聚氧乙烯去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类C.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类 D.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E.聚氧乙烯脂肪酸醇类45. 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用途不同,下列错误者为A.增溶剂最适范围为15〜18以上B.去污剂最适宜范围为13〜16C.润湿剂与铺展剂最适范围为7〜9 D.大部分消泡剂最适范围为5〜8E.O/W乳化剂最适范围为8〜164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A.国家颁布的药品集B.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标准C.国家药典委员会制定的药物手册 D.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药品法典E.国家编撰的药品规格标准的法典47. 片剂制备中,对制粒的目的错误叙述是A.改善原辅料的流动性B.增大颗粒间的空隙使空气易逸出C.减小片剂与模孔间的摩擦力 D.避免粉末因比重不同分层E.避免细粉飞扬48. 片剂辅料中的崩解剂是A.乙基纤维素B.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C.微粉硅胶 D.甲基纤维素E.甘露醇二、B型题(配伍选择题)共96题,每题0.5分。
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 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个备选答 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来源:考试大[49-53]药剂学分支中A.物理药剂学B.工业药剂学C.生物药剂学 D.临床药剂学E.药物动力学49. 主要硏究药剂学的基本原理的50•主要以病人为硏究对象的51. 主要以定量硏究药物在体内处置过程的52. 主要论述药物制剂工业化生产和实践的53. 主要以定性硏究药物在体内处置过程的[54-58]乳剂不稳定的原因是A•分层B•转相C.酸败 D.絮凝E.破裂54. 乳化剂类型改变,最终可导致55. Zeta电位降低产生56. 重力作用可造成57. 微生物作用可使乳剂58. 乳化剂失效可致乳剂[59-63]在防止药物制剂氧化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A.减少与空气接触B.避光C.调节pH D.添加抗氧剂E.添加金属络和剂59. 加入BHT60. 加入 EDTA-2Na61. 通人CO262. 加入磷酸盐缓冲液63. 在容器中衬垫黑纸[64-68]A.司盘20 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C.苯扎溴铵 D.卵磷脂E.吐温8064. 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65. 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66•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67.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68.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69-73]A.羧甲基淀粉钠B.硬酯酸镁C.乳糖 D.羟丙基甲基纤维素E.水69. 粘合剂70. 崩解剂71. 润湿剂72. 填充剂73. 润滑剂[74-78]A.助悬剂B.稳定剂C.润湿剂 D.反絮凝剂E.絮凝剂74. 在混悬液中起润湿、助悬、絮凝或反絮凝剂作用的附加剂75. 使微粒表面由固-气二相结合状态转成固-液二相结合状态的附加剂76. 使微粒Zata电位增加的电解质77. 增加分散介质浓度的附加剂78. 使微粒Zata电位减少的电解质[79-83]以下各题所述的原因在片剂制备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分别是A.裂片B.粘冲C.片重差异超限 D.均匀度不符合要求E.崩解超限或溶出速度降低79•润滑剂用量不足80. 混合不均匀或可溶性成分的迁移81. 片剂的弹性复原及压力发布不均匀82. 压力过大83. 颗粒向膜孔中填充不均匀[84-88]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B.单硬脂酸甘油酯C.大豆磷脂 D.无毒聚氯乙烯E.乙基纤维素84. 可用于制备脂质体85•可用于制备溶蚀性骨架片86. 可用于制备不溶性骨架片87. 可用于制备亲水凝胶型骨架片88. 可用于制备膜控缓释片[89-93]写出下列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A.醋酸氢化可的松微晶25g B.氯化钠8gC.吐温80 3.5g D.羧甲基纤维素钠5gE.硫柳汞0.01g/制成1000ml89. 防腐剂90. 助悬剂91. 渗透压调节剂92. 主药93. 润湿剂[94-98]A.氟利昂B.可可豆脂C月桂氮卓同 D.司盘85E硬脂酸镁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