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是怎样形成的》PPT课件.ppt
34页《《地球探索地球探索》》—— —— 一、地球是怎样形成的?一、地球是怎样形成的?教师:教师:毕毕 华华(研究员)(研究员) 海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系海南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系 提提 纲纲(一)地球的外貌(一)地球的外貌1 1、从太空看地球、从太空看地球2 2、地球的表面、地球的表面(二)地球的(二)地球的“简历简历”(三)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三)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从、从“地心说地心说”→→“日心说日心说” →→宇宙无中心宇宙无中心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3、、宇宙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大爆炸宇宙学简介大爆炸宇宙学简介(四)地球是怎样形成的?(四)地球是怎样形成的?1、地核的形成、地核的形成2、大气与海洋的形成、大气与海洋的形成3、地壳的变迁、地壳的变迁(1) 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学说(2) 海底扩张说海底扩张说(3) 板块构造说板块构造说(一)地球的外貌(一)地球的外貌1、从太空看地球、从太空看地球人类居住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一个蓝白色蓝白色的球体蓝色的是海洋海洋,白色的是白云白云2、地球的表面地球的表面近看地球的陆地表面则千姿百态,就像人的面孔,有隆起,有凹陷;有高山、丘陵、平原、沙漠、盆地高山、丘陵、平原、沙漠、盆地,还有高原、沼泽高原、沼泽和峡谷峡谷。
地球表面在内力内力和外力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改变着自己的面貌昨日的高山深谷高山深谷有可能变成了今天的深海大泽深海大泽,昨日平原山丘平原山丘有可能抬升成了高不可攀的高山高山大川大川……尤其是人类出现之后,这种改变更迅速了今天的地球早已非其早期面貌今天的地球早已非其早期面貌,不过人类可以通过探索地球内部构造来追溯其早期概况,并探寻地球上各种资源形成的奥秘,更加合理、深入的利用它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地球的感知将会越来越深入•(二)地球的(二)地球的“简历简历”•年龄:年龄:46亿岁(年)亿岁(年)•体重:体重:5.98 1024公斤(公斤(59万万8千亿亿吨)千亿亿吨)•体积:体积:1.08 1012千米千米3 3((1080亿亿))•面积:面积:5.1 108千米千米2 2•平均半径:平均半径:6367千米千米•与太阳的距离:与太阳的距离:150 106千米千米•运行一周的时间:运行一周的时间:23小时小时56分分4秒秒•(三)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三)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从地球到天文学家能看到的太空中最远的地方,都是宇宙宇宙•1、从、从“地心说地心说”→→“日心说日心说” →→宇宙无中心宇宙无中心•(1) “地心说地心说”::曾经有一个很长的时期,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一切天体都绕着地球运行。
•(2) “日心说日心说”::直到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发表,“日心说”创立,这个错误观念才逐渐被抛弃•(3) 宇宙无中心:宇宙无中心:实际上,无限广大的宇宙根本不存在中心不存在中心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而太阳太阳在银河系银河系中,又只不过是旋涡臂上的一个小点,一颗普通恒星罢了地球地球则只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2、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1)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行,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近日点:近日点:每年1月初地球和太阳最接近,距离约为14710× 104 km地球的这个位置称为近日点近日点• 远日点:远日点:7月初离太阳最远,距离约为15210×104 km ,这个位置则称远日点远日点日地平均距离为14960× 104 km ,这个数字被确定为一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2) 地球和其他天体间密切联系并相互影响地球和其他天体间密切联系并相互影响•A、地球表面以太阳辐射能为最主要的热量来源:、地球表面以太阳辐射能为最主要的热量来源:海、陆、大气和有机体中的许多过程,都以这种辐射能为基本动力。
•水能、风能都是由太阳能转化来的•当代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煤和石油,则是长期积累的化石化了的太阳能•B、、 太阳还把各种带电粒子流传送到地球上太阳还把各种带电粒子流传送到地球上具有极高能量的宇宙线,从宇宙空间侵入地球的大气上层,对地球上的极光、磁暴,以及大气中的某些气体分子从分子状态转变为离子状态等一系列现象,都产生影响•C、、 陨石从星际空间落到地球上陨石从星际空间落到地球上,或地球大气外层的气地球大气外层的气体质点扩散到星际空间体质点扩散到星际空间这些都表明地球与星际空间存在着直接的物质交换•D、、 地球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潮汐地球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潮汐,以及大气大气和地壳的弹性变形地壳的弹性变形,就更为人们所熟知了 实际上,地球地球不过是环绕太阳转动的一颗小小的行星行星,而太阳太阳也只是银河系银河系数百万颗恒星恒星中的一颗宇宙内有无数星系星系我们所能看到的最远的星系,因为距离太远,星光需要许多亿年才能到达地球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其实是星体很久以前的样子所看到的,其实是星体很久以前的样子3、、宇宙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大爆炸宇宙学简介大爆炸宇宙学简介 关于宇宙的起源有许多假说,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48年由美国天体物理学家伽莫夫提出的大爆炸宇宙学大爆炸宇宙学。
