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肇庆裹蒸粽饮食文化学年论文.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7862808
  • 上传时间:2017-11-1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92.87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年论文肇庆裹蒸粽文化 二级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专 业 :地理科学(师范)年 级 :2010 级学 号 :指导教师 : 完成日期: 2012 年 12 月 26 日2目录肇庆裹蒸粽饮食文化……………………………………………………………3(一) 肇庆裹蒸粽的产生及其特点……………………………………..………3(二) 肇庆裹蒸粽对当地文化的影响……………………………………….…4(三) 肇庆裹蒸粽文化产业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4(四) 裹蒸粽现状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6(五) 总结……………………………………………………………………………6参考文献…………………………………………………………………………73肇 庆 裹 蒸 粽 饮 食 文 化专业名称:地理科学作者姓名:xxx指导教师:xxx学号:2010944115【摘要】肇庆裹蒸粽是肇庆的著名特产,它是肇 庆地区文化 浓缩的结晶物裹蒸粽文化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它渗透到肇 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是通过了解肇庆裹蒸粽的产生及对当地的文化影响,从而引出肇庆裹蒸粽饮食文化 产业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关 键 词 】肇 庆 裹 蒸 粽 著 名 特 产 饮 食 文 化 影 响【前言】粽文化是中国的特色饮食文化,国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粽子,而肇庆的裹蒸粽是众多粽子中最具特色的粽子具有“万粽之王”之称裹蒸是肇庆特产,人称“茶点王”,也叫裹蒸粽,但与人们熟悉的“端午粽”却有明显的区别一般的粽子多用芒叶裹包,呈扭身四角形或长条形,而肇庆裹蒸则用本地特有的冬叶包裹、水草包扎,呈枕头状或埃及金字塔形馅料也有的不同,由糯米、绿豆等素料制成,内藏的肥肉更肥美适中,调和味道,深受大众喜爱,它更体现了肇庆裹蒸的传统风味和裹蒸文化一) 肇庆裹蒸粽的产生及其特点1. 产生:据说肇庆人制裹蒸始于秦代,秦始皇当政时,苛捐特重,劳役繁多,农民悲苦难言 当时农民为方便田间劳作,便用竹叶或芒叶裹以大米,煮熟后随身携带以作干粮,这就是最早的裹蒸了至汉代,肇庆的城乡居民已有在春节、端午节包裹蒸和粽子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如今,肇庆裹蒸已经成为讲白话地方家喻户晓的传统产品,作为春节探亲拜年的必备礼品,寓意着丰衣足食和来年好运由此可见,裹蒸与粽子不同,它并不是用来记念屈原的,而是人们希望生活蒸蒸日上的吉祥食物2. 特点:肇庆裹蒸粽的外形和制法都是与其他的粽子与众不同的。

      裹蒸粽用的是肇庆特产席草(水草),比别处产的水草要韧一些,裹蒸粽的叶不是竹叶4或芒叶,而是正宗的粽叶,肇庆人称之为冬叶长在南方阴森潮湿的地方冬叶性寒,有清热解毒、治虚火的作用,含丰富的叶绿素,是叶科类阴生植物,当地人将其品种分为正冬与野冬,也有人将正冬叶分为“公”,而野冬叶称为“母”,正冬是底面都是青绿色的,含绿叶素较多,而野冬则是面青底白,含叶绿素少,经蒸煮后,正冬保持原色油绿,非常清香;而野冬则变成黄色较粗糙,所以正宗的肇庆裹蒸粽可归纳有三大特点,第一,一般粽子用竹叶或大芒叶(水竹叶)包制,多数呈四面三角形,而肇庆裹蒸则用肇庆至悟州西江岸产的正冬叶包制成四角高顶小山包形;第二,传统的肇庆裹蒸主要原料:糯米、绿豆和肥猪肉,其比例为 10:6:4,一般的重量在一斤以上;第三,将裹好的粽置大缸(甑)加满清泉水,用猛火蒸煮 8 小时以上(燃料是木柴头或煤),边烧边加大量的开水,直至糯米、绿豆、肥猪肉溶化为止,煮粽也需要有一定技巧,不能将叶煮死,糯米面带有叶绿素为之上佳品二)肇庆裹蒸粽对当地的文化影响肇庆的裹蒸粽饮食文化是肇庆人民风土人情的产物,代表着肇庆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肇庆的许多文化节目和活动都是以粽文化为主题来开展的。

