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docx
9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 (咸宁市温泉二号桥小学湖北咸宁437000)【摘要】美育是审美教育,使学生掌握审美的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其核心是运用美育原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爱好数学,学好数学教师要挖掘和提炼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展示数学美,让学生欣赏美,理解美适时发挥美育功能,将数学教学活动变为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活动审美化教学建议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造美的教学情境,配合直观、丰富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启迪学生思维创造美关键词】美育;数学美育;充分发挥;信息技术FulladvantageofinformationtechnologyinMathematicsTeachinginPrimaryAestheticWangGuifang【Abstract】Aestheticaestheticeducationtoenablestudentstomasterthebasicknowledgeofaesthetic,acertainaestheticability,andcultivatetherightaesthetic.AestheticEducationinPrimaryMathematics,thecoreistheuseofaestheticprinciples,inspirestudentsandinnovativeinitiativetoenablestudentstolovemathematics,learnmathematics.Teachingmaterialsforteacherstotapandrefinetheaestheticfactor,displayingmathematicalUnitedStates,toenablestudentstoappreciatebeauty,tounderstandtheUnitedStates.Timelyplayaestheticfeatures,theperceptionofmathsteachingintotheUnitedStates,enjoy,expressandcreatebeautyaestheticactivity.Aestheticteachingproposalistofullyplaytheadvantagesofinformationtechnologytocreatebeautifulteachingsituation,withtheintuitive,richteachingmethodstoencouragestudentsthroughgroupcooperation,self-learningapproach,inspiringstudentsthinkingtocreatebeauty.【Keywords】Aesthetic;Mathematicalart;Fullplay;InformationTechnology美育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
数学美育,就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它要求在数学教学中引进美育内容小学数学中的美育,不是美育和数学的简单叠加,而是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科的特点,有其独特的内容其核心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运用美育原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学好数学,爱好数学数学学科,在教材的内容、教学的方法、表现的形式中,都蕴涵着许多美学因素,应该说,数学教学具有高度的美育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精彩的教育环境这样进行审美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更好的感知和理解数学中蕴涵的美,而且能使学生在快乐的数学审美活动中陶冶性情,培养情操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1.挖掘和提炼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实施素质教育,离不开美的教育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现行的教材,正确处理了数学学科的特点与儿童的认知规律、德育与智育、教与学、减轻负担与提高素质等方面关系上,有了许多新的突破新的课程理念编写,致力于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整本书的编写新颖有创意,数学的抽象美、符号美、浓浓的时代生活气息美、开放灵活美……在这里英姿尽展,美如音乐、美如诗我认为教师要挖掘和提炼新教材中的美育因素,深入把握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充分展示数学美,让学生欣赏美、理解美小学教材中有许多美育的因素,现就从以下几方面简述1.1数学的和谐美;和谐美是数学美的标志之一,包括数学中对称美、统一美、永恒美等等1.1.1对称美;对称是指整体各部分之间的相称、平稳或相适应这是美的重要特征在千姿百态的自然界中,从各种动物的形体到众多的植物花朵枝叶,从小到肉眼难以看见的原子结构到浩瀚无限的宇宙空间,具有奇妙对称性的物体比比皆是小学数学也同样如此,存在着许多对称美如:加法交换律a+b=b+a,乘法交换律ab=ba,体现了等式两边对称平衡的美再看下面的“金字塔”之花1×1=111×11=121111×111=123211111×1111=123432111111×11111=123454321111111×111111=123456543211111111×1111111=123456765432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7654321111111111×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这显示了一种有序、对称、和谐的结构。
对称美在几何图形中更具有鲜明的可感的形象古希腊的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说:“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没有什么比圆更和谐、对称,更完美再如平行线的对称均衡、整齐划一,是建筑美的基础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圆柱、五角星等等,无不闪耀着对称美在生活中,人们利用对称知识建造房屋、桥梁,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活,这使学生领会了对称美的现实价值教材中这些美的内容,可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多媒体的图文及影像来呈现,加深了学生对对称美的观念的理解,深化思维,培养了学生感受美、鉴定美的能力1.1.2统一美;所谓统一性,就是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一致它是美的特征整个小学数学内容与每册内容,每册内容与单元内容,单元内容与课时内容,每课教学的知识之间,都严密有序,协调一致,体现着数学的统一美例如:分数除法统一法则的概括过程,就展示了数学中的统一美它从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