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中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例句(12).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凹**
  • 文档编号:162930164
  • 上传时间:2021-0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1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中120个文言实词及翻译例句(12)★推导提示:“疾”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义为“中箭受伤”(此义消失)后引申为一般的疾病疾病自然会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厌恶”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义■成语助记:疾恶如仇 积劳成疾 大声疾呼 痛心疾首 疾首蹙额 眼疾手快讳疾忌医 奋笔疾书 愤世疾俗 衔枚疾走37.疾,j(1)名词①病,指常病,轻病寡人无疾《扁鹊见蔡桓公》)——我没有病②痛苦,疾苦凡牧民者,必知其疾《管子》)——凡是管理百姓的人,一定要知道他们的疾苦③毛病,缺点必为有窃疾矣《公输》)——一定是有偷窃的毛病了2)动词①患疾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他们之中患病而死,死去默默无闻,不值一提的人也太多了②厌恶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君子厌恶那些不说自己想要得到却要为自己找借口的人③痛心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屈原痛心怀王视听不明④痛恨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齐桓晋文之事》)——天下那些痛恨自己国君的人,都想跑到您这里来申诉⑤妒忌,通“嫉”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孙膑》)——孙膑到了(魏国),庞涓怕他比自己有才能,妒忌他3)形容词①急速,快捷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即使乘着快马加者风也不如他快②强,猛烈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顺风呼喊,声音没有加大,别人却能听得更清楚三八、及★推导提示:“及”的本义是“赶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达到”等义由“达到”引申出“趁着(那个时候)”“涉及”等义,再虚化为连词“与”■成语助记:望尘莫及 触手可及 鞭长莫及 及时行乐 爱屋及乌 迫不及待驷不及舌 言不及义 过犹不及 噬脐何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风马牛不相及可望不可及 有过之而无不及38.及,j(1)动词①追赶上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②到,到达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殽之战》)——到来滑国,郑国的商人弦高将要到周去做买卖,遇到了他们③涉及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触龙说赵太后》)——这些人当中离得近的祸及自身,隔得远的祸害就会落到他的子孙身上④比得上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赶得上您呢?⑤接近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指南录〉后序》)——我接近死亡的情况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2)连词,表并列,和,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送之《荆轲刺秦王》)——太子和知道这件事的宾客们,都穿着白色的衣服,戴着白色的帽子来送他3)介词①和,同,跟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公和楚国人在泓地作战②趁着……之时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触龙说赵太后》)——却不趁着现在让他为国立功三九、即★推导提示:即的本义是“走近、靠近”,(甲骨文字形是“俯身就食”之形),故引申为“立即、马上、就”等义走近”高处就是“登上”之义了■成语助记:可望不可即 若即若离 即事穷理 稍纵即逝 一拍即合 召之即来,挥之即去39.即,j(1)动词①靠近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其实)不是来换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②登上(帝位)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书苏武传》)——昭帝登上帝位数年之后,匈奴同汉朝和亲2)副词①表时间的相连,相当于“立即”“就”“就要”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项伯立刻进去会见沛公②加强肯定作用,相当于“就是”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纪》)——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如果一定要烹你的父亲,那么,希望能分给我一碗肉羹3)连词①表假设。

      相当于“如果”“假设”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如果不幸遇到方圆二三千里的旱灾,国家用什么来救急?②表让步,相当于“即使”“纵使”“就算是”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促织》)——就算是捉到了两三只(蟋蟀),又都很差很弱,不合规格4)介词,表时间、地点,相当于“当”“就在”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项王当天就留下沛公和他一起喝酒四十、既推导提示:“既”的本义是“尽、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侧身”之形)由此引申出“已经、既然”“全”等义成语助记:既来之,则安之 既往不咎 一如既往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40.既,j(1)动词,完了,尽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韩愈《进学解》)——话没有说完,在学生中就有人笑着说:“先生欺骗我啊!”(2)副词①表时间的过去或动作的完成已经,……以后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过秦论》)——始皇死去之后,他的余威还震慑着远方异地②表时间或行为承接,“不久”“一会儿”“后来”,有时“既而”连用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祭十二郎文》)——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仃,我俩没有一天分开过③表范围全”“都”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苏轼《赤壁赋》)——菜肴全都吃光了,杯子盘子乱七八糟的放着3)连词①既然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既然让他们来了,就要让他们安心②既……且……,既……又……,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谋攻》)——三军既迷惑又怀疑,那么诸侯进攻的灾难就到了四一、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