      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一直是肇庆文化的重点,因此肇庆文化办实施了许多与裹蒸粽文化推广有关的措施,并取得了不错的文化成果1. 肇庆人民对裹蒸粽文化发展的有关措施:a).前年在“肇庆金秋”时启动了“裹蒸粽文化村二期项目”; b). 随着粽文化基地的研发功能开始启动,建立了粽子为主体的粽文化数据库,收集、整理大师宝贵的手稿、相片、剪报等资料,通过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实现砚文化数字化管理和资源共享,现已建立制粽大师刘演良的个人数据库;.c)以中国裹蒸粽文化村为载体的基地交流作用进一步加强,举办了化气息浓郁的伍丁先师宝诞拜师活动,向中外游客展示伍丁文化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裹蒸粽展览d).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 家园要让祖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社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 ,体现时代 ” 肇庆市政协委员、鼎湖区政协常委、肇庆市皇中皇裹蒸粽总经理卫光荣在5期间提交议案关于大力扶持肇庆传统名优特产“裹蒸粽”生产的建议,想把裹蒸粽这一特产放站起来,借此,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肇庆的文化2. 取得的文化成果:a). 我区去年组织了 72 家裹蒸粽企业参加第 27 届全国艺术博览,销售额达 570 多万元,比上届增加 50%; b).人才培养力度也不断加大,粽文化基地旅游价值大大提升。

      去年春节“2011 请到肇庆过大年系列活动”在裹蒸粽文化村启动,配合“春游文化村”、“中国裹蒸粽展览馆旅游推介”等活动,客流量日益猛增,成为我市重点旅游节庆品牌而筹备半年、详细介绍城区“吃、住、行、游、购、娱”的旅游指南《玩转端州》近期横空出世,备受赞誉,真正让游客一册在手,“玩转”整个端州;C).质的旅游资源与较强的旅游竞争力,我区一举夺得“2011 年度(首届)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区”称号;黄岗街道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城西街道城中路社区荣获“广东省文化先进社区”称号三)肇庆裹蒸粽饮食文化产业的发展的现状与所面临的问题肇庆裹蒸粽作为传统名优特产、旅游特产,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同时又是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大力发展肇庆裹蒸粽,对发展肇庆地方农业及旅游业,增强肇庆作为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的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1. 裹蒸粽产业的发展现状:裹蒸粽是肇庆市传统产品,在岭南地区家喻户晓传统裹蒸粽经过了多年的发展,由原来各家各户自产自食发展到如今大小裹蒸粽生产厂家林立,由开始时的家庭网络版作坊式经营发展至如今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并且拥有了数个知名品牌,产品外销至港澳地区,甚至欧洲。

      同时,传统的裹蒸粽也几经变化,如今已是品种多样,除去传统的糯米、绿豆、猪肉馅裹蒸外,如今还发展出更具营养的黑糯米等新品种但是与同品牌的湖粽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生产湖粽的代表企业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如今拥有员工近 20 00 名,主要生产八大类百余种五芳斋粽子及月饼、红心咸蛋、汤圆等系列产品,素有中国“粽子大王”之美誉62. 所面临的问题:现在中国有较多的粽子品牌,肇庆裹蒸粽的市场所占的面额不太肇庆裹蒸粽的品牌打得不够响,以至于除了肇庆以及附近地区的人知道有肇庆裹蒸粽存在外,外面的人要来到肇庆才知道有这一特产如今更是面临外来品牌竞争,出现省内市场占有率收缩的局面专家警告,问题如不得到及时解决,不仅不能做大做强这一传统名牌产品,还可能导致这一传统品牌的丧失四)裹蒸粽现状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1. 作为品牌粽子“肇庆裹蒸粽”现状产生的原因:首先,肇庆裹蒸粽的品种较为单一虽然时下有些厂家生产有几种不同的品种,但都就裹蒸粽而言,没有从系列产品、相关产品去考虑,诸如月饼、红心咸蛋、汤圆等系列产品因为裹蒸粽属于季节性产品,一般销售期最旺的时候是春节和端午节,这个节气过后,裹蒸粽销售就进入淡季如果只是靠单一产品闯荡市场,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也不利于自身品牌的树立及影响。