大爆炸宇宙学认为,宇宙早期是一个超高密、超高温的“宇宙蛋宇宙蛋”宇宙蛋在某种物理条件下,发生迅猛的大爆炸大爆炸,于是便开始不断膨胀不断膨胀起来,结果物质也随着时空膨胀而从密到稀从密到稀、从热到冷从热到冷地演化着,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各种恒星体系恒星体系宇宇宙宙诞诞生生的的过过程程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美国哈勃天文望远镜 浩浩 瀚瀚 的的 宇宇 宙宙银银河河系系俯俯视视图图银河系结构及太阳在银河系的位置银河系结构及太阳在银河系的位置左:侧视图;右:俯视图左:侧视图;右:俯视图炽热的发光球炽热的发光球——太阳太阳*(四)地球是怎样形成的?(四)地球是怎样形成的? 大约在大约在50亿年前,银河系里弥漫着大量的亿年前,银河系里弥漫着大量的星星云物质云物质它们因自身引力作用而收缩,在收缩过它们因自身引力作用而收缩,在收缩过程中产生的程中产生的旋涡旋涡使星云破裂成许多使星云破裂成许多““碎片碎片””其中,形成太阳系的那些碎片,就称为中,形成太阳系的那些碎片,就称为太阳星云太阳星云太阳星云中含有不易挥发的固体尘粒,这些尘粒太阳星云中含有不易挥发的固体尘粒,这些尘粒相互结合,形成越来越大的相互结合,形成越来越大的颗粒环状物颗粒环状物,并开始,并开始吸附周围一些较小的尘粒,从而使体积日益增大,吸附周围一些较小的尘粒,从而使体积日益增大,逐渐形成了逐渐形成了地球星胚地球星胚。
地球星胚在一定的空间范地球星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运动着,并且不断地壮大自己,于是,围内运动着,并且不断地壮大自己,于是,原始原始地球地球就形成了原始地球经过不断的运动与壮大,就形成了原始地球经过不断的运动与壮大,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模样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地球形成示意图地球形成示意图•1、地核的形成、地核的形成• 地球的地核是铁集聚于铁集聚于地心形成地心形成的刚刚诞生的地球与多个小行星互相碰撞,释放的能量使地球变暖地球变暖温度升高后,岩石变软岩石变软,铁马铁马上沉积到地心上沉积到地心铁释放出来的重力能又进一步使地球变进一步使地球变暖暖据推测,这个原始地核原始地核全部是熔化了的铁形成的液体在地核里,铁的熔点越往中心去越高随着对流运动的冷却冷却,地核中心部位的温度将降到比铁的熔点还低,最后在中心部位析出固态铁中心部位析出固态铁,形成内核内核地核内部的核裂变地核内部的核裂变是地球的热源是地球的热源•2、大气与海洋的形成、大气与海洋的形成• 原始地球形成之后,地表地表温度慢慢升高因此,地球从表面开始变暖变暖这个时期的地球,越靠外侧温度越高随着温度继续上升,表面物质开始熔化开始熔化。
这些熔融物质类似火山岩浆,覆盖在地球表面随着岩浆覆盖面积增大,其中的挥发性物质逸出挥发性物质逸出,形成原始大气原始大气这种大气以水和碳酸气为主要成分,气压是现在的100 多倍后来,大气温度下降,大气中的水蒸气变成了水水蒸气变成了水,降到地面形成了原始海洋原始海洋•6亿年前多细胞生物繁盛于海洋•4.4亿年前生物登陆•6500万年前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出现•200万年前直立人出现•3、地壳的变迁、地壳的变迁•(1) 大陆漂移学说大陆漂移学说• 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人类的认识领域和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起来,一些地图也开始被测绘出来1912 年,德国气象学家、地质学家魏格纳系统地发表了关于大陆漂移的理论,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大陆漂移说” 魏格纳的证据主要有:• 1、大陆海岸线的相似性大陆海岸线的相似性南大西洋两岸,即非洲与南美的海岸线轮廓相互匹配,可以拼接成一个整体,说明这两个大陆曾经相连接• 2、褶皱系的延续性褶皱系的延续性南大西洋两岸,即非洲南端与南美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南的二叠纪褶皱山系同是东西走向的,而且地质情况相当,可以连接;欧洲挪威、苏格兰、爱尔兰与北美纽芬兰的加里东褶皱带也是可以连接的。
• 3、古冰川的分布古冰川的分布南方诸大陆(南美、南非和南澳大利亚)和印度南部广泛分布着晚古生代的冰川痕迹,若将分布地拼在一起,能较好的解释冰川分布的规律• 4、化石在南方诸大陆和印度南部的晚古生代冰碛层上普遍覆盖有具舌兰齿植物群化石的含煤地层,证明南方诸大陆与印度过去是一个整体 1912年,德国学年,德国学者魏格纳者魏格纳((A . Wegener))提出了提出了“ 大陆漂大陆漂移说移说 ” 大大陆陆漂漂移移的的历历程程 大陆地壳在地幔之上就像冰块漂浮在水上大陆地壳之间的碰撞挤压形成了高山大陆漂移学说•(2) 海底扩张说海底扩张说•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提出了海底扩张说,并且找到海底扩张的证据现在,人们知道位于地壳之下的地地幔物质幔物质是沿着大洋中脊、中轴部位的洋壳岩石圈的裂缝处喷涌而出的,由此引发的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和地震地震,把原有的洋壳向裂缝两侧推移扩张,新的洋壳新的洋壳就在这里生成了•(3) 板块构造说板块构造说• 1967~1968年,法国的勒皮雄、美国的麦肯齐确立了板块构造学的基本原理他们认为,全球的广大板块可能在全球的广大板块可能在它们还作为一个整体时就已经形成它们还作为一个整体时就已经形成。
太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印度平洋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板块和南极板块南极板块曾经是一个整体,后来发生分裂漂移板块构造说以整体的研究观点开拓了地球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是地球科学领域中的一场革命六大板块六大板块板块碰撞示意图形成高山火山喷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