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docx
8页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1、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第一,我国人口众多而民族文化素质不高,给经济发展、 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带来巨大的压力,也造成许多不 易解决的社会问题第二,资源严重短缺尽管我国资源总 量丰富,但人均相对不足加之一些人不顾后果,味追求 眼前利益,乱砍乱伐森林,乱占耕地,无证开发矿产,粗放 型的经营方式导致过度消耗和浪费,更加剧了资源的短缺 据统计,我国的耕地、森林资源、草地和淡水,人均占有量 不及世界水平的1 / 7 ;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及世界水 平的1 / 3 .第三,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各种自 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一直以粗放外 延式发展为主要特征,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严重,每年 仅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失就不下千亿元我们必须摒弃传统 发展模式和西方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选择既 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 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人 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 展,并在发展的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解决, 逐步将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模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的发展 模式。
同时,通过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重新确立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推动和建立新的社会文明3、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要使人口、环境与 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中国科学院的有关专家指出,中国要真 正跨进可持续发展的门坎,就必须跨越三个台阶:2030年 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ZO4O年实现能源资源消 耗速率的零增长;2050年实现生态环境退化速率的零增 长4、 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关系①社会生产包括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两个部分,人是生 产者,同时又是消费者因此,国民经济的各种重大的比例 关系,都直接或间接地和人口数量有关可以说,经济与人 口在发展速度上的比例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中最重要的比 例关系之一构成人的生产与物的生产的适当比例具有全局 性、长期性的影响②为了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协调发展,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 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5、 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①环境是由各种自然条件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 约、相互作用的生态平衡系统的统一整体在自然界生态系 统中,如果各种因素之间能够保持正常的能量交换和物质循 环,那幺它的各种因素就能维持正常生存和发展,从而有利 于社会发展。
反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必然导致严重后果, 从而阻碍社会发展因此,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有密切联系 搞好环境建设,注意保护环境可以持续地为经济发展提供自 然资源,净化更多的生产和生活的废物,为社会经济的顺利 发展创造条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繁衍生息,具有重要作用②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 置,使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互相促进,使现代化建设与资源、 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③我国对环境、生态、资源的 保护,贯彻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 实施、同步发展”的指导方针,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第一,防 治工业污染和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第二,推广生态农业, 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第三,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强环境科 学研究,积极发展环境产业第四,综合运用经济、法律、 行政手段,强化环境保护第五,加强环保投资,提高投资 效益6、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规划,我国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要实现的主要目标是①加强两个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奠定可持续 发展的社会基础;②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在保持经济快速增 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改善发展 质量;③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大 力提高人口素质,减轻人口众多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Z ④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控制污染,保护可持续发展的 资源基础;⑤建立国家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 系和综合决策机制,有效地促进入口、社会。
经济和自然环 境的相互协调,持续发展7、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 一;有利于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国民经 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有利于人民生活 水平和质量的提高8、 当前,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做到①增强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节约和保护资源,维护生 态环境;②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环境保护落到实处;③各级政府依 法行政,着眼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不片面地追求经济增 长速度,切实履行好保护生态这一社会公共事务职能;④控 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质量9、 落实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 划的要求我国正在认真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 绿色工程计划,全面实施“三河”、“三磷”、两区、一市的污 染防治重点工程1、 与经济常识的结合点将实施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结合起来农业发展要走科教兴农之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也 要节约土地资源,保护耕地面积;大力推广节水、节电技术, 节约水电资源;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实行计划生育, 有效地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将实施可持续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结合起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也要节约资源,消减冗员,提 高职工素质,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经 济效益;不能为眼前和局部利益而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 子。
2、 与哲学常识的结合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人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从实际出发的 表现我国的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人口增 长过快,资源相对不足,环保和绿化形势严峻,决定了我们 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同时,意识对物质有 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实施,必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起巨大的推 动作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可持 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深入人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 践,根源于客观实际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认识对科 学理论有指导作用,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 然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 进步普遍联系的观点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 之中要求我们坚待联系的观点,既要分析事物之间相互制 约、相互影响的关系,又要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实施可 持续发展战略,正是正确地处理了经济建设与人口、环境、 资源之间的关系,把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坚持人 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同时这也是一种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大 局的方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大 问题来处理。
发展的观点物质世界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我们要坚持用发 展的观点来看问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 发展过程,既要顾及它的过去和现在,更要着眼于未来,实 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现实发展的需要与长远发展的关 系,是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具体运用全面的观点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所 以要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坚持全面地看问题实施可持续 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中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资 源短缺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全 面的观点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人们在尊重 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规律改 造客观世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必须遵循自然 规律和经济规律,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促 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促进入与自 然的和谐相处3、与政治常识的结合点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 义国家,我国的对内对外职能都是为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 益服务的维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下 列国家职能。
①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国家召开会 议、制定政策、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均表现了这一点; ②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生态环境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 益、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问题,国家维护生态,治理 污染均表现了这一职能;③协调人民内部关系的职能:我国 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又是有差别的, 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了人民的局部利益和整 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表现了国家行使处理 人民内部关系的国家职能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领导核心,她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代表着先进文化 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她对国家政 权的领导表现为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实施可持 续发展战略,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了党对国 家生活的领导,同时在保护生态环境,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的过程中,又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