      其次是管理上的问题肇庆裹蒸粽行业大多为家族式经营,由于这是一个讲求技术的行业,很多企业老板把技术牢牢地掌控在极少数人的手里,绝不外传,这样就制约了产品的更新同时由于管理上没有过多注重销售方面的投入,因此只能在小范围内销售,没有拓展市场的新渠道,这也直接影响了裹蒸粽行业的发展由于大家都想抢占肇庆本土市场,这就导致肇庆市如今市面上的裹蒸粽竞争非常激烈,各生产厂家单打独斗,不正当竞争时有发生,也没有一个行业协出面进行制约企业在应付本土“战役”时已经筋疲力尽,根本没有能力去过多考虑开拓市外的市场而且,时下裹蒸粽企业老板的小农意识也比较强烈,他们更多考虑的是既得利益,往往是能盈利就可以了,根本没有考虑企业自身的再发展需要这也导致如今有些厂家已转让多次,有的则难以维持,有的为人作嫁衣只帮别人生产,产品被贴上别的厂家牌子进行销售7再次,在裹蒸粽企业上,地方政府缺乏推行规模化经济的意识,政府引导特色产品行业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方面有待加强2. 解决方法:a).政府方面:面对这一现状,有业内专家指出,政府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帮助企业成立一个裹蒸粽行业协,由协统一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制订相应的游戏规则。

      在现有的基础上,把如今四分五裂的裹蒸粽企业凝聚成团,加速联合、高效分工,组合成一条健康的大产业链,重点扶持一个较大型企业,打造知名品牌,开拓市场同时加强质量卫生标准建设,制定严格的裹蒸粽质量检验制度,不同档次、不同花色的产品应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并建立质量监督体系要明确规定有关产品质量工作的目标、要求,要建立技术质量监管的组织机构,切实执行定期的质量监管工作制度,保证进入流通领域的食品质量合格、可靠还要引导和扶持,如从税收上可否给予政策倾斜,使这个濒临困境的行业得以涅被b).作为企业自身,应该按照现代市场发展的要求,在原有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多开发相应的多元化产品,与原有的裹蒸粽产品一同打造出品牌效应在淡季时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满足市场的需要,这样一来,既改变原来只销售单一产品受到的局限性,同时也可增加了企业的收入另外要不断增加企业的科技含量,煮裹蒸粽技术要改造,逐步废除手工制作,形成机械化生产规模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品牌意识五)总结肇庆裹蒸粽作为肇庆的特产,它是肇庆文化的浓缩结晶物,是肇庆极具文化底蕴的传统食物裹蒸粽文化要想继续发展下去,就要了解其存在的文化价值除了开展活动外,还要注重品牌的发展,企业和政府都要努力加强品牌效应让更多的人知道肇庆裹蒸粽的存在。

      大力发展肇庆裹蒸粽,对发展肇庆地方文化产业及旅游业,增强肇庆作为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的影响力,具有深远意义8【参考文献】[1] 方圆.关于《地方名产》的报告札记[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505.[2]百度:《裹蒸粽》百科[DB/OL]// 赵东.《肇庆旅游攻略》[N] 西江日报 2010 年 10 月 23 日 278 期[4]梁秋荣.梁祖光.《各地名产》[J] 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6[5]中国吃网 《餐饮文化—裹蒸粽》[DB/OL]//[6 程晓明《广东经济发展结构 ---肇庆》[N] 羊城晚报 2011 年 4 月 8 日[7 孙一凡《历史名城》[M] 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9[8 李山《产业转型综述》今日肇 庆[J/OL]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