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苏国标第十册教学计划.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531051163
  • 上传时间:2023-11-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4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国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教学计划海门市东洲小学一、班级情况总体分析:五(5)班共有学生53名在经过了四年多的数学探索和研究后,学生在四大领域都已形成一定的知识积累在“数与代数”领域,大部分学生能从具体问题中抽象数量关系并探索算法和运算律的过程,比较熟练地进行多位数及小数的乘除计算方法和有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孩子们已经初步认识自然数的一些特征;了解自然数常见的分类在“空间与图形”领域,学生经历了一些常见平面图形特征以及简单变换的过程,学会了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图形各部分的名称及其图形特征,大部分学生掌握的比较好但约有20%的学生对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掌握的不好在“统计与概率”领域,学生掌握的都很好,他们能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在“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学生掌握的也很好,他们都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的测量、估计、作图、计算、统计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初步学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和表达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总之,大部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习惯良好,原有知识结构比较完善,对于本学期将新填补的知识能有了很好的前提储备。

      二、综合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2.让学生在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的特征以及探索和掌握圆的周长.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获得有关的基础知识和相应的基本技能3.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的过程,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交流;能按要求完成相关的折线统计图数学思考:1.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等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2.在认识公倍数.公因数等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3.在认识分数的意义等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不断增强数感4.在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认识圆等过程中,锻炼形象思维,发展空间观念5.在学习统计过程中,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解决问题:1.能从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的方程.分数.数对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2.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其基本思路和方法,体会其特点和价值3.在用数对描述简单行走路线和简单的图形变换等活动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4.能应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1.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2.在探索数学知识.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严谨性,不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各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与难点等:方程 8课时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 ,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实际问题确定位置 2课时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公倍数和公因数 6课时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会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认识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 认识分数 10课时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理解分数的意义找规律 2课时 1.使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能根据某个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并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进一步培养发现和概括规律的能力,初步形成回顾与反思探索规律过程的意识 3.使学生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用平移的方法探索并发现简单图形覆盖现象中的规律 能根据某个图形平移的次数推算被该图形覆盖的总次数 体会有序列举和思考是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分数的基本性质 9课时 1.使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的大小比较。

      2.使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以及约分.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正确进行约分和通分 经历分数基本性质以及约分.通分.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过程统计 2课时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分数加法和减法 5课时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母分数加.减法。

      2.使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并能应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运算 3.使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4.使学生在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发展分析.比较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5.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分母分数加.减法 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解决问题的策略 3课时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圆 10课时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测量和实验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理解圆周;率的含义,熟记圆周率的近似值,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感受数学文化,发展数学思考 4.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会应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经历操作.猜想.测量.计算.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的过程整理与复习 5课时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x±a=b.ax=b和x÷a=b的简单方程,会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能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相应的点 5.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能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6.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7.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8.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学习成功的乐趣,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册教材的重.难点,应采取以下教学措施:1.  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2.  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