分数这三种情况概括出: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又如:教学基本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后,采用多媒体来进行图示方法,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用图表示出来,从而让学生懂得,只要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可以通过运用割补、拼合等方法得出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数和形是反映客观事物两个不同的方面,都是数学研究的对象,它们之间联系紧密,并和谐地统一,在学生认识活动之中,利用数更好地反映形的本质特征反之,利用形通过直观加深对数的认识低年级学习数与计算时,就充分利用了直观图形作教具,借助图形理解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同时初步认识这些图形1.1.3永恒美;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但在变化中往往又蕴含着一种不变的美数学中这种例子很多如: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时行运算,算式变了,但分数值、比值不变在比例中,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直在变化,而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或积)始终不变,是个常量这些都说明数学中存在着永恒不变的美1.2数学的简洁美;数学以高度抽象,极其简洁的形式和思维反映世界的内容美在繁多的客观现象中,抽象的数学理论,用简洁、清晰的数子形式来表达如:加法的结合律,可用含字母的式子达表:(a+b)+c=a+(b+c),像这样用字母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公式、运算定律,具有简洁美,学生既容易理解,也便于记忆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审美化教学建议数学是美的,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尤为突出数学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最佳时期,充分地运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进行审美教育,充分发挥数学的美育功能。
引导学生将认知对象转化为审美对象,将数学教学活动变为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活动下面提出几条审美教学的建议2.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创设美的教学情境,诱发审美注意;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情境可以促发学生知识结构,使其处于思维激活状态,为新旧知识提供连接点,也能将学生的情与境有效融合,诱发学生的审美注意例如:在教学用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时,可以提问:学校就要组织同学们去春游了,你们想到东湖去游玩吗?大屏幕马上显示出东湖的美景,学生春游的情景,这时提出:去春游要做哪些工作呢?引出“要去春游了,妈妈给小明x元钱到超市买东西,小明用去18元钱,还剩9元”找出这句话中包含的数量,说出它们的等量关系,然后列一个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这样可以使学生沉浸在春游的喜悦中,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2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借助直观形象,丰富的教学手段,提供审美信息数学中的“美”常隐藏在科学真理之中,是一种理性的美,抽象的美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配合讲解、剖析、演示、影像等形式,使数学的教学内容活动起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的美。
如:《角的认识》这课,要求学生自己用两根吸管和一个图钉做一个角,然后由同学们摸一摸,说一说角的组成,还可以演示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的过程,得出角的特征,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图形的美又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可将整节课设计成一个“参观森林公园”的游戏,将复习题、例题设计成我们在参观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在课的一开始就借助大屏幕给学生展示出一幅生机勃勃、美丽的森林风光图绿油油的参天大树,穿梭于其中的小鸟,满地的野花,可爱的小兔子,这些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在某些环节还恰当配上一些音乐,显得生动而有趣,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并感知美、欣赏到美2.3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式,深化审美体验;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在课堂教学中还应多创造条件,鼓励人人参与,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平移,旋转,对实物横竖看、摸、数、量等等,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个性小组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大力提倡的新型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多向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了学生之间审美情感的交流,深化了审美体验。
2.4启迪学生思维,培养想象能力,推动审美创造;审美体验与创造性思维有着密切关系,因为它必须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某种独特的审美意象,而这正是创造和想象的作用放弃了创造和想象,一切就显得平淡和单调,也就是没有了审美体验了教师要把握适当的时机,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审美想象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时,要求学生用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哪个小组的摆法最多针对学生喜欢玩,爱动手的特性,设计这一环节,学生动手、动脑,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主动性与创造性再让学生观察这些长方形,有形状完全相同的吗?这时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得出只有三种长方形,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也让学生在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