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九年级道德与法治4.2凝聚法治共识教案.pdf

5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75937108
  • 上传时间:2024-08-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314.22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学设计 授课人 工作单位 题目 凝聚法治共识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为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二框“凝聚法治意识”本框承接上一框法治中国新蓝图的内容,教材先是通过“法治政府”这一目,让学生感受身边的政府,进一步了解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再通过“厉行法治”这一目,使学生理解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只有全体公民尊法守法,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率先垂范,才能更好地促进法治中国新蓝图的实现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上一框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必要性及中国的法治进程新蓝图,但是对于如何建设法治中国,学生还未能形成完整的法治思维,因此本框就是旨在帮助学生对建设法治中国的可能性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学生通过八年级下册的学习,对依宪治国、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行政机关等内容已经有了基础认知,对本框内容会有一定的熟悉感,再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清楚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则,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要求,明确中学生在法治中国建设中应该承担的责任,进而将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实践中提升法治素养。

      教学方式:启发式、情景探究式 教学手段:PPT 课件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同建设法治政府的价值和意义; 2.感受建设法治中国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责任,提高法治素养,积极投身法治中国建设 (二)能力目标: 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 一方面, 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另一方面, 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第一环节: 法治政府 提问:大家还记不记得深圳市政府的全称是什么? 总结:没错, 深圳市人民政府, 正如名称所示, 人民政府, 政府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政府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政府的工作就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也因此政府部门必须依据法律法规为人民提供服务,即政府必须要按照法治原则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法治政府 提问:下列这些事政府都能管吗? 总结: 借钱不还属于民事纠纷, 小区路灯由小区物业进行管理,行人过马路闯红灯则违反 《道路交通安全法》 需要政府进行管理由此可见政府及工作人员在行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的核心就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相关链接:2014 年天津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提出政府要建立清单制度, 明确 “法无授权不可为” 、 “法定责任必须为”、 “法无禁令皆可为”的法治政府原则, 用 “清单” 明确政府权责,进而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学生调动日常经验,思考并回答 学生思考并回答 从名称引出政府宗旨要为人民服务, 为此需要建设法治政府 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及相关链接的补充指明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提问: 观看视频, 请你为建设法治政府提出建议 总结: 建设法治政府, 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努力, 还需要公民的积极参与 我国政府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分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参与权、 表达权和监督权, 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公民也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进而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动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学生思考讨论并作出总结 以视频为例, 通过思考讨论, 引导学生全面、 辩证地思考和看待问题 第二节: 厉行法治 提问: 我们这一课的主题叫 “凝聚法治共识” ,也就是说, 建设法治中国需要将各方力量凝聚在一起,那么大家想一想,我们全面依法治国需要凝聚哪些方面的力量呢? 总结: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即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 这也正是厉行法治的内涵,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相关链接:《反食品浪费法》颁布 提问:从厉行法治角度而言, 《反食品浪费法》的颁布施行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总结: 厉行法治, 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强化规则意识, 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 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全社会也要加强法治宣传, 弘扬法治精神, 共同营造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以 《反食品浪费法》 为例, 通过充分思考讨论,引导学生全面、辩证地思考和看待问题, 明确厉行法治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德治法治相得益彰 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 “守法光荣,违法可耻” 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因此可以说, 厉行法治, 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提问:有人说: “节约粮食是传统美德, 属于道德层面问题, 没必要动用法律这一治国重器请你对此说说你的想法 总结: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学生对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 法治既是崇高的社会理想,也是伟大的社会实践和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们知道厉行法治它不只是政府, 还需要公民、 社会等各方力量,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让我们为实现法治中国理想而努力奋斗!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升华 知识框架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