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doc
4页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计划课程在大学生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根据青海省教育厅下发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大纲,本课程总课时36课时,分别安排在第二、三、四、五、六、七学期,每学期6课时,其中二、三、四、五学期为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六、七学期进行就业指导与政策教学,具体安排如下表:学期教学内容课时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备注第二学期了解职业1.我国对产业、行业的划分及概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状况;国内外职业分类方法;2.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因素;3.根据设定的职业发展目标确定职业探索的方向;4.职业信息的内容: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能力和技能要求、从业人员共有的人格特征、未来发展前景、薪资待遇、对生活的影响等;5.搜集职业信息的方法:可利用学校、社区、家庭、朋友等资源2课时课堂讲授、分组调查、课堂讨论、优秀毕业生报告与调研使学生了解相关职业和行业,掌握搜集和管理职业信息的方法第三学期职业发展与规划导论1.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2.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以及相关职业和行业的就业形势;3.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4.生涯规划与未来生活的关系;5.职业角色与其他生活角色的关系;6.大学生活(专业学习、社会活动、课外兼职等)对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
2课时课堂讲授、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大三学生作职业准备报告职业测评通过介绍职业对个体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介绍与分析,激发大学生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明确大学生活与未来职业生涯的关系影响职业规划的因素1.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身因素;2.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职业因素;3.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环境因素4课时课堂讲授、课堂活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本专业优秀毕业生报告、职业目标讨论使学生了解影响职业发展与规划的内外部重要因素,为科学、有效地进行职业规划做好铺垫与准备认识自我1.能力与技能的概念;能力、技能与职业的关系;个人能力与技能的评定方法; 2.兴趣的概念;兴趣与职业的关系;兴趣的评定方法; 3.人格的概念;人格与职业的关系;人格的评定方法;4.需要和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与职业的关系;价值观的评定方法;5.整合以上特性,形成初步的职业期望4课时课堂讲授、使用测评工具、案例分析、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报告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手段来了解自我,并了解自我特性与职业选择和发展的关系,形成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第四学期了解环境1.探索学校、院系、家庭以及朋友等构成的小环境中的可利用资源;2.了解国家、社会、地方区域等大环境中的相关政策法规、经济形势,探索其对个人职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2课时课堂讲授、完成作业、结合本专业工作职业信息调研与分析使学生了解所处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和限制,能够在生涯决策和职业选择中充分利用资源职业发展决策1. 决策类型;职业生涯与发展决策的影响因素(教育程度、工作及家庭对决策的影响,个人因素及环境因素);2.决策相关理论;决策模型在职业生涯与发展决策过程中的应用;3.做出决策并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4.识别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高问题解决技能;5.识别决策过程中的消极思维,构建积极的自我对话2课时课堂讲授、个人经验分析、课后练习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决策类型和决策的影响因素,思考并改进自己的决策模式引导学生将决策技能应用于学业规划、职业目标选择及职业发展过程第五学期提高就业能力1.目标职业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这些技能与所学专业课程的关系;评价个人目前所掌握的专业技能水平;2.目标职业对通用技能(表达沟通、人际交往、分析判断、问题解决、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客户服务等)的要求;识别并评价自己的通用技能;掌握通用技能的提高方法;3.目标职业对个人素质(自信、自立、责任心、诚信、时间管理、主动、勤奋等)的要求;了解个人的素质特征;制定提高个人素质的实施计划;4.根据目标职业要求,制定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
2课时职场人物访谈、小组讨论、团队训练、优秀毕业生报告会、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具体分析已确定职业和该职业需要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以及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并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有效地提高这些技能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1.学校和职场的差别;学生和职业人的差别; 2.初入职场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式2课时课堂讲授、经验分享、优秀毕业生报告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和职场、学生和职业人的差别,建立对工作环境客观合理的期待,在心理上做好进入职业角色的准备,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工作中应注意的因素1.影响职业成功的因素——所需知识、技能及态度的变化;2.有效的工作态度及行为;3.工作中的人际沟通;4.职业道德培养4课时职场人物访谈、实习见习、选优秀学生作一场实习、见习职业经验报告会使学生了解影响职业成功的因素,积累相关技能,发展良好品质,成为合格的职业人第六学期搜集就业信息1.了解就业信息;2.搜集就业信息;3.分析与利用就业信息2课时课堂讲授、经验交流、请就业指导专业机构专家讲课、优秀毕业生现场报告使毕业生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建立就业信息的搜集渠道,帮助毕业生提高信息收集与处理的效率与质量简历撰写与面试技巧1.简历制作的注意事项;2.求职礼仪;3.面试基本类型与应对技巧;4.面试后注意事项。
2课时课堂讲授、小组训练、模拟面试、面试录像、简历撰写与模拟面试技巧大赛使学生掌握求职过程中简历和求职信的撰写技巧,掌握面试的基本形式和面试应对要点,提高面试技能第七学期心理调适1.求职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2.心理调适的作用与方法;3.建立个性化的心理调适方法2课时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经验分享、团体训练、自我职业心理分析与调试方案使学生理解心理调适的重要作用;指导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更好地应对求职挫折,抒解负面情绪就业权益保护1.求职过程中常见的侵权、违法行为;2.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签订;3.违约责任与劳动争议;4.社会保险的有关知识4课时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专家讲案例使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的基本权益与常见的侵权行为,掌握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创业教育1.创业的内涵与意义;2.创业精神与创业素质;3.成功创业的基本因素;4.创业准备及一般创业过程;5.创业过程中应注意的常见问题及对策;6.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法规2课时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模拟教学、创业计划大赛、优秀创业生作报告,现身说法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
就业形势与政策2课时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当前就业的形势与相关政策青海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二〇一〇年四月八